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戊戌变法-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c0190).doc

上传人(卖家):老黑 文档编号:1856710 上传时间:2021-11-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课 戊戌变法-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c019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6课 戊戌变法-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c019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6课 戊戌变法-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c019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6课 戊戌变法-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c019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6课 戊戌变法-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c019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戊戌变法戊戌变法 一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对公车上书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 新派代表及主要的活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提升了分析、理 解和综合概括的能力。通过学习,认识近代中国探索道路的艰难曲折,增 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正确人生观和价 值观。 二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 难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影响。 三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南海大阅兵中的最强武力。 教师设问:教师设问:2018 年 4 月 11 日北京进行南海军演引起世界关注,同学 们看后有什么感受

2、?今年是戊戌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不断走 向富强。120 年前,中国也是戊戌年,那时的中国又是怎样一番场景呢? 今天我们就通过第 6 课戊戌变法,找寻答案。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学生刚学过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了 解到中国的落后,被列强欺凌。以热点时政“南海军演”切入主题,感受 到中国的强大, 形成强烈对比、 心灵震撼, 激发了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 并创造一种渴望探索中国道路的好奇心。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材料一 朱汉国主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25 页,北京: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2017 教师设问:教师设问:这张时局图反映了中国当时什么形势?(参考答案: 甲

3、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处于被列强瓜分的危机中,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大大地加深了。)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引用时局图给学生呈现了一个破败不堪的中国,但 中国人没有放弃过抗争和探索。视觉上的冲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 使命感增强了。 (过渡)(过渡)古老的中国被列强的大炮逼上了探索救国救民的近代化征 程,洋务运动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宣告破产。面对这样一个破败不 堪的中国,我们会放弃抗争和探索吗? (一)公车上书揭序幕(一)公车上书揭序幕 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后, 人们普遍对洋务派所标榜的 “求富” “自 强”的口号发生怀疑,逐渐形成了一种共识。即要救国,只有维新。维新 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4、,迅速形成颇有声势的变法维新的社会思潮。 李捷、王顺生主编:中国近代史纲要,34 页,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8 教师设问教师设问: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 败,刺激了中国有志之士希望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亡。) 材料三在 1895 年春天,康有为及其弟子梁启超同到北京参加会 试。当中国被迫于这一年 4 月和日本在下关签订屈辱的和约时,康有为立 即抓住这个机会鼓动和他一起应试的士子坚决反对和约, 并向朝廷请愿要 求变法维新。敦促朝廷拒绝和约,着手改革。 费正清、刘广京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 年上卷, 245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5、教师设问:教师设问: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回答,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 国人作何反应?代表人物是谁?有什么影响?(参考答案:反应:上书请 愿。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影响: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1895 年,日本逼迫清政府批准马关条约的 消息传来,举国震惊,尤其在京应试的举人们更是感到奇耻大辱。康有为 和梁启超明白要挽救时局,避免国土被瓜分,必须立即行动。于是,联合 了在京应试的 18 省 1300 多名举人,联名上书清政府,要求拒和、迁都、 变法。 这场著名的 “学生运动” 就是公车上书 (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 。 这次上书行动虽然受到顽固派的阻挠没

6、有成功, 却在全国造成了广泛的影 响,维新变法运动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公车上书是本课的重点。通过材料解读,知道公车上书 的背景、人物和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公车上书的目的是什么?公车 上书为什么失败?与之前的洋务运动有什么不同?学生多问多思, 培养学 生分析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过渡)公车上书后,维新派见上书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于是开始 想办法让更多的人了解、接受维新思想,他们想出了什么样的方法呢?结 果如何呢? (二)办报建会促发展(二)办报建会促发展 材料四这时, 康、 梁把他们的注意力转向组建和参与学会及报纸。 1895 年 9 月,他们加入强学会。在上

7、海,有多达三十份推动改革的 报纸和杂志;在天津,1897 年 11 月,出版了由严复主编的有名的国闻 报。在此,他出版了译作郝胥黎的天演论,介绍了达尔文的“物竞 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 徐中约主编: 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第 6 版) , 372 页,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材料五变法通议以明白晓畅的语言,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他的 变法政治主张,淋漓尽致地分析了变法维新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 首先, 梁启超提出变法之本 “在变官制” 的政治主张。 这里所谓 “变官制” , 就是要变封建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 李平主编:梁启超传,4243 页,北京:中国言实出版

