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ppt课件-(含教案+视频+音频+素材)-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编号:f34b2).zip

相关 举报
  • 全部
    • 孝文帝汉化措施.mp4
    • 孝文帝迁都.mp3
    • 教案f34b2.doc--点击预览
    • 淝水之战.mp4
    • 爱我中华.mp3
    •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ppt--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第 19 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等基本史实,思考并认 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2、过程与方法: 制作表格、分析图片、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潮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及意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难点: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的方式和意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和 56 个民族大合照图片,在学生感 受现代各民族大团结的盛况时,说:我们祖国五十六个民族亲如兄弟姐妹,和 睦相处,共同繁荣发展。那么在这五十六个民族中,有没有我们历史上曾经出 现过的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呢?那么,他们到哪里去了呢?如果大家 想知道,就和我一起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看看那时北方 民族融合的情况吧! 【秦晋决战淝水岸淝水之战】 1、东晋和前秦的对峙 2、填写淝水之战信息表:结合视频和教材 P8687,完成表格填写。 3、合作探究:淝水之战前,苻坚踌躇满志,拥兵 80 万,而东晋仅 8 万,这十 比一的兵力,应该是一边倒,但前秦却兵败如山倒,没能统一江南,这是为什 么呢?试分析原因及启示。 【迁都汉化谋发展北魏孝文帝改革】 1、 阅读教材,填写北魏信息 2、 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依据材料归纳 3、 人物小档案:北魏孝文帝 4、 改革内容: (1) 迁都洛阳:听故事。根据材料说一说在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方面,洛阳和 平城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2) 汉化措施:观看视频,然后结合教材 P88,归纳孝文帝汉化措施的内容。 (缩句游戏、对号入座、学会归纳) (3)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学生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回答 5、合作探究:今天,在我们的 56 个民族中,已经没有了鲜卑族。有人认为这 是由于当年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结果,所以孝文帝的改革不值得肯定,孝文 帝是“千古罪人”。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胡汉交融盛世现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民族交融的表现:指导学生阅读图文材料,从北方地区各民族的社会生活、 政治制度、文化交流、民族心理等方面体会民族交融的情况。2 (2)概念解读: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 流融汇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 (3)民族交融的意义: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以后隋唐时期 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课堂小结】 “趣味竞答、快乐点击”(课堂反馈) 帮你记忆(利用口诀帮助学生记忆本课内容) 前秦东晋淝水战,苻坚轻敌损百万, 以少胜多东晋安,北方再度陷战乱。 北魏统一北方后,孝文帝迁都洛阳, 说汉话和穿汉服,改汉姓与联汉姻, 促进民族大交融,经济恢复国力强。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汉族、蒙古族、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回族、东乡族、土族、撒 拉族、保安族、裕固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俄罗 斯族、塔塔尔族、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羌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佤族、拉祜 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基诺族、苗族、布依族、 侗族、水族、仡佬族、壮族、瑶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土家族、黎族、畲族、高山族 我国的民族大家庭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东晋十六国形势 龟兹 qi c 沙漠 大海 汉水 冲撞篇秦晋决战淝水岸 秦晋决战淝水岸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项 目内 容 原 因 前秦企图统一全国 交战双方 时 间 结 果 特 点 影 响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经过 (成语) 383年 前秦VS东晋 投鞭断流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东山再起 以少胜多 东晋打败前秦 前秦瓦解 北方再度分裂 结合视频和教材P8687,完成下列表格填写。 冲撞篇秦晋决战淝水岸 冲撞篇秦晋决战淝水岸 合作探究 淝水之战前,苻坚踌躇满志,拥 兵80万,而东晋仅8万,这十比一的 兵力,应该是一边倒,但前秦却兵 败如山倒,没能统一江南,这是为 什么呢?试分析原因及启示。 史料一(前秦):苻坚说:“现在,我有兵卒八十 七万,凭我们人多,投鞭于江,足断其流进攻东晋 ,就好像疾风扫秋叶一样。” 史料二(前秦)军队虽然有80多万,但向南进军时前后 千里,战线过长,力量分散,到达前线的只有30万。 史料三(前秦)苻坚不顾上下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 ,拼凑了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浩浩荡荡南下,企图 灭亡东晋,统一中国。” 狂妄自大 骄傲轻敌 胜败分析前秦惨败 矛盾尖锐 军心不齐 战线过长 兵力分散 论从史出 冲撞篇秦晋决战淝水岸 史料一(东晋):君臣和睦,上下同心。 晋书 史料二(东晋):谢玄指挥的北府兵主要是北方流民 组成,战斗力强。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论从史出 冲撞篇秦晋决战淝水岸 胜败分析东晋大胜 启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于兵力的 多寡,而在于人心的向背、战术的得当等。 迁都汉化谋发展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民 族 改革篇迁都汉化谋发展 统一时间 鲜卑族 拓跋部 439年 北 魏 孝 文 帝 改革篇迁都汉化谋发展 姓名:拓跋宏 汉名:元宏 民族:鲜卑族 身份:皇帝 国家:北魏 生卒:467499年 特长:精通汉文化 北魏前期官员没有俸禄,收入主要还是依靠掳掠与赏赐战 利品的办法,统一北方后,战争与掠夺的机会少了,于是, 官员开始公开贪污受贿,搜刮百姓。霸占农民土地,农民流 离失所,激化了阶级矛盾。 阶级矛盾激化 在战争中往往驱使汉人为先锋,鲜卑骑兵在后面督阵并 任意践踏汉人。 