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23 页 统编版(统编版(20192019)高一历史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中试卷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中试卷 考试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1-4 单元) ;考试时间:100 分钟; 第第 I I 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浙江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表明五千多年前的良渚社会已进入早期国家的文明阶段,国内外考古学 界已经逐步统一观点:良渚古城遗址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有力物证。据此可知 A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重要依据B礼乐社会的初步形成 C完整的国家机构建制已经出现D中原文化的核心地位 2春秋时期的霸主大都需要打着周王室的旗号.来凝聚诸侯,同时号令诸侯
2、。战国初期,不论是田氏齐国 还是赵、魏、韩三国,虽然获得了实质性的自立,但也需要周王室的册封。这表明当时 A血缘纽带关系加强B王室已经形同虚设 C诸侯被迫臣服周王D周王影响依然存在 3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朝代的疆域图,下列属于这一朝代的历史事件是 A党锢之祸B焚书坑儒C围魏救赵D商鞅变法 4汉初,诸侯国与中央汉朝同制,所封诸侯掌治其国,“皆令自置吏,得赋敛”,侯国丞相更是位高权重; 但近年考古发现,汉宣帝时所封海昏国所设相仅属朝廷委派的官员,与列侯无臣属关系,且官秩如一般的 县令、县长。这一变化表明 A中央开始垂直管理地方B中央的集权化趋势明显加强 C郡国并行制度势在必行D地方分裂割据隐患得以根
3、除 5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段历史 第 2 页 共 23 页 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6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 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 C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D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 7下表中的变化对社会政治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
4、表 朝代东晋隋朝唐朝北宋 比例4%2%5%46.1% A扩大了统治基础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提高了官员素养D放宽了录取标准 8“清乐”源自汉代乐府的俗乐,魏晋时期逐渐雅乐化,此后分散各地。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 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隋代统一后重新整理了清乐,隋文帝称之 为“华夏正声”。清乐的发展说明,魏晋以来 A中原传统文化日渐消亡B民族之间文化互动增多 C汉代礼乐制度逐步复原D异域文化占据社会主流 9下表所示是宋元文献的部分记载。由此可认定的史实是 记载文献 (赵)普曰:“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责天下自安矣。”上(宋太祖)曰: “卿无
5、复言,吾已喻矣。”于是召集石守信等饮酒,释其兵权。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 长编 宋太祖即位后,禁军将帅自恃功高,所以“多银赛(傲慢无礼)”,太祖收其兵宋王巩闻见近录 第 3 页 共 23 页 权 “艺祖(赵匡胤)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宋脱脱宋史 A宋太祖强化了对军队的控制B宋太祖以和平方式收回兵权 C北宋初期武将危及君主集权D宋太祖制定了重文轻武策略 10秦朝到元朝地方管理机构演变情况表 年代省数道、路数州数郡(府、国)数县(侯国)数 秦始皇二十六年36不详 西汉平帝(15 年)131031578 东汉顺帝 (126144 年) 131051180 隋大业五年(609 年
6、)1901255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 年) 15 道3281573 宋宣和四年(1122 年)26 路2881234 元朝12 省183 路971425 上表是根据历代地方志整理而成,反映出从秦朝到元朝 A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减轻中央的负担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方式不变 C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加强对地方控制D州郡等地方行政区的权力不变 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 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属于这场“商业革命” 史实的是 A制瓷技术出现重大进步B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 C流通领域出现纸币D生产领
