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文章的感 受也是多元的,语文教育应该注重教学过程对学生情感的熏陶感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 引导学生体验文中蕴藏的感情, 在体验中拓展自己的视野, 提出自己的看法, 说出自己的感受。 1.本节课我在“学探议练”教学模式思想的指导下,由小说三要素入手展开教学。在教学 中,注重人文性的渗透。强化“积累” 、 “诵读” 、 “体验” 、 “生活”等角度的语文教育的回归。 加深对“孤独” 、 “成长” 、 “哭泣” 、 “坚强” 、 “责任”等情感的认识。展示自学智慧,知言会意, 感受文
2、本内容。 2.在制作课件时,所有图片以黑白灰为基调,配以曹文轩先生的其他作品中的文字,这些 文字与课堂教学环节都很契合,在图片的选择上我费了许多功夫,并且还配上了相应的背景音 乐,力求在视觉和听觉上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有力的冲击,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展台, 献给学生一堂视听饕餮大宴。 3课前布置学生写“读孤独之旅有感” ,并且查阅资料体会别样的孤独,同时让学生 用绘画的形式画出杜小康的心路历程。跳出文本,跳出固化思维的模式,不断探索,在浓郁的 语言味中徜徉。 4.以学生录制的班歌倔强视频结尾,展现别样的青春年华,使得文章主题得以升华, 较好地达到了情感目标。 教学思路教学思路 课前要求学生结
3、合课后练习进行预习,自行解决阅读障碍;、由学生谈论成长的烦 恼与快乐导入新课,展开学习,教师抓住小说三要素设疑激趣,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以 学生原创的插图为突破口,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抓住重点词句 进行细读研读,引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联系学生自身,由课 内走向课外,通过课内外文学的积累赏析来品味孤独,从而丰富文本的内涵和外延,指导学生 勇敢的面对孤独。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 。课文展示了主人公杜小康在牧鸭生活 中,战胜了恐惧和孤独而成熟、坚强的成长历程。孤独,是生活给予人生成长的一道美丽又残 酷的题目,小说
4、命名为“孤独之旅” ,蕴含深刻意味。在体验欣赏过程中。既能扩展学生视野、 丰富情感,又能激发学生比照自己的生活形态,树立奋进的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文中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丰满起来的。而小说中出色的自然环境 描写(如鸭群、芦荡、风雨)又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教读课文。重点在于引导 学生体会环境、细节描写对人物刻画、主题表达的重要作用。 为此,教学过程 中指导学生在自读中圈点勾画,快速捕捉主要信息;在朗读中进入情境, 体会作品意蕴;在研读中联系实际,体验成长的感受。初步把握鉴赏小说的一般原则。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分
5、析人物形象,理解景物描写 对渲染气氛、抒发感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课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 学生快速阅读、梳理要点的能力和质疑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通过品味语言来体验、品味孤独,指导学生勇敢面对孤独,健康成长。 教学媒体: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视频展台。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1、诵读法小说的语言平白、朴实,没有过多的文采修饰,符合少年主人公单纯、简 单的生活。文中出色的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
