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165 页2022 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非文学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诗阅读 试题练习题精选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试题练习题精选汇编(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7 题。文本一:隐居的时代王安忆在这沉闷的乡村里,竟然隐藏着那样的人和事,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与乡村的环境融合在一起,并不显得有什么特异,看上去是同样的自然,好像他们早就加入了乡村的历史。乡村的生活就有着这样强大的洞染力,它可将任何强烈的色彩润染。很多尖锐的情节,在这里都变得温和了。它看似十分单调,其实却潜藏着许多可能性,它的洇染力就来自这些可能性。这些可能性足以
2、使一切突兀的事情变得平淡和日常。就这样,我在我插队的大刘庄,遇见了黄医师。黄医师是蚌埠下放的医师,同他一起下放我们庄的,还有张医师、于医师。我们庄的农民都称他们为“医师” ,而不是“医生”或者“大夫” 。“医师”这种称谓显得十分专业化,十分严格。表明了我们在对他们的郑重其事的态度。这支蚌埠医疗队住在我们庄东头,大队部的院子里,四间正属分为两部分,住张医师一家和平医师一家。他们都是合家下放。而黄医师则是单身一人,住东边一间倒屋。西边的两间侧屋就是医院的诊室,药房。可黄医师通常是不去那里的,他在自己的小屋里看病,这带有些私家诊所的意思。黄医师是名医,专治五官科。他所在的蚌埠的那个医院,过去以他而得
3、名。现在,他到了我们庄,我们庄也因此而得名了。许多病人从老远的地方,坐车坐船再加步行,走过一个庄子打听一个庄子:大刘庄在哪?他们就这么终于来到大刘庄,走进费医师的小屋,向他求诊。费医师的小屋很小,只一间,顺山墙放一张床,就差不多满了。他的床,架得很高,是一张宽大的床,床上铺了特别洁白的床单。他就在床沿上侧身坐着,一只手撑着床,另一只手放在架起来的膝上。病人呢,坐在床前的椅子上,述说着病状。这样子一点不正规,倒是很家常。黄医师听得也并不专注,提问很随意,有时候还会岔开话去,和小屋里别第 2 页 共 165 页的客人说些不相干的事。这情景说是看病,不如说是诉苦。诉说的人是不经意的,听的人也不怎么在
4、意。来的人大都是口讷的农民,三言两语便无话可说,吃苦对他们又是常事,于是就止了下来。黄医师并不急着打发他们,似乎有他们陪伴也好。他也不是善言者,加上心情抑郁,就常常是彼此都默着。在这静默里,他们互相像是很了解的,双方都不感有什么压力,就这么可坐半天。凡是想到这来求医的农民,都是病症严重的,而几经车马周折,来到偏僻的乡间找黄医师的,也都是病症严重的。所以,几乎无一例外的,需要手术。而我们庄没有手术室,医疗队也没有麻醉师、手术护士,手术是不可能做的。最后,黄医师总是说:要到蚌埠做手术。农民往往对手术望而生畏,一听要到蚌埠手术,就更知其不可为了。他们大都是天命论者,心里早已服了病,而到底是看过了黄医
5、师,虽然不是被病苦着,却都心满意足,再不作他想。那些从合肥、淮北、芜湖,甚至就是蚌埠找来的城里人,则是决心下定,对手术也抱科学的态度。这时候,黄医师就会和他们约定到蚌埠的时间。这往往是黄医师回家探亲的日子。黄医师回蚌埠探亲很频繁,并且每回都要超假,他是一个恋家的人。我们庄无论干部还是社员,从来没有指责过黄医师的不遵守纪律。农村本来就是散漫的,缺乏纪律的观念,何况人们都同情黄医师的境遇。一个人在此地,不会挑水,不会烧锅,也不会洗衣。人们看见黄医师在塘里将一件衬衣越洗越脏,塘水则越来越浑。他不会将衣服铺在水面上,而是让衣服一径沉下去,搅起塘泥。这是女人的本事,黄医师不会这个,理所当然。他又是干大事
6、情的,去塘里洗衣,实在凄惶得很。人们说,让他在蚌埠多住几日吧!人们又传说,费医师的妻子没有工作,专在家里伺候男人和孩子。孩子有四个,都是儿子,黄医师特别想要个女儿,可是没有。曾经有人开玩笑提议,让黄医师认我做干女儿。黄医师只是笑,并不应声。他显然无意于接受任何干亲。他是一个把家团得很紧的人,性格也比较封闭,这就已经比其他人要感寂寞得多。同他一起下放在大刘庄的同事,又都各是一个家庭,更显得他孤家寡人。你看着他,就知道他的日子有多难熬。傍晚的时候,就是在前面说过的那种均匀清澈的天光里,黄医师就在村道上散步,有从湖里割猪草回来的孩子,就对大人说:看见黄医师了。大队开会,通常总是要等天黑到底了,才能正