7、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12欧阳修、苏询等众多学者提倡敬宗收族、义恤乡里:范仲淹创有范氏义庄赡养族人,各地士绅纷纷效 仿,办有“义仓”“义学”“义冢”等。这一风气逐渐盛行的主要原因是 A强化对乡里的控制B重建三代宗法制度 第 4 页 共 23 页 C土地兼并日益严重D儒学深入社会生活 13谥法是古代依据某种准则对尊者、高官死后定尊称的一种制度。明代的改谥有恶谥改美谥、初谥与名 实不符而改谥、下谥改上谥、为谥美而改谥,这是朝廷利用谥法对前朝蒙冤皇帝、重臣平反昭雪、矫枉过 正或者对前朝重臣再次渲染、重塑楷模形象。这说明明代朝廷旨在 A实现稳定有序之治B弘扬儒家传统文化 C加强对官员的管理D制造夺权理论依
8、据 14藏传佛教主导古代西藏政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清代尊奉藏传佛教为国教,并倚重藏传佛教格鲁 派(黄教)管理西藏政教事务,怀柔笼络其宗教上层,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体现出的治藏特点是 A适时改革B中央集权C因俗而治D恩威并重 15如表为清代江南地区竹枝词(摘录) 。由此可见 竹枝词出处 “持筐拾穗聚儿童,蚱蜢纷飞四野中”田家四时竹枝百首 “阿蛮小小已多姿,十岁能牵机上丝”黄溪竹枝词 “少小鱼娃能打浆,银鱼满载不论钱”梁溪竹枝词 “小小当垆学数钱,挽郎下马接郎鞭”姑苏竹枝词 A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的来源B江南地区尤为注重儿童教育 C文学创作推动社会阶层流动D精英教育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第第 II
9、II 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二、材料分析题 16西城都护 材料一汉书百官公卿表载:“西城都护,加官,宣帝地节二年(公元前 68 年)初置。”汉 书郑言传载:“自元狩(汉武帝年号)之际,张骞始通西域;至于地节,郑吉建都护之号。” 材料二汉宣帝元康元年 (公元前 65 年) , 西域的莎车 (西域诸国之一) 等国在天山南道发动叛乱。 汉 书冯奉世传记载,都护郑吉、汉使冯奉世等“遂以节(古代使节的权力凭证)谕告诸国王,因发其兵, 南北道合万五千人进击莎车,攻拢其域。” 材料三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 60 年) 。匈奴发生内乱, 汉书西域传载:“其后日逐王畔(叛) 第 5 页 共
10、 23 页 单于,将众来降,护郑善(西域诸国之一)以西使者郑吉迎之是岁,神爵三年(公元前 59 年)也。乃 因使吉并护北道,古号曰都护。都护之起,自吉置矣。 (1)对比汉书不同篇目对西域都护设置的相关记载,指出其异同,并谈谈你对记载差异的看法。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西域都护设置的作用与意义。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九云:“汉举贤良,自董 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 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延康元年,吏
11、部尚书陈群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 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选举二 材料三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 人杨绾曰:“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日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 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 新设科目。 摘编自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并说明两者的关
12、系。 (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 第 6 页 共 23 页 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 而叛上,怒则以力相并”。 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 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 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 元朝变革地方行政
13、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 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从唐朝至元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规律和发展趋势。 19明朝中后期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因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使 许多耕地可改种棉花、蚕桑等经济作物。在松江府,妇女们“晨抱绵纱入市,易木棉花以归,机杼轧轧, 有通宵不寐者”,催生枫泾镇成
