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读古诗话离别》(一切景语皆情语走进古诗群文阅读)3页教案.pdf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文档编号:1900431 上传时间:2021-11-2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读古诗话离别》(一切景语皆情语走进古诗群文阅读)3页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读古诗话离别》(一切景语皆情语走进古诗群文阅读)3页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摘要 关于写景与抒情的关系, 其实古人已经有很多论述, 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在教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 使安西 别董大 这组古代离别诗时, 教师可寻找一个切入口, 找到这组离别诗的共同点, 运用 “景语” 这个线索, 把这组离别诗不 露痕迹地串联起来, 引领学生解景语、 悟情话、 得学法。 关键词 群文阅读; 古诗教学; 景语; 情语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别董 大 这三首古诗的教学, 我将侧重点放在学习 黄鹤楼 送孟浩然之广陵 上, 引导学生体会李白虽然描写的 是 “孤帆”“碧空”“长江”“天际” 这些景物, 却流露出了 依依不舍之情。“景” 为 “情” 而设, 景是通

2、往诗人内心 的路, 景是了解诗人情感的桥, 诗人写景, 意在言心, 诗人写景, 意在言情。之后, 通过迁移学习 别董大 和 送元二使安西 , 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诗人借景抒 情的表达方式。 【诗群材料】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 安西 别董大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诵读、 查资料、 联系生活实际等 方式, 感悟古诗内容, 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境, 能说出 诗人是抓住哪些景物来表达情感的, 体会诗人与朋友 之间依依惜别之情。 2.引导学生结合阅读材料进行交流, 落实言语实 践, 感受阅读古诗的乐趣, 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 3.推荐阅读送别主题的其他古诗, 培养学生主动 积累古诗的习惯

3、, 激发其持续阅读的欲望。 【教学过程】 一、 音乐渲染, 创设离别情境 播放歌曲 送别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 是欢聚, 惟有别离多。 师: 李叔同的 送别 这首歌曲在你眼前呈现的是 怎样的画面? 师: 过去由于交通不便, 人们一旦分别就很难再 见面。那么, 他们会用什么方式与亲朋好友送别?又 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呢? 师小结: 今天我们就走近一组诗中, 去感受诗人 的别样情怀。请看大屏幕, 齐读题目 黄鹤楼送孟浩 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别董大 。你从题目中发 现了什么?(诗题中有 “送”“别” 等字, 这是

4、一组 “离别 诗”(板书课题) 。 【设计意图】 上课伊始以 送别 引入, 略带忧伤的 音乐, 配上纯净的童声, 带着学生进入情境, 为本节课 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 共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得学法 (一) 读诗题 1.师: 北宋大诗人苏轼在 水调歌头 中吟诵:“人 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 人与人分分合合, 就像 月亮有时圆, 有时缺一样平常。再读这首诗的题目, 你还知道些什么? 预设:(1) 知道离别的地点在广陵。 (2) 诗人李白送孟浩然。 师: 谁知道孟浩然的诗?谁了解孟浩然? 师过渡: 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他比李白 大十几岁, 李白刚出四川时, 孟浩然已

5、经诗名满天下, 李白非常敬重孟浩然。李白专门写了一首诗送给孟 浩然, 诗中说:“吾爱孟夫子, 风流天下闻。 ” 可见他们 的感情很深。让我们再读一遍题目。 2.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诗题的意思? 【设计意图】 古诗的题目概括了全诗的主要内容, 从了解诗人入手, 知晓古诗的创作背景, 为深入理解 古诗开了个好头。 (二) 读诗文 师: 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 读读这首诗。 师: 读古诗不单单要读准字音, 还要读出古诗的 节奏和韵味, 这样才算读好了。老师也想读一读, 同 学们注意听老师读的节奏。 (三) 明诗意, 悟诗情 1. 师: 读出了诗的节奏还不够, 还要读出诗的感 情来, 这就需要我们理解诗意,

6、 感悟诗情。同学们, 你 们平时都积累了哪些理解诗意的好方法呢? 师: 用你喜欢的方式理解诗意。用1分钟时间在 小组中把读懂的内容交流一下。 2.师: 谁读懂了前两行诗句? 师: 我有个小问题,“下” 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李 一切景语皆情语, 走进古诗群文阅读 读古诗 话离别 教学设计 白说 “下” 扬州, 不直接说 “去” 扬州呢? 师: 同学们来看这幅图, 也许会有所启发。 (PPT 放图) 谁用自己的话说说? (因为扬州在长江的下游, 所以说是 “下” 扬州) 【设计意图】“下” 字是这首诗中难理解的字, 和我 们现在所说的含义不同。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当 中的意思, 我借助多媒体演示,

