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教案400b3.doc--点击预览
- 苏州园林.pptx--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 人教版人教版初中语文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八年级上册教材 苏州园林苏州园林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 依据教育部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 概念。所以教师在教授的时候,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乐学,会学, 更应考虑语文学科的育人价 值、形成关键技能和必备品格。 语文课程标准 (2011 版)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 “阅 读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 想方法。 ”又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有利 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苏州园林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叶圣陶老先生为介绍摄影集苏州园林 写的序文,也是一篇介绍苏州园林整体建筑特征的典范说明文。从说明内容的角度来说,读者能从中获得 欣赏中国园林的审美方法;从语言学习的角度而言,本文提供了非常典范的说明文结构范式和言语范式。 本节教学内容确定为苏州园林中对“苏州园林”特征的说明。通过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和句间逻辑 关系的深刻把握,让学生深刻领会“苏州园林”这一说明对象的鲜明特征。在理解特征的基础上,感受作 者在说明过程中传递出的对苏州园林的深深眷恋。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经过训练,已经能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初步具有合作探究精神。学生阅读说明 文时,已经能清晰把握阅读思路:明对象、抓特征、理顺序、找方法、品语言。但对说明内容的内在逻辑 关系缺乏深入思考,更不能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作者对苏州园林的眷恋之情。 在教学实施中,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探索精神, 以学生为本,关注阅读过程,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要求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发现问题,发表见解。 课堂上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问题,学生间的展示与评价,教师对教学重难点的点拨,引导学生加深对 文本的理解。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对苏州园林特征的说明。 2.感受作者在准确说明的同时传递出的对苏州园林的深深眷恋。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把握作者对苏州园林特征的说明。 2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在准确说明的同时传递出的对苏州园林的深深眷恋。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时间 第一环节: 观图辨园, 导入新课 观察这两幅画,你认 为哪一幅是苏州园林? 老师点击互动中的投 票按钮。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叶 圣陶老先生所写的苏州 园林相信大家一定能从 文章中找到理由。 学生进行投票。 学生读文章 读完文章后,结合文章内容说 明理由。 用第一直 觉来判断,从 而对苏州园林 有个整体认识。 结合文章 阐述理由,整 体感知内容。 俗话说:“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 。凡到过苏州的 人,没有不为苏州园林典 雅别致的造型、处处入画 的设计赞叹不已的。江南 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 江南。 老师点击互动按钮中 的讨论。 老师根据学生作答, 找学生交流说理由,全班 分享。 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是什么呢?读 文章,思考:哪句话最能说明苏州 园林的整体特征? 学生将自己答案发布。 在讨论中 把握作者对苏 州园林特征的 说明,从而区 分苏州园林特 征与各段落说 明事物特征的 不同。 第二环节: 再读文章, 把握特征 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 面具体来展开说明苏州园 林特征的? 要求: 1.团队自选段落 2.围绕自选段落深入阅读,根据团 队理解画出思维导图,然后拍照上 传。 3.全班分享时,可以借助老师提供 的有关图片进行讲解。 在团队合 作过程中,思 维碰撞,形成 解释。 通过对文 章的整体感知 和句间逻辑关 系的深刻把握, 让学生深刻领 3 会“苏州园林” 这一说明对象 的鲜明特征。 第三环节: 分析句子, 理解情感 作者不仅仅说苏州园 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 而且还说“苏州园林是我 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 老师点击互动按钮中 的讨论。 一个“标本”不仅是 对苏州园林的准确评价,也 传达了作着对它的眷恋之 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 呢? 你对“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 林的标本”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将自己答案发布。你认为 谁的答案更好,请点赞。请点赞最 多的同学进行全班交流。 补充资料: 1.本文写于 1979 年(叶圣陶先生生 于 1894 年) 2.这是为一本画册作的序,编者在 选入课文时删掉了前两段。 原第二段苏州园林(画册) 使我回想到我的童年。 3.叶老是苏州人,1894 年出生,22 岁之前,他一直在苏州生活。他和 同窗顾颉刚、王伯祥等都是很要好 的朋友,课余经常游玩,欣赏园林, 所以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 刻的体会,尽管已入高龄,长期居住 北京,但对故乡园林却从未忘怀, 以此寄托思乡之念。 学生阅读后,谈理解。 