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是救中国 必背知识清单.docx(7页)

上传人(卖家):TECH 文档编号:1949383 上传时间:2021-12-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是救中国 必背知识清单.docx(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是救中国 必背知识清单.docx(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是救中国 必背知识清单.docx(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是救中国 必背知识清单.docx(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是救中国 必背知识清单.docx(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1.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背景:背景: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探索复兴之路:探索复兴之路: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它们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

2、竞争对手。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结论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另辟新路。2.2.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主心骨诞生)成立条件:成立条件:a.1917 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b.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c.1921 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道路探索:道路探索: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历史意义历史意义: a.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 和国家富强、 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b.经过 28 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 1949 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

4、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提醒特别提醒】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的建设。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转折点转折点:五四运动(意义意义: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

5、参与的广泛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具有里程碑意义)必然性必然性: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 (进程)【特别提醒】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特别提醒】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

6、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 (关系)特点(三个特点(三个“新新” ) : a.就领导权来说,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b.就革命前途来说,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c.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胜利标志:胜利标志: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对中国对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

7、现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对世界对世界:新中国的诞生,是 20 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理论成果: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历史成就】历史成就】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

8、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度基础。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1.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过渡时期:过渡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949-19561949-1956 年)年)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

9、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1956 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10、的意义: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的意义: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存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作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作用: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存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

11、会变革。2.2.在艰辛探索中前进在艰辛探索中前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崭新的历史课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崭新的历史课题: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共八大:中共八大:历史定位及价值:历史定位及价值: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

12、主要任务: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a.a.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b.b.主要任务: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成就: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成就: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人们的精祌面貌得到了极

13、大改变,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正确评价探索中的曲折:正确评价探索中的曲折: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发生了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一、伟大的改革开放一、伟大的改革开放1.1.改革开放的历程改革开放的历程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内容:内容:

14、1978 年 12 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意义:意义: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历程改革开放的历程改革开放起步阶段(改革开放起步阶段(19781978 年到年到 19921992 年):年):1980 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1982 年,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1984 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15、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1984 年,开放了大连、青岛等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 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1990 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至此,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城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改革开放逐步深化阶段(改革开放逐步深化阶段(19921992 年到年到 20132013 年)年)以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01 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2003 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

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改革开放全面深化阶段(改革开放全面深化阶段(20132013 年至今)年至今)2013 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2013 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易试验区。2017 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都表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2.改革开放的意义改革开放的意义改变四个面貌:改变四个面貌: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三个伟大飞跃:三个伟大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17、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一个重要法宝一个重要法宝,一个必由之路一个必由之路,两个两个关键一招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启示启示: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退步没有出路。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1.1.改革开放

18、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主题的提出主题的提出:1982 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核心内容核心内容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主要内容主要内容转变工作中心: 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

19、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提示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主题: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意义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要思想。含义含义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核心内容核心内容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的认识。贡献贡献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意义意义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 21 世纪。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核心内容核心内容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意义意义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

21、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提示】【特别提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核心内容内容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主要内容内容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意义意义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取得历史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

22、新时代。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

23、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特别提醒】正确理解这一道路【特别提醒】正确理解这一道路这一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

24、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地位: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25、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地位: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优势:优势:这一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又借

26、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 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实践。如何发展?如何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作用: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全各族人民奋勇前

27、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言、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

28、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要求:要求: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4【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1.新时代的科学内涵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地位: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内涵:内涵: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

29、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重要意义重要意义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 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原因

30、: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 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人世界前列。同时,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主要矛盾的转化主要矛盾的转化: :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认识认识: :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新

31、时代的发展要求: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要继续推动发展,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基本路线基本路线: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3.3.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新时代坚持

32、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原因原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 ,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无比崇高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如何一以贯之如何一以贯之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革命进行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

33、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在广袤国土上继续书写近十四亿人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篇章。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1.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的梦想。具体内涵具体内涵: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特别提醒】全面理解中国梦的内涵【特别提醒】全面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国家富强,就是要全面建成

34、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民族振兴,就是要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意义: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意义: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已成为激荡在近 14 亿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实现中国梦的要求实现中国梦的要求从与人民的关系看: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35、,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从与个人梦的关系看: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每个人都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从与世界梦的关系看: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2.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如何实现中国梦:如何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

36、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要充分认识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顽强生命力。始终成为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伟大四个伟大”关系:关系: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四者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共同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

37、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全过程,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5“四个伟大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什么?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什么?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3.3.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安

38、排战略安排第一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 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求:要求:对党和国家:对党和国家:为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人民当家做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

39、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一国两制 ”,推进祖国统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对个人:对个人:要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善于创新、永不懈怠,不负时代的要求、历史的期待。对青年对青年: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1.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主题: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40、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背景:背景: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是在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当代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当代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正是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坚定走在时代前列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坚定走在时代前列。正是在不断推进党的自我

41、革命,实现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和活力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和活力。正是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深邃思考、深刻总结,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探索、砥砺前行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2.2.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内容: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

42、心内容是“八个明确 ”(思想层面思想层面)和“十四个坚持”(实践层面实践层面)。【特别提醒】【特别提醒】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的灵魂。“八个明确八个明确”: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 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

43、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 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

44、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提醒】【特别提醒】“八个明确八个明确”的意义:的意义:“八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 集中反映着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十四个坚持十四个坚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以人民 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

45、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提醒】“十四个坚持十四个坚持”的意义:的意义:“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对外战略,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3.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为什么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为什么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意义

46、(重要性):意义(重要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历史地位历史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意义:指导意义: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6断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

47、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如何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何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综合探究一综合探究一回看走过的路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远眺前行的路一、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一、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 1生产力生产力: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总是处在不断进步的变化中,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2.2.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它决定着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及产品分配方式。3

48、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就要相应地发生变化。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1 1经济基础: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基础。2 2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哲学、艺术、宗教以及与之相应的政治法律机构、制度等,构成了社会的上层建筑。3.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决定上层

49、建筑。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变革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时,它有利于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进步。三、社会三、社会基本矛盾基本矛盾(1)(1)内内容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2)(2)作用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

50、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四、四、评判评判社会进步与否的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标准(1)(1)根本标准根本标准: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2)(2)其他因素其他因素:受到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外部影响等因素的影响,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发展道路有着不同的表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是由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历史的多样性反映出来的。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科学真理性:科学真理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政治 > 统编版(人教部编版2019) >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编)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是救中国 必背知识清单.docx(7页))为本站会员(TECH)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