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 5 5 课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知识与能 力力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了解左宝贵、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英雄事 迹;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及战争的影响;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 战败的原因。 过程与方过程与方 法法 以启发和讨论探究为主,运用史料分析问题,从中日两国的角度思考 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的能力和唯物 史观。 情感态度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分析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总结经 验及教训,培养学生以古鉴今、
2、关注国家发展的家国情怀。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重点: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难点难点: 甲午中日战争及 马关条约 的影响; 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新课导入】 教师提问:“一场大战在即,请同学们猜猜谁会成为这场战争的胜利者?”教 师出示甲方和乙方实力对比的材料。 学生根据材料预测结果并说明理由 教师根据学生预测的结果讲述,这是一个出乎意外的结局!甲方(大清帝国) 最终败给了乙方(日本小国)。为什么泱泱大国却败给了倭奴小国呢?今天让我 们一起走进这场战争去寻找答案吧第 5 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讲
3、授新课】【讲授新课】 一、出乎意外的出乎意外的战争战争 教师:这是一场出乎意外的战争,“为什么会出现出乎意外的结局?” 1.1.战前的日本战前的日本 材料一19 世纪下半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这场改革后,开始走上资本主 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1887 年,日本政府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 政策”。 邢德彦民国风云史 师:从材料一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 生:学生根据材料获取信息并回答 师:教师出示材料二甲午战争前日本扩军备战概况图,引导学生从 图表中指出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是蓄谋已久、准备充分的。 2.2.战前的中国战前的中国 材料一:日本明治天皇为补助海防费用,一天只吃一餐饭,并鼓动他的臣
4、民 为战舰捐出口袋里的最后一个铜板。清政府为迎接慈禧六十大寿(1894 年), 修建颐和园,挪用海军经费,耗资三千万两白银。光绪大婚庆典(1889 年), 耗费银子 500 万两。 材料二:日本岁添巨舰。中国自十四年(光绪十四年,即 1888 年)北 洋海军开办以后,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有大小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难 为继。李鸿章 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的清政府政治出现了什么问题? 生:根据材料回答 教师指出:清政府政治腐败就导致一系列问题,如民族意识淡薄,民族凝聚 力弱,战略战术落后,部分官吏临阵脱逃。因此,中国泱泱大国败给日本小国是 情理之中的,这是一场令全体中国人倍感屈辱的战争。 二
5、、二、屈辱的屈辱的战争战争 师:日本以什么为契机挑起了战争? 1.1.导火线:导火线:18941894 年,年,朝鲜爆发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东学党起义 教师讲解:1894 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政府派兵帮助镇 压,处心积虑的日本也趁机派兵到朝鲜,制造事端,蓄意挑起战争。 2.2.经过经过 师:战争的经过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结合甲午中日战争形势 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说出主要战役的名称及简单概况。 生:阅读课本,结合地图,描述战争的简单概况,分小组合作讨论后上讲台 进行展示。 师:你对哪场战役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生:上讲台讲述对哪场战役印象最深刻并说出原因。 师:在这场战争
6、中李鸿章“避战保船”、部分官吏临阵脱逃,但邓世昌等人 却誓死保卫战舰,保卫国土,下面请同学们观看视频悲壮英雄邓世昌。 生:观看视频 师: 邓世昌在牺牲后光绪皇帝亲自为他写下挽联 (出示挽联, 学生齐读一遍) 。 邓世昌、左宝贵、丁汝昌等民族英雄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捍卫民族尊严,他们铸就 了中华民族之魂! 3.3.结果:中国惨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结果:中国惨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师:请同学们在书本上划记出马关条约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主要 内容,条约的内容可以分为哪几个方面? 生: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赔偿日本军费 2 亿两白银
7、。 开商埠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教师:教授记忆口诀“一厂二亿三岛四口岸” 4.4.影响影响 师:透过这些文字我们来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产生了怎 样的影响?应该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首先分析对中国的影响,前面我们学过南 京条约,通过对比两个条约,马关条约会进一步给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生:比较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的内容,小组合作讨论马关条约 各条款内容对中国的影响,完成表格并回答。 师:(补充并释疑)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使帝国主义对中国的 经济侵略由原来的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 什么是商品输出?比如我这里是日 本,你这里是中国
8、,我把商品生产好了运过来,卖到中国叫做商品输出,这样做 就会增加成本,比如关税、运输,而且很不方便。什么是资本输出?我现在只需 要带着钱、带着技术过来,用中国的地建厂,掠夺中国的原材料,剥削中国廉价 的劳动力,生产出来的产品在中国销售,赚中国人的钱。哪种方式获利更高?资 本输出,哪种方式对中国掠夺更多?资本输出。所以,从此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 济侵略进入了资本输出阶段。外国资本大量进入中国会造成什么危害呢?(教师 出示材料,学生根据材料说出危害),加深了对中国的掠夺,阻碍了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的发展。 师: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马关条约的危害是什么? 生: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到中国