7、式开场。大队会计凑着油灯的一豆光亮,读着文件或者报纸。农人们在黑影地里打盹,抽烟。劣等烟叶燃烧出呛人的气体,那种很难消化的粗粮在体内发酵而成的气体,也足够呛人的。但很奇怪的,这一切都不顶难闻。因是草木的本质,再是发酵腐烂也是清洁的干燥的气味,有着一种单纯的性质。时间其实并不太晚,可乡间的没有照明的夜晚总是特别的黑,又特别的静。鸡和狗都安歇了,就觉得夜已经很深了。在这满房间的黑影里,有一具影子高高地矗立着,那就是黄第 3 页 共 165 页医师。他搬来他房间里的那把椅子,虽然只是把普通的椅子,可周围的农民大都是蹲在地上,或是坐在小马扎上,连蹲在板凳上的几个,也比黄医师要矮上一截。因此,这把椅子就
8、显得格外突出,很不协调。黄医师高高地坐在椅上,双手笼在袖子里,这倒和农民的习惯相合,可坐姿却不是农民的。他架着腿,笼着的手搁在膝上,很安详。这时候他显得比较惬意,也比较放松。听着会计用乡音一字一句地读官祥文章,四周鼻息声起伏,有一种昏沉的安宁。谁会知道在这座黑暗的乡村里,有一个黄医师呢?(有删改)文本二:隐居指人们由上海来到大刘庄、五河县城进行隐居的生活,包括医疗队的医师、下乡的知青、大学生及资产阶级右派。但无论是医师之间还是大学生之间都有着共性;他们之间有着些默契,从不互问来历;他们都是独往独来,自己在自己的屋里,互相也不参与。时间长了,难免会露一些端倪,也不要紧,谁也不干预谁的事,依然我行
9、我素。那师范学院体育生与黄埔老生结成莫逆之交,那老黄埔生红了脸,眼睛里也有了水光,有些倾心相告的意思,结果还是什么也不说。他们多的是心的孤寂,他们内心有着自己的隐忍,是对那个时代的无可奈何的忍受。我们良善地期望去打开一扇扇紧闭的心扉,好安慰寂寞的心。我们并不知道,真正的孤独是不留一线缝隙的,他们将孤独坚持到底、永远居住在黑暗的影地里,这就叫隐居。在那个时代被下放到农村的知青是无奈的,无法选择的,他们被禁锢在那小天地里,更重要的是他们心灵的禁锢,荒凉。在这一个时期里,青年们普遍热衷于以文学来表达思想和心情,一是因为这时的青年大都是苦闷的,前途茫然,这茫然倒不是如五四的那样,徘徊式的,无从选择与决
10、定;而是没有选择,一切都难 由自己决定,束手无措的。然而他们却仍有着大城市的优越感,张扬着,不受拘束地过着自己的隐居的生活。那阵子,我们这些下乡知青,在农机厂拥来拥去,旁若无人地高谈阔论,吃饭时则挤在最前面,一买一大堆,以至后来的人都没了菜。人们都对我们侧目而视,背地里闲话也很多。可我们不管这些,老实说,我们压根儿没把这破厂放在眼里,也没把这破县城放在眼里。我们我行我素。二是对精神的追求则是近于痴狂的。在文学的资源相当匮乏的情景之下,他们的精神却分外积极地活跃着。他们为弥补精神的荒凉而不懈追求着,不只读书而且写作,他们不是书写历史的,他们书写的只是些随风而逝的私人生活。他们就在那文化贫乏的年代
11、精神活跃着,为消除精神的饥渴而奔走着。(摘编自微博作者橙子辅导隐居的时代读书笔记 )第 4 页 共 165 页4.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小说虽没有社会环境的描写,但用插队下放等词语交代了时代背景,暗示我和黄医师是知青知识分子的身份。B.作者先介绍黄医师是蚌埠名医,又通过农村和城市的病人不远万里、几经周折来向他求诊的情景,多角度反映黄医师的医术高明。C.油灯的一豆光亮,一个豆字既是量词,实写灯光微弱,又将知识分子们在特殊时代里坚守自我比成暗夜里的光亮,具有象征意义、D.黄医师在开会时会将双手笼在袖子里,和当地农民们习惯相合,这一细节照应开头,是乡村
12、生活的强大润染力的一种体现。5.下列对文本二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隐居的人们虽然承受着心灵的寂寞,但仍不互相探问来历,也不彼此倾心相告,心灵上的戒备会加深这种寂寞。B.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中,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知青们的苦闷和茫然与五四青年的徘徊都是时代的剪影。C.文本中所谓的隐居生活就是指下乡知青们行事张扬并且我行我素,经常聚在一起拥来拥去,旁若无人地高谈阔论的生存状态。D.虽然文学资源匮乏,大多青年也没有放弃对精神的追求,哪怕是对个人生活的书写,也属于那个文化贫乏年代的一种精神寄托。6.文本一中的画线句具有丰富的内涵,请结合黄医师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 (4 分)7
