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专题 01 地理位置 考点 001:两地相对位置 考点 002:地理位置特征 考点 003:地理位置意义 专题 02 等高线 考点 004:判读地形部位 考点 005:判读地形类型 考点 006:描述地形特征 考点 007:判读地势特征 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 专题 03 天文活动 考点 008:卫星发射选址 考点 009:天文观测选址 专题 04 太阳辐射 考点 010:太阳辐射强弱 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 专题 05 大气的受热问题一气温 考点 011:气温高低问题 考点 012:温差大小问题 专题 06 大气的运动问题一局部热力环流 考点 013:风向多变现象 考点 014:
2、风力强勤现象 考点 015:河谷夜而现象 考点 016:河谷逆温现象 考点 017:河谷千热现象 专题 07 大气的运动问题一全球热力环流 考点 018:判读气候类型 考点 019:描述气候特征 考点 020:地形响气候 考点 021:影响降水因素 考点 022:气候干旱成因 专题 08 天气系统 考点 023:锋面与气旋 考点 024:强对流天气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专题 9 水环原理的运用 考点 025:原理一般运用 考点 026:沼泽发育条件 考点 027:湖泊盐度高低 专题 10 地表径流 考点 028:水文特征问题 考点 029:水系特征问题 考点 030:流量大小问题 考点 031:
3、沙量大小问题 考点 032:水位高低问题 考点 033:流域大小问题 专题 11 湖泊 考点 034:水文特征问题 考点 035:冻与不冻问题 考点 036:水位变化问题 专题 1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洋流 考点 037:美型分布影响 考点 038:海洋渔业资源 考点 039:海水盐度高低 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专题 13 地表形态的塑造 (一)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考点 040:断层及其地貌 考点 041:褶敏及其地貌 (二)各种常见地貌成因或过程 考点 042:峡谷(河谷)地貌 考点 043:上、中游河谷形态 考点 044:河流凹、凸岸地貌 考点 045:蛇曲地貌与牛轭湖 考点 046:冲积
4、扇地 考点 047:三角洲地 考点 048:岸线地貌 考点 049:峡湾地貌 考点 050:流石滩地 考点 051:雅丹地貌 考点 052:丹霞地貌 考点 053:喀斯特地 考点 054:花岗岩球状地貌 考点 055:“天漠”地貌 考点 056: 潟湖地貌 第六章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专题 14 环境的整体性 考点 057:气候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考点 058:水文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考点 059:地形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考点 060:植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考点 061: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专题 15 土壤的形成 考点 062:土壤有机质的多寡 考点 063:土壤的肥沃与贫瘠 考点 064:中国主
5、要土壤类型 专题 16 生物与环境 考点 065:影响生物生存繁衍因素 考点 066:某区域物种丰富的原因 专题 17 环境的差异性 考点 067:自然带谱差异 考点 068:山脉雪线差异 考点 069:自然带的非地带性 考点 001:俩地相对位置 考点 002:地理位置特征 (一)掌握常规的答题框架(即思考的要点): 绝对位置 半球位置:分属于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哪个半球一 高中低纬度位置:分属于哪个纬度区间 温度带位置:分属于哪个温度带 特殊经纬线穿过:有没有赤道、国际日期分界线、回归线、极圈线等穿过 相对位置:上一级行政单位的某个方位的(海陆)位置 四个方位(或周边)毗邻情况(如东临x,
6、西靠x,北接x,南抵x:四周被x环绕) 常用方法辨别方向要诀 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法地图中,箭头指向的方向为正北方向,再以此推导方向。(常考) 海陆轮廓法极地为陆地的为南极,极地为海洋的为北极。 树木年轮法树木的年轮中,比较稀疏的为向阳方向:比较密集的为背阴方 向:再以此推导方向。 植被疏密法植被的树冠,比较稀疏的为向阳方向;比较密集的为背阴方 向;再以此推导方向 经度法东经度增值方向为东,减值方向为西:西经相反:再以此推导方 向。(常考)(东加西减 纬度法北纬增值方向为北,减值方向为南:南纬相反:再以此推导方 向。(常考) 时针法表示地球自转或公转时,顺着地球自转、
