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解决问题的策略-1、解决问题的策略(1)-ppt课件-(含教案)-市级公开课-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编号:a0364).zip

相关 举报
  • 全部
    • 教案a0364.doc--点击预览
    • 解决问题的策略(1).ppt--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1 1)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 56-58 页例 1、“想一想”和“练一练”,第 61 页练习九第 1-2 题。【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整理条件的不同方法,能灵活运用从条件想起和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正确解决简单的三步计算实际问题;感受并归纳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能按一般步骤解决实际问题;能根据实际问题检验所求结果。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认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通过灵活运用策略加深对解决问题策略的认识,进一步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基本方法,发展分析、推理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体会归纳的思想和方法,积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经验。3使学生能与他人交流策略,分享同学的成果;进一步体验数学方法的价值,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养成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和回顾反思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运用不同策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步骤。【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归纳解题步骤。【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回顾策略,引入课题1回顾策略。提问:我们在三年级学习过解决问题的策略,还记得学习过哪些策略吗?(板书:从条件想起从问题想起)解决问题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是怎样想的?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呢?2揭示课题。说明:我们已经学习过解决问题的两种策略,一种是从条件想起,可以找有联系的条件想能求什么问题,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另一种是从问题想起,根据问题想数量关系,看需要先求出什么新条件,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应用策略解决三步计算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能灵活运用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进一步掌握从条件想起和从问题想起的策略。(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二、灵活运用,感受步骤1运用策略,感受步骤。(1)呈现例 1,了解题意。引导:请大家独立阅读例题,再说说例题里的条件和问题。(学生交流题意)(2)整理条件,体会联系。引导:解决问题是根据条件和问题的联系思考的,所以首先要明确条件和问题。你能想办法整理题里的条件吗?请大家先想想怎样整理就能让大家看得很清楚,能看出条件之间或者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再用你的办法整理出来。学生独立整理,教师巡视、指导。交流:现在来比比哪个整理得清楚。你们是怎样整理的,能不能和大家交流、分享?呈现学生中出现的整理结果,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的整理方法,体会根据题里的联系整理条件的作用:呈现按果树分类整理(摘录或列表):你能看明白这是怎样整理的吗?说明:按果树的分类,分别摘录行数和棵数的条件对应着整理,能发现每种果树的条件之间的联系,看出可以求出什么。呈现根据问题选择条件的列表整理:你是怎样整理的?(由学生说明自己的想法)谁来说说这样整理有什么好处?说明:这样整理是根据问题想数量间的联系,需要什么条件,选择了桃树和梨树的条件对应整理,可以知道需要先求什么、能够先求什么。呈现画线段图(或者其他图形)整理的条件:哪个来说说用线段图是怎样整理的?你认为画线段图整理条件有什么作用?说明:这种方法是画图整理。用线段表示每种果树的棵数,可以直接看出题里数量的联系,清楚地知道能求什么问题,或者根据问题找到需要的条件。引导观察,感受作用。提问:从这些整理的条件看,我们用哪些方法整理条件的,整理条件有什么好处?小结: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弄清题意,需要通过整理明确条件和问题。(板书:弄清题意,明确条件和问题)整理时可以摘录条件整理,也可以列表整理,还可以画图表示题里的数量关系。不管哪种方法,都要注意把条件对应排列起来整理,这样可以清楚地看出条件之间的联系,方便找到条件与问题的关系,很容易得出解题思路。(3)运用策略,探寻思路。启发:这题的解题思路是怎样的呢?这就是解决问题的第二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那你能根据整理的条件,说说可以怎样想,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同桌之间说说你的想法。交流:根据数量间的联系,可以用什么策略,怎样找到先求什么、再怎样算呢?请你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交流。结合交流,引导学生说明不同思考过程,理清从条件想起、从问题想起的不同策略,或者综合运用两种策略分析三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过程,确定先求出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再求出两种果树一共有多少棵。(结合交流,利用整理呈现出的条件,通过适当的板书、连线、箭头等文字、符号和数量关系式,表示由条件想所求问题、由问题想数量关系式等不同的分析思路)追问:这里的分析,同学们用了哪些策略?指出:大家能从条件想起,也能从问题想起来分析数量关系,找到要先求出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再求一共多少棵。