13、.微博作者考试研究所评价王安忆隐居的时代是一种“对无诗意时代的诗意追忆” ,请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第 5 页 共 165 页清水洗尘聂鑫森这是 1966 年深秋的一个夜晚,古城湘潭平政街“洗尘池”澡堂壁上的挂钟,宏亮地敲了九下。按规定,澡堂营业到晚上八点就下班了,顾客早已走尽。工作人员也陆续回家了,只剩下浴池班班长于长生和小徒弟张庆在打扫卫生。几个大池子里的水都已放干,池底、池沿也都擦拭干净。原本浴池的顶端有几个雅间,现在紧紧地关着,里面放着木浴盆、小床、茶几,浴盆上安着冷、热水龙头。舍得花钱的顾客可以自己调节水温,可以洗过澡后舒服地
14、躺到小床上,可以请人推拿按摩,可以喝一壶泡好的茶。但这个项目在几天前已经取消了,上级说,只有剥削阶级才有这些臭讲究!于长生望着那些雅间,惆怅地叹了口气。“张庆,关门吧,我们爷俩也该歇口气、喝口茶了,今晚轮到我们值班哩。”张庆说:“好咧-师傅。”两个人刚走进店堂,从外面急匆匆走进一个人来。四十岁出头,脸黄而瘦,额头上还有血迹,目光散乱,步履踉踉跄跄,身上的衣服很破旧,特别是膝盖那个地方磨损得很厉害。张庆吆喝一声:“喂,下班了,明日再来!”那人惊悚地收住脚步,小声说:“我好多日子没洗澡了,是否可以”于长生几步走上前,把来人上下打量一番,然后说:“您啦,请!”张庆觉得很意外,不是下班了吗?于长生对着
15、张庆一扬手,吼道:“关门!”张庆忙答应:“是,师傅。”“开雅间,把锅炉烧起来,让客人好好洗个澡!”来人说:“师傅,我没带这么多钱。”于长生说:“放心,还是五角!请您先去雅间稍等一会,我去沏壶茶来。”张庆关好门,又去打开一个雅间,再一溜烟去了锅炉房,不久便听见鼓风机吼叫的声音。又过了一阵,于长生端着一壶热茶和一个有盖的茶杯,走进了雅间,并顺手带关了门。来人慌忙站起来,说:“师傅,叫我如何感谢您!”“坐!快坐!我认识您,您是成龙中学的校长齐子耘先生,我的二儿子就在贵校读高中。我曾在家长大会上见过您。我叫于长生,活到五十岁倒真的糊涂了,有文化的人忽然都有罪了,怪事!”齐子耘没有答话,眼睛里闪出了泪光
16、。“我二儿子昨天回家时,说是参加了什么批斗会,被我用木棍子狠揍了一顿,打得他鬼哭狼嚎,保证第 6 页 共 165 页再不去胡来了。”齐子耘小声说:“也不能怪他们。他们太年轻”聊了一阵,张庆在雅间外高喊一声:“火旺水热咧”于长生忙站起来,走到浴盆前,先打水龙头放水,他不停地用手去试水的温度。这时节洗澡,水要热,但不要烫。于长生关了水龙头,说:“齐先生,您先泡澡。半个小时后,我来给您推拿按摩。”“不,不。我不配,也别连累了您。”“我不过是个工人,还能把我怎么样?”于长生走出雅间,顺手把门带拢了。“张庆,过半小时,给我到隔壁的饮食店去买一碗馄饨来!”张庆吃惊地望了望师傅,然后说道:“好咧。”于长生到
17、池子边搬了条板凳来,静悄悄地坐在雅间的门边。约摸半个小时,于长生听声音就知道齐子耘洗好了,洗好了,便立即推门走了进去。灯光下,他看见齐子耘的身上、手臂上,有一些红红紫紫的伤痕,便慌忙走上前,说:“您请伏在床上。这个项目早就取消了,但我要为您显一显手段。”齐子耘伏趴在床上,于长生弯腰立在旁边,双手握成空心拳,开始在他的脊背上,小心地绕开伤痕,紧敲轻捶。“痛吗?齐先生。”“不痛。”拳头忽然停住了。于长生说:“齐先生,有句话不知当问不当问?”“您问吧。”“如果我猜得不错,您是从学校逃出来的?”“是。”“您受了许多罪,从您的目光里我看出您很绝望。”“对。您说这日子怎么熬过去,罚跪、批斗、挨打、游街,没
18、完没了的。”“那么,我告诉您一句话,这个世界不可能总是这样,而且什么人都可以没有,独不能没有老师!您要咬紧牙挺住,为了许许多多的孩子,好好地活下去。天地君亲师,这个道理是铁定的,假如连老师都不要了,这个世界也就完了!您说是不是?”齐子耘的肩膀猛烈地抽搐起来,终于压抑不住,伤心地伏第 7 页 共 165 页在枕上恸哭起来。“齐先生,像我,还有和我一样的人,把孩子交给老师,心里感激得很啦。”齐子耘挣扎着爬起来,揩干泪,说:“于师傅,我原本想好好洗个澡,就现在,我要骂自己是个胆小鬼,是个不负责任的人!这个澡,把我洗明白了。”于长生抓过一块大浴巾,给齐子耘披上,然后,对着他毕恭毕敬地鞠了一个躬。门外,
19、张庆一声高喊:“小肉馄饨趁热吃哩”第二天上午,“洗尘池”门外的大街上,传来一阵一阵的锣声和惊天动地的口号声。于长生和张庆从澡堂里跑了出来。张庆说:“师傅,走在前面的是昨夜来洗澡的那个人。”于长生说:“那是齐先生,齐子耘校长!”他看见齐子耘挂着大牌子,敲着一面锣,从容地走着,脸色很是平静。他的目光又扫视那些戴红袖章的红卫兵,里面没有他的二儿子!于长生忽然响亮地喊道:“洗尘池有客人哟,里面请”(有删改)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暗示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交代取消特殊项目,主要是暗示贫富分化严重。B. 在齐子耘洗完澡后, 门外张庆端来的那碗热气