7、公转方向的为东。(常 考) 中国文化“阴阳法”“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再以此推导方向 经济位置、交通位置、政治中心及其他(材料提供的特殊地带) (二)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情况: (1)遇到跨经度超大的,要点出“东西跨度大”,典型国家如“俄罗斯 (2)遇到跨纬度超大的,要点出“南北跨度大”。典型国家如“智利”、“阿根廷” (3)遇到是岛国的,要点出“为 xx 洋上的岛国”,典型如“新西兰” (4)遇到处于板块交界处的,要点出“xx 板块与 x 板块的交界处”,典型如“冰岛” (5)遇到图里显示有山脉纵贯其某个部位的,要点出“山脉纵贯该区域的 xx 部 位”,典型如“瑞士” (6)遇到处于交通
8、枢纽、咽喉要道的,要点出“沟通 xx,扼守 xx,地理位置优越”, 典型如“新加坡” 考点 003:地理位置意义 纬度意义低纬、热带、亚热带:热量充足,利于人们生活、产业发展 中纬度、温带:气候适宜,夏季热量充足,利于人们生活、产业发展地 高纬度、寒带:(热量不足,但)利于发展高寒产业 跨纬度大:南北热量差异大,利于多种农作物生长 海陆意义:气候方面:xx 季节(或全年)受海洋影响广,降水丰沛 交通方面:海岸线长(或:半岛与陆地交界处会形成优良海湾)便于发展海洋运输 外贸方面:国际航线上,便于发展对外贸易 海洋产业:便于海洋资源开发等 战略意义:位于 xx 与 xx 之间,扼守 xx 航线要冲
9、,是 xx 通住 xx 的必经之地(捷径) 经济意义: 东临 x,西接 x,南望 x,北朝 x,位于 x 与 x 经济圈交汇处 分界意义: 是 x 与 x 的分界线(各种分界线) 邻国意义: 邻国较多,利于与邻国交往与合作,发展贸易 特殊意义: 作为 x 航线上的补给基地、靠近(作为)xx 的出海口门户等(或材料有提到的 意义) 考点 004:判地形部位 地形部位类型特征说明 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等高线从高往低凸,就是山脊。 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等高线从低往高凸,就是山谷。 峡谷两等高线数值相等;两等高线各自往外等增;则
10、两等高线所夹空白处为 峡谷。 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 陡崖、陡缓坡等高线重合处为悬崖等高线越密集处地形越陡峭:等高线越稀疏处坡 度越舒缓。 盆地、洼地等高线空硫且等高线中间低、四周高 考点 005:判读地形类型 (太简单(不好弄),略过) 考点 006:描述地形特征 地形 1.主答以什么地形为主;涉有其他地形,则答 x 面积(狭)小 2.如果区域各部有明显不同的地形单元,则要分部作答地 地势 1.主答哪边高哪边低;如果海拔总体上较高或者较低,要答总体上的海拔高(低) 2.地势起伏明显大或者起伏小要答,起伏不明显则不答 3.有山脉则要答山脉走向(描述走向一定带“-”,否则扣
11、分) 地貌 1.典型地貌的要答,无典型地貌可以不答貌 2.典型的地貌有: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黄土地貌、岸线地貌等 考点 007:判读地势特征 考点 008:卫星发射选址 (一)首先要掌握的是卫星发射的时间和方向: 最好是晴好的夜晚便于定位与跟踪观察 最好是北半球冬季一(1)我国有多艘监测船在南半球纬度较高海域,此时南半球 夏季,海况会好于其他季节(2)北半球冬季,(我国)发射基地的天气状况会好于夏季 最好是自西向东发一充分利用自转线速度的作用,节约燃料 (二)其次掌握的是卫星发射基地的选址条件 气象晴天要多,风力要小,以便发射与眼踪:少风沙,减少对基地的危害 大气污染要少,透明度要高,以便定
12、位跟踪 纬度纬度要低,自转线速度大,初始发射速度快,节约燃料 地形地势要高:一方面,海拔高,自转线速度大,初始发射速度快,节约燃料 另一方面海拔高,空气稀薄,加上污染少,大气能见度高,便于定位跟踪 地 势 特 征 等高线(几乎不考)河流流向(常考)等温线(较少考) 倾 斜 等高线数值大的地势高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海拔高气温低 等高线数值小的地势低河流由陆地注入海洋海拔低气温高 所以,等高线数值可直接判断故可根据流向直接判 断 所以,由等温线可 间接判断 起 伏 等高距大,等高线密集,起伏大若河流内水电站众多, 可判断为起伏较大 等温距大,等温线 密集,起伏大 等高距小,等高线稀疏,起伏小等温距小
13、,等温线 稀疏,起伏小 走 向 根据等高线的绵延方向,可直接 判读 可根据河流水系分布 状、流向,间接判读 根据等温线的绵延 方向,可直接判读 地形要平坦开阔,便于定位跟踪 交通交通要便利,以方便大型设备的运输 人口人口密度要小,以保证安全(另外,临海地区,海域广阔,发射安全系数高) (三)最后是掌握卫星回收(航天器回收)的选址条件 地势要平坦开阔一便于发现搜索目标和营救 人烟要稀少对居民生活干扰少 气候要干早,多睛朗天气便于定位跟踪 地质条件要好,少大河、湖泊,少居民建筑一便于着落,安全性高 距发射场、控制中心要近便于监控、抢救 考点 010: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纬度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辐
14、射强(如果纬度低地区太阳辐射量少,则强调降水 较多(因某种原因而导致降水较多) 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辐射弱(如果纬度高地区太阳辐射量少,则强调夏季 昼长+晴天多 天气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作用小,辐射强。 雨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辐射弱 地形大气密度:(同纬度)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越小 大气厚度:(同纬度)海拔越高,阳光透过的大气路程越短,大气对太阳辐射 作用越少 昼长:海拔越高,(同纬度)昼越长 坡向:背风坡降水少(迎风坡降水多)辐射强(辐射弱);阳坡向阳,辐射强; 阴坡辐射弱 考点 011: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纬度纬度低(高),太阳高度角大(小),辐射强(弱