6、和主题起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 进入作品情境,理解课文内容。 2、点拨法教学中通过设置疑点,引导学生质疑思索,充分调 动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究,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对文题“孤独”含义 的深层领悟。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语一、导语 设计设计 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和大家来聊聊“孤独”这个话题。泡一壶花茶,只有一个人,没有人 分享,那一刻,我感到孤独;翻遍电话簿,却找不到人可以倾诉,这时,我感到孤独;当我站 在讲台上,精心准备的课却无法激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的时候,我会觉得我成了一个孤独的表 演者。此刻,我在想,今天,我会是一个孤独的表演者吗
7、? 生(异口同声) :老师,你不孤独。 师:那你们感到过孤独吗? (出示多媒体图片“身挎相机、背向学生、面对两根铁轨眺望远方的男孩儿”伴着音乐) , 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看图片,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谈后,出示文字于图片上。 )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些文字,像不像在写我们?是不是跟我们的想法相契合? 我们青春,我们也许迷茫也许孤独,但是我们不害怕。的确,人生旅途,并非时时一帆风 顺,往往充满辛酸,饱含痛楚与泪水,其实生命也就是在这样的锻造中成熟丰满的。如果说这 是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的话:那么“孤独”也应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人生题目。今天这节课,就 让我们一起去品尝不同人的孤独,首先,这份孤独来自我
8、们的同龄人“杜小康” ,让我们跟着 他,沿着他的足迹,去一趟“孤独之旅” 。 (板书:孤独之旅曹文轩) (PPT 展示问题及作者名字。图片为“独自划船的小男孩儿” ,画面为灰色调) 二、跟着杜小康,走二、跟着杜小康,走“孤独之旅孤独之旅” (一(一)ppt 出示出示:人离家原因有三人离家原因有三:一是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一是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二是离家也许是出二是离家也许是出 自无奈。三是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在召唤着他。自无奈。三是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在召唤着他。 曹文轩散文曹文轩散文: 前方前方 师:杜小康要离家了,请同学们关注第一段,看看,他的离家原因是曹文轩讲的
9、哪一点? 生:第二点,无奈。 师:你为什么这么肯定的认为是无奈? 生 1:我是从“只好”这个词中看出来的,而且他曾是“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的 独生子” ,而现在“一落千丈” , “跌落到了另一番境地里” , “只好去放鸭” 。 师:是的,杜小康曾经是一个极具有优越感的孩子,他是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的 独生子,怎么个厚实法呢?同学们, 孤独之旅选自曹文轩先生的那部作品? 生: 草房子 。 师:有没有谁读过?老师这里有一本草房子 ,请同学来读一读老师用波浪线画出的这 些文字, (学生读完,老师总结:杜小康拥有的两样东西来说明这一点:第一、杜小康在一年 级的时候就拥有了一条油汪汪的皮带,
10、而油麻地小学的学生到了六年级也只能用草绳当裤带, 所以,杜小康上厕所的时候总有一些孩子呆在边上痴痴地看。第二、杜小康拥有一辆自行车, 而 60 年代初的油麻地几乎找不到第二辆自行车了。此外,这优越感还来自他的学习,他是班 上成绩最好的一个学生,而且还是班长。 ) 师:而现在杜小康已不再“小康”了,他成了什么? 生:放鸭娃。 师:是的,他成了“杜放鸭”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那天早上,杜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呢?我知道咱们 4 班有几个同学看过草房子 ,哪位来告诉大家原因? 生 2: 草房子里面写到:他的父亲用这些年赚得的一大笔钱,又从别人那里贷了一笔 款,去城里买下了一大船又便宜又好的货,往回赶