20、腾腾的小肉馄饨, 暗示着齐子耘又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C. 当于长生认出齐子耘后,于长生立马打发张庆关门、开雅间、烧水、买馄饨,不让张庆与齐子耘接触,表示于长生不很信任张庆。D. 在小说里,徒弟张庆在不明白事情真相时仍对师傅绝对的服从,劝解齐子耘用“天地君亲师”的说辞,这些都说明于长生是个封建观念严重的人。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中画线语句描写了齐子耘出场时的外貌、衣着、神态、动作,既设置了悬念,又为后面交代齐子耘受到虐待而打算洗澡后自杀埋下伏笔。B. 于长生本已下班却偏要接待一位外观奇特的客人,并且要违反上级相关规定而用雅间招待,使故事情节第 8 页
21、共 165 页再起波澜。C. 齐子耘“肩膀猛烈地抽搐”“伏在枕上恸哭”等细节表明他已经被于长生的话感动,知道还有人理解自己、真正关心自己。D. 小说以于长生响亮的喊声作结,余韵悠长,既暗示了“洗尘池”是动乱时代的一个清洁之所,又巧妙地表现了他因救了齐子耘而沾沾自喜。8. 有人认为,小说中的张庆是一个多余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具体谈谈你的理由。9. “一个小人物的救助永远是一种伟大的救助,最伟大的因素正是由于他的渺小。”用威廉詹姆斯的这句话来形容小说中的于长生最为恰当,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它恰当的原因。(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616 分)分)阅
22、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秦家戏班秦家戏班陈玉兰民国初期,保定府直隶督军曹锟六十大寿,传令:全城各戏班比试,得头名者进宅唱堂会。一时间,各路英雄风起云涌,杀得天昏地暗,最后,剩秦、袁两家决一雌雄。总督府门前有两支大旗杆,直插云霄,一旗飘着国民党青天白日旗,一旗飘着总督府五色督军条旗。据传,旗杆从无人敢攀,旗杆顶只有侠盗燕子李三常去栖息。曹锟手下传令:两班主徒手攀大旗杆,谁先到顶,扯起大旗为赢。秦班主心里掂量着,那五色督军条旗,曹锟视为命根子,昭示自己的权利、气势,如神位般供奉,现正竞选大总统,动其大旗,岂有好果子吃?便犹豫迟迟未动。袁班主一旁讥笑:戏班四五十人的饭口不管?秦班主咬牙跺脚,心
23、一狠,揣上脑袋拼条活路。两人各立了生死状,搓两阄,一为青天白日旗,一为五色督军条旗,抓哪阄,攀哪旗。秦班主记不得念了多少遍阿弥陀佛,闭眼一抓,战战兢兢半天才敢打开,竟是青天白日旗,心里一阵窃喜,苍天有眼,佑我不死,平时连树都不敢上的秦班主,竟不知哪来的邪劲,“噌噌噌”如猴子般蹿到旗杆顶。低头一看,袁班主并没有动 静,站在旗杆下,扬扬手,高喊一声,后会有期,掉头便走,离了古城门,扬长而去。第 9 页 共 165 页秦班主赢了这场比武,得了重金,自然成了曹锟府的常客。自此,眼睛长到脑袋顶,一般人眼里夹都不夹,话音自是鼻子里哼出。但他每每想起袁班主,便觉愧对。一日,一个年轻人来到秦家班,叫板秦班主。
24、秦班主见他人高马大,膀阔腰圆,好一副人才,似曾相识,便有几分喜欢。秦班主不曾理他,任他叫骂。不曾想,年轻人拿秦班主对他的迁就,当软弱可欺,竟放出话来,缩进乌龟壳不出来,徒有其名,怕了不成?秦班主当下血冲脑门,撕旗迎战。全城人闻此消息,把二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据说,保定军校傅作义将军也在人群中。但见秦班主一身夜行装束,裹了腿脚;乌黑平头,透着干净利索;头顶十八只青花瓷碗,最上面一只盛满了水,把二胡立于腰间,拉满弓弦,开弓有声,如万马奔腾,似瀑布飞溅,气势滂沱,头顶碗中的水一滴未溢,功夫了得!年轻人嘴角泛起一抹笑。轻轻拉动手中二胡,如诉如泣,竟是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但见年轻人席地而坐,挽起裤腿,脱
25、掉鞋子,一只脚夹起胡弦,一只脚夹紧弓子,双脚拉起二胡,弓弦和一,上下翻动,或高或低,或张或弛。秦班主见他技艺十分娴熟,心说这人倒有些本事,又见年轻人双手撑地,双脚离地,头朝下拿 起大顶,却仍用双脚把二胡拉得山响。秦班主似觉一股杀气逼来,连打几个冷战。忽见年轻人仍用双手撑地,双脚拉着二胡,稳稳绕场一周,二胡声越发悠扬嘹亮。这就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江湖神仙脚!寂静中一声惊呼,雷鸣般掌声刺破青天,铜板如冰雹飞向年轻人。秦班主猛见年轻人脚心一朵紫梅花,分外刺眼,忽地想起,袁班主脚心与此一模一样,那句“后会有期”,霎时如雷贯耳,只觉内心如翻江倒海一般。年轻人走到秦班主跟前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当年我爹是有名的