15、),气温高(低) 若:纬度较高气温高,则强调夏季太阳高度角增大,日照时间增长,气温高(如吐鲁番盆地) 气压带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温高 风带大陆西部:(30-40冬季、40-60全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带来暖湿气流),气温高 大陆东部:靠近冬季风源地,气温低:远离冬季风源地,气温高 地形海拔:海拔高,则气温低;海拔低,则气温高;(山间盆地谷地海拔相对较低,气温高) 坡向:处阴坡,则气温低,处阳坡,则气温高(在比较阴阳坡的时候才会考虑) 谷地:易盛行下沉气流,温增高:夜晚山坡冷空气下沉堆积,(谷底)气温降低 河谷若深且狭长空气对流弱,热量不易扩散 盆地:地形封闭,冷(热)空气不易扩散
16、,气温低(高) 对冷空气:迎冷空气一侧,受山脉阻挡,冷空气堆积,气温低 背冷空气一侧,受山脉阻挡,冷空气影响小,且易形成焚风效应,气温高 洋流受暖流影响,増温作用明显,气温高(除了中国,凡是临海的尤要注意) 受寒流影响,降温作用明显,气温低(除了中国,凡是临海的尤要注意) 下垫面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 裸地比热容小,升温快湖区、库区、植被丰富区比热容大,有调温作用 海陆位置临海受海洋调节,升温慢,降温慢;内陆受大陆影响,升温快,降温快 天气云雨天多,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降低 晴天多,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少,气温升高 (二)其次要稍微注意不同情境,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1)如果是纬度相差较大的南北两
17、地,要比较气温高低的话,首先要考虑的是“纬度因素” (2)如果中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高,则要强调“夏季太阳高度角増大+白昼时间增长,太阳辐 射量増多” (3)如果是处于副热带地区,夏季气温高,则除了分析纬度外,还要特别分析“夏季受副热带 高压的控制(晴天多),太阳辐射量增多; (4)如果是处于 30-40、40-60大陆西岸冬季气温高,则“西风带来暖湿气流的影响”是必 答点; (5)如果有洋流,尤其是同纬度的大陆两岸,气温不同,则“寒暖流影响”成为考虑的重点 (6)如果是中国,以及北美大陆,冬季气温高或气温低,一定要注意“冬季风的影响”,这是必 答点。分两个,一个是距离冬季风源地的远近,二是沿途有
18、没山地对冬季风的阻挡 (7)如果是“奥伊米亚康”这种鬼地方的,还要考虑“畚箕型”地形的影响,即“开口敞向冷空 气,冷空气易进不易出,堆积严重,气温低” (8)如果遇到笼统的“河谷地形(学会利用等高线判读河谷地形!)”,没有分谷底和半山腰, 此时气温高的话,考虑“盛行下沉气流,增温效应”; (9)如果遇到具体的“河谷地形”,且划分出谷底和半山腰,则半山腰气温高是因为夜晚谷底 暖空气受不断堆积的冷空挤而拍升至半山腰,起升温作用;谷底气温低是因为夜晚山坡 冷空气下沉至谷底维积、起降温作用 (10)如果遇到冰天天气的,还要考虑“冰面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气温低”。 考点 012:年温差与日温差 (一)
19、首先要掌握的是“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 纬度:纬度越低,年较差越小;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海拔:海拔越高,年较差越小;海拔越低,年较差越大 下垫面:(1)湿润地区年较差小;干旱地区年较差大 (2) 、热容量越大,年较差越小;热容量越小年较差越大 (二)其次要掌握的是“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 纬度:纬度越低,日较差越大:纬度越高,较差越小 海拔: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海拔越低,日较差越小 季节:夏季日较差大:冬季日较差小 天气:晴天日较差大;雨天日较差小 (三)最后是要理解其中的原理 (1) 年较差 纬度: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年变化小,太阳辐射量年变化小,年较差小 海拔: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吸收
20、地面的辐射量变化小,年较差小 下垫面:(1)湿润区年降水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大,晚上对地面保温作用 大,年较差小(2)热容量大,升温慢,降温也慢,年温差小; (2) 日较差 纬度:纬度低,白天太阳辐射强烈,气温高,加大与夜晚气温的差值,日较差大 地形:(1)海拔: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小,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小,日 较差大(2)河谷地形(高原盆地),白天热量不易散发,夜晚有沿坡下沉的冷空气(山风), 日较差大 天气:晴天多,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小,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小,日较差大 下垫面:热容量大,升温慢,降温也慢,日较差小 考点 013:风向多变问题 (一)先搞清风向日变化
