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能较顺利地翻译课文。 2 理解课文中运用对比突出人物形象的写法。 3 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理解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一、导入 1、相传在冀之南,汉之阴,有这样两座山。它方七百里,高万仞,请你想象一下,这样 的两座山,如果要你去移动它,你敢吗?但是几千年前却有这么一个人,他居然想用最原始 的方式把他们移走,这个人就是愚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愚公移山 ,来了解他的 精神世界。 二、整体感知:二、整体感知: (一)1 首先请我们同学齐读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停顿)4 分 2 2纠错纠错3.3
2、.(开火车)读字词,(开火车)读字词,4.4.齐读字词一遍。齐读字词一遍。6 6 分分 (二)疏通疏通 1.相信我们同学已经预习过文章了,这儿有几个重点字词,我请同学起来解释一下。 (生 按个回答,不会的老师帮助,顺带翻译句子。 ) 生一分钟背诵。 2.翻译句子。12 分钟 3.两两小组合作,疏通 2、3 两小节。20 分钟 三、深入研究三、深入研究: 1.师:太行、王屋二山如此之高大,想要移动他们,必定会面临很多的困难,接下来请 我们同学快速地阅读文章,划出愚公移山所要面临的困难的语句。23 分钟 生:方七百里,高万仞(山高大) 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人手少) 箕畚(工具简陋) 寒暑易节,始一反
3、焉(路远) 2.师:移山如此之艰难,那么在整个过程中,有人提出质疑了吗? 生:愚妻(且焉置土石?),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生找到后齐读,请学生思考:愚公妻子与智叟的理由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 的地方?(齐读,注意语气语调) 师: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愚公考虑到了吗?(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 平?且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师:应该读出 坚定地语气来,(齐读,)这与智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齐读文章,读出人物的语气语调来。 面对高山,智叟只看到愚公是“残年余力”,而愚公却能遵循人力无穷,山石不变的 规律,可见,智叟非“智”,他只是“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就连孀妻弱子都能明白 的事理,他却想不明白,自以为是。而愚公却是一个有目标、有确信、肯付出、能直面困难, 不屈不挠,不退缩的人物,他是“大智若愚”。 也许我们同学会说:“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种,他为什么不选择搬家呢?”。别 忘了,我们这篇文章是一篇寓言,他用愚公的例子来告诉我们面对困难的态度。在生活中, 在学习中、有些困难是不能回避的,他们像大山一样挡着我们前进的道路,我们无从回避。 那么,我们就要拿出愚公精神来,直面困难,坚持不懈,勇于与困难作斗争,争取赢得最后 的胜利。最后,老师有句话要送给我们同学:知其不可为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