26、“猴爬杆”,而且,曹锟已私下应允我爹唱堂会,所抓两阄都为青天白日旗,曹锟意在激起各戏班互 斗,为他大寿烘托气氛。我爹不忍,解散戏班,后奔延安抗日剧团,在战斗中牺牲。今儿,我特来为父明志。说着把整整一口袋铜子递给了秦班主。秦班主羞愧泪流:年轻人,请留步,我有话请教。那年,一九四九年,阳光分外灿烂,两戏班合二为一,就是古城剧团前身。选自小说界第 10 页 共 165 页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 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督军曹锟府门前两支旗杆无人敢攀,“只有侠盗燕子李三常去栖息”,意在说明攀旗杆的难度。B.以“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标准来考量,秦班主属于前者,袁班主属后者。从艺术价值
27、上论,二者不分优劣。C.当大敌当前,袁家班深明大义而谦让,选择了抵御外侮,最后英勇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粉墨舞台上的侠肝义胆,融入民族大义的元素。D.考虑到秦家班“四五十人的饭口”,袁班主出于兄弟戏团的情义,主动放弃进曹府唱戏的机会。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开篇“各路英雄风起云涌,杀得天昏地暗”,既衬托了秦、袁两家实力,又与后文“为他大寿烘托气氛”形成呼应。B.描写两位班主比武时,作者采用多种描写手法,第段是正面描写,第段是侧面描写,现场感极强。C.小说情节推进讲究“草蛇灰线”,袁班主一句“后会有期”,为后文袁班主儿子来比武埋下伏笔。D.小说语言颇具特色,
28、全文整散长短结合,尤其是以短句为主,既明快简洁,又不失音韵和美。8.好小说叙事讲究克制,“以少少许胜多多许”,形成表达张力。当秦班主知道眼前的年轻人是袁班主儿子,“只觉内心如翻江倒海一般”。请分析秦班主复杂的内心。(4 分)9.小说不仅叙述了秦家班在特殊年代的经历,也呈现了袁家班的沉浮,请分析这种双线结构的表达效果。(6 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雪峰之树雪峰之树田瑛想不到,自己会成为一棵树,置身在雪峰山顶。准确地说,这是一棵马尾松,通过一个简单的认领仪第 11 页 共 165 页式,彼此互为化身。一生中去过无数地方,与会、采风或旅游,无
29、非见证一些大同小异的风景。唯这次与往常不同,湖南雪峰山给了我惊喜,以自然的名义邀我入伙。我不再是过客,从此作为山的一员或森林的一部分而存在,与万物同生共长。另一个我不管走到哪里,经历什么人间风雨,也不会忘记自己是一棵树,一棵负有使命的雪峰之松。雪峰山是树的王国,它演绎了一部树的历史。在别处,古树参天也许只是昔日景观,在这里却是现实。我的记忆深处,始终保留着森林无边的印象。老家在湘西北的另一处大山,小时候,跟随大人出山去镇上赶场,就要经过一大片林子。路在密匝匝的树木间蜿蜒,再大的晴天也不见阳光,阴森得可怕。后来,成片的大树倒下,劈成柴火,制成木料,运出大山。山头秃顶了,并且这一光秃秃的景象一直向
30、远处延伸。雪峰山却是个例外。聚居在此的花瑶人视树为神,每年举行祭树神仪式,在族人心里播撒一遍敬畏的种子。尤其对于初临现场的孩童,其灵魂洗礼不言而喻。当他们面朝山林而跪,懵懂的心智便从那一刻开启,想象着自己是林中的一棵大树并照此生长,将来就像树一样顶天立地了。捍卫山林是每个人的职责,他们不甘落后,手持拿得动的家伙冲在前面,成功阻止了砍伐,保住了森林。雪峰山堪称人树合一之地。人即树,树即人,树在人的敬仰中默默生长,又荫庇人世代繁衍。树是不会辜负人类的,它给予的滋养始终如一,既给了瑶寨一片遮天绿荫,又使雪峰山的一片肺叶保存完好。如果时光倒回至更早的年头,雪峰山的树和子民既承受过深重国难,又为国争得了
31、举世荣光。在著名的湘西会战中,侵华日军的铁蹄止步于雪峰山,受降纪念坊就在不远处的芷江城。当时战事惨烈,弹坑遍地。无数棵大树被炮火拦腰折断,但它们像顽强的雷峰山人一样没有倒下,残存的主干依然挺立,春来又发新枝,还原为一片新的密林。沅水滔滔。这支由雪峰山脉的飞瀑、流泉汇聚而成的水系,流经之处,人杰地灵。无论土生土长者还是外来者,只要接上雪峰山的气,都将成长为参天大树。2000 多年前,屈原在观摩学习沅水流域大型巫、道祭祀的基础上,创作了九歌 。千年之后,唐代诗人王昌龄被谪龙标尉,在雪峰山西麓的黔城创建龙标书院。又过千年, “睁眼看世界”的先驱、近代思想家魏源在雪峰山主峰白马山麓的腹地隆回县司马前镇