21、大成因及典型区域 根本原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温度差异温度差异导致气压差异气压差异导致气 流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便形成风 典型区域:海陆交界处、湖陆交界处、绿洲与沙漠交界处等,这些区域昼夜温度差异 明显,就会导致风向变化明显。 (二)然后掌握风向日变化大成因答题的一般步骤 第 1 步点出两处为不同的下垫面 第 2 步点出该地区多晴天天气,昼夜温差大 第 3 步白天,一个地方比热容大,升温慢,气温低,形成高压区;一个地方比热容小 升温快,气温高,形成低压区;风便从一个地区(高压区)吹向另一个地方(低压区) 第 4 步一晚上,一个地方(比热容大)降温慢,气温高,形成低压区;地方(比热容小)降温快,
22、气温低,形成高压区;风便从个地区(高压区)吹向另一个地方(低压区) 第 5 步一所以风向日变化明显(可写可不写) (三)最后掌握另一种考法:根据热力环流分析一个地方某个季节盛行风向的答题步骤 第 1 步点出两处为不同的下垫面 第 2 步个地方比热容大,升温慢,气温低,形成高压区;一个地方比热容小升温快,气温 高,形成低压区;风便从一个地区(高压区)吹向另地方(低压区) 第 3 步所以某个季节盛行 xx 风 考点 014:风力强劲问题 “风力强劲问题”也很简单,只需掌握“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会有哪些,就可以通杀 水平气压梯度力(根源:冬季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根源:夏季温差小)水平
23、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大气环流风带问题:受盛行风带控制下,风力大(如盛行西风带控制,风力大) 季风问题:靠近冬季风源地的,风大(如内蒙古高原,靠近冬季风源地,风力大) 受夏季风的影响,风力大(如滇池、洱海,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风力大) 气压带:无论受高气压带还是低气压带控制,风力和小成无风(如新加坡,常年 受赤道低压控制,常年风力小或无风) 摩擦力临海的、海域宽阔的地方,摩擦力小,风力大 陆地上的,山林、城市建筑群多,摩擦力大,风力小 地形迎风坡,风力大:背风坡,风力小; 地势平坦,无山地阻挡,风力大;地势崎岖,有山脉阻挡,风力小 狭管效应:(1)位于峡口(或峡内) (2)峡谷(或海峡)的走向
24、与盛行风风向一致(3)易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增强,风力大 考点 015:河谷夜雨问题 “河谷夜所向题”,实质是考察“局部热力环流”中的“山谷风”原理。这个考点分两个要点来 掌握:河谷夜雨的一般答题套路(注意理解其中的“山谷风”的原理) 1.先点出该地为河谷地形 2.再点出该地 x 季节水汽多 3.最后用“热力环流”中“山谷风”中的原理(注意理解和背通!)陈述一下过程即可。 即:夜晚时,谷底降温慢,温度高,形成相对暖湿空气;山地降温较快,温度低,形成冷重空 气;冷重空气沿坡面下沉至谷底,将谷底暖湿空气向上托起;暖湿空气遇冷凝结,形成 降水。 (二)掌握昼晴夜雨降水模式对农业的影响 有利昼晴,白天气
25、温高,日照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生产的有机质多 夜雨,使夜间温度降低,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减弱,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 夜间气温低,土壤蒸发和作物蒸腾弱,雨水增加土壤含水量,利于作物生长 若是高原谷地,还有一个好处:增加热容量,减缓夜晚气温的冷却速度,减少冻害 不利过多降水,易引发山洪和滑坡等地质灾害,毁坏农业生产 考点 016:河谷逆温问题 我们继续讲“局部热力环流”中的“山谷风热力环流”。上考点我们讲到,山谷风热力环 流会产生夜雨现象。今天我们来讲,山谷风热力环流带来的另一个现象:河谷逆温现象。 这个,我们分 3 个要点来掌握。 (一)逆温概念: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
26、气条件下,地面 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逆温”,发生 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 -简单的说:一个地区,气温出现“上热下冷”现象,就是逆温现象 (二)河谷逆温产生原理: (1)夜晚时,谷底降温慢,温度高,形成相对暖湿空气;山地降温较快,温度低,形成冷重空 气;(2)冷重空气沿坡面下沉至谷底堆积,而谷底暖湿空气则被迫向上抬升;(3)此时谷底 因冷空气堆积气温低,而河谷上空因暖空气聚集气温高,下冷上热,逆温现象形成。 (三)河谷逆温会造成什么影响: 1.造成谷底农作物因冷空气的的堆积而易受冻害,而半山腰农作物因暖湿气流的保温作 用而不易受冻害 2.造