感受作者 在准确说明的 同时传递出的 对苏州园林的 深深眷恋。 课堂小结一本苏州园林的 图册使这位 85 岁的老人想 到了童年,这该是种怎样 的眷恋呀!这足见苏州的魅 力,足见苏州园林的魅力, 足见苏州园林摄影集 的魅力。 学生认识到说明文要客观 介绍事物特征,但也不缺乏情感。这 是因为写文章的人有感情,读文章的 人有感情,那文章就有了感情;观 山水的人有了感情,山水也就有了 感情。 学生认识 到说明文要客 观介绍事物特 征,但也不缺 乏情感。 4 课后作业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被认 为“是一个南北名园的综 合”(陈从周)。读一读 红楼梦的第十七回, 注意其中描写楼台轩榭、 假山池沼和花草树木的内 容,看看大观园有哪些特点, 与课文所写的苏州园林有 什么异同。 学生记录 拓展知识, 在比对过程中 进一步巩固理 解学习的内容。 板书设计 A B 观察这两幅画,你认为哪一幅是苏州园林 ? 苏州园林 叶圣陶 A B 再给你一次重新判断的机会,你认 为哪一幅是苏州园林?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凡到过苏州的人, 没有不为苏州园林典雅别致的造型、处处入画的设计赞叹不 已的。 江江 南南 园园 林林 甲甲 天天 下下 苏苏 州州 园园 林林 甲甲 江江 南南 读文章,思考:哪读文章,思考:哪句话最能句话最能说明苏说明苏 州园林的整体特征?州园林的整体特征? 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来 展开说明苏州园林特征的? 要求: 1.团队自选段落 2.围绕自选段落深入阅读,根据团队理解 画出思维导图,然后拍照上传。 3.全班分享时,可以借助老师提供的有关 图片进行讲解。 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 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 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 究对称的。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绝不 讲究对称,好像 故意避免似的。 讲究亭台轩榭 的布局。 亭 台 轩 有窗的廊子或小室 榭 建筑在台上 的敞屋 假山的堆假山的堆 叠,是一叠,是一 项艺术而项艺术而 不仅是技不仅是技 术。术。 池沼或河道的池沼或河道的 边沿很少砌齐边沿很少砌齐 整的石岸,总整的石岸,总 是高低屈曲任是高低屈曲任 其自然。其自然。 重峦叠嶂的假山 桥梁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 曲任其自然。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落叶树和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落叶树和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高树和低树俯仰生姿 讲究近景和远景的层次讲究近景和远景的层次 墙壁上有砖砌的各 式镂空图案,廊子 大多是两边无所依 傍的,实际是隔而 不隔界而未界,因 而更增加了景致的 深度。 高树和低树俯仰生姿 讲究近景和远景的层次讲究近景和远景的层次 墙壁上有砖砌的各 式镂空图案,廊子 大多是两边无所依 傍的,实际是隔而 不隔界而未界,因 而更增加了景致的 深度。 廊子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四讲究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角角 落落 的的 布布 置置 阶砌旁栽几丛书带草。 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 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 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 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 蕉。诸如此类,无非是要 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 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 受。 每个角落的构图美 园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园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 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 美术的上品。美术的上品。 介 绍 门 窗 的 图 案 美 色色 彩彩 的的 调调 配配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 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 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 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 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 墙壁下半截铺水泥方砖, 淡灰色和白色对称。屋瓦 和檐漏一律淡灰色。 色彩:不刺眼, 淡灰色、白色 安静安静 闲适闲适 三细部 角角 落落 的的 布布 置置 门门 窗窗 的的 雕雕 琢琢 色色 彩彩 的的 调调 配配 图画美 亭台轩榭的布局 假山池沼的配合 花草树木的映衬 近景远景的层次 角落的布置 门窗的雕琢 色调的调配 特点 (主)(次) 分说分说 总说 大处讲究 小处注意 一 幅 完 美 的 图 画 容易注意 不可忽视 讨论:讨论: 你对你对“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我是我 国各地园林的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这句这句 话的理解。话的理解。 补充材料: 1.本文写于1979年(叶圣陶先生生于1894年) 2.这是为一本画册作的序,编者在选入课文 时删掉了前两段。 原第二段:苏州园林(画册)使我回 想到我的童年。 3.叶老是苏州人,1894年出生,22岁之前,他 一直在苏州生活。他和同窗顾颉刚、王伯祥 等都是很要好的朋友,课余经常游玩,欣赏园 林,所以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 体会,尽管已入高龄,长期居住北京,但对故 乡园林却从未忘怀, 以此寄托思乡之念。 一本苏州园林的图册 使这位85岁的老人想到了童年, 这该是种怎样的眷恋呀!这足见 苏州的魅力,足见苏州园林的魅 力,足见苏州园林摄影集的 魅力。 说明文要客观介绍事物特征,但也不缺乏 情感。这是因为写文章的人有感情,读文章的 人有感情,那文章就有了感情;观山水的人 有了感情,山水也就有了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