11、的时候,因为喝酒了,船撞上了一艘船,货 物都掉入了水中,于是,他们家一落千丈了。 师:谢谢你,你说的基本上都对,概况得也非常好,他家的船是翻了,不过不是撞在船上, 而是撞在了一个拖了七八条大铁船的大拖驳上。这样才导致船及货物急速沉入水中,如果只是 撞在船上后果不会这么严重。教师拿起讲台上的草房子 )同学们, 草房子是一本很值得 一读的好书,老师课后送给大家,希望大家好好去读读。 师:下面,让我们齐读第一段,注意“最” “竟” “另” “忽然” “只好”这些个词应该怎么 读? 生:重读。 师:是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读出杜小康的无奈。 师:对于他们父子俩的出发, 草房子里是这样介绍的,我想请一个
12、同学来读一下这段 文字。昨天,咱们班有个女生说她缺少自信,是哪位? 学生指名一个女生,女生呈现惶恐和羞涩状。 师:来,今天,我给你一个机会,请你来朗读这一段。 (把草房子交给她) 生 3: (发音清晰,朗读流畅)夏天,杜小康跟着父亲,赶着那群已经一斤多的 500 只鸭 子离开油麻地一带的水面。船是被加工过的,有船篷,有一只烧饭的泥炉。船上有被子、粮食 和一些生活必需品。他们要将鸭子一路放到三百里外的大芦荡去。因为,那边鱼虾多,活食多。 鸭子在那里生活,会提前一个月下蛋,并且会使劲下蛋,甚至会大量地下双黄蛋。那时,就在 苇荡围一个鸭栏,鸭蛋就在当地卖掉,到明年春天,再将鸭一路放回油麻地。 师:大
13、家说她读得怎么样? 生:很好的。 师:是的,读得很好。记住,只有自信才能找回自己。 师:这就是杜小康父亲为挽救家道而设计的宏伟蓝图。年少的杜小康在被命运抛出原来的 生活轨道的时候,即使一万个不愿意,也只能是无奈地“离家”踏上这段“放鸭之旅” 。等待 他的将是什么呢?(板书:离家、 (放鸭) 、画一条带箭头的射线)接下来,让我们跟着杜小康, 一起踏上这段“放鸭之旅” 。 (二(二) PPT 出示出示: “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 路连接着家与前方路连接着家与前方。 人们借着路人们借着路, 向前流浪向前流浪” 曹文轩散文曹文轩散文: 前方前方 (板书:前方)(板书:前方) 师:杜小康
14、就这样迫于“无奈”跟着父亲赶着鸭群向前流浪,流浪使他发现,这绝对不只 是一趟放鸭之旅那么简单,事实上,一路流浪中,有一个被他们称之为“最大的敌人”的东西 一直跟着他们,并离他们越来越近,那是什么? 生:孤独。 师:是的,孤独。下面,就请大家进入文本,说说,你是从哪些词语、句子或段落中,读 出杜小康的孤独来的,并陈述你的理由?(提示:可以从人物的心理语言行为描写、环境描写 等方面去感受) 生 1:我是从第 2 第 9 段中读出杜小康的孤独的。它说“什么也没有了” , “已经是陌生的 天空和陌生的水面了” ,从中,我觉得杜小康是孤独的,因为他远离了他的家乡、亲人、朋友, 而且前方越来越陌生了,这会
15、让他感觉孤独。 师:你说得真好,你能结合具体的词句来谈,这非常好。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孤独呢? 生沉默中。 师:一边是渐行渐远的家园,一边是纯粹的前行,这该是怎样一种心理啊?大家可以关注 第 5 段中一个有关杜小康心理的词语。 生:哦,茫然和恐惧。 师:是的,我想,当时,杜小康就是带着这样一份茫然和恐惧夹杂着的孤独,茫然和恐惧 夹杂着的孤独。好,接下来,我们继续感受杜小康的孤独。 生 2:第 17 段中, “杜小康想听到声音,牛叫或者狗吠,然而,这不可能。 ”从中,我觉 得杜小康一定很孤独。因为,没有牛叫或者狗吠的地方一定也没有人。 师:是的,我也觉得他很孤独。那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生 2:与
16、世隔绝的地方。 师:所以,我们说,这是一种怎样的孤独? 生:与世隔绝的孤独。 师:是啊,与世隔绝的孤独,与世隔绝的孤独。 生 3:第 30、31 段中说: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直至夜里做梦看 到母亲,哇哇大哭起来,将父亲惊醒。 “我要回家”从中,我读出了杜小康的孤独。我想 此刻他一定是由于有太多的孤独积压在心头,突然爆发了。 师:那你能不能根据你的理解,读一下杜小康说的这句话呢?注意:爆发、一边哭、一边 大叫。 生 3:我读不好。 师:不愿尝试吗? 生 3 摇头。 师:那你推荐一位吧。 生 3 推荐了生 4,生 4 酝酿了一会,读得不错。 师:读出了爆发的感觉,相当不错。下面
17、,我们再来找杜小康的孤独。 生 5:第 13 段中, “第一缕炊烟”和“惟一的炊烟”让我觉得杜小康是孤独的。因为,炊 烟总是和人家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炊烟的地方就意味着没有人家。 师:你能结合“炊烟”这一特定的事物来感受孤独,真厉害。事实上,在中国古典文学中, “炊烟”是一种极具有孤独意味的意象,比方说,古诗词中, “炊烟”一般叫“孤烟” ,我们学 过吗? 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师:是的,多么孤独啊。其实,在这篇文章中,像“炊烟”这样,极具有孤独意味的意象 还有很多,大家也不妨可以找找看。 生 6:第 15 段,鸭子们的表现衬托出来的也是杜小康的孤独。 师:这是一种怎样的孤独呢? 生 6