14、为棉纺业专业市镇。湖州府双林镇的丝织业,广东佛山镇的铁器业等,也 远近驰名。随着工商业市镇的勃兴,由中小商人和手工业者构成的市民阶层形成,明代阶级结构发生新变 化。 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隆庆元年部分开放海禁后,海外贸易蓬勃发展。中国精美的丝绸和瓷器等产品,在世界市场 上有着极好的销路,白银便源源不断地往中国内流。到万历年间,白银的使用已相当普遍,手中握有大量 白银的徽商几乎遍布全国各地,进行大宗的商品长途贩卖。明朝后期,许多富商带着大量资本经营起矿冶 业等产业。在这种历史潮流推动下,徽州的士人十之七八“以儒而贾”,甚至“左儒而右贾”,习以为常。 摘编自晁中辰明后期白银的大量内流
15、及其影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高产作物传入中国后,明朝农业和手工业发生的变化。 (2)据材料二据材料二概括白银内流推动的商业发展表现。 (3)有学者认为,商品经济繁荣促使明朝中后期萌动社会转型。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第 7 页 共 2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A 【详解】 通过考古发掘,良渚文化已经进入早期国家的文明阶段,而且考古界已经达成了一致,这说 明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A 项正确;礼乐社会的初步形成是在周代,排除 B 项; 夏朝出现了完整的国家机构建制,排除 C 项;材料没有凸显中原文化的地位,排除 D 项。 故选 A 项。 2D 【详解】 从春
16、秋时期打着周王室的旗号称霸到战国时期需要周王室册封, 表明诸侯需要借助王室影响 扩张势力,D 项正确;当时礼乐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等都受到冲击和破坏,血缘纽带关系 松弛,排除 A 项;B 项错把材料中诸侯借助周王扩张势力解读为王室形同虚设,排除;“诸 侯被迫臣服周王”材料中未体现且不符合史实,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3B 【详解】 该朝代都城在咸阳,北部是匈奴,这是秦朝,实行了焚书坑儒,B 项正确;党锢之祸发生在 东汉,排除 A 项;围魏救赵发生在战国,排除 C 项;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排除 D 项。故 选 B 项。 4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西汉初期诸侯掌握地方行政、财政大权
17、,侯国丞相位高权重不同,汉 宣帝时即汉武帝以后,封国的任官权已被中央收回,在封国内任丞相的人,官秩仅相当于县 的长官,表明中央的集权化趋势明显加强,B 项正确;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始于秦朝时期,排 除 A 项;郡国并行制度是西汉初年地方上就已实行的制度,排除 C 项;汉代加强中央集权 的措施并未“根除”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5B 【详解】 从魏蜀吴到北朝南朝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阶段多个政权并立,民族 融合加强,所以阶段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B 项正确;A 是原始社会时期的内容,排 除 A 项;C 是秦汉时期的内容,排除 C 项;早期国家是在夏商时
18、期,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6C 【详解】 材料“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 仰东南财富以存立 的唐王朝的生命线”强调的是大运河的修建对于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性,C 项正确;材料未 第 8 页 共 23 页 涉及当时运河修建技术同世界的对比,排除 A 项;当时的水路运输并非是主要交通形式, 排除 B 项;唐中叶后,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7A 【详解】 根据题中表格中的数据看,东晋到北宋,寒门子弟入仕比例逐步上升,结合所学可知,隋唐 开始实行科举制,寒门子弟入仕比例逐年上升,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A 项正确;材料无法 体现中央集权的
19、加强,排除 B 项;隋、唐、北宋,寒门子弟入仕比例逐年上升,通过科举 考试选拔官员,有利于提高官员素养,但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C 项;材料中的变化有 利于扩大了统治基础,无法体现入仕标准的放宽,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8B 【详解】 材料反映了魏晋以来,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音乐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情况,结合所学可 知,魏晋南北朝是我国民族大融合时期,材料所述现象说明了民族之间文化互动增多,B 项 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的情况, 而且中原传统文化并未日渐消 亡,排除 A 项;材料反映的是汉代俗乐“清乐”与少数民族音乐的结合与发展情况,俗乐的 发展不能代表汉代礼
20、乐制度逐渐复原,排除 C 项;材料没有对中原文化和异域文化的地位 进行比较,无法说明异域文化占据社会主流,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9A 【详解】 三则材料信息均显示,宋太祖收回了统兵大将的兵权,这说明宋太祖强化了对军队的控制,故 选 A 项; 三则材料中只有 续资治通鉴长编 记载的是和平收回兵权,不能就此认定为史实, 故排除 B 项;宋太祖收回统兵大将兵权是因为他担心统兵大将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但不意味 着统兵大将已经危及君主集权,故排除 C 项;宋太祖收回兵权不等于制定了重文轻武策略, 故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0C 【详解】 由材料数据可知, 从秦到元地方行政层级由二级发展到四