7、将古诗表达的内容转 化为具体的画面, 为学生搭建了古诗与诗意的支架, 使学生体会到了李白写诗用字的准确。 师: 烟花三月, 那是春意盎然的时节。你们想用 什么样的词来描绘这里的三月呢? 预设: 繁花似锦、 杨柳如烟、 五彩缤纷、 花团锦簇 师: 在这诗情画意的季节里, 诗人却无心赏景, 那 是因为 生1: 他的好友孟浩然要走了。 师: 孟浩然乘着船, 渐渐远去。可李白还在黄鹤 楼上久久地望啊望啊。他在望谁?望什么呢? (指名说: 船。几只? ) 生2: 一只。 师: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3: 孤帆。 师: 当时可是唐朝盛世啊!长江作为主要的交通 渠道, 江上应该有许许多多来往的船, 为什么李

8、白只 看见孟浩然的孤帆呢? 预设: 因为李白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 身上了。 师过渡: 李白眼中只有孟浩然, 是因为李白 的心里只有孟浩然。看到的自然就只有孟浩然 的孤帆。诗人一心只送孟浩然, 这是多么深厚的 友谊啊!谁能读出这份离别之情? 师: 孟浩然的孤帆渐渐远去, 渐渐消失了。李白 还在望, 他在望什么啊?可是只看见了什么?(江水) 师: 哪句诗告诉了我们?(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小结: 滚滚长江上已经看不到他的挚友了, 可 诗人站在黄鹤楼上, 目送好友远去的方向, 久久不忍 离去, 他是多么的不舍啊! 3.师: 这又是怎样的情啊?(依依惜别、 难分难舍) 请同学们写在答题纸上。 师

9、: 让我们带着感情齐读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 长江天际流” 。 师: 让我们看看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来表达依依 不舍之情? 学生完成表格: 题目 黄鹤楼送孟 浩然之广陵 谁送谁 李白送 孟浩然 在哪里送 黄鹤楼 抓住了哪些 景象 孤帆 、 碧空 长江 、 天际 表达了什么情感 依依惜别 【设计意图】 古诗教学的重点不是对古诗进行字 面理解, 而是透过字面深入文本, 与诗人进行对话, 继 而理解其更为深层的情感。这首诗中 “孤帆”“碧空” “长江”“天际” 都是景物, 却让我们感受到了依依不舍 之情。其实情藏在景中,“景” 是为 “情” 而设, 诗人写 景, 意在言心, 诗人写景, 意在言情。

10、诗人由眼前所看 到的景象表达出对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这就是借景 抒情。 三、 回顾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的学习方法 古诗学习方法: 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悟诗 情。 【设计意图】 “教是为了不教。 ” 在古诗教学中, 教 师要有目的、 有计划地通过科学的学法示范和渗透, 引导学生去欣赏、 去想象、 去探索、 去总结, 从而培养 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科学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知识点渗透学法, 让学生不但 “知其然” , 更 “知其所以然” 。 四、 迁移方法, 解景语, 悟情语 1.师: 接下来, 我们运用刚才的学法, 走进另外两 首古诗中, 继续感受古代送别诗

11、中 “景语” 的魅力。 自学要求:(1) 每首古诗读三遍, 读准字音, 读出 节奏, 读懂诗句。(2) 小组内交流读懂的诗句。(3) 先自 己完成表格: 谁送谁, 在哪里送, 抓住了哪些景象, 表 达了什么情感。然后小组交流, 完善补充。 题目 黄 鹤 楼 送 孟浩然之广 陵 送 元 二 使 安西 别董大 谁送谁 李白送 孟浩然 在哪里送 黄鹤楼 抓住了哪些 景象 孤帆 、 碧空 长江 、 天际 表达了什 么情感 依依惜别 2. 分享 送元二使安西 。 师: 同学们读得很投入, 读书就应该这样, 心到、 眼到、 口到。哪个小组来汇报? 预设 1: 这首诗是王维送元二, 送别地点在渭城 客舍,

12、抓住朝雨、 客舍、 柳色表达了王维对友人的依恋 和牵挂。 预设 2: 诗人王维的好友元二出使安西, 王维一 路西送, 走到渭河以北, 在渭城客舍通宵喝酒聊天, 一 直不忍别。所以, 这首诗也叫 渭城曲 。 引导质疑: 诗人写雨能让人产生分别时的忧愁, 但 “柳色” 和离别有什么关系呢? 预设3:诗经 中有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 读到 “依依” , 便想到 “依依不舍” 。古人也有折柳相送的习 俗。“柳” 和 “留” 是谐音, 也是不忍离别的象征。 预设4: 诗中还有一个地名阳关, 因此, 此诗 又叫 阳关曲 。 师: 这首诗是借杨柳表达送别之情。这就是景 语, 一切景语皆情语。分别在即

13、, 千言万语化成一杯 酒、 一句诗。(学生齐诵)“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 无故人。 ” 是啊, 酒逢知己千杯少, 离别方知故人情。 (播放 阳关三叠 , 学生诗朗诵) 【设计意图】 意象是古诗词中蕴含着作者独特的 审美情感的物质形象, 是作者 “意念” 与世间 “物体” 的 融合。对于一首古诗来说, 没有了意象, 也就没有了 诗人情感的载体。“柳” 和 “折柳” 在古诗词中是常见的 离别意象, 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哀怨之情, 对朋友、 故 园的思念之情尽在那柳色之间。古人折柳相送, 也喻 义亲人离别远去, 正如离枝的柳条, 希望它到新的地 方, 能很快地生根发芽, 这是对朋友的美好祝福。 3