18、:我想大概也是一种恐慌,无家可归的孤独, 师:我想也是的。 生 7:第 21 段,描写芦荡的。 “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 感觉,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他说他逃不走了,这样的环境自然让人觉 得孤独。 师:是的,芦荡让他孤独了,那么,文中是怎样来描写芦荡的? 生: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 师:恩,连用了两个比喻和两个动词,写出了芦荡的什么? 生:广阔无边。 师:在这样的芦荡面前,杜小康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呢? 生:胆怯、害怕。 师:还有吗? 生沉默中。 师:看,这“害怕”和原来产生过的害怕一样吗? 生恍然:哦,真正的害怕。 师:这又
19、是为什么呢?难道之前的害怕是假害怕吗? 生 8:不是,这是因为杜小康在路上的时候,他还可能对目的地充满了幻想,但是,到达 这里后,他发现目的地原来如此,他永远了逃不走了,这自然让他心里产生了真正的害怕。 师: “幻想” ,这个词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说出理由来,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杜小康曾经对目的地是充满幻想的? 生 9:第 11 段,从“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这句话中可以看出, 他曾经对前方充满了幻想。 师:说得真棒,这里“撩逗”这个词老师查了词典,意思是“挑逗,心存向往” ,那么, 这里的意思是表达了杜小康对前方是充满向往之情了吗? 生:不是。 师:是的,不是向往,而
20、是? 生:希望、幻想。 师:而此刻,当他们到达芦荡后,幻想和希望都破灭了,这是一种怎样的孤独呢? 生:失望的。 师:仅仅只是失望? 生:绝望。 师:是的,这是一种近乎绝望的孤独,近乎绝望的孤独。接下来,老师想请一个同学来朗 读一下这段文字,请其他同学闭上眼睛,静静地去感受杜小康那份近乎绝望的孤独。大家最希 望听谁来朗读这一段文字? 生推荐一男生。 男生请老师起头,并根据教师朗读的基调,深情朗读。全班学生闭上眼睛感受。 师:谢谢你精彩的朗读,把我们每一个人都带到了杜小康那份近乎绝望的孤独中。下面, 让我们继续跟住杜小康,来感受他的孤独。 生 10:第 32 段,父亲的表现恰恰能衬托出杜小康的孤独
21、。 师:是的,又是衬托。 生 11:大家看第 29 段,这里我可以从很多地方读出杜小康的孤独来。第一、 “与这种孤 独相比,杜小康退学后将自己关在红门里面产生的那点孤独,简直就算不得是孤独了。 ”这里, 通过对比来表现杜小康此刻的孤独。第二、 “他们能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 ”从这句话我们 可以知道,他们几乎已经脱离了社会。没有人交流的日子肯定是充满了孤独。 师:是的,人离开了社会,就会缺少感情、文化和物质间的交流,就会觉得自己似乎是被 这个社会所? 生:抛弃了。 师:所以这是一种被抛弃的孤独,被抛弃的孤独。这位同学的发言条理清晰,有理有据。 好。 生 12:对于第 29 段,我还有补充。
22、“这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 孤独。 ”从中可以看出,杜小康是孤独的。 师:确实如此。父子俩本来应该是最亲的人了,应该增加交流,消除孤独。但是,现在, 他们之间的对话竟然成了干巴巴的了。其实,在原著草房子中,确实有一段文字是介绍他 们父子俩间干巴巴的交流的,老师说给大家听听: “饱了吗?” “饱了。 ” “你饱了吗?” “我也 饱了。 ” “就在河里洗碗?” “就在河里洗碗。 ” “困吗?” “不困。 ” 。听,这就是杜小康父子间干 巴巴的交流。但是,老师奇怪了,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他们父子俩之间的交流会变成如此干 巴巴呢? 生 13:因为交流是需要内容的,他们贫乏的生活使得