21、级, 这反映出古代增设地方行政层 级以加强对地方控制,C 项正确;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会加重中央的负担,排除 A 项;这是 加强中央集权的方式,排除 B 项;州郡等地方行政区的权力在减小,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1C 【详解】 据所学可知,宋代“商业革命”的内容有“坊市分开、商业活动突破时间地点限制、出现了世 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等,所以 C 项正确;制瓷技术出现重大进步属于手工业领域,不 是“商业革命”的史实,排除 A 项;明清时期大量的商业市镇出现,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B 第 9 页 共 23 页 项;明清时期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与材料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2
22、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欧阳修等知识分子重视宗族关系,在生活、教育等方面帮助 乡里,兴办“义仓”“义学”“义冢”等现象,反映出儒学深入到了社会生活,D 项正确;强化对 乡里的控制与士绅纷纷创办“义仓”“义学”等现象不符, 排除 A 项; 宋代并未重建夏商周即三 代的宗法制度,排除 B 项;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并非宋代士绅体恤、帮助族人和乡里的主要 原因,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13A 【详解】 根据材料“这是朝廷利用谥法对前朝蒙冤皇帝、重臣平反昭雪、矫枉过正或者对前朝重臣再 次渲染、重塑楷模形象”,可知明朝的改革有利于树立正面的政治典型,缓和社会矛盾,A 项正确;谥号只是人
23、死后的一种尊称,与弘扬儒家思想无关,排除 B 项;明代的谥号改革 主要目的是为了树立正确的楷模形象, 从而实现影响官员的价值取向的目的, 属于一种间接 影响,排除 C 项;明代的谥号改革只是针对官员个人,与夺权理论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4C 【详解】 清政府利用西藏藏传佛教盛行的地方特色, 扶植主要教派一一黄教并发挥其积极性, 以加强 对西藏的管理,体现了清政府在政治上对西藏因俗而治的策略,C 项正确;适时改革是清政 府利用西藏地区内部出现重大危机时,适时推进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管理措施的特点,如 1727 年驻藏大臣的设置;中央集权是指地方绝对服从中央,如中央直接任免西藏地方官
24、员 等:恩威并重则是西藏地区僧俗两界的宗教领袖或官员违背相关治藏的法律、法规时,清中 央政府采取的治藏措施的特点,但材料均未反映出来,排除 A、B、D 三项。 15A 【详解】 根据材料, 这些竹枝词反映的主要是孩童们的劳动生活, 体现出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的来源, 故选择 A 项;幼小的孩童参与农业劳作,并不是注重儿童教育的反映,排除 B 项;阶层流 动是指阶层的跨越,材料并没有体现出阶层的流动,排除 C 项;这些竹枝词反映的底层劳 动人民的生活,而不是精英教育,排除 D 项。 16 (1)异: 汉书关于西域都护建置的具体时间的记载有一些出入。 同:西域都护管辖今新疆地区,设置于汉宣帝时期,郑
25、吉是第一位都护。 看法:不同篇目中的“都护”管辖范围等具体的含义有所不同。 以下的回答阅卷时可给分: 汉书中不同篇目的主题不同;撰写时不同地方资料来源不同 第 10 页 共 23 页 或材料组织过程中出现了疏误;在流传过程中因抄写、刊刻产生的讹误。 (2)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有利于加强中央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的治理,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西域都护设置在丝绸之路的要塞,有利于维护丝绸之 路的畅通,促进中国和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详解】 (1)异:根据材料一中“宣帝地节二年(公元前 68 年)初置”“元狩(汉武帝年号)之际, 张骞始通西域;至于地节,郑吉建都护之号”,以
26、及材料三中“神爵三年(公元前 59 年) 都护之起,自吉置矣”可知, 汉书关于西域都护建置的具体时间的记载有一些出入。同: 根据材料一中“宣帝地节二年初置”“至于地节,郑吉建都护之号”,材料二中“汉宣帝元康元 年”“都护郑吉、汉使冯奉世等遂以节谕告(西域)诸国王”,材料三中“汉宣帝神爵二年”“因 使吉并护北道,古号曰都护”等,从时间、地点和人物等方面分析可知, 汉书中对西域都 护设置的记载虽有出入,但都体现出西域都护管辖今新疆地区,设置于汉宣帝时期,郑吉是 第一位都护。看法:综合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篇目对西域都护记载的侧重可 知, 汉书作为史学专著,对同类问题的记载存在差异,主要是