9、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 半殖民地化程度。 师:对日本又有何影响?(出示材料) 生:根据材料得出,日本获得巨额的战争赔款,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 来,国力大大增强。 师:对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会有何影响?(出示材料) 生:三国干涉还辽;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师: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展示时局图)并提问:当时 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美国,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呢? 生:当时美国正在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 师进一步提问:美国这位迟到者会就此罢休吗? 生:不会 师:它怎么做的呢? 生: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 同时要
10、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师: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中国陷入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甲午战争后, 许多仁人志士开始觉醒,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志士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广大 农民发动了义和团运动,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志士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 府, 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以变革政治 制度为主流的新时期。所以梁启超指出:“唤醒吾国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 始也。”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以一首历史歌谣总结本节课内容: 日本称霸野心狼,甲午中日战争响。 民族英雄邓世昌,黄海大战英明扬。 马关条约又签订,清朝割地赔款忙。
11、允许日本开工厂,列强纷纷来效仿。 瓜分狂潮又掀起,美国忙于领土争。 无暇东顾不慌张, “门户开放”后来上。 机会均等各国享,中国再遭列强侵。 【课堂【课堂训练训练】 学生完成课堂检测题 【情感升华情感升华】发人深省的战争发人深省的战争 师:同学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学习历史是为了启迪今天和未来。中国 泱泱大国败给了日本小国,这是一场值得全体中国人深思、反省的战争。甲午中 日战争中国的失败,对今天有何教训? 生:自由发言 师:一个国家不仅要大力发展经济,培养人才,提高科技水平,推进军事现代 化,一个民族更要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才能全面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师总结:(配背景音乐:国家)同学
12、们,甲午战争虽过去一百多年,但国 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必须要牢记历史的教训,要发奋图强,为实现我们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板书设计 一、出乎意外的战争 二、屈辱的战争 1.导火线 2.经过 3.结果:签订马关条约 4.影响 三、发人深省的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讲述甲午中日战争的史实, 重点分析甲午战争及 马 关条约的影响,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对 于初二的学生,我认为在授课中应该透过历史事实本身,透过教材中 这些文字, 去深入探究, 去思考问题, 逐步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能以古鉴今、关注现实、关注国家发展
13、,树立一种家国情怀。 在本次授课中,本人尝试改变以往讲述战争直接从战争背景入手 的常规讲法,而是设置悬念从战争的结果导入,从而探究中国失 败的原因,而探究原因其实就是追踪溯源了解战争的背景,激发了学 生的学习兴趣。本人坚持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唯物史观,运用史 料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分析问题,得出结论。教师启发,学生共同讨论 探究,基本上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上完本节课后,经过自 己的反思,认为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如下几方面: 1、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无论是探究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还是讲述战争的经过,英 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对我们的启发,以及战争带来的影响、教训,每位 学生都在积极
14、思考并发言,尤其是讲述战争经过时,教师放手把课堂 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了解史实谈感受,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标。 2、恰当地运用一些史料、数据、图片、视频等,启发学生思考、 分析问题,理解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3、充分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紧密关系。 我们后人学习这场战争最重要的主线就是价值引领, 通过探究 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让学生谈教训,与现实联系起来,关注国 家的发展,培养学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达到了很好的 效果。 4、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巧妙把信息技术与本课内容融合起来。 但是,本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 1、学生回答问题或上台展示后教师评价性语言很少,比如学生上 台讲述战争经过时,学生上台讲述印象最深的战役时,我应该对学生 出色的讲述给予充分的肯定或评价。 2、在讲“对比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 来了怎样的影响”这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够深入,尤其是“设 厂” 给中国带来的影响需要教师用口语化的语言深入浅出地给学生解 释清楚资本输出的含义, 资本输出为什么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