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认识图形(一)-ppt课件-(含教案+视频+素材)-市级公开课-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编号:c4d47).zip

相关 举报
  • 苏教2011课标版_一年级上册(2013年6月第2版)_小学数学_六 认识图形(一)_ppt课件_(含教案+视频+素材)_市级优课_(编号:c4d47)
    • 《认识图形一》.mp4
    • 《认识图形一》.ppt--点击预览
    • 教案c4d47.doc--点击预览
    • 数学课堂节外生“新”枝教学反思.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搭积木搭积木 分一分分一分 分一分分一分 长方体长方体 长长方方的,有长长方方的,有 六个平平的面。六个平平的面。 正方体正方体 四四方方的,有四四方方的,有 六个平平的面。六个平平的面。 圆圆 柱柱 直直的,上下一样直直的,上下一样 粗,两头是圆的。粗,两头是圆的。 球球 圆滚滚,没有平平的面。圆滚滚,没有平平的面。 想想做做想想做做 1 1、 想想做做想想做做 2 2、 4 4 4 4 2 2 2 2 圆圆鼓鼓小淘气,滚来滚去不费力。圆圆鼓鼓小淘气,滚来滚去不费力。 猜谜语猜谜语 正正方方六张脸,平平滑滑一个样。正正方方六张脸,平平滑滑一个样。 上下圆圆一样大,放倒一推就滚动。上下圆圆一样大,放倒一推就滚动。 长长方方六张脸,相对两面一个样。长长方方六张脸,相对两面一个样。 * 魔术魔术 闭着眼摸出一个物体 ,然后说出你摸到的 是什么? 认识图形(一)认识图形(一) 参考教案参考教案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 30 页的例题,第 31 页“想想做 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使学生从实物到图形,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和主要特征,能识别这些物体。 2、使学生在认识物体的活动中,感受平面与曲面是不同的,体会比较、分 类等认识物体的方法。 3、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发展初步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判断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还是球。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教学具准备:教学具准备:积木、学具盒。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组建筑物的图片:故宫、赵州桥、东方明珠电视塔、凯旋门、世 贸大厦。 2、讲述:这些壮观美丽的建筑都是设计师和建筑工人的杰作,看看都有些 什么形状? 你们羡慕吗?想不想也造一幢?我们来做一回小小建筑师,造一幢你喜欢 的房子,好吗? 二、动手探索,体会领悟二、动手探索,体会领悟 1、搭积木。 讲述:取出你们的积木,小组合作搭一搭。注意哪些容易搭牢,哪些不容 易搭牢。 小组完成后推荐一个展示作品,并说说用了怎样的积木块拼搭的。 2、分一分。 讲述:我们的小设计师真棒!如果老师请你把这些积木分分类,你打算怎 样分呢?小组合作分一分。 学生合作探索,边分边把自己的想法跟同学交流。 提问:小朋友把它们分成了几类?说说为什么这样分呢? 学生交流分的结果及想法,逐步达成共识,分成四类。 3、识图形。 引导:我们来看一看、摸一摸这些积木,(一起感知长方体)我们把这一类 形体叫做“长方体” ,(出示立体图形)请你拿出长方体的积木。 学生认识长方体的名称和图形,取出相应的积木。 引导:你想给另外的几类积木分别取个名称吗? 学生大胆猜想并认识“正方体” 、 “圆柱” 、 “球” 。 讲述:闭上眼睛在脑子里画一画这四个图形。现在老师说一个名称,请你 拿一个积木,行吗? 学生动手拿一拿、比一比,然后在小组里相互试一试。 4、为图形代言 教师请小组合作的学生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分别代言,教师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总结这些图形的特征。 4、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玩了积木,你能告诉大家你从积木中得到了什么新知识吗? 顺着学生的回答得出课题“认图形” ,并渗透美育。 三、巩固认识,应用拓展三、巩固认识,应用拓展 1、 “想想做做”第 1 题。 讲述:南瓜博士觉得小朋友非常聪明,给我们带来了一道题,就是书上 “想想做做”的第 1 题,请你帮它们找朋友,连一连。另外,南瓜博士还提了 一个问题:“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到它们的朋友吗?” 学生完成后再交流,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举出各种形体的实物,比比谁说 得好。 讲述:看来,积木有不同的形状,我们周围的好多物体都是它们的朋友呢! 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会有更多的发现。 2、 “想想做做”第 2 题。 讲述:这儿有一堆积木,看看都有些什么形状?(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逐步出 示表格)请同桌合作,找一找、数一数分别有几个,填在书上。 同桌一起完成,交流时教师演示分类,学生一起统计验证。 3、猜谜语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互相检查、交流,统计一下正确的人数。 4、玩魔术游戏。 四、总结全课四、总结全课 今天大家的设计非常棒!将来肯定会是个好建筑师。请你谈谈这节课又知 道了什么新知识,增加了什么新本领,好吗? 学生交流懂得的知识和自己的心得。 五、板书设计五、板书设计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球 6 6、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本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对圆柱体、球体、长方体、正方体也有 了教深刻的认识,学生课堂氛围良好,学生积极发言,但是仍有少数部分学生 未完全参与到课堂中来,后期将更细致的关注所有学生,关注个性学生,调动 所有学生积极性。 