23、他们没有了交流的话题。 师:说得真有道理。看似默契的交流和省略,反映出来的恰恰是他们生活单调、精神空虚 的孤独,生活单调、精神空虚的孤独。 生 14:第 26 段中, “夜里睡觉时,他紧紧地挨着父亲,并且迟迟不能入睡。 ”从“紧紧” 、 “迟迟”这两个叠词中,我读出了杜小康当时恐慌弥漫的孤独。 师:你又一次结合具体的词语来分析孤独,真的很不错。 师:关于杜小康的孤独,大家还有发现吗? 生沉默。 师:好的,我们暂时告一段落了。茫然和恐惧夹杂着的孤独,与世隔绝的孤独,近乎绝望 的孤独,被抛弃的孤独,恐慌弥漫的孤独,生活单调、精神空虚的孤独 这么多的孤独压在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身上,他的内心自然产生了怎
24、样的心理? 生:害怕了。 (板书:害怕) 师:害怕能解决问题吗? 生:不能。 师:那么,我们能不能替杜小康设计一些在此时此地消解孤独的方法呢? 学生畅所欲言。 生 1:玩泥巴。 生 2:抓青蛙。 生 3:和鸭子一起洗澡。 生 4:数鸭子。 生 5:打野兔。 生 6:捡芦雁的蛋。 生 7:用芦苇杆做些工艺品,比如笼子。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杜小康是你们的同龄人,他还是个孩子,所以总是去做些孩子喜 欢做的事,大家的方法都很切合实际。其实,在原著草房子中,确实有一段关于他们父子 俩消解孤独的方法的文字,可是在删改孤独之旅这篇文章时被作者曹文轩删掉了。现在,我 把它打在了屏幕上,请大家思考,你觉得这
25、段文字原来应该放在文本的哪个段落后面,并请谈 谈你的理由。 (出示文字,让学生判断应该放在哪个位置。 ) (三)(三)PPT 出示出示: “他们还各自创造和共同创造了许多消解孤独的办法:父子俩一起出发他们还各自创造和共同创造了许多消解孤独的办法:父子俩一起出发 走进芦苇丛里走进芦苇丛里,看谁捡的雁蛋多看谁捡的雁蛋多;他们用芦苇扎他们用芦苇扎(z)成把成把,堆成高高的芦苇塔堆成高高的芦苇塔,爬上去爬上去,居居 然看到好几处散落在芦苇丛里的人家和村庄然看到好几处散落在芦苇丛里的人家和村庄; 杜小康用芦苇编了几十只小笼子杜小康用芦苇编了几十只小笼子, 又捉了几十只又捉了几十只 只有这里的芦苇丛里才有
26、的只有这里的芦苇丛里才有的、那种身材优美的纺织娘放入笼中那种身材优美的纺织娘放入笼中,使寂静的夜晚使寂静的夜晚,能听到他们此能听到他们此 起彼伏的鸣叫起彼伏的鸣叫” 生 18:第 23 段后。 师:大家同意吗? 生:不同意。 生 19:第 32 段后,因为父亲为了安慰杜小康,一定会想出很多办法来。 师:是这样吗?注意,消解孤独是首先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上的? 生沉默。 师: 还是让老师来告诉你们吧, 只有当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到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 才会接受孤独,进而寻找消解孤独的方法,这符合心理认知规律。 (板书:接受 消解)所以, 应该放在哪个段落后面呢? 生:33 段。 师:是的,有了
27、这些事做,这使得他们的内心不再忽然地恐慌了。这是不是可以给我们一 些生存的启示呢?如当我们面对灾难或挫折的时候,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是害怕吗?逃避吗? 生:不,勇敢地面对他,战胜他。 师:让我们继续跟住杜小康,来感受他的孤独。孤独压得杜小康喘不过气来,但是,他面对 孤独表现出的不会总是害怕,也不仅仅只是接受,或者消解,后来,他好像不再惧怕孤独了 当暴风雨来临的那个中午,成年的父亲几乎晕倒在地上,而还是一个孩子的他独自一人,冲 进了暴风雨中, 去挽救他们的鸭子。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此刻, 他对孤独的态度起了什么变化? 生:开始承受孤独了。 师: (板书:承受)那么, “接受”和“承受”有什么区
28、别吗? 生 20: “接受”是“你是我的,我认下你了” , “承受”是“不仅是我的,而且还有承担起 一份责任。 ” 师:说得很恰当。最后,当他在孤独中经历了这场磨难后,他对孤独的态度又变了,下面, 让我们齐读第 44 到 49 段,结合具体的字词句来看看,他对孤独的态度起了怎样的变化? 生齐读 44 到 49 段。 师提问一个学生:你觉得杜小康此刻对孤独的态度是怎样的? 生 21:我觉得他好像已经开始有点享受孤独了。 师:说说看。 (板书:享受) 生 21:在此时此景下,杜小康不再惧怕孤独,他似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孤独,当他感 觉到它已经累极了的时候,他将一些芦苇踩倒,躺了下来。这可以看出,他
