1、1 / 2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反思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反思 临死前的严监生这个片段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五回,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 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 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 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 才一命呜呼的故事。 作者以充满讽刺的手笔对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作了细致的刻画,在读者面前展现 了一个活生生的吝啬鬼形象,可谓是人物描写的经典之作,较之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 朗台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前人评说严监生:“二老官空拥十数万家资,时时忧贫,日日怕事,并不见其受用一 天。”这正是严监生一生的真实写照。在小说里,严监生是一个很有钱的人,这其实是 说明他不是一个点不起两茎灯草的人。 那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严
2、监生那种爱财胜过爱命 的吝啬鬼形象呢?我觉得只有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反复的朗读和感悟, 透过严监生的动 作、神态,才能走进他的内心,体会到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教 学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做的: 一、搜集课外资料,丰满人物形象。 在上课前,我就让学生读了儒林外史的第五回,使他们对原文有一个大概的了 解,知道严监生原名严致和,是一个非常富有的人,“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 粮成仓,童仆成群,牛马成行”。对于这样一个人,本应该丰衣足食,但是平日里,他“夫 妻四口在家里度日,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每常小儿子要吃时,在熟肉店里买四个钱的 哄哄他就是了”。他这样拼命地节制一切费用,终于营
3、养不良而染了疾。即使生病以后, 仍旧“每晚算帐,直算到三更”,病得吃不下饭,还要在“家前屋后走走”,看守他的财产。 卧床不起了,还一心“想着田上要收早稻,打发了管庄的仆人下乡去,又不放心,心里 只是急躁。” 病入膏肓时,还“舍不得银子吃人参”。这种对财物的过分爱惜,该用不用, 足可见其吝啬。在教学感悟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时,通过补充严监生的背景资料,了解 他的家庭背景,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细读文本,抓人物的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学习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的句子的时候,我抓住文中“两根指头”这一细节,让学 生感悟、思考:严监生的都已经病得奄奄一息了,为什么还伸着两个指
4、头,这两个指头 代表的到底是什么呢?这么多人猜测, 却没有一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内心, 他不住地摇头, “那是怎样的摇头?” “面对大侄子、 二侄子、 奶妈一再的误解, 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怎样?” 引导学生体会严监生的急切,心急火燎。“没人能理解他,没人能读懂他,此时他的心 2 / 2 里只有什么呢?”让学生体会严监生从失望到绝望的心情。“此时的严监生真是有口不能 言啊,如果可以,他会说什么呢?”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引领,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 进人物内心,真正感悟到严监生的吝啬。 三、感受人物形象,学习写作方法。 在对文本有了深刻理解后,我问学生:“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严监生?”很多学生都 说他吝啬、
5、爱财如命,也有学生说他是勤俭持家、 是节约。 为了让学生真正把握人物形象, 我先让他们理解吝啬和节约各是什么意思?吝啬是指过分爱惜自己的钱财,当用的不 用。而节约是指节省,不浪费的意思,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然后,我让学生再读课文, 找出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并根据动作神态的变化揣摩他当时的心理活动.让 学生意识到严监生把一根灯草看得比生命、亲情、财产都重要,这就是吝啬。其实,对 于这一人物的理解,也许不同的人去读,会有不同的感受。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 哈姆雷特,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在阅读教学中要强调多元解读,强调独特感受和体验, 但是任何作品的价值都有一个主流解读。主流解读是大多数读者的理解和体验,也是我 们解读作品、理解作品的基础。所以,老师还要起到一个良好的主导作用。另外,根据 单元训练重点,我还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让学生学习本文作者的写作方法,用细致的动 作、神态来描写一个你最熟悉的人,让学生学以致用。 这篇课文出自我国著名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本册课本,像这样选自经典 名著的文章还有很多。教学这样的课文,我们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怎么教?如何将这 类课文置于大文化背景中,既让学生理解课文,又能掌握写法,还能真正地激发他们的 阅读兴趣,是一个巨大的难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也许,在以后 的教学中,我会有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