27、成一些暖湿峡谷多云雾天气 (1)该峡谷位于湿润区,空气中水汽含量高:(2)夜晚山坡冷空气下沉堆积,迫使谷底暖湿气 流向上抬升并遇冷凝结,形成云雾(3)本身峡谷地形,地形闭塞,加上夜晚形成逆温后,河谷 内空气稳定,云雾不易扩散 考点 017:河谷干热问题 解题笔记“河谷干热问题”,理论上不属于“局部热力环流”的范畴。因为上上个考点讲到 “河谷夜雨问题”,就顺便提到这种“河谷干热问题”。这个考点高考大题没见过,平时的模 拟考试却是一大堆,所以这里给大家整理下,以备不时只需。 要分析“河谷干热问题”,只需围绕为什么“干”,为仕么“热,展开分析就行,有很强的套路。 这里已为大家整理好,敬请收下: 干降
28、水少(可能是)位于 x 盛行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少(最为常见) (可能是)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可能是)位于大陆内部,降水少 蒸发大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 逆温夜晚山坡坡上部的冷空气下沉至谷底,(抑制对流)增强谷底干早热原因热一 纬度:地处低纬地带,纬度低,气温高海拔:河谷地形,海拔低,气温高焚风: 高大山脉的背风坡处,气流下沉增温(焚风效应) 考点 018: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征及判断 1.热带气候类型 2.亚热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征 亚热带季风 气候 南北纬 25 35之间的 大陆东岸 我国秦岭-淮 河以南地区 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 冬季低温少 雨,夏季高
29、 温多雨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 10之间亚马孙河流域、刚 果河流域、印度尼 西亚 赤道低气压带控 制,盛行上升气 流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 10南 北回归线之间 非洲中部、巴西南 部、澳大利亚大陆 北部和南部 赤道低气压带和 信风带交替控制 干、湿季明显交 替 热带季风气候北纬 10北回 归线之间大陆东 岸 亚洲中南半岛、印 度半岛 海陆热力性质差 异和气压带、风 带的季节移动 全年气温高, 旱、雨俩季分明 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南 北纬 30之间的 大陆内部和西岸 撒哈拉沙漠、阿拉 伯半岛、澳大利亚 中西部 副热带高气压带 或信风带控制 全
30、年干旱少雨 地中海气候南北纬 30 40之间的 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副热带高气 压带和西风 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 雨,夏季炎 热干燥 3.温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征 温带季风气候北纬 3555之间 的大陆东岸 我国华北、东 北,日本、朝鲜 半岛 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 冬季寒冷干 燥,夏季高温 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 4060之 间的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 大陆的内陆地区 终年受大陆 气团控制 冬寒夏热,干 旱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 4060之 间的大陆西岸 西欧、美洲西海 岸、新西兰、塔 斯马尼亚岛等 全年受西风 带控制(西 欧北美及新 西兰还有暖 流影响
31、) 全年温和多雨 4.亚寒带和寒带气候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征 亚寒带大 陆性气候 北纬 5070 之间的大陆 亚欧大陆和北美 大陆的北部 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冬长严寒, 夏短温暖 苔原气候北半球极地附 近的沿海 亚欧大陆和北美 大陆的北冰洋沿 岸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 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 控制 全年严寒 冰原气候南北半球极地 附近内陆 南极大陆、格陵 兰岛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 若,受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酷寒 5.高山高原气候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征 高原和高 山气候 高大的山 地、高原 青藏高原、南美安第 斯山脉、阿尔卑斯山 脉等 地势高,地形 起伏大 气候
32、垂直变化明 显,气温及降水随 高度增加而变化 (三)掌握世界主要的非地带性气候分布及其成因(也死记硬背吧,当然,能心领神最好了) 1.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十地形迎风坡十沿岸暖流影响”) 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东南部沿海和中美洲的东侧等地,虽然 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这些热带雨林气候(热帯海洋性气候)主要出现在南 北纬 525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岛屿上,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 风地带,东侧附近海域有暖流经过,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形成地形雨,因而发育成热带海洋 性雨林气候。 2.赤道地区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大约在 5N