29、当时心里非常宁静, 他在享受孤独。 师:是的,经过几个月的孤独的磨砺,他已经能够保持一种随遇而安、心安即是家的心态。 (四(四)PPT 出示出示: “前方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它又能够壮大和发展自己前方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它又能够壮大和发展自己。 ” 曹文轩散文曹文轩散文: 前方前方 师:在杜小康的前方一直是充满了艰辛和危险,但这趟孤独之旅有没有壮大和发展杜小康 呢? 师:杜小康的这些“壮大和发展”都集中在了什么时候? 明:遭遇暴风雨的时候。 师:是的,就是这场暴风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勇敢、坚强、有责任心、冷静、宁静的杜 小康。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暴风雨对于这段生活来说,属于台上还是
30、台下?(台上) 是的,暴风雨成了展现杜小康成长的绝佳舞台。而对于以后的日子来说,暴风雨又成了? (台下) 师:杜小康完成了一个男孩子向一个男子汉的转变。接下去的日子,他该是坦然地接受着 生活所赋予他的每一个考验,他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有一天他的付出得来回报,这一天又没 有到来呢?他的回报是什么?(鸭子下蛋了) (五)(五)PPTPPT 出示:出示:爸,你快来看啊,我们的鸭子下蛋了!爸,你快来看啊,我们的鸭子下蛋了! 爸,蛋,鸭蛋,鸭下蛋了!爸,蛋,鸭蛋,鸭下蛋了! 蛋,爸,鸭蛋,鸭下蛋了!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蛋!爸!鸭蛋!鸭下蛋了!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师:大家很容易地可以选出是哪一
31、句最合适? 生:第四句。 师: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来呢?哪位同学接受这个高难度的挑战, 最后一次给我们演绎杜小康的这句话: “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 教师点了最后一桌的一个男生,男生犹豫,找不到感觉。 师:杜小康是朝着哪里叫的? 生 10:窝棚。 师:这里没有窝棚,那这样,请回转身,看到了吗?上面下面黑压压一片的全都是窝棚, 你叫吧。 师:读得相当不错,你以后可以去做配音演员或者干脆就去当演员,你一定能行。下面, 让我们再通过影片片断来感受一下杜小康此刻的心情。 师:杜小康真的长大了。所以,我们说,这不仅是一趟放鸭之旅和孤独之旅,同时,还是 一趟什么之旅? 生:成长之旅
32、(板书:成长) 师:促使杜小康的成长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呢? 生:孤独。 师:是的,就是孤独。 (思考杜小康经历(思考杜小康经历“孤独之旅孤独之旅”时经历了几个时期,每个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学生来时经历了几个时期,每个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学生来 梳理,并配以学生原创图片,图文并茂。)梳理,并配以学生原创图片,图文并茂。) (六(六)PPTPPT 展示展示:曹文轩说曹文轩说:“有些孤独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我们要 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孤独对于杜小康来说,与其
33、说是磨难,不如说是什么?孤独对于杜小康来说,与其说是磨难,不如说是什么? 生:磨练。成长。机遇。挑战 三、谈三、谈“孤独孤独” 学生合作交流下列问题,联系生活实际,扩展语文学习。学生合作交流下列问题,联系生活实际,扩展语文学习。 师:跟着杜小康,走完了这段孤独之旅,我想我们每个同学的内心一定品尝到了一份孤独的味道, 酸甜苦辣咸尽在其中。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来就以下话题谈谈“孤独”。 1.1.如果我是杜小康。如果我是杜小康。 2.2.“我我”对孤独的理解。对孤独的理解。 3.3.品尝(欣赏)别样的孤独。品尝(欣赏)别样的孤独。 4.4. 就杜小康父亲的教子方式,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就杜小康父亲