民族矛盾激化 当时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民族聚落已不多见。内迁 的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区别。 北方出现了民族交融的趋势 改革篇迁都汉化谋发展 平城平城 洛阳洛阳 根据材料说一说在学习汉族 先进文化方面,洛阳和平城相 比具有哪些优势? 改革篇迁都汉化谋发展 “此间(平城)用武之地,非可 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洛阳为数朝之都,素来是中原 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观看视频,然后结合教材P88,归纳孝文帝汉化措施的内容 。 改革篇迁都汉化谋发展 1.语言: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用汉语 2.服装: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3.姓氏:改鲜卑姓为汉姓 4.婚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5.政治:采用两汉、曹魏的官制、法律等 穿汉服 改汉姓 联汉姻 采汉制 缩句游戏 改革篇迁都汉化谋发展 材料一:(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 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说汉语 材料二:孝文帝自己迎娶汉族高门士族的女儿入宫,同 时令自己的六个兄弟都娶汉族高门士族的女儿为正妃。 联汉姻 材料三:北魏初年的官制是汉、鲜卑杂用,孝文帝在模 仿两晋、南朝官制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清除官制中的 鲜卑成分。 用汉制 对号入座 改革篇迁都汉化谋发展 穿汉服 改汉姓 胡服汉服 北魏孝文帝出御图 改革篇迁都汉化谋发展 鲜卑姓改为汉姓 鲜卑姓汉姓 拓 跋元 拔 拔长孙 丘穆陵穆 步六孤陆 贺 赖贺 独 孤刘 1.迁都洛阳 2.汉化措施 说汉语 穿汉服 改汉姓 联汉姻 用汉制 公元494年 孝 文 帝 改 革 学会归纳 改革篇迁都汉化谋发展 北魏迁都以后,洛阳再度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 中心。从四面来的商人汇集在这里,交流着来自不同地 方的物品,他们中很多人说着夹杂鲜卑语的汉语,穿着 和汉族一样的服饰,他们一改往日不尊老,不养老的陋 习,老人得到了子女的照顾。从他们身上,已经看不出 鲜卑族和汉族的区别了。 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融。 改革篇迁都汉化谋发展 合作探究 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 1.是否顺应历史潮流,促进社会发展 2.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 3.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今天,在我们的56个民族中,已经没有了鲜卑族。有人认为这 是由于当年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结果,所以孝文帝的改革不值 得肯定,孝文帝是“千古罪人”。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理由 孝文帝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改革家! 改革篇迁都汉化谋发展 胡汉交融盛世现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一看图片:看下列图片所反映的生产生活方式, 哪些原本属于“胡人”?哪些原本属于汉人? 火眼金睛 胡 汉人胡食汉人胡服 汉人骑马 胡人牛耕 再看图片:看看“胡人”和汉人的生产生 活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 和谐篇“胡”“汉”交融盛世现 胡汉胡 胡人汉服 汉汉胡 胡 汉人席地而坐胡床、胡椅、胡凳 生产方式 生活习俗 文化生活 政治制度 互相学习农业生产经验和畜牧业经验 汉族接受北方民族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和谐篇“胡”“汉”交融盛世现 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表现 魏碑 胡舞 和谐篇“胡”“汉”交融盛世现 汉人演奏少数民族乐器图 鲜卑人乐舞图-鲜卑人 以汉族礼仪形式的歌舞表演 生产方式 生活习俗 文化生活 政治制度 互相学习农业生产经验和畜牧业经验 汉族接受北方民族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 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表现 和谐篇“胡”“汉”交融盛世现 制度的交融 和谐篇“胡”“汉”交融盛世现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文化生活 政治制度 互相学习农业生产经验和畜牧业经验 汉族接受北方民族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 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沿用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民族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民族心理 和谐篇“胡”“汉”交融盛世现 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表现 概念解读 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 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流融汇的过程,包 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 响,趋向一致。 和谐篇“胡”“汉”交融盛世现 民族交融 这是历史上的一种进步现象。 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 化,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 发展奠定了基础。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 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 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民族交融的意义: 和谐篇“胡”“汉”交融盛世现 前秦东晋淝水战,苻坚轻敌损百万, 以少胜多东晋安,北方再度陷战乱。 北魏统一北方后,孝文帝迁都洛阳, 说汉话和穿汉服,改汉姓与联汉姻, 促进民族大交融,经济恢复国力强。 歌谣小结 下列对于民族交融的理解,错误的是 A在民族交融的过程中,民族界限逐渐缩小 B各民族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逐渐趋同 C在各民族交往的过程中逐渐交融 D少数民族都变成汉族 (2)除了材料中规定的以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 “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 魏书 北魏孝文帝 鲜卑族 改汉姓 穿汉服 联汉姻 用汉制 请回答:下诏的是哪位皇帝?他是哪个民族的? “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的是什么? A.一种卧具 B.一种坐具 C.一种装饰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ppt课件-(含教案+视频+音频+素材)-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编号:f34b2).zip)为本站会员(小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历史 > (部)统编版 > 七年级上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