33、10S 之间、38E 以东的东非高原上,虽位于赤道附近却为热带草原气候 而非热带雨林气候。大部分地区全年降水量不超过 1000 毫米,仅在山地高原迎风坡 和维多利亚湖区等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约为 1000 毫米1500 毫米。形成原因是地势 高,改变了热量及水分的状况。 3.南亚的热带沙漠气候(西南季风没法到达+副高控制时间长+古代森林破坏严重) 这一地区为塔尔荒漠,又称印度荒漠,包括印度河流域的印度西部和巴基斯坦东部干早 区。虽然处于南亚季风区并与世界降水量最多的乞拉朋齐分别在印度半岛北部平原 东西两侧,却形成鲜明对比,年降水量仅为 75 毫米150 毫米。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 压带控制+西南季
34、风 4.西风带内的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 同纬度西侧太平洋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 的形成原因是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雄踞其西侧,阻挡了西部暖湿的西风气流,成为西 风带背风雨影区。 5.南北美洲西海岸的各种狭长气候(“安第斯山脉紧逼西海岸”) 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种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区的狭长地带,形成南北延伸、 南北更替的分布特点。主要原因是受到南北走向、雄踞美洲西侧的科迪勒拉山系的 限制,各气候带不能向东延伸。 6.南半球缺失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陆地缺失”) 原因在于南北半球海陆分布不同。在南半球 5
35、565的纬度地带内大部分是海洋,所 以缺失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7 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处于西风帯内+陆地面积小,海洋影响大”) 如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四)掌握判读气候的基本方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考点 019:描述气候特征 先答温度值年温型的:全年高温/温和/低温(可附带大致数值) 先答气温先答温度值 季温型的:夏季高温/温和;冬季温和/低温 再答温差年温型:年温小/较小 季温型:年温差大/较大 先答降水值年雨型:全年多雨(可附带大致数值) 再答降水季雨型:xx 季节降水多;xx 季节降水少 再答分配差异年雨型: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36、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 第一步:判 断南北半球 最高气温 月份 6、7、8 三个月气温最高北半球 7、8、9 三个月气温最高南半球 第二部:判 断所属温度 带 最冷 (热)月 均温 最冷月均温15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 015之间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150之间温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5寒带气候 第三部:确 定具体的气 候类型 年降水量 及其年内 分配情况 年雨型热带热带雨林气候2000 毫米(每个月都 100) 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 7001000 毫米(每个月 较为均匀,介于 50-120 之间) 夏雨型热带热带草原气候 750-1000 毫米(月均 400)热带季风气候 15
37、00-2000 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800-1600 毫米(雨热同 期) 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400 毫米(每个月都 100)温带季风气候 400-800 毫米(至少 1 个月100) 冬雨型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300-1000 毫米(雨热反期) 少雨型热带热带沙漠气候200 毫米(每月都50) 寒带苔原气候、冰原气候250 毫米(每月份 都50) 季雨型:季节分配差异明显 最后总结:有明显的的大陆性特征、海洋性特征,要强调一下; 有明显雨热同期的要点要点明一下 (二)再掌握判读高温、温和、气温、降水多(少)、大陆性、海洋性的一些判断技巧: 1 高考地理试题中,里边关于描述气温词汇的判读技巧:
38、15一高温(炎热);0-15一温和(温暖);0一低温(寒冷) 2 高考地理试题中,关于描述降水量词汇的判读技巧 年降水800mm 多!或:只要有一个月超过 100mm 的就算多 3.关于温差大小: 温差10,属于温差大:温差 5-10属于差异明显:温差 0-5属差异不明显。 4.大陆性、海洋性 气温年温差大、降水稀少、降水季节差异大的,大陆性强气温年温差小、降水量多、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的,海洋性强 考点 020:地形影响气候 “地形影响气候”这个考点,属于“影响气候的因素”(考点 18 里有详细描述)里边再细分 的考点。主要考“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很多学生大致能够理解地形対区域 造成气
39、候差异的影响,但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所以这里特地开辟一个考点出来讲解,主 要任务是教会大家“答题套路”。我们分 2 个要点来讲 (一)先大致了解并理解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这在考点 18 里有,这里换种说法解说一下) 1.对气温的影响: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低。 (1)所以山地会因地势中间高、四周低而形成中间气温低、四周气温高的分布特点 (2)所以盆地会因地势中间低、周围高而形成中间气温高、四周气温低的分布特点 2.对降水的影响: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区。 3.对水热的影响: (1)垂直差异:高大山地由于海拔的影响,引起水热的垂直分异,从而形成气候的垂直变 化。(2)迎背差异
40、:迎风坡降水多,气温稍微低;背风坡降水少,气温高(焚风效应) 4.对分布范围的影响:山脉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分布规律和范围。如南、北美洲西部高大 的科迪勒拉山系使得西海岸气候呈现南北狭长延伸而逐步更替的变化特点。 (二)再掌握“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答题套路 (1)(该地区以什么地形为主)山地呈什么走向 (2)降水:山地的哪一侧阻挡什么风,为迎风坡,形成多雨区;另一侧为背风坡,形成雨影 区形成气候的东西差异(南北差异) (3)气温(1):(一般是高纬度地区要考虑)遇到有阻挡冷空气的,要答: 冬季山脉阻挡冷空气,使某某坡冷空气堆积,气温低;某某坡形成焚风效应,气温高 (4)气温(2):遇到有阻挡
41、沙漢的干热空气的要答: 山脉也可以阻挡沙漠的干热空气,使某某坡干热,而某某坡相对凉爽差异 (5)垂直差异:山地的地势高差大,导致水热呈垂直差异,造成气候的垂直差异 考点 021:影响降水因素 要彻底掌握本考点,建议同学们先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背熟了。然后照着下面的 答题框架分析即可。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很多,下面的答题框架中,前 4 种是我们最为常 见的影响因素 大气环流(1)气压带:受副高控制、降水少;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降水多 (2)风带:主要看风的来向:迎岸风(迎风)往往多雨:离岸风(背风)则少雨 (3)季风:夏季受西南季风(南亚)/东南季风(东亚)控制,降水多 冬季受东北季风(南亚)/西北
42、季风(东亚)控制,降水少; (4)锋面气旋低压中心和低压槽降水多,高压中心和高压脊降水少 锋面控制降水多,如梅雨、贵阳冬雨、北方夏季暴雨 气旋(台风)过境降水多,如西欧冬季、东北江南春季 反气旋过境降水少,如伏早 地形(1)迎风坡降水多 (2)背风坡降水少 (3)虽处迎风方向,地形抬升作用不明显降水较少 (4)河谷地形,盛行下沉气流,降水量少 距海远近靠海降水多,深居内陆降水少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明显,降水多;寒流降温减湿作用明显,降水少 下 垫 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影响降水 人类活动改変下垫面影响降水,如城市雨岛效应,降水増多围湖造田会量致隆水减少等。 考点 022:气候干旱成因
43、A.大陆内部的:深居内陆,且水汽受沿途山脉阻挡(地形相对闭塞),降水稀少 B.沿海地区的:a.地处盛行(某个方向)风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 b.(可能)受沿岸寒流的影响,降水稀少 c.(可能)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降水少(纬度 20- 30之间) 降水量 (要少)C:季风气候的: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年际、季节变化大,该时令降水偏少 D 河谷地形的:地处河谷,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E.气候异常的:(比如受厄尔尼诺现象、气候变暖等影响)降水少 A. 低 纬 度 地 区 : 纬 度 低 , 气 温 高 , 蒸 发 旺 盛 蒸发量(要大)B.中高纬度:春季气温回升快+夏季气温高,蒸
44、发旺盛 多大风天气,加剧蒸发,蒸发量大 A.地表裸露,植被少,蒸发加剧,涵养水源能力差 保水量(要少)B.地表裸露,植被少,土质疏松(或多石灰岩),下渗强,地表保水能力差 C.地势陡峻,地表水留存时间短,保水能力差 考点 023:大尺度天气系统 (一)低压系统(气旋)、高压系统(反气旋) 1.概念理解: (1)低压系统、高压系统 A、低压系统:相对周边区域的大气压强来讲,某个区域的大气压强相对较低的,这 个区域就是低压中心然后以它为中心,连同周边的气压,称之为低压系统; B、高压系统相对周边区域的大气压强来讲,某个区域的大气压强相对较高的,这 个区域就是高压中心,以它为中心,连同周边的气压,称
