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23 带刺的朋友-教案、教学设计-省级公开课-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308cb).docx

上传人(卖家):老黑 文档编号:1785968 上传时间:2021-10-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单元-23 带刺的朋友-教案、教学设计-省级公开课-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308cb).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七单元-23 带刺的朋友-教案、教学设计-省级公开课-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308cb).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七单元-23 带刺的朋友-教案、教学设计-省级公开课-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308cb).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七单元-23 带刺的朋友-教案、教学设计-省级公开课-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308cb).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七单元-23 带刺的朋友-教案、教学设计-省级公开课-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308cb).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带刺的朋友是部编版教材第五册第七单元“我与自然”的第三篇课文。 三篇课文语言各具特色,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本单元的语文要 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习作的要求是:留心生活,把自 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旨在引导学生把视角转向更广阔的生活空间,表达自己的想 法。 带刺的朋友选自宗介华先生的同名散文第一部分,散文讲述了作者与小 刺猬一家的从陌生到不断了解并成为朋友的故事。 本文讲述了一只机灵可爱的小 刺猬偷枣的故事,语言非常生动: 1作者通过“诡秘” 、 “匆匆” 、 “打一个滚儿” 、 “扎”等词语,将刺猬聪明 伶俐的形象描绘得活灵活现,

2、极具画面感。 2作者还细腻地描写了我偷看刺猬偷枣的过程中的情感及其心理活动,并 通过对刺猬称谓的变化,由“那个东西” 、 “那个家伙” 、到“小东西” ,表达了对 刺猬喜爱之情的逐步加深。 3者还通过环境的描写渲染了秋夜的气氛,突出了刺猬偷枣的趣味。 二、学情分析: 本文故事情节新鲜有趣,小刺猬的形象生动可爱,学生很容易被故事情节所 吸引,但是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来表现的,文中的环境描写,以及作者情感、心 理活动的描写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孩子们关注不到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应着力 引导的。 这篇是节选,是整个故事的一部分,后来作者与小刺猬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 故事?他们之间的情感又有了怎样的发展?这是

3、学生非常关注的, 要引导学生继 续阅读整篇文章。 宗介华先生倾注了三十年的时间写下了 四季读不停 一套书, 书中记录了许多自己童年时代在农村生活的故事,引领学生走进他的故事,也就 会走进作家多姿多彩、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会为学生打开一扇阅读的窗户,给 学生带来丰富的营养。 三、教学目标 1抓住描写刺猬动态的词语,感受刺猬的伶俐可爱,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 2初步体会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的作用。 3体会课文对于作者心理情感描写的作用,体会对刺猬称呼的变化中蕴含的情 感。 4引领学生开启整篇文章,以及对宗介华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抓住描写刺猬动态的词语,感受刺猬的伶俐可爱,体

4、会课文语言的生动。 2体会课文对于作者心理情感描写的作用,体会对刺猬称呼的变化中蕴含的情 感。 教学难点 1 体会课文对于作者心理情感描写的作用,体会对刺猬称呼的变化中蕴含的情 感。 2 初步体会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板书:带刺的朋友 师:这“带刺的朋友”是谁呢?课文写了什么故事呢?谁能用最简练的语言 概括一下。 学生概括:刺猬偷枣 设计意图 训练学生将文本读薄,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二)借助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学习联系相关内容进行阅读。 1学生阅读第一部分,想象画面。 师:当我们打开课文,走进这个故事中,课文的语言文字就会将一幅幅生动 的

5、画面铺展在我们面前。 请同学自由渎 16 自然段,告诉大家你看到的画面。 学生交流。 2这只可爱的刺猬是画面的主角,谁来把课文中描写刺猬的语言读给大家 听,把大家带到你想象的画面中去。 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 爬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 枝条 学生互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第一部分, 将文本的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变成生 动可感的画面,初步感知刺猬可爱的形象。 3.适时抓住“诡秘”一词引导学生想象刺猬的样子理解意思: 师: 透过 “诡秘” 你能想象小刺猬当时的动作、 神情、 或是眼神是怎样的吗? 学生想象中

6、体会“诡秘” 想象着刺猬诡秘的动作、神情再朗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将词语的意思转化为形象,理解词语的意思,并有感情地 朗读。 4.孩子们,我们仅仅是抓住小刺猬“爬树”的表现,就读出了趣味。善于观 察的孩子会发现这幅插图上,可并不是只有一只小刺猬,还发现什么? 教师顺势出示第一幅插图: 枣树小朋友(作者)月亮 师: 那他们与小刺猬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请你和你的伙伴选择其中一个事物, 从课文中找出相关描写,与小刺猬的表现联系起来读一读,看看产生了怎样的新 感受。 学生同桌合作学习后全班交流: 预设: 枣树与刺猬:红枣诱人,刺猬要去偷枣 作者与刺猬:惊讶、好奇 月夜与刺猬:衬托出刺猬行动的诡秘

