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2018 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面的生物与其栖息地不相符的是( ) A. 鲨鱼 -淡水湖泊 B. 灰喜鹊一松林果园 C. 企鹅一南极冰原 D. 大熊猫一高山竹林 【答案】 A 【解析】 鲨鱼生活在海洋中,不是淡水湖泊中,生物与其栖息地不相符, A 正确;灰喜鹊,栖息于开阔的松林及阔叶林,公园和城镇居民区。杂食性,但以动物性食物为主,主要吃半翅目的蝽象,鞘翅目的昆虫及幼虫,兼食一些植物果实及种子。灰喜鹊生活在松林果园 , B 错误 ; 企鹅生活南极冰原,生物与其栖息地相符, C 错误;大熊猫 喜欢吃竹子,因此生活在高山竹林里生物与其栖息
2、地相符, D 错误 。 2. 下列有关甲、乙、内、丁四幅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640 倍 B. 若要将图乙中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需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C. 图丙中的种子滴加碘液后 变蓝, 不变蓝 D. 图丁装置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答案】 B 【解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倍数 目镜倍数,图甲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1640=640( 倍 ), A 正确;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 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若要将图乙中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 B
3、 错误;淀粉遇碘液变蓝色,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淀粉)主要储存在胚乳中。 是胚乳,滴加碘液变蓝, 是胚,滴加碘液不变蓝, C 正确;丁装置常用来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因此实验=【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过程中应将装置放在光下并观察现象,待气体充满试管的 1/2 时,取出玻璃管,迅速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管内,观察现象, D 正确。 3. 如图为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导管、洋葱表皮、口腔上皮细胞和根尖分生区的物像。有 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的导管是由只有细胞壁的死细胞构成的 B. 图乙、丙、丁的细胞内都具有液泡 C. 图乙属于保护组织,其形成是细胞分化
4、的结果 D. 图丁中细胞排列紧密,细胞核较大,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 【答案】 B 【解析】 构成导管的细胞是死细胞, A 正确;图乙是洋葱表皮细胞、丙是口腔是哪个皮细胞、丁是分生区细胞,其中乙和丁的细胞内都具有液泡,而口腔上皮细胞没有液泡, B 错误;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图乙是洋葱表皮细胞群,属于保护组织, C 正确;丁是分生区细胞,细胞排列紧密,细胞核较大,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 D 正确 。 4. 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 A.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B. 绿色植物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物质和能量 C. 绿色植物维持大气中的碳 -氧平衡 D. 绿色植物的蒸
5、腾作用能够调节大气湿度,减少降水量 【答案】 D 【解析】 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促进水循环, A 正确;有些生物=【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物,可见植物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B 正确;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 的平衡, C 正确;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调节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 D 错误。 点睛: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是食物之源; 能稳定大气中碳 -氧平衡; 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 5. 蚯蚓、蝗虫、蟾蜍、蜥蜴是我们常见的几种动物,它们分别属于( ) A. 节
6、肢动物,环节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B. 环节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C. 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扁形动物、两栖动物 D. 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爬行动物 【答案】 B 【解析】 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环节组成,属于环节动物;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 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散失;蟾蜍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属于两栖动物;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用肺呼吸。 6. 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动物的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B.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C. 人在做屈肘动作时肱三头肌收缩、
7、肱二头肌舒张 D. 哺乳动物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支配 【答案】 C 【解析】 动物的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飞行、爬行、游泳等, A 正确;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B 正确 ; 人在做屈肘动作时肱三头肌舒张,肱二头肌收缩, C 错误 ; 任何一个动作都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运动系统来完成, D 正确。 7. 下列有关几种微小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A. 它们均为单细胞生物 B. 营寄生生活, 营腐生生活 C. 与 的主要区别是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 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 依靠孢子进行繁殖 【答案】 D 【解析】
8、 细菌、 酵母菌和 草履虫都是单细胞的生物, 霉菌是多细胞的真菌, A 错误 细菌、 酵母菌、 霉菌和 草履虫都营寄生生活, B 错误; 酵母菌 、 霉菌都是真菌,都有成形的细胞核, C 错误; 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 霉菌依靠孢子进行繁殖, D 正确。 8. 某同学在对植物进行分类时,把水稻、桃树、松树归为一类,把硅藻、葫芦藓、桫椤归为一类,其分类的依据是( ) A. 有种子和无种子 B. 有茎叶的分化和无茎叶的分化 C. 有根和无根 D. 生活在陆地上和生活在水中 【答案】 A 【解析】 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
9、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硅藻、葫芦藓、桫椤等都不结 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水稻、桃树、松树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 9. 如图曲线表示血液由 S 流向 P 时,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情况以及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则S、 P 分别表示的是( ) A. 肾动脉、肾静脉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B. 肺动脉、肺静脉 C. 左心室、右心室 D. 肺静脉、毛细血管 【答案】 B 【解析】 人体血液循环如图所示: 血液经过体循环,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而且肺动脉处的二氧化碳含量最高 ; 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而且肺静脉中氧气含量最高。
10、图示中, P 代表 的器官中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百分比最高,说明此处的血液中含氧气最多,为肺静脉; S代表的器官中,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百分比最低,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最高,为肺动脉。 10. 下列叙述中,不符合 “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 生物学观点的是( ) A.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B. 根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利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C. 心脏中瓣膜的存在可以使动脉血和静脉血完全分开 D. 小肠壁内表面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 【答案】 C 【解析】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 一层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支持 “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11、 ” 生物学观点,A 正确;根尖的成熟区,形成根毛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 B 正确;心脏中瓣膜的存在可以使血液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不可以把静脉血与动脉血分开, C 错误;人体小肠很长,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与小肠吸收功能相适应,支持 “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 生物学观点, D 正确。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11. 激素在人体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关于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后,通过导管排放到血液中 B. 幼儿时期,生长激素分 泌不足会患呆小症 C. 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 D. 人体内
12、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会引发糖尿病 【答案】 D 12. 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皮肤角质层能防止细菌侵入 B.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能清扫异物 C. 患过腮腺炎的人能够抵抗腮腺炎病毒的再次侵袭 D. 血液中的吞噬细胞能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答案】 C 【解析】 皮肤的角质层能有效的防止细菌侵入,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A 错误;呼吸道黏膜上纤毛清扫异物,属于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B 错误;患过腮腺炎的人能够抵抗腮腺炎病毒的再次 侵袭,属于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C 正确;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能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所以这种免疫属于是非特异性免疫, D 错误
13、。 点睛: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 13.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 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HIV 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 B. HIV 主要侵犯并破坏人体免疫系统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C. HIV 可存在于血液、精液、宫颈分泌物、乳汁,尿液中 D. 与艾滋病病人共餐、握手是传染艾滋病的途径之一 【答案】 D 【解析】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所以艾滋病病毒( HIV)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 A 正确;艾滋病病毒( HIV)主要侵犯并破坏人体免疫系统, B 正确; HIV 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C 正确;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 、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 HIV, D 错误。 14. “ 珍惜生命,远离酒驾 ” ,据前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