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 三国鼎立-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506d6).docx

上传人(卖家):小黑 文档编号:1880542 上传时间:2021-11-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 三国鼎立-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506d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 三国鼎立-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506d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 三国鼎立-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506d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 三国鼎立-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506d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 三国鼎立-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506d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三国鼎立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 了解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主要史实并 掌握其历史作用;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 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和文艺作品中描述的情节进行比较,提高 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情景、角色表演、设身处 地、史实辩析、讲故事、讨论战争胜败原因、评价历史人物、三国代表介绍本国 经济等方式,采用探究启发式教学,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 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

2、 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 使学生认识到每一 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 的主观能动性也起重要作用。历史使人智慧,通过本课学习对学生进行历史感悟 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一、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你看过三国演义吗?你知道“三国”指的是哪三个政权吗?其中有哪些 人物?你知道那是一段怎样的历史吗? 我们先来通过一首歌感受那

3、段纷争的历史 播放歌曲曹操,展示曹操画像以及龟虽寿部分内容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设问: 这首歌曲以及龟虽寿你感受到了曹操怎样的志向? 下面我们就通过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来揭开“曹操”的神秘面纱。 二、二、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附件)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附件) 三、三、合作探究,学习新知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展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示意图及曹操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 鸡鸣。”引导学生认识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使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活悲惨。 1 1、 曹操与官渡之战曹操与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各地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进行长期混战。而官渡之战就 是其中比较著名的战争。 提问

4、: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介绍官渡之战的基本情况 曹操(河南)VS袁绍(河北) 3-4 万人10 万人 结果:曹操胜,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三国时期另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赤壁之战。 2、曹操与赤壁之战 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介绍赤壁之战的基本情况 曹操VS孙权刘备 20 万5 万 结果:孙、刘联军胜,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播放火烧赤壁视频。 课堂活动一:课堂活动一:“趣味成语趣味成语” 学生寻找课文中出现的成语,看谁找的又多又好,教师进行指导。 课堂活动二:课堂活动二:“猜猜他是谁猜猜他是谁” 教师展示有关三国人物的谜语,由学生说出人物名字。 我们说了这么多人物,那曹操是个什

5、么样的人呢? 分组讨论探究 :曹操能够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去又在赤壁之战中以多 负少,原因何在? (1) 官渡之战取胜的原因:曹操善于用人,采纳许攸战术。袁 绍骄傲轻敌,不愿采纳他人的建议。 (2) 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性,骄傲自 大。 孙、刘联军采取正确的战术。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政治上:借天子名义号令天下。 经济上:屯田,筹集军粮。 招揽人才。 3、“三国鼎立”形成 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材料,完成表格 材料一:晋书食货志载:“郡国例置田官,数年之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而到曹魏后期“自寿春到京师,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每东南有事,大 军出征,泛舟而下,达

6、于江淮,资食有储。”昔日荒凉残破的局面已为繁荣富庶的 景象所取代。 材料二: 孙吴时期, 孙休曾在建安郡侯官设典船校尉, 又称曲郍都尉、 曲那都尉, 负责率领刑徒造船。 其战船有的上下五层,有的还能容纳士兵三千人。 材料三:“百室离房,机杼相和,贝锦斐成,濯色江波,黄润比筒,籯金所过”。 库存锦、绮、彩、绢尚“各二十万匹” “蜀锦之盛,当在蜀汉之世”;“蜀中工业之盛, 较之中原各地,实有过之而无不及也”。 国号人物都城时间经济 魏 蜀 吴 指出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请你介绍一下三国时期台湾的情况? 230 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船队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如今少数台独分子和外国势

7、力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我们要同这种分 裂行为作斗争。 通过对“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的探究,使学 生认识三国鼎立的历史意义 四、四、课堂小结,提高效率课堂小结,提高效率 归纳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采用歌谣小结。 二 OO 年官渡战,曹统北方基础奠; 二 O 八年赤壁战,孙刘抗曹鼎局现; 三国曹魏吴蜀汉,曹丕孙权刘备建; 三国经济争发展,卫温乘船到台湾 指出: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分裂只是暂时的。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培养能力,开拓思维培养能力,开拓思维 评价历史人物 我们先说曹操。说起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戏曲舞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

8、臣,但 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依你之见呢? A:曹操能谋善断,很有眼光。 B:“治世之英雄,乱世之奸贼” C: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D:曹操戎马一生,兼并群雄,统一北方,发展生产,功劳不可低估。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三国鼎立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官渡之战: 曹操VS袁绍 3-4 万人10 万人 结果:曹操胜,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 基础。 三国鼎立三国鼎立 赤壁之战赤壁之战 曹操VS孙权刘备 10 万5 万 结果:孙、刘联军胜,为三国鼎 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国号人物都城时间经济 魏 蜀 吴 【教后记】【教后记】 附件 第第 181

9、8 课课三国鼎立三国鼎立 班级:姓名:评价: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识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时间、特点、结果;魏、蜀、吴三国建立的时间、 都城、建立者;三国经济概况。 2、通过对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原因的分析,明白骄兵必败的道理,懂得正确估量自己实力。 3、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曹操。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 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难点:两次战争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一、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独立完成基础知识,自己不能解决的用红笔做上记号)(阅读教材独立完成基础知识,自己不能解决的用红笔做上记号) (一)官渡之战:(一)

10、官渡之战: 1、时间:公元年,作战双方:和。 2、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 (二)赤壁之战:(二)赤壁之战: 1、背景:官渡之战以后,曹操基本统一_。曹操想要统一南北。依附于荆州割据势 力的_,请来了有才能的_辅佐。割据江东的_,统治比较稳固。 2、时间:公元年,作战双方:和。 3、结果:以少胜多,打败了。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三)三国鼎立的形成(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国号时间都城开国君主经济发展 魏 蜀汉 吴 了解三国经济发展情况后, 问三国时哪一政权与夷洲有往来?夷洲就是今天的哪里? 二、课堂巩固二、课堂巩固 ()1、电视剧三国再创收视新高。追忆三国历史,你知道曹操领导了

11、以下哪一次 以少胜多的战役吗? A、赤壁之战B、长平之战C、巨鹿之战D、官渡之战 ()2. 公元 207 年,曹操曾写诗明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 已。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A统一天下B消灭袁绍C废汉称帝D建立魏国 ()3. 歌曲三国的第一句歌词是“东汉末年分三国” ,请问指的是哪三国呢? A.夏商周B.宋元明C.元明清D.魏蜀吴 ()4.三峡库区兵书宝剑峡因传说藏有诸葛亮的兵书宝剑而闻名, 最近, 文物工作 者打开峡谷的悬棺,排除了存在兵书宝剑的可能。诸葛亮是何国的丞相 A.魏国B.吴国C.蜀国D.东汉 ()5. 下列有关三国时期各国经济的发展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魏国重视水利工程的兴修 B.蜀国丝织业发达 C.吴国造船业发达,海上交通也得到了发展 D.魏国人派人到了夷洲,加强了台湾和内地的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历史 > (部)统编版 > 七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 三国鼎立-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506d6).docx)为本站会员(小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