这是在弄清题意之后的第二步,大家灵活运用或综合运用不同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了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板书: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过程)(4)列式解答,检验结果。引导:知道了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接着就可以怎样做了?(板书:列式解答算出结果)那请大家想想每一步怎样算,然后列式解答,求出结果。(同时指名一人板演)交流:这里每一步怎样算的、求的什么?(说明每一步算的什么,检查算法是不是合理)启发:解决实际问题一般都要通过检验,才能确定求出的结果是不是正确。这里的结果可以怎样检验呢?请在课本上写出检验过程。(启发学生“把得数代人原题”检验)交流:你是怎样检验的?(板书算式)哪位来说说检验每一步表示的意思?把得数代入原题,还有不同的检验算式吗?(适当说明)你解答计算结果正确吗?正确的请把答案写完整。现在看看,在求出结果后还要注意什么?(板书:检验结果写出答案)(5)引导回顾,体会过程。引导:现在我们解决了例题,求出了正确结果,那大家回顾一下解决问题的过程,解答例题经过了哪几步,运用了哪些策略?指出: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了解条件和问题,弄清题意;之后就要分析数量间的联系,确定怎样解决;然后按照确定的过程列式解决,求出结果;最后还要检验结果,写出答案。在解决问题分析数量关系时,要能灵活运用策略,可以从条件想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或者把两种策略结合起来分析。2完成“想一想”,加深认识。(1)解答“想一想”。呈现问题: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引导:现在我们把问题变成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请大家想一想:解决这个问题会用到哪些条件,可以怎样想,应该怎样解答?同桌互相讨论下。交流:你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要先求什么、再怎样算出结果?还可以怎样想?(引导用不同策略分析问题)提问:根据你们的想法,要怎样解答?(板书算式)哪位来说说怎样检验?(板书算式)让学生一起说答案。(2)比较异同。提问:比较一下,解决这个问题和例题,都用了哪些策略来分析数量关系的?列式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为什么第三步方法不同?指出:这两题都可以用从条件想起或者从问题想起的策略,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题列式时,要注意根据条件与问题的联系选择正确的算法。3回顾过程,归纳交流。(1)归纳步骤。引导: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要经历哪几步呢?请同学们回顾上面两题的解题过程,想想解决问题时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和同学说一说。交流:解决问题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结合交流指导学生逐步归纳) 指出:同学们已经总结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板书:解题步骤)这就是刚才解决问题时在黑板上记录下来的过程,一般要经历这样四步:先要弄清题意,明确条件和问题,这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前提;再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过程,明确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解决问题时最重要的一步;然后列式解答,算出结果,这是解决问题的最终目标;最后要检验结果,写出答案,这一步是结果正确的保证。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其实也可以看作是策略,可以让我们有条有理、有根有据、思路清晰地解决问题。(2)交流体会。弓丨导:解决问题最重要的一步是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请同学们联系今天解决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互相说说是怎样运用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的,有哪些体会或新的认识。交流:联系今天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你对分析数量关系有哪些体会或者收获?指出:大家联系今天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学会了灵活运用策略解决问题。(接“解题步骤”板书:和灵活运用策略)在具体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过程时,既可以从条件想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或者把不同策略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找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直到问题解决;还可以利用对应排列或列表整理的条件、线段图表示的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这样可以比较清楚地找到数量间的关系。三、巩固策略,提升能力1做“练一练”第 1 题。(1)整理条件。要求学生读题,互相说说已知条件和要求的两个问题。让学生整理条件,并在全班交流。提问:同学们观察不同的整理方法,为什么都按年级整理条件?(能看出条件间的联系,比较方便找到和问题的联系)(2)解决第(1)题。引导:看第(1)题,你想怎样分析数量关系,有不同的想法吗?哪位同学说一说,交流一下?让学生列式解决并检验。(指名板演)交流:这里每一步求的什么?检验时是怎样想的?(有错的订正)(3)解决第(2)题。让学生独立解决第(2)题。提问:你是怎样解答的?(板书算式)分析数量关系用了什么策略?有不同的策略吗?(4)小结:解决这两个问题,都用了哪些策略?这两种策略不同在哪里?指出:解决这样的三步计算实际问题,可以灵活运用从条件想起、从问题想起的策略,或者把两种策略结合起来思考:根据问题想要先求什么,再找有联系的条件先求这个问题。2做“练一练”第 2 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列式解答。(指名板演)交流:这里每一步各是算的什么?前两步为什么用除法算?回忆一下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经历哪几步?分析数量关系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出不同的策略)指出:同学们根据解题步骤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不同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就是今天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学习内容。