14、.分享 别董大 。 (学生分享 别董大 ) 师: 这些景物的描写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师激情引读: 是啊, 黄沙飞扬、 黄云残日是何等的 空旷; 北风呼呼、 大雪纷飞是何等的寒冷; 落日黄云、 孤雁独飞又是何等的凄凉。 生: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男生读、 女生读、 齐读) 师: 从你们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友人分别是多么 不舍啊!“黄云”“白日”“北风”“大雁”“雪” 将分别时的 不舍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借景抒情。 师小结: 其实, 董大是唐代享有很高声誉的音乐 家董庭兰, 有很多诗人都与他交好。他擅长古琴, 而 当时却盛行胡乐, 他倍受冷落, 非常失意, 愤而离开京 城。景色

15、的凄凉、 前途的渺茫、 人生的困惑怎一个 “愁” 字了得!所以高适写下了这样的千古名句:“莫 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 这句诗是诗人对友 人的劝慰, 也让友人对前程充满了信心。 五、 关联统整, 寻找异同 师: 同学们, 今天我们徜徉在送别诗中, 诵之, 吟 之, 悟之。那这三首离别诗有哪些不同点呢? 预设: 离别的对象、 地点、 方式、 所抓景象都不同, 离别时人物的心情也不同, 有的牵挂、 依恋, 有的劝 慰、 激励。 师: 相同点呢? 预设: 都抓住景物来表达送别之情。 师: 是的, 一切景语皆情语。高明的诗人笔下的 景物会说话, 它会替人伤心, 代人落泪。让我们伴着 音乐一

16、齐来诵读清代大师李叔同的 送别 , 让这份人 间真情永驻心田! 【设计意图】 比较阅读是群文阅读最主要的方法, 在比较阅读中应引领学生 “求同比异” 。这节群文阅 读课的主题是 “读古诗, 话离别” , 学生首先从学习 黄 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入手, 明白了诗人借助景物的 描写抒发离别之情的表现手法, 然后将三首古诗结合 在一起比较、 分析、 归纳, 整合出三首诗的异同点, 由 一首诗逐渐延伸到一组诗。群文阅读教学, 最重要的 是教师要找准精心组合的关键点, 以一条主线贯穿整 节课, 要有明确的对象意识, 以学情为导向, 不能过分 拔高, 不能求全求多, 要一组一得。 【教学反思】 古诗是中华

17、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 诗篇简短, 意 境深远。本次群文阅读课我所选的三首古诗都是离 别诗, 给人以 “相聚时难别亦难” 的伤感。上课的是三 年级学生, 平时使用的是统编教材, 学生学习古诗主 要从教材中汲取。统编教材中的古诗教学在一二年 级时主要是通过想象、 借助图片理解诗意, 到三年级 下学期第四课中才第一次出现注释, 学生才初步学习 借助注释来理解诗意, 所以在选择这三首古诗时我费 了一番功夫, 既要达到古诗之间的互补性, 还要考虑 学生的接受能力。 王国维在 人间词话 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 切情语皆景语。 ”关于写景与抒情的关系, 其实古人 已经有很多论述, 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在

18、教学这组古 代离别诗时, 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切入口, 怎样才能找 到这组离别诗的共同点, 在王国维 “一切景语皆情语” 的触动下, 我用 “借景抒情” 这个线索把这组离别诗不 露痕迹地串联起来。 基于以上分析, 这节课我力求体现以下几方面。 一、 精读一首, 领悟表达方式 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 就是强调了诵读 的重要性。古诗尤其要重视诵读, 学生在反复诵读中 就能走进诗人的内心, 领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节课侧重学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引领学生 从中悟出李白虽然描写的是 “孤帆”“碧空”“长江”“天 际” 这些景物, 却让我们感受到了依依不舍之情。因 为 “景” 为

19、 “情” 而设, 景是通往诗人内心的路, 景是了 解诗人情感的桥, 古诗中的景物描写都是为诗人表达 情感服务的。 二、 迁移转化, 带读一组古诗 在学生学会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诗的基 础上, 分别出示 送元二使安西 和 别董大 两首离别 诗, 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方法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 “安 静地自学, 填写阅读单”“小组讨论交流, 完善阅读单” “分工汇报” , 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习主动权, 真正成 了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自读自悟中进一步感受到了 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今天我第一次尝试 “主题整合式” 的群文阅读教 学, 以 “借景抒情” 为主题, 把三首古诗放在一起学习, 引导学生找出三首古诗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异中求 同, 同中求异, 不同的诗人, 不同的写作背景, 不同的 景物描写, 所传递的情感却是一样的, 都表达了对朋 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小学语文综合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读古诗话离别》(一切景语皆情语走进古诗群文阅读)3页教案.pdf)为本站会员(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