8、社,2015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依据材料三、四,结合教材“人物扫描”,说一说维新派 开展了哪些活动?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参考答案: 活动: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开办学堂、 培养维新人才和译述西方著作等。 观点: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变法图强。影响:推动了维新变法的发展。)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认为,只有进 行变法维新,中国才能独立富强。为了达到变法目的,他们利用学会和办 报纸来宣传维新思想。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 国闻报。最早的学会是 1895 年成立于北京的强学会,著名的学堂有 康有为在广州创办的万木草堂和谭嗣同在长

9、沙发起的时务学堂, 以严复译 述的西方著作天演论最为著名。通过这些活动制造舆论,从而推动了 维新变法的进一步发展。 (过渡(过渡)经过三年的宣传准备工作,1898 年终于迎来了变法维新的 高潮。 (三)百日维新掀高潮(三)百日维新掀高潮 教师讲述:教师讲述:1897 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再次上书,建议效法俄 国彼得大帝和日本明治天皇的做法,实行彻底的维新变法。“变则能全, 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不愿做 亡国之君的光绪皇帝决心变法。1898 年 6 月 11 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 是”诏书,宣布变法。1898 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 戌变

10、法”。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完成下面表格,说一说维新变法“新”在何处?有什么意 义?学生完成表格。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从内容上看,对维新派提出的“设议院”“兴民 权”却没有体现,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 资本主义以图富强,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新” 在提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教师设问教师设问: 变法措施会让谁家欢喜谁家忧?结果如何呢? (参考答案: 欢喜:资产阶级维新人士。忧:守旧官员、准备科举考试的文人们。结果: 失败。)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变法触及到旧贵族旧官僚的利益,改革遇到了阻 力。 加之光绪

11、皇帝改革心切, 在变法的 103 天里接连发布了一百多道诏令, 几乎每天一条。最多者,一天颁发了 11 条维新谕旨。但光绪皇帝本身并 没有掌握实权,这导致改革政令如一纸空文。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百日维新是本课重点。学生自主学习,以表格形式归纳 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其影响,对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加以了解。学生对这 方面内容了解不多,教师注重引导、讲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和知识归纳的能力。 (过渡(过渡)1898 年 9 月 21 日,慈禧太后发动了政变,囚禁光绪帝,逮 捕并杀害了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变法措施除了保留京师大学堂外, 其余一律废除。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如昙花一现,仅仅

12、持续了 103 天,便以悲剧性失败而告终,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四)戊戌政变落帷幕(四)戊戌政变落帷幕 材料六尤其是康有为,他只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和思想家,而不是 一个实践的政治家。 他对现实政治没有太多认识, 也没有运用过政治权势。 他虽然把皇帝拉拢过来作为权力的法律来源, 但他忽略了国家的真正权力 是在太后这一明显的事实。 徐中约主编: 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第 6 版) , 383 页,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材料七就光绪帝明诏推行的改革措施来看,无论其广度和深度,都远 远超出了洋务运动学西方的程度。有些改革,如裁撤绿营兵、废弃驿 站、尤其是取缔八旗

13、人的寄生制等等,都是直接触犯其“祖制”的变革措 施。 李岚主编:光绪王朝,175 页,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材料八维新派大力传播着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宣传天赋人权、自 由平等、社会进化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有利于民主主 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李捷、王顺生主编:中国近代史纲要,37 页,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8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维新变法为什么会失败?这场运动的实质是什么?从中能 得出什么结论?(参考答案:失败原因:改革措施威胁到守旧派官僚的利 益,清政府大权把持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手中;维新派依靠没有实 权的皇帝;维新派缺乏经验,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改革;

14、没有发动人民 群众。实质:既是一场资产阶级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运动,又是一场思想 解放运动。结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 通。)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尽管维新运动没有实现它的政治目标,但是它所 倡导的资产阶级思想,却在思想文化界引起了极大地反思,更多的人了解 并接受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因此,这次运动不仅是资产阶级的改革,而 且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开启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 进程。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正确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 阅读史料, 提取有效信息。通过讨论,提高综合分析的能力。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120 年前的戊戌

15、年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一年!这一年,中国人进行 了挽救民族危亡的重大尝试戊戌变法。120 年后的戊戌年是中国奋起 蓬勃发展的一年!这一年,也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120 年以来,无数仁 人志士奋起抗争,为实现中国梦而前赴后继。40 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始终锐意进取,立足国情,成功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 则国家强”,新时代的我们要用青春的激情挑起民族复兴的重任,不忘初 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第 6 课戊戌变法 (一)公车上书揭序幕 (二)办报建会促发展 (三)百日维新掀高潮 (四)戊戌政变落帷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历史 > (部)统编版 > 八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6课 戊戌变法-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c0190).doc)为本站会员(老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