27、因为不同篇目中的“都护” 管辖范围等具体的含义有所不同(或汉书不同篇目的主题不同,撰写时资料来源不同, 材料组织过程中出现了疏误,流传过程中因抄写、刊刻等产生了讹误) 。 (2)意义:根据材料一中“西城都护,加官”,材料二中“(都护郑吉命诸国王)发其兵,南 北道合万五千人进击莎车,攻拢其域”,材料三中“(匈奴)将众来降”“郑吉迎之”等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有利于加强中央对边疆 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根据材料三中“(汉宣帝)使(郑) 吉并护北道,古号曰都护”,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国家发展等方面分析可知,西域 都护设
28、置在丝绸之路的要塞, 有利于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 促进了中国和西方的经济文化交 流。 17 (1)演变:由以德行为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直至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2)察举制:考试并不决定取舍,只决定高下。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 关系:科举制由察举制发展而来。 (3)原因:门阀世族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增强;打破门阀世族在政治上的垄断,扩大统治基 础。 特点:自由报考、分科考试、按成绩取舍。 【详解】 (1)根据材料“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等信息可得出 汉代选官标准是孝廉、德行;根据材料“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 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
29、,第其高下”结合所学可知, 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主要是 门第;根据材料“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结合所学可知, 第 11 页 共 23 页 科举制选官标准是考试成绩,因此材料内容体现了我国古代选官主要标准由以德行为标准, 到以门第为标准,直至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2)不同,根据材料“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可得出察举制考 试并不决定取舍,只决定高下;根据材料“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日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 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可得出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 关系, 根据 材料“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可
30、得出科举制由察举制发展 而来。 (3)原因,根据材料“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可得出门阀世族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增强;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隋唐时期, 为打破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扩大统治基础而推行科举制。 特点, 根据材料“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日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可得出科举制自由报考的 特点;根据材料“秀才、明经等科”等信息可得出科举制分科考试的特点;根据材料“试后 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可得出科举制按成绩取舍的特点。 18 (1)唐朝:设置节度使,加强边防力量;赋予节度使较大权力。 节度使最终形成尾大不掉,违背了初衷,削弱中央集权。 宋朝:宋初实行改革,削夺节度使权力,弱化地方军力;监督
31、地方行政,文臣执掌地方,加 强对地方财政掌控。 吸取前朝教训, 多措并举, 削弱地方权力, 维护了中央集权; 但也形成强干弱枝以及“三冗” 局面。 元朝:设置行省,执掌地方经济、军事大权;行省权力受中央节制。 开创了行省制度;对地方权力管理宽严并举:巩固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 (2)中央和地方之间权力之争长期存在,相互影响;双方权力此消彼长,在动态平衡中变 化发展。 通过变革与创新,中央对地方权力的分配趋于合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详解】 (1)唐朝:根据“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得出设置节度使,加强边防力量;根据“节度使 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搅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得出赋