45、之为高压系统 姚老师批注:这里的高压、低压系统形成原因主要是热力因素。当一个区域气温 相对较低,导致空气受冷收缩下沉,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压。(比如:冬季高纬陆地 降温快,形成相对低温区,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压)当一个区域气温相对较高,导致 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比如,夏季低纬陆地升温快,形成相对 高温区,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 (2)气旋、反气旋 A、因为,只要产生气压差,就会有气流流动。水平方向,气流会从高压流向低压。 B、对于低压系统来讲,周边的气流会向低压中心汇聚,并在江聚的过程中,发生偏转(受 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其中南半球向左偏转,北半球向右偏转),形成漩涡。
46、我们把这种向低 压中心辐合的漩涡称之为气旋。 C、对于高压系统来讲,中心的气流会向四周辐散,并在辐散的过程中,发生偏转(受地转 偏向力的影响,其中南半球向左偏转,北半球向右偏转),形成漩涡。我们把这种向四周辐 散的漩涡称之为反气旋。 姚老师批注:低压系统就是气旋、高压系统就是反气旋。低压、高压是从大气的压强情 况来描述大气的状况。气旋、反气旋是从大气的运动情況来描述大气的状況。低压系 统与气旋,高压系统与反气旋,是大气的“一体两面”。(一体:大气;两面:压强状况和运动 状况) (3) 锋面系统 A、当两股冷暖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在这两股气团相碰撞的区域,就会形成一个界 面,这个界面就是锋面。
47、B、如果这两股气团中,冷气团势力相对强大,则他们形成的锋面,称之为冷锋 C、如果这两股气团中,暖气团势力相对强大,则他们形成的锋面,称之为暖锋。 D、如果这两股气团中,冷暖气团势力均衡,则他们形成的锋面,称之为准静止锋。 (三)华北地区为何春季多天气系统活动 1.题意解读:天气系统包括高压、低压系统、锋面系统。华北地区春季多天气系统 活动,是指受高压、低压、锋面系统交替控制。 2.原理解析:(1)受高压系统控制一春季,高纬地区尚未升温,亚洲高压仍然盘踞在蒙 古西伯利亚地区,随时可以扩散并控制到华北地区。(2)受低压系统控制一春季,太阳 直射点北移,华北地区升温快,气流上升,形成低压系统,控制了
48、华北地区。(3)受锋面 气旋控制当华北地区形成低压、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形成高压,两地之间温差加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低压吸引高压,冷气团从蒙古西伯利亚直扑华北,与华北地区的 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系统,控制了华北地区。(4)春季属于夏季风和冬季风的转化期, 转化期间,以上三个系统势力时大时小,相互角逐,从而导致这三个系统交替控制。 3.答题术语:中低纬升温快,(高纬尚未明显增温)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大气运动 快(冬季风和夏季风转换期,天气系统交替控制) 考点 024:中小尺度天气系统 这里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主要是指像龙卷风、雷暴、冰雹之类的强对流天气。因为 发生的空间尺度小、发生具
49、有突发性以及持续时间短暂等特点,而被划分为中小尺度天 气系统。这个考点我们主要掌握以下 3 个要点就行。 (一)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一般共性(理解并背通) 1.发生的空间尺度小,局域性强2.发生突然、移动迅速、生命短暂 3.空气对流显著,形成的气象景观壮观 4.破坏性极大 (二)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分类(了解即可) 类型概念备注 雷电大风指在出现雷雨天气现象时,阵风风 力8 级的天气现象 有时也称作“飑”。雷雨狂风同雷电大 风时大作,伴有冰雹。 冰雹是从雷雨云中降落的坚硬球状或 锥状或形状不规则的固体降水 雨转雪过程中常出现的冰粒,不能等 同于冰雹。 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漩 涡,是由雷
50、暴云底伸展至地面的 漏斗状云一般伴有雷电,有时伴有 冰雹 中国江淮一带容易出现,世界上美国 最多 陆上为陆龙卷,海上为海龙卷 短时强降 水 是指短时间内降水强度较大,其降 雨量达到对某一量值的天气现象 对某一量值的界定,各个气象台标准 不一 (三)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形成条件(理解即可) 类型说明备注 不稳定层结 (即大气冷热不均) 不稳定层结(即大气冷热不 均) 是对流发 如高空有高纬冷空气入侵,低层有低 不稳定层结展中位能转化为动能的 基本条件纬暖平流蔓延。上冷下热 的大气层, 易产生对流 水汽条件水汽凝结,不仅是降水来源, 其释放的热量也是对流继 续发展的能量来源 如龙卷风上升的气流遇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