32、涎生。还有一位从雷峰山走出的出版家舒新城,主编辞海 ,影响深远。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雪峰山下出现了一块实验田,它的主人便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如今,已经九旬高龄的他,为圆粮食更加高产之梦,依然奔波在田间和世界各地。第 12 页 共 165 页我们则是后来者,是来共赴一个“与树结缘”的约会。本是一群书生,却硬要给雪峰山添一抹翠色,营造一片别样的文学之林。大家齐聚于雪峰山,几乎在同一时刻彻底改变了身份,各自成为了一棵树。我们这些长期蜗居都市的文弱书生,现在一概“枝干虬扎” ,若再回到书斋伏案写作,笔力便具有了从未有过的坚硬与苍劲,那定然是树神附体所致。诸多树种,主人偏偏挑选了马尾松给我们认领。
33、这恰好是我最熟悉的树种,熟悉到一眼能认出它来,与我比肩齐高。分明就是我儿时的一个伙伴。马尾松又叫枞树,用途广泛,它几乎贯穿了我的童年,童年的全部快乐与辛酸都和它分不开。每次钻进枞树林,必有所求,也必有所获。我曾爬上数丈高的树巅,斫下枯桠作柴火;在枞菌生长的季节,一大清早背着背笼去捡菌子,那是一家人上好的食材。枞菌难以人工培植,所以稀有珍贵也在情理之中。枞树还注定了我与音乐的某种缘分,最早接触或者说最喜欢的乐器是二胡,但那时的家境决定我不可能花钱购买,只能动手自制,其松香便是取自枞树膏脂。二胡一旦拉响,隐约能听到松涛合鸣。对于山民来说,枞树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燃烧照明。将溢满松脂的树蔸劈开,肢解成
34、碎块,当地人叫枞膏油。在没有电甚至缺少煤油的年代,松明便是照亮山寨夜晚的唯一灯具、火炬,又或光明的源泉。然而,这一切已成过往。昔日的故乡少年一旦走出,再难找到回家的路。曾经长满马尾松的地方早就物是人非,那个在此留下辛酸与快乐的人也近垂暮,他和马尾松的故事将以另一种版本展开。雪峰山收留了他,他就是我,还有我们。不仅仅是我们,我们只是这片文学林的拓荒者,雪峰山期待着更多人加入,相信一定会有真正蔚然成林的那一天(选自 2020 年 6 月 15 日人民日报 ,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作者来雪峰山参加了一个“与树结缘”的活动,认领了一棵马尾松,由此生发出诸
35、多感慨,这是本文创作的缘起。B聚居于雪峰山的花瑶人视树为神,貌似落后的行为中恰恰体现了敬畏自然、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先进理念。C认领雪峰山之树后,作者说自己也成为了一棵树,非常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于树木、对于大自然的敬重和亲近感。D在惨烈的湘西会战中,无数棵大树被炮火摧折,但主干依然挺立,春来又发新枝,象征了顽强不屈的第 13 页 共 165 页中华民族精神。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顼是() (3 分)A “想不到,自己会成为一棵树,置身在雪峰山顶。 ”文章起笔巧妙,既点明文章的题目,又形成一定的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 “他和马尾松的放事将以另一种版本展开”中的
36、“版本”本是图书出版专用词,作者将其用于人和树的故事,非常新奇也非常贴切。C “我们这些长期蜗居都市的文弱书生,现在一概枝干虬扎 ”运用借代,形象地赞美了雪峰山给予“我们”创作上的坚硬和苍劲。D “雪峰山收留了他,他就是我”中的“他”和“我”在两种人称之间自然切换,体现了作者审视过去和立足现在两种不同的视角。8.文中有两处写到“我”童年的经历,分别有什么作用?(6 分)9.分析概括文章以“雪峰之树”为标题的用意。 (6 分)(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小黑狗萧红前两个月的一天早晨,我去倒脏水。在房后的角落处,小钰蹲在那里。她的黄头发毛着,我记得清清的,她的衣扣还开着。我看见的
37、是她的背面,所以我不能预测这是发生了什么!我斟酌着我的声音,还不等我向她问,她的手已在颤抖,唔!她颤抖的小手上有个小狗在闭着眼睛,我问:第 14 页 共 165 页“哪里来的?”“你来看吧!”她说着,我只看她毛蓬的头发摇了一下,手上又是一个小狗在闭着眼睛。不仅一个两个,不能辨清是几个,简直是一小堆。我也和孩子一样,和小钰一样欢喜着跑进屋去。过了四天,别的一只母狗也生了小狗。以后小狗都睁开眼睛了。我们天天玩着它们,又给小狗搬了个家,把它们都装进木箱里。争吵就是这天发生的:小钰看见老狗把小狗吃掉一只,怕是那只老狗把它的小狗完全吃掉,所以不同意小狗和那个老狗同居,大家就抢夺着把余下的三个小狗也给装进