32、予节度使较大 权力,最后出现问题,削弱中央集权。宋代:根据“革除前朝之弊,上中命诸州”得出实行改 革、削弱节度使权力,弱化地方军力;根据“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得出监督 地方行政;根据“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得出加强对地方财政 掌控。元朝:根据“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得出推行行省制;根据“不敢专决大 政,咨中书(省)而后行”得出行省官员受制于中央。 (2)根据材料并结合前一问的内容,可从中央与地方矛盾长期存在,此消彼长,不断变化 的角度概括。同时再从改革与创新、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概括趋势。 19 (1)变化:粮食产量增长;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
33、商品化程度提高;家庭手工业日 第 12 页 共 23 页 益市场化;手工业专业市镇大量兴起。 (2)表现: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商人资本雄厚;长途贩运发展较快;商业资本转向生产领 域。 (3)说明:市民阶层崛起,阶级结构变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贱商观念开始改变。 【详解】 (1)根据材料“提高了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归纳出粮食产量增长;根据材料“使许多耕 地可改种棉花、蚕桑等经济作物”归纳出经济作物大量种植;根据材料“晨抱绵纱入市,易 木棉花以归, 机杼轧轧, 有通宵不寐者”归纳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和家庭手工业日益市 场化;根据材料“湖州府双林镇的丝织业,广东佛山镇的铁器业等,也远近驰名”归纳出手
34、 工业专业市镇大量兴起。 (2)第一小问国内因素,据材料二“部分开放海禁后,海外贸易蓬勃发展。中国精美的丝 绸和瓷器”得出明政府开放海禁;中国手工业品精美畅销。第二小问表现,根据材料“到万 历年间, 白银的使用已相当普遍”归纳出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根据材料“手中握有大量白银 的徽商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归纳出商人资本雄厚; 根据材料“进行大宗的商品长途贩卖”归 纳出长途贩运发展较快; 根据材料“许多富商带着大量资本经营起矿冶业等产业”归纳出商 业资本转向生产领域。 (3)第一小问说明,结合材料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着手可得:市民阶层崛起,阶 级结构变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贱商观念开始改变。 第
35、 13 页 共 23 页 统编版(统编版(20192019)高一历史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试卷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40 小题,每题 1.5 分,共计 60 分) 1.根据 竹书纪年 记载, 西周孝王曾攻打西边的游牧民族犬戎, 犬戎臣服于周, 并固定为西周王朝提供马匹,后来他们的首领非子受周天子分封,建立秦国。从 这段历史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秦国最初并非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B.华夏族形成是多元融合的历史过程 C.秦灭六国是华夏文明衰退的体现 D.中华文明最初起源于陕西西部地区 2.礼记表记中说: “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 ”对周人“尊礼”理 解正确的
36、是 A.以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 B.以人为本,创立完整的礼仪制度 C.否定天命神权,重视伦理道德 D.反对暴政,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 3.先秦早期, “父慈子孝”的思想屡见于典籍之中,到了战国末年, “父为子纲” 的思想逐步掩盖了“父慈” , “父慈”观念隐而不见。这一变化反映出 A.宗法观念逐渐形成B.宗法等级秩序日益松弛 C.战争动摇血缘亲疏D.政治变化影响亲情伦理 4.战国时期道家人物列子在两小儿辩日说,孔子游历看到两个小孩争辩太阳 远近问题:一小孩认为,早上太阳离我们近,理由是早上的太阳比中午看起来要 大;另一小孩认为,中午太阳离我们近,理由是中午的太阳比早上感觉热。孔子 无法作出判
37、断。材料反映了 A.诸子百家之间的争鸣日趋激化 B.儒家思想的统治权威受到挑战 C.人们对自然宇宙现象提出思考 D.私学发展提高了儿童知识水平 5.有学者指出,历史早期的政治体制依然已包含着某些因素,得以在战国时代孕 育出变法运动,并在秦朝取得了最大成功,为延续两千年统一帝国的大厦,奠定 了基石和骨架。材料中的“最大成功”是 A.废除血缘宗亲和贵族政治 B.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第 14 页 共 23 页 C.变革王位继承和选官制度 D.确立了君权神授和等级秩序 6.荀子君道写道: “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 主)之守司(官吏) ,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
