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 那一定会很好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粒种子 成长为大树,然后变成手推车、椅子、木板的变化历程。表达了为他 人服务时,自己是最快乐的。 学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故事充满了兴趣,但是生活经 验有限,很难去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在学生反复读课文的基础上, 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为他人服务,自己才是最快乐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认识 7 个生字。 2 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从种子到木地板的变化历程。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表达的主题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朗读,了解种子各种变化历程。 难点: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一个人为他人服务时,才是最快乐 的。 教
2、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童话故事一直伴随着我们长大,她就像一粒美丽的种子 播种在我们的心田,为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留给我们许多难忘的 回忆,今天呀,我们再一次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第 31 面,我们来学习第九课那一定会很好。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那一定会很好。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师: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我先来考考大家,哪位同学可以读下 面的词语,同学们一起听这位同学读的字音对不对。 缩 su成一团努 n力茎 jng手推 tu车吱 zh吱嘎嘎 拆 cha掉旧 ji木料 三、多种形式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 2.请同学们用自己的
3、话来说一说, 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指 名说) 课件:课文讲述了一粒种子成长为大树,然后到手推车、椅子最 后到木板的变化历程。 2.请同学们仔细听范读,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把含有“那一定会 很好”的句子画出来。 4.指名读课文,找四个同学分别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教正字音。 3.开火车读课文,全班分成四个小组,轮流读课文。 三、详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第 1-3 段: (出示课件)种子被泥土紧紧的包裹着,它是怎样的感觉呢? a.体验活动:请同学们用衣服把头蒙起来,等一分钟再把衣服掀 起来。 b.指名回答你体验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c.种子的体验又是什么?(指名回答) 它
4、真难受,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 好。 2. 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第 4-7 段: 种子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它又想什么呢?(出示课件)(指名 回答) 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3. 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第 8-9 段: 当了许多年的手推车, 它又产生了怎样的想法呢? (出示课件) (指 名回答) 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 4. 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第 10-11 段: 手推车变成椅子很多年后,它又想到了什么?(出示课件)(指 名回答) “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 很好。” 5.它最终变成了木地板, 舒展着身子躺在阳
5、台上, 它有什么感觉? (指名回答) 四、总结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阅读,我们了解了一粒种子到木地板的变 化历程,同学们认为什么状态才是最好的呢? 2.小组内交流,讨论课文表达的道理。 3.指名回答自己的想法。 4.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 当成为对别人有用的东西时,才是最舒服,最快乐的。 五、扩展阅读 如果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给人们的都是些美好 的东西鲜花、思想以及对你的非常美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 轻松而愉快。那时你就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使你成为 一个心灵丰富的人。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高尔基 六、对比阅读,感悟主题 1.请同学们读前一篇课文去年的树。 2.同
6、学们,你能说出那一定会很好和去年的树这两篇文 章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 相同:去年的树也写了一颗树的经历,从大树变成火柴。火 柴点燃的灯还在亮着。大树也在为我们服务。 不同:两篇文章的出发点不一样。去年的树写了由于人类砍 伐树木,使得小鸟与大树的友情不能继续,写出了小鸟的信守承诺, 也写出了小鸟的失望,表达了对人们砍伐树木的不满。 那一定会很 好中树的每一次变化都是为人们服务,表达了为他人服务时,是最 快乐的。 七、作业 1.再读课文,积累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把你喜欢的童话再拿出来读一读吧。 板书设计: 9 那一定会很好 一粒种子大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 教学反思 那一定会很好是一篇生动的童话故事,因为是略读课文,所 以我准备一个课时完成,重点让学生去读课文,感受课文。 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有待不断改进,不断学习。 1.学生能够通过读文理解文中的内涵,但总结的能力不行,本节 课虽然课文都是由学生具体读,但是老师也直接参与指导,一步步引 着走,属于半放半扶。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后的略读课我会 尝试更大程度地放手,让学生掌握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 2.自读中给学生的要求还应更明确,让学习学会带着问题去读。 3.在教学中,我要给学生留足够的空间去质疑,让学生充分发散 思维,扩展想象的空间。使学生成为学习略读课文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