38、木箱去,算是那只白花狗生的。那个毛褪得稀疏、骨格突露、瘦得龙样似的老狗,追上来。白花狗仗着年轻不惧敌,哼吐着开仗的声音。平时这两条狗从不咬架,就连咬人也不会。现在凶恶极了。就象两条小熊在咬架一样。房东的男儿,女儿,听差,使女,又加我们两个,此时都没有用了。不能使两个狗分开。两个狗满院疯狂地拖跑。人也疯狂着。在人们吵闹的声音里,老狗的乳头脱掉一个,含在白花狗的嘴里。人们算是把狗打开了。老狗再追去时,白花狗已经把乳头吐到地上,跳进木箱看护它的一群小狗去了。脱掉乳头的老狗,血流着,痛得满院转走。木箱里它的三个小狗却拥挤着不是自己的妈妈,在安然地吃奶。有一天,把个小狗抱进屋来放在桌上,它害怕,不能迈步
39、,全身有些颤,我笑着象是得意,说:“平森,看小狗啊!”他却相反,说道:“哼!现在觉得小狗好玩,长大要饿死的时候,就无人管了。”这话间接的可以了解。我笑着的脸被这话毁坏了,用我寞寞的手,把小狗送了出去。我心里有些不愿意,不愿意小狗将来饿死。可是我却没有说什么,面向后窗,我看望后窗外的空地;这块空地没有阳光照过,四面立着的是有产阶级的高楼,几乎是和阳光绝了缘。不知什么时候,小狗是腐了,左近有苍蝇飞着。我的心情完全神经质下去,好象躺在木板下的小狗就是我自己,象听着苍蝇在自己已死的尸体上寻食一样。平森走过来,他已经看见那个小狗了,说:“一个小狗死在这没有阳光的地方,你觉得可怜么?年老的叫化子不能寻食,
40、死在阴沟里,或是黑暗的街道上;女人,孩子,就是年轻人失了业的时候也是一样。”第 15 页 共 165 页我愿意哭出来,但我不能因为人都说女人一哭就算了事,我不愿意了事。可是慢慢的我终于哭了!他说:“悄悄,你要哭么?这是平常的事,冻死,饿死,黑暗死,每天都有这样的事情,把持住自己。渡我们的桥梁吧,小孩子!”我怕着羞,把眼泪拭干了,但,终日我是心情寞寞。过了些日子,十二个小狗之中又少了两个。但是剩下的这些更可爱了。会摇尾巴,会学着大狗叫,跑起来在院子就是一小群。有时门口来了生人,它们也跟着大狗跑去,并不咬,只是摇着尾巴,就象和生人要好似的,这或是小狗还不晓得它们的责任,还不晓得保护主人的财产。天井
41、中纳凉的软椅上,房东太太吸着烟。她开始说家常话了。结果又说到了小狗:“这一大群什么用也没有,一个好看的也没有,过几天把它们远远地送到马路上去。秋天又要有一群,厌死人了!”坐在软椅旁边的是个 60 多岁的老更倌。眼花着,有主意的嘴结结巴巴地说:“明明天,用麻袋背送到大江去”小钰是个小孩子,她说:“不用送大江,慢慢都会送出去。”小狗满院跑跳。我最愿意看的是它们睡觉,多是一个压着一个脖子睡,小圆肚一个个的相挤着。是凡来了熟人的时候都是往外介绍,生得好看一点的抱走了几个。其中有一个耳朵最大,肚子最圆的小黑狗,算是我的了。我们的朋友用小提篮带回去两个,剩下的只有一个小黑狗和一个小黄狗。老狗对它两个非常珍
42、惜起来,争着给小狗去舐绒毛。这时候,小狗在院子里已经不成群了。我从街上回来,打开窗子。我读一本小说。那个小黄狗挠着窗纱,和我玩笑似的竖起身子来挠了又挠。我想:“怎么几天没有见到小黑狗呢?”我喊来了小钰。别的同院住的人都出来了,找遍全院,不见我的小黑狗。马路上也没有可爱的小黑狗,再也看不见它的大耳朵了!它忽然是失了踪!又过三天,小黄狗也被人拿走。没有妈妈的小钰向我说:“大狗一听隔院的小狗叫,它就想起它的孩子。可是满院急寻,上楼顶去张望。第 16 页 共 165 页最终一个都不见,它哽哽地叫呢!”十三个小狗一个不见了!和两个月以前一样,大狗是孤独地睡在木台上。平森的小脚,鸽子形的小脚,栖在床单上,
43、他是睡了。我在写,我在想,玻璃窗上的三个苍蝇在飞(有删改)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起笔部分以“我”的视角呈现小钰衣着形貌、言谈举止,生动地刻画了小钰观察小狗时候的出神、入迷以及激动和喜爱的心情。B. 文章先写“老狗把小狗吃掉一只”,后在下文又描述了老狗“毛褪得稀疏、骨格突露、瘦得龙样”的状态,表现了老狗的不幸命运。C. 文中的房东太太生活富足、悠闲自在,与“我”对小狗的态度截然相反,表现了人世间有产阶级的冷漠,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环境。D. 文中“我”的小黑狗突然失踪,不仅小钰,“别的同院住的人”也都积极帮忙寻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透露出一丝温情与暖意。7.