38、”为达到这种效果, 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推行郡县制度,加强地方控制 B.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C.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D.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7.据史记平准书记载,汉代自文帝时期开始实行酎金制。有封地的王侯, 按照封地的大小和人口,在每年八月宗庙祭祀时献上黄金助祭。所献黄金如果分 量或成色不足,王削县,侯免国。这说明汉文帝时期 A.酎金始用于宗庙祭祀 B.重视体制矛盾的解决 C.中央财政控制欲较强 D.分封制出现新的形式 8.一般来说,汉代监察官只拥有监察权而没有处置权。对监察对象的处罚要报请 所属长官,或与司法部门协调处理。各级官吏对监察官的行为也有监督作用,可 以
39、随时上书弹劾监察官。这表明汉代 A.监察体制完备具有独立性 B.形成了对地方有效管理 C.建立了对监察的反向机制 D.监察体系具有多层次性 9.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 恒的历史规律。 ”下列史实不符合马克思这一论断的是 A.东晋延续了西晋统治时期的政治体制 B.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C.少数民族在统治区域内发展农业经济 D.十六国大都采用中原模式国号年号 10.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依附农民被豪强地主控制,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 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任杂务,战时则武装为私兵。这一状况的存在 A.阻碍了封建经济的发展B.导致了阶级矛盾异常
40、尖锐 第 15 页 共 23 页 C.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D.成为国家分裂的社会基础 11.唐初,山东士族的政治特权虽已消失,但仍坚持在大族内部进行通婚。高宗 为此颁布“禁婚令” ,中宗时曾再次予以强调,而民间仍以“五姓婚姻为第一” 。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崇尚门第之风已然成俗B.中央对地方行政力减弱 C.皇室摒弃宗法血缘观念D.政府的禁婚令违背律典 12.欧阳修的新唐书兵志中写道: “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 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 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 ,以邀命于朝。 ”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封国势力对朝廷构成威胁 B.由
41、中央委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C.节度使发展成割据势力D.地方行省拥有经济和军事大权 13.唐代科举以诗歌作为科举取士的重要手段,很多当朝的历史事实和典章制度 都被用来命制成试诗题目。考生在诗歌内容中,对史事和制度作了比诗题更为详 尽全面的阐发。据此可知,试诗制度() A.制约了唐代诗歌的发展B.提升了诗歌的艺术境界 C.迎合了市民阶层的需求D.突出了诗歌创作时政性 14.“唐高祖起义至京师唯制杀人、劫盗、背军、叛逆者死,余并蠲免之。 ” 唐太宗又将原来绞刑的五十条改为“免死,断右趾” 。后来制定贞观律 ,废除 断趾的刑罚,免除一百多项死刑和徒刑的条款。由材料可知唐朝 A.统治者用法务在宽简 B.
42、以法治为根本政治原则 C.皇权以法律为其基础 D.以徒刑取代肉刑和死刑 15.魏晋南北朝时,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众多风雅名士常聚集在一起,醉心 于有与无、生与死、动与静、圣人有情或无情等形而上的问题的讨论,一时蔚成 风气。这反映了当时 A.儒学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 B.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文化繁荣 第 16 页 共 23 页 C.三教合一的局面开始出现 D.理学形成拥有深厚民间基础 16.齐民要术卷六汇总了北魏以前有关家畜饲养方法,吸收了拓跋氏的牧 业经验, 叙述了兽医术及酥、 酪等乳制品加工和羊毛制毡技术。 可见 齐民要术 A.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农学体系 B.是对当时生产技术的全面汇集 C.反映了
43、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D.介绍了当时最先进的生产技术 17.宋代常出现“冲龄即位”的幼主,后妃垂帘听政成为权宜之计。一旦皇帝长 大成人, 具备亲政能力, 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 迫使后妃撤帘归政, 使政权交接顺利完成。这反映了宋代 A.集体统治有利于政权平稳过渡 B.舆论监督有效防止外戚干政 C.分散相权适应了君主专制需要 D.文官政治对皇权的有力维护 18.宋代保留隋唐传统官称,仅代表资历、俸禄高低。文官有称为“职”的衔号, 如殿阁学士、修撰等,其实际工作、权力则有差遣决定,多称为权知(或提举、 提点)某机构事、充(或判、行等)某职之类,表示为临时委派之职事。此举意 在 A.继承隋唐
44、政治传统B.防止官员专擅权力 C.提高士人政治地位D.创新官员监察机制 19.元末,许有壬在陕西行中书省题名记冲云: “世皇(元世祖)宏规远模, 立中书省总于中,分省厘于外,行省遵成宪以治所属,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 可而后行。 ”据此可知,元代 A.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B.中央与地方实现了权力制衡 C.行政建制适应了统治需要 D.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效能低下 20.元世祖诏立“中书省”总理全国军务,所谓“中书政本也,军国之务,大小 由之” ,不仅总管内外,而且也统辖六部,三省制变成名副其实的一省制。中央 最高行政机构由三省向一省的转变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B.有效防止重大决策的失误