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总结收获。提问:今天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包括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新的认识和体会?(结合交流,引导学生说说解决问题的步骤,对分析数量关系的认识和体会,以及整理条件的方法、作用等)指出:今天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包括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灵活运用策略。通过学习,大家进一步认识了解决问题的步骤,知道了解决问题需要经历弄清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和检验、反思这四个步骤;进一步掌握了从条件想起、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学会了灵活运用不同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初步了解了整理问题里条件的方法,知道可以把有联系的条件对应排列、整理,帮助分析数量关系。2布置作业。课堂作业:完成练习九第 1 题和第 2 题。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1 1) 1 小芳家栽了小芳家栽了 3行桃树,行桃树, 8行杏树和行杏树和 4行梨树。桃树每行梨树。桃树每行行7棵,杏树每行棵,杏树每行 6棵,梨树每行棵,梨树每行 5棵。棵。 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 你能想办法整理题中的条件吗你能想办法整理题中的条件吗? 1 你能想办法整理题中的条件吗?你能想办法整理题中的条件吗? 按果树的种按果树的种类整理条件类整理条件。 桃树:桃树: 3行,每行行,每行 7棵。棵。 杏树:杏树: 8行,每行行,每行 6棵。棵。 梨树:梨树: 4行,每行行,每行 5棵。棵。根据问题选择根据问题选择并整理条件。并整理条件。桃桃 树树梨梨 树树3行行4行行每行每行 7棵棵每行每行 5棵棵 1 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应该先算什么?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应该先算什么? 从条件想起,可从条件想起,可以先分别算出桃以先分别算出桃树和梨树的棵树树和梨树的棵树。 要求桃树和梨树一共要求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可以先算有多少棵,可以先算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棵。 1 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答案是否正确?先进行检验,再与同学交流。答案是否正确?先进行检验,再与同学交流。 答:桃树和梨树一共有答:桃树和梨树一共有 棵。棵。 桃:桃: 37=21(棵棵) 梨:梨: 45=20(棵棵) 总:总: 21+20=41(棵棵) 37=21(棵棵) 41-21=20(棵棵) 204=5(棵棵) 41 1 想一想:求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应该怎样解答?想一想:求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应该怎样解答? 杏:杏: 68=48(棵棵) 梨:梨: 45=20(棵棵) 多:多: 48-20=28(棵棵) 68=48(棵棵) 48-28=20(棵棵) 204=5(棵棵) 检验:检验: 答:杏树比梨树多答:杏树比梨树多2828棵。棵。 1 回顾上面的解答过程,与同学说说解决问题时回顾上面的解答过程,与同学说说解决问题时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 算出答案,算出答案,还要进行检还要进行检验和反思。验和反思。 再分析数量关再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么,再算什么。 先要弄清题意先要弄清题意,明确已知条,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件和所求问题。 分析数量关系,你有哪些体会?分析数量关系,你有哪些体会? 1 可以从条件可以从条件想起,也可以想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从问题想起。 可以通过列表可以通过列表、画线段图等、画线段图等方法进行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1. .春江小学三年级有春江小学三年级有3个班,四年级有个班,四年级有2个班,五年级有个班,五年级有4 个班。个班。(先整理题中的条件,再解答)(先整理题中的条件,再解答) (1)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四年级比五年级少多少人?)四年级比五年级少多少人?三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四年级五年级五年级3个班个班2个班个班4个班个班每班每班 45人人每班每班 48人人每班每班 42人人 (1)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345=135(人)(人) 248=96(人)(人) 135+96=231(人)(人) 答: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答: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231人。人。 (2)四年级比五年级少多少人?)四年级比五年级少多少人? 42 4=168(人)(人)48 2=96(人)(人)168-96=72(人)(人) 答:四年级比五年级少答:四年级比五年级少72人。人。三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四年级五年级五年级3个班个班2个班个班4个班个班每班每班 45人人每班每班 48人人每班每班 42人人 2. .江老师买江老师买2件长袖衬衫一共用去件长袖衬衫一共用去270元,买元,买3件短袖衬衫一件短袖衬衫一 共用去共用去180元。一件长袖衬衫比一件短袖衬衫贵多少元?元。一件长袖衬衫比一件短袖衬衫贵多少元?长袖衬衫长袖衬衫短袖衬衫短袖衬衫2件件3件件共共270元元共共180元元2702=135(元)(元)1803=60(元)(元)135-60=75(元)(元) 答:一件长袖衬衫比一件短袖衬衫贵答:一件长袖衬衫比一件短袖衬衫贵7575元。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五、解决问题的策略-1、解决问题的策略(1)-ppt课件-(含教案)-市级公开课-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编号:a0364).zip)为本站会员(老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数学 > 苏教版(2024) > 四年级上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