44、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注重细节刻画,比如写小狗憨厚的睡态、颤抖的走姿,“大耳朵”“小圆肚”等,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与其结局对比,增强了感伤的意味。B. 本文以描写为主,灵活运用记叙、抒情多种表达方式,详细地交代了几只小狗由出现到消失、院子由热闹到平静的经过,还有“我”情绪的波澜。C. 文章以小见大,似浅实深,借写狗表现对人世的感慨,表现的是寻常的生活场景,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穷与苦难,表达了作者的现实关怀。D. 文章构思巧妙,讲究叙述的章法,开篇借助回忆勾连起往事,接下来按照小狗命运发展进行叙写,线索清楚,自然将读者带入情境,产生共鸣。8. 文章结尾处画横线的
45、句子意味深长,请简要分析。9. 作者在文中写到“我愿意哭出来,但我不能因为人都说女人一哭就算了事,我不愿意了事。可是慢慢的我终于哭了!”请结合全文分析“我”在此时的情绪变化及原因。第 17 页 共 165 页(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炉边(节选)沈从文大门前,因为宽敞,一些卖小吃的,到门前休息便成了例了。日里是不消说,还有那类在一把无大不大的“遮阳伞王”(那是老九取的名)下头炸油条糯米糍的。到夜间呢,还是可以时时刻刻听得一个什么担子过路停下的知会,锣呀,梆梆呀,单是口号呀,少有休息。这类声音,在我们听来是难受极了。每一种声音下都附有一个足以使我
46、们流涎的食物,且在习惯中我们从各样不同的知会中又分出食物的种类。听到这类声音,我们觉得难受,不听到又感到寂寞。一个敲小锣卖丁丁糖的又在门前休息了。我知道,这锣的大小,是正如我那面小圆砚池,是用一根红绳子挂在手上那么随随便便敲着的。许是有人在那里抽了签罢,锣声停下来,就听到一把竹签子在筒内搅动的响声了。又听到说话,但不很清楚。那卖糖的是一个别处地方人,譬如说,湖北的罢。因为常听他说“你哪家”;只有湖北人口上离不得“你哪家”,那是从久到武昌的陈老板的说话就早知道了。在他来此以前,我似乎还不曾见过像那样敲着小锣落雨天晴都是满街满巷走着的卖糖的人。顶特别的是他休息到什么地方时,把一个独脚凳塞到屁股底下
47、去坐,就悠悠扬扬打起那面小锣来了。我们因为欣赏那张特别有趣的独脚凳,白天一听铛铛的响声,就争着跑出去。六弟还有一次要他让自己坐坐看,我们奇怪它怎么不会倒,也想自己有那么一张,每天让我们坐着吃饭玩,还可以扛到三姨家去送五姐她们看。大的木方盘内,分划成了许多区。每一区陈列糖一种。有的颜色式样虽相同味道却两样,有的样子不一样味道却又相同。有用红绿色纸包成三角形小包的薄荷糖,吃来是又凉又甜的。有成片的姜糖,味道微辣。圆的同三角形的各种果子糖,大的十枚五枚,小的两枚一枚。藕糖就真像小藕,有孔有节。红的同真红椒一般大的辣子糖,可以把尖端同蒂咬去,当牛角吹。茄子糖则比真茄子小了许多,但颜色同形式都同,把茶倾
48、到茄子中空处再倒到口里去也很甜。还有用模子做成的糖菩萨:顶小的同一个拇指那么大,大的如执鞭的财神、大肚罗汉,则一斤糖还不够做一个。那湖北人,把菩萨安放在盘子正中,各样糖同小菩萨,则四围绕着陈列。大菩萨之间,又放了一个小瓶子,有四季花同云之类画在瓶上。瓶子中,按时插上月季、第 18 页 共 165 页兰、石榴、茶花、菊、梅以及各样应时的草花。抽糖的签筒也拿出来了。签从一点到六点各六根,把这六六三十六根竹签管束在一个外用黄铜皮包裹描金髹过的小竹筒内。“过五关”的抽法是一个小钱只能得小菩萨一名。若用铜元,若过了三次五关以后,胜利还是属于自己,则供着在盘子正中手里鞭子高高举着的那位财神爷就归自己所有了
49、。三次五关都顺顺当当过去,这似乎是很难;但每天那湖北人回家时那一对大财神总不能一同回家,似乎是又并不怎样不容易了。等了一会,外面的签筒还在搅动。六弟是早把神魂飞出大门傍到那盘子边去了。我说,“老九,你听!”我是知道九妹衣兜里还有四十多枚小钱的。其实九妹也正是张了耳朵在听。“去罢。”九妹用目答应我。她把手去前衣兜里抓她的财产,又看着母亲老实温驯的说,“娘,我去买点薄荷糖吃罢!”“他们想吃了,莫听他们的话。”“我又不抽签,”九妹很伶便的分解,都知道妈怕我们去抽签。“那等一会粥又不能吃了!”本来并不想到糖吃的九妹,经母亲一说,在衣兜里抓数着钱的那只手是极自然的取出来了。妈又说必是六生的怂恿。这当然是
50、太冤屈六弟了。六弟就忙着分辩,说是自己正想到别的事,连话也不讲,说是他,那真冤枉极了。六弟说正想到别的事,也是诚然。他想到许多事情出奇的凶:那位像活的生了长胡子横骑着老虎的财神爷怎么内部是空的?那大肚子罗汉怎么同卖糖的杨怒山竟一个样的胖实!那个花瓶为什么必得四名小菩萨围绕?签筒声停止后,那铛铛铛漂亮的锣声便又响着了。这样不到二十声,就会把独脚凳收起来,将盘子顶到头上,也用不着手扶,一面高兴打着锣走向道门口去罢。到道门口后,把顶上的木盘放下,于是一群嘴边正抹满了包家娘醋萝卜碗里辣子水的小孩,就蜂子样飞了过来围着,胡乱的投着钱,吵着骂着,乘了胜利,把盘子中的若干名大小菩萨一齐搬走。眼看到菩萨随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