7、刺猬聪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刺猬与画面中的环境描写、作者心理活动描写相联系,读 出新的理解,初步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师:在阅读中我们将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产生了新的感受和思考。这样读 书读的更深入了,也更有意思了。 读到这儿,你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思考? 学生质疑 预设: 小刺猬偷到枣了吗?小刺猬会怎样偷枣呢?小刺猬会不会被作者抓走 呢? (三)继续阅读刺猬“偷枣”的过程,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以及对刺猬称呼的变 化过程。 1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思考,继续读 711 自然段,看看你又看到了怎 样的画面? 让我们将一幅幅画面连续展开 学生用语言描述连续画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将刺猬偷枣的语言转

8、化成画面。 再通过朗读展现出 来。 2师:伴随着小刺猬偷枣的过程,有些变化正在悄悄地发生?再读 111 自然段,去发现变化,把相关语言画下来。 预设: 作者对小刺猬的情感和称呼在悄悄发生变化。 惊讶恍然大悟钦佩 情感的变化使作者对刺猬的称呼也在发生变化。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 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 又爬向伸出的 枝条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听得出,摔 得还挺重呢! (读出情感)在作者心中它是个怎样的家伙。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 3师:你想用什么方法理解“高明”这个词?再回头看刺猬偷枣的过程, 有高明之处吗? 学生讨论交流

9、。 读出你们对小刺猬的钦佩之情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刺猬的表现带来的作者对刺猬情感以及称呼的变化。 4师:作为旁观者,我们由衷地佩服这个聪明的小东西。不知道小刺猬自 己驮着满身的红枣回家时心中什么滋味。 出示第二幅插图:引导学生想象小刺猬的内心世界。 5师:看到小刺猬远去的背影,你又在思考什么呢? 预设:小刺猬的家在哪?小刺猬还会不会来偷枣? 设计意图借助插图,体会刺猬偷枣后的内心世界。 (四)引领学生走进整篇文章以及整套书阅读。 1师:看来,同学们对于这只刺猬还有很多关心的问题,同学们知道课文 只选了整篇文章的第一部分。课下同学们阅读了后面的五个部分,填写了阅读记 录表。我们来交流阅读收

10、获。 引导学生围绕下面的问题进行交流: 每部分写了什么故事呢? 作者观察从秋天一直到第二年春天 ,随着时间的变化,你还发现了什么变 化? 师小结:作者对刺猬的了解越来越多,他越来越喜欢小刺猬一家,对它们付 出很多关心和爱护,刺猬一家也越来越信赖作者,他们成为了真正的朋友。 2师:其中有很多感人的温暖的画面,谁想和大家分享故事中最打动你的 画面。 学生分享最打动自己的画面。 3师:我们很多同学不仅阅读了带刺的朋友这一篇文章,还在阅读他 的一套书四季读不停 。作家曾说: “我怀着一片真诚,用了将近三十年才写出 了这一篇篇童年的记忆。 ”走进了他的作品,也就走进了他的童年,他的情感世 界。 如果请你

11、把这套书介绍给其他班的同学或是你的朋友,让更多的人了解宗介 华,了解他的这套书,你会怎样介绍呢? 学生准备后交流。 编辑为这套书写下了这样的评价: (见书封底)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走进整篇文章以及整套书阅读。 (五)以宗介华这套书的主题与学生共勉。 师总结: “四季读不停”让我们以这套书的主题共勉:一年四季与好书相伴, 让书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六)板书设计 诱人诱人朦胧朦胧 带刺的朋友带刺的朋友偷枣偷枣 惊讶惊讶恍然大悟恍然大悟钦佩钦佩 六、课后反思 一、潜心研读教材,最大限度发挥教材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功能。 带刺的朋友是部编版教材第五册第七单元“我与自然”的第三篇课文。 同一组的课文还

12、有大自然的声音 父亲、树林和鸟三篇课文语言各具特色, 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 言,积累喜欢的语句。习作的要求是: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旨在 引导学生把视角转向更广阔的生活空间,表达自己的想法。 带刺的朋友选自宗介华先生的同名散文第一部分,散文讲述了作者与小 刺猬一家的从陌生到不断了解并成为朋友的故事。 本文讲述了一只机灵可爱的小 刺猬偷枣的故事,语言非常生动:作者通过“诡秘” 、 “匆匆” 、 “打一个滚儿” 、 “扎”等词语,将刺猬聪明伶俐的形象描绘得活灵活现,极具画面感。作者还细 腻地描写了我偷看刺猬偷枣的过程中的情感及其心理活动,