数学课堂节外生新枝 班班通应用于圆柱体、球体易滚教学反思 班班通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给数学教学带来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 频等,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让我们的教学如有了源头活水。 学生学习圆柱体和球体容易滚,举出拉杆书包滚轮,学生反驳其不是圆柱体也 非球体,没那么容易滚,能否运用球体和圆柱体容易滚的知识改造拉杆书包, 使得更容易滚?通过班班通激趣、班班通悬念、班班通聚焦、班 班通创新,借助班班通技术优势,引导学生节外生新枝,获得意外创 新发明收获。 一、教学片断一、教学片断 1 1、班班通、班班通激激趣趣快乐学习快乐学习 一年级上册苏教版认识图形课上,教师通过班班通展示长方体、圆柱体、 球体、正方体。视频和图片等。 师:哪些容易滚,哪些不容易滚? 学生:圆柱体和球体容易滚。 【分析:分析:借助班班通的图画和视频功能,这种直观教学呈现方式使得学生 获得长方体、圆柱体、正方体、球体的直观特征,易于理解。 】 2 2、班班通、班班通悬悬念念我要学习我要学习 师: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球体和圆柱体容易滚? 生 1:足球、拉杆书包. 生 2:可是我的拉杆书包滚轮不是圆柱体也不是球体 师:到底是不是? 生:不是,所以拉杆书包有时候上楼太重了,不太容易滚,所以不是。 师:我们一起通过班班通,来看看我们的拉杆书包滚轮到底是不是圆柱体 或者球体? 【分析:分析:面对学生课堂的独特提问,为使学生信服,班班通为课堂提供了 教学资源。通过班班通展示市场拉杆书包滚轮,滚轮到底是什么样的?吊足学 生胃口,吸引学生注意,为下面的教学设置了悬念。 】 3 3、班班通、班班通聚聚焦焦拓展学习拓展学习 师:通过班班通搜索拉杆书包的滚轮图片,如图 4。 师:是不是圆柱体或者球体? 生:不是 师:这个滚轮不是圆柱体也不是球体,它也容易滚? 生:是,但是它有时候也不容易滚 师:怎么说? 生:比如书包很重的时候,比如上下楼时候就没有那么容易滚了 师:是不是这样的?通过班班通搜索拉杆书包上下楼等不容易滚的视频。 【分析:分析:教师通过班班通展示拉杆书包图片和视频,将目前最新相关拉杆书 包技术引进、聚集于课堂,拉近课堂和社会科学的距离,利于课本知识的拓展, 开阔学生的思维。 】 4 4、班班通、班班通创创新新探究学习探究学习 师:看来拉杆书包也有缺陷。那我们刚刚学过圆柱体和球体容易滚,同学们 能否运用这个知识点,对拉杆书包改造一下,让它更容易滚,这样以后你们用 拉杆书包更方便了?好不好? 师:分成四小组,小组分工合作,运用圆柱体和球体所学知识,对我们的拉 杆书包改造。然后汇报,再修改。 【分析:分析:借助班班通技术 FLASH、CAXA 设计等软件工具,将创意用恰当的表达 方式转化出来。 】 5 5、节外生、节外生新新枝枝 学生课堂独特的回答,节外的提问,借助班班通技术资源,层层引导学生小 组合作设计,将全班来自不同组的创意图 1、图 2、图 3,取长补短、整和出图 5 的发明创造,一种多功能拉杆地球仪文具书包,通过运用所学的圆柱体和球 体,借助地球仪模型,设计出更容易滚的书包。现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 “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节外生新枝获得了意外的小发明创造。 二、教学反思二、教学反思 图 1图 2图 3 图 5图 4 教师借助班班通向学生生动展示球体和圆柱体容易滚的特征,班班通 激趣,使得学生快乐学习。学生举例拉杆书包滚轮也容易滚,面对课堂学 生独特见解,为验证拉杆书包是不是?教师欲通过班班通搜索展示拉杆书包, 学生好奇:会是什么样子的?为下面教学设置了悬念,教师通过班班通引 导学生聚焦对拉杆书包的研究,貌似与课堂初衷有所背离或者走题,但是 在对拉杆书包滚轮形状研究后,既然不是圆柱体也不是球体,又及时引导学生 运用圆柱体和球体去改造书包,将学生又及时拉回原课堂对圆柱体和球体的学 习,同时又较原课堂进一步深化,运用圆柱体和球体去改造书包,层层顺势牵 引,借助班班通资源创新,尽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合作发明,整合 学生的智慧,创新发明。 优点:优点: 1.利于知识学习:不仅巩固、升化了学生对圆柱体和球体容易滚的知识更 进一步理解,也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提高应用能力。 2.利于学科整合:数学不是孤立的学科,应用数学所学知识去改造现有物 体,又与相应物理知识建立了联系,拉近数学与其他学科和生活的距离,拓展 知识面广度,透过数学课堂,运用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建立一定联系,应用 于实际,创新发明专利。 3.利于能力培养:该过程提高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发散思维,提高了学 生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发散思维,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调动学生观察、思考、 创新、创造、研究、探究等能力。 4.利于合作探究: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能力,拉近师生友谊,为数学学习增 添活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缺点:缺点: 该种节外生新枝,使得原本的教学课时拉长,导致课时紧张。 三、教学总结三、教学总结 1、学会借助班班通(有意识):要有借助班班通技术和资源的意识,针对 数学课堂教学,尊重课堂学生的独特见解提问,有价值的问题可借助班班通技 术和资源适当延伸,节外生新枝有时候会有意外的收获。 2、学会运用班班通(会使用):要熟练的掌握班班通技术,会检索、会使用 相关软件等,将班班通各项资源充分运用于课堂,辅助课堂教学节外生新 枝。 3、学会巧用班班通(掐时机):要恰当时机借助班班通技术资源,课堂提问 很重要,要注意层层引导,循循善诱,关键环节、恰当时机巧用班班通各项技 术和资源辅助教学。 4、学会用好班班通(要用精):课堂引导节外生新枝时候,要有耐心, 适当放也要注意及时的收 。放、收要有度,要恰到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六 认识图形(一)-ppt课件-(含教案+视频+素材)-市级公开课-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编号:c4d47).zip)为本站会员(小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数学 > 苏教版(2024) > 一年级上册(旧)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