45、第 17 页 共 23 页 C.提高了行政效率D.力图解决宰相专权的问题 21.宋代商业文书的种类比较丰富,渗透商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关于租赁、借 贷、雇佣等方面的文书出现,且每种文书还可以更详细地划分,如买卖契约就可 以按照不同标准分为活买卖契约和绝买卖契约,或者即时买卖契约、赊买卖契约 和预买卖契约。这反映出宋代 A.商业契约体系相对完备B.政府对社会管理加强 C.土地兼并进一步加剧 D.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22.据美国学者贾志扬以地方志中所载的北宋进士统计,现在可考的北宋进士全 国有 9630 人,其中南方诸路达 9164 人,占 95.2%,北方诸路仅 466 人,占总数 的 4.8%
46、。这是中国科举史上南北及第比例最为悬殊的时期。此现象反映的时代 背景是 A.北方人口大规模向南方地区流动 B.北宋与辽、西夏的对峙处于劣势 C.全国政治中心伴随经济重心南移 D.南方经济的发展、政局相对稳定 23.宋代某理学家说: “治道亦有从本而言,亦有从事而言。从本而言,惟从格君 心之非,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 ”由此可知该理学家 A.强调培养个人社会责任感 B.主张强化封建等级秩序 C.认为君主德行是治国根本 D.吸收了道家的治国思想 24.历本是农民从事耕种的必需品,因为有广泛的需要,所以公元 835 年左右四 川和江苏北部一带地方民间都曾“以板印历日” (历本) ,拿到市场上
47、去出卖,因 而出现民间所印历本“已满天下”的局面。以上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印刷术发展 A.源于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D.是商业繁荣的必然结果 25.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张居正经常以个人之书牍和各地巡抚总督谈论国事 中之各种问题,当各臣僚建议于御前,而张居正以大学士的资格代皇帝批答时, 第 18 页 共 23 页 不过将经过协定的谋略具体化。材料说明明代内阁 A.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B.使决策机制发生了异变 C.推动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D.促进了内廷机构外延化 26.明朝后期,政府腐败,加上倭寇的骚扰,政府实行海禁。禁令限制了中国航 海业的发展,而此
48、时的欧洲航海业却迅猛地发展起来。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当时 海上的霸主,他们甚至专门成立学校,培养航海精英。这表明当时 A.中国封建统治日益腐朽B.西葡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中西发展轨迹出现异位D.西葡海上霸主地位确立 27.英宗天顺三年(1459 年)明朝形成朝审定制:每年在霜降以后提请皇帝钦定 日期,由三法司、九卿、锦衣卫堂上官及公、侯、伯或内阁大学士等组成审判庭, 吏部尚书秉笔。据此可知,明朝朝审制度的实行 A.利于推动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B.表明皇帝全面掌控司法权 C.利于推动审判机构的专职化 D.造成了司法审理效率低下 28.明万历十五年(1587 年) ,朝廷颁布新的赋役法:把各州县的田
49、赋、赋役以 及其他杂税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田折算缴纳,史称“一条鞭法” 。据此 可知, “一条鞭法”的实施 A.解决了土地兼并的问题B.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加速了农产品的商品化D.使古代赋税制度开始简化 29.清政府规定: “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 ”该规定 从实质上反映出 A.资本主义萌芽危及封建王朝的统治 B.纺织业内部出现了不正常的兼并现象 C.清政府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生产规模 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30.李二曲说“至先生(指王阳明)始拈致良知三字,以泄千载不传之秘: 第 19 页 共 23 页 一言之下,令人洞彻本面,愚夫愚妇,成可循
50、之以入道,此万世功也。 ”这表明 陆王心学 A.在社会教化上有重要作用 B.压抑人们的自然欲求 C.本质上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D.对后世影响较为深远 31.鸦片战争后十余年,英国对华商品输出,除开头两三年有较为明显的增长外, 随后即呈现迟滞状态。由此可见,中国内在的抵抗力顽强坚韧,非一记重炮所能 轰毁。该“抵抗力”是指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 C.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 D.政府的军事实力强大 32.四洲志是在英国人慕瑞撰写的地理大全择要译出的基础上,经过林 则徐编辑而成的一本关于世界地理的书籍。 他在书中特别注意各国的军事力量和 国家的兴衰富强及其根源。林则徐编纂此书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