13、 并通过对刺猬称谓的 变化,由“那个东西” 、 “那个家伙” 、到“小东西” ,表达了对刺猬喜爱之情的逐 步加深。作者还通过环境的描写渲染了秋夜的气氛,突出了刺猬偷枣的趣味。 本文故事情节新鲜有趣,小刺猬的形象生动可爱,学生很容易被故事情节所 吸引,但是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来表现的,文中的环境描写,以及作者情感、心 理活动的描写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孩子们关注不到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应着力 引导的。 这篇是节选,是整个故事的一部分,后来作者与小刺猬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 故事?它们之间的情感又有了怎样的发展?这是学生非常关注的, 要引导学生继 续阅读整篇文章。 宗介华先生倾注了三十年的时间写下了 四季读

14、不停 一套书, 书中记录了许多自己童年时代在农村生活的故事,引领学生走进他的故事,也就 会走进作家多姿多彩、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会为学生打开一扇阅读的窗户,给 学生带来丰富的营养。 二、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刺猬聪明可爱的形象。 1 以读中想画面感受刺猬憨态可掬的动态。 阅读中学生的感性认识是最直接的,最鲜活的,也是最重要的,是理性认识 的基础。读中想象画面是学生感知文字最重要的途径。本课教学中设计了两次读 文想画面的学习活动。 第一次:读 16 自然段,立足于一小部分,想单一画面。 “爬” 第二次:读 711 自然段,立足于较长部分,想连续画面。 “摇晃” 、 “爬 来爬去” 、 “归拢

15、” 、 “就地打一个滚儿” 、 “扎” ,在想象画面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故 事的情趣,语言的生动,并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表现出画面,一举多得。 2 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读出情趣。 抓住关键词语品读是阅读的重要方法。文中“诡秘”一词既是学生难以理解 的词语,也是刺猬聪明伶俐的表现,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这个词想象刺猬当 时的动作、神情、眼神,多家度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学生心中有了“诡秘”这 个词生动的想象,再想象着刺猬的形象朗读,就读的有滋有味了。 三、引导学生学习在阅读中将相关事物联系起来的方法。 孤立的思考是狭窄的,片面的,将相关事物联系起来思考问题,是重要的思 维方法。本节课充分利用教材训练学生

16、联系起来思考问题。 1 借助插图将事物联系起来产生新感受。 第一部分, 引导学生将枣树、 新月、 作者与刺猬相联系, 产生了新的感受。 枣树红枣诱人,刺猬行动的目的性 新月月色朦胧,恨隐蔽。也衬托了刺猬行动的诡秘。 作者惊讶的心理,侧面衬托刺猬行动的诡秘 2 将刺猬的表现与作者的情感相联系,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在读完第二部分,我引导学生思考:伴随着小刺猬偷枣的过程,有些变化正 在悄悄地发生?再读 111 自然段,去发现变化,把相关语言画下来。 惊讶恍然大悟钦佩 那个东西那个家伙聪明的小东西 学生发现了刺猬的行动引发了作者的情感变化, 作者情感的变化又引发了对 刺猬称呼的变化。 3 将故事的六

17、个部分相联系体会“朋友”在故事中的含义。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们发现仅就教材节选的第一部分而言,题目“带刺的 朋友”是无法体现出来的,这只是故事的开始。而且教材也在“选做”栏目中推 荐学生 阅读全文。所以,我安排学生自主阅读了全文,并完成阅读记录单。在 课上引导学生纵向发现故事间刺猬与作者表现、情感的变化,实现了故事各部分 之间的联系。 4 一篇文章与一套书联系起来,走进作家的生活和情感。 在教学准备阶段,我发现作家宗介华倾注了三十年的时间,把自己在北方农 村的童年生活写成了一套书四季读不停包括四本会飞的伙伴 、 带刺的朋 友 、 奇妙的田螺 、 雪地追踪 ,这套书既有与众多小伙伴的喜怒哀乐,

18、也有 乡土文化的真情实感;既有对田野鸟兽的热情拥抱,也有对山川河流的买好歌 颂多姿多彩,真切感人,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更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 范。因此我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联系起来, 四、突出年段教学重点,和关键能力的培养。 1 突出年段教学的重点。 在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时,我们既要考虑教材特点,学生需求,还 要依据年段目标。这篇文章写了刺猬偷枣的整个过程,在备课中也曾有过整体学 的想法, 但是考虑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以及中年级立足于自然段教学的要求, 所以还是分成了两部分,第一部分体现段落阅读的方法的指导,第二部分更倾向 学生学习方法的实践。 2 关注年段关键能力的培养。 理解难理解的词语是中年级学生应具备的关键能力。 在本册书的第二单元以 “学习理解难理解的词语的方法”为语文要素,并进行方法指导,在全册书的教 学中应加以巩固和训练。本课书的教学也抓住了两个难理解的词语进行训练,但 采用了不同的方法。 “诡秘”采用想象刺猬的动作、神情、眼神把这个词读出具体的形象。 “高明”一词则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的方法理解,并联系刺猬偷枣的过 程,理解高明之处。 词语的的理解不脱离语境, 而且学生应该有结合语境运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词 语的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三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七单元-23 带刺的朋友-教案、教学设计-省级公开课-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308cb).docx)为本站会员(老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