34、的教子方式,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学生畅所欲言,谈“孤独”,比如:名人笔下的孤独、名著里的孤独,用短句概括“孤 独”。) 孤独,让我们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人生和世界,重新认识自我和他人; 孤独,让我们的人格变得更加成熟,少了很多盲目与追随; 孤独,让我们的心灵远离了尘世的浮躁和喧嚣,多了一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宁静 和超然; 孤独,让我们的人生多了一份历练,变得更加坚强和无畏。 孤独,是杜小康在被命运抛弃后所直面的第一道难题,后来,也正是孤独,使他重新诞 生了。而我们的人生之路,同样漫长而艰辛,走在成长路上的你是否想过,如果有一天,命运 也把你抛出了原来的生活轨道,你做好了在绝境中
35、重新诞生的准备了吗?这些思考留给大家。 (七)(七)PPTPPT 展示:展示:“少年时就有一种对待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有可能是一个强者。少年时就有一种对待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有可能是一个强者。” 曹文轩小说:青铜葵花曹文轩小说:青铜葵花 四、四、“享受享受”孤独之旅孤独之旅 生:第 49 段,当杜雍和终于找到杜小康时,发现“杜小康正在芦苇上静静地躺着。杜雍和居然没 有能够将他叫醒。”从中可以看出,杜小康他不再像以前一样,紧紧地挨着父亲,并且迟迟不能入睡, 而现在,他不再害怕一个人,相反还能睡得如此之香。这是多么地享受啊。 师:是的,此刻的杜小康,他的内心是宁静的,所以,他面对孤独,不再恐慌,不
36、再浮躁,不再 逃避,于是,他才能以天为被,以地为席,以鸭为伴,静静地沉沉地睡着,在孤独中享受一份宁静之 美。 生:就像我们此刻,正在征战中考,这条路上我们也许有孤独有彷徨,但是我们不害怕, 我们应该享受这份孤独。 师:说得真好!我们要向杜小康学习,勇敢面对孤独,接受孤独,享受孤独!老师录制了 同学们唱班歌的视频,大家来看看!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总会一次次不知觉望向远方,对远 方的道路充满憧憬,尽管忽隐忽现,充满迷茫。有时候身边就像被浓雾紧紧包围,那种迷茫和 无助只有我们自己能懂。尽管有点孤独,尽管带着迷茫和无奈,但我依然敢于面对,因为这就 是我的青春,不是别人的,只属于我的。愿大家在中考路上团
37、结一心!勇往直前!让我们一起 享受孤独!走向成熟!成长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喜悦也有悲哀烦恼,这就是生活, 在我们的人生中,成长是永恒的主题。祝愿我们同学们都能谱出一首健康的成长歌。长成一棵 坚强独立的大树。同学们,其实你们身上也有杜小康的优秀品质。因为今天你们在课堂上表现 积极、勇敢、好学、谦虚、坦诚希望你们在与孤独不期而遇时,要勇敢面对。不经历风雨, 怎么见彩虹?现在我们将满腔感慨化作歌声,让我们齐唱倔强。 五、布置作业五、布置作业 请以“成熟”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六、板书设计六、板书设计 孤独之旅孤独之旅 杜小康杜小康-茫然、恐慌、孤独茫然、恐慌、孤独-磨难磨难-
38、坚强坚强 成长之旅成长之旅 七、教学反思七、教学反思 初三的孩子,正值青春期,内心少不了孤独与苦闷。我想通过本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正确 看待孤独,走出自我的狭小天地,体会到孤独是成长中不可回避的元素,每个人都要努力学着 长大。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一个以成长为话题的单元,单元教学的目标就是体味成长,重点就 是品味小说的语言。孤独之旅是长篇小说节选,为让学生完全了解了杜小康的成长轨迹, 我引入了原著中“昨天的杜小康”和“明天的杜小康”,再结合课文阅读,学生就理解到杜小 康的发展不是一个孤立的点,而成了一个变化着的线。其他少年的成长,生活中同学们的成长 更是让学生感受到了成长是身边的事,是时时刻刻的
39、事。在课上,成长的不仅是杜小康,也有 我们的学生,他们通过阅读感悟和表达,明确了成长的意义。 曹文轩的作品始终贯穿着一个共同的思考:人是“被抛在路上”的,谁也无法摆脱“被抛” 的命运。我就把曹文轩的其他作品引入了课堂,作为教学设计的切入点,也起到了深化教学内 容的效果。 学生的表现是本课的一大亮点:随手连缀而成的小诗,信口拈来的名言名句,对文本语言 的咀嚼品味细致入微。另外,用同学自己的成长感悟作为教学拓展资源,极大增强了教学的亲 切感,教育效果更是鲜明;树形的板书设计,杜小康经过磨砺,在学生心目中站成了一棵参天 的树,更是深化了本课成长的主题。 恰如同事们在评课时所言:这节课就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只是画的有一点“满”,缺少 留白。课堂要让学生自己学会走,少扶着学生走,这样也许就能尽早实现自主、合作式的有效 教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