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三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知识复习政治与法治知识复习第一课第一课 1.11.1 中华人民共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及两大历史任务主要矛盾及两大历史任务1.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也是认识和解央近代中国-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2.2.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3.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2、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提示提示: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主要矛盾及两大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主要矛盾及两大历史任务。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 ,也是人民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中国人民斗争的主心骨中国人民斗争的主心骨: :中国共产党诞生,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政治代表。2.中国共产党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
3、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1.2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一、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一、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1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创造了政治前提。2.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从而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当代中国的-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3.3.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
4、和历史经验, 为此后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二、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三、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三、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
5、主义进人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第二课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2 2.1.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性质和宗旨1.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2.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根本使命、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根本使命、根本宗旨(1)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2)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使命。(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3.3.党为什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6、党为什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2)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其凌驾于群众之上。(3)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试金石。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1.1.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含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含义立党为公立党为公,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
7、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执政为民执政为民,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党治国理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2.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1)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为人民掌好权(2)坚持人民全场和人民主体地位,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中智慧,切实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3)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示提示: :(1)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热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8、是脱离群众。(2)衡量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就是看它在性质、宗旨、纲领和指导思想等方面所具有的优于其他政党的特质。3.3.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具有新的目标任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具有新的目标任务到 21 世纪中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成为综合国力和国家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全体人民基本实现共同富裕,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2.22.2 始终走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时代前列一、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一、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1.1.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
9、代前列,就在于它以持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作为行动指南。2.2.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1)(1)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2)(2)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它科学的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的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3)(3)“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要思想,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始终做到“
10、三个代表”,这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4)(4)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5)(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法宝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法宝三、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发挥
11、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1.1.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是指共产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 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通过自己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共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2.2.必要性必要性(1)(1)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直接而具体的体现。(2)使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永葆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保证。3.3.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员前仆后继、顽强战斗、英勇牺牲;在社会主义
12、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广大党员不图名利、辛勤劳动,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树立了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第三课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3.13.1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一、坚持党的领导的必要性一、坚持党的领导的必要性1.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2.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1.1.政治领导政治领导,就是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政治原则方面的领导,主要
13、体现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沿正确方向前进,最重要的是,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2.2.思想领导思想领导, 就是党在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上的领导, 主要体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最重要的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3.组织领导组织领导,就是党在组织体系和组织工作方面的领导,主要体现为党的各级组织、党的干部、广大党员组
14、织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任务和目标而奋斗。在新时代坚持党的组织领导,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党管千部原则,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1.要确保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健全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党的领导制度体系。2.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政协、监察委员会、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3.坚持和完善党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
15、建设各个领域的全面领导各个领域的全面领导。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意义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意义1.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才能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可靠保障3.23.2 巩固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执政地位-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1.1.必要性必要性: :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一贯方针和要求,关系到党的纯洁性先进性2.2.要求要求: :
16、(1)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2)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必须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二、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二、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1.1.科学执政,科学执政,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补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2.2.民主执政,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了人民执欢依靠人民执政。民主执政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3.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4.4
17、.三种执政方式是有机统一的三种执政方式是有机统一的, ,其中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 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第四课第四课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4.1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做主一、我国的国体一、我国的国体1.1.宪法规定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家。”明确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国体国体) )。2.2.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社会
18、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1)它明确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庄严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人民性质。(2)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3)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结成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二、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二、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1.1.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 这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上。2.2.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管用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管用的民主, 我国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这
19、套制度体系体现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权益,激发了人民的创造活力,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避免相互掣时而导致内耗严重、效率低下的弊端。3.3.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在国家生活中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相关制度和法律的建立与完善,在实践中保障了人民民主的有效落实;从实现方式上看,我国不仅在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政府的组织等方面实行民主选举,还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民主协商。4.24.2 坚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一一、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1.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民主专政
20、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只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保持蓬勃的生机。2.2.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还担负着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维护国内正常社会秩序, 抵御国外敌对势力侵略和颠覆活动的历史任务。历史任务。二、我国国家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相适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二、我国国家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相适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保障1.1.对内职能,对内职能,主要是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2.2.对外职能,对外职能,主要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第
21、五课第五课5.15.1 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 :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一、一、我国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我国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1.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2.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最高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全国人民
22、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2.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大其他职权。三、人大代表三、人大代表1.1.产生及任期产生及任期: :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每届任期 5 年。 2.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地方各级人民代
23、表大会的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3.3.职权职权: :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人大代表的职权包括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等;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大代表应与选民保持密切联系;要进一步健全代表联络机制,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4.4.义务义务: :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5.25.2 人民代表大会制人民代表大会制: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政体、我国的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1.与国体关系与国体关系: :在我国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就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4、。2.2.含义含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定期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历史任务的政权组织形式。3.3.地位地位: :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1.1.根本原因及作用根本原因及作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基本功能,就是把体现
25、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照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并使之成为全体公民共同遵守的法律规范。2.2.必要性必要性: :一方面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突出强调权为民所赋,最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国家的其他制度,包括行政制度、监察制度、司法制度等,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立法创制出来的,都要受其统领和制约。3.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1)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突出的制度优势,人民代
26、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2)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3)保证了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4)维护了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5)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6)是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内容第六课第六课6.16.1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我国
27、基本的政治制度一、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1.1.内容内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地位:这些制度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相适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1.各民主党派的性质各民主党派的性质: :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区别于政协)2.2.中
28、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内容(1)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奉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方针。(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3)在政党之间的关系上,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4)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根本活动准则。(5)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人民政协”。3.3.优越性优越性(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创立了一种新型的
29、政党关系与政党制度形式,在当今世界独具特色。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依法参政,而不是轮流执政。(2)这一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4.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简称简称“人民政协人民政协”) )(1)(1)组成组成: :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2)(2)性质性质: :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
30、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3)(3)主题和职能主题和职能: :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提示提示: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6.26.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
31、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化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一、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化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1.1.表现表现: :一方面,各民族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另一方面,各民族又都凝聚在一个统一运共同体中。2.2.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包括一般行政地方, 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马3.中国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一部宪法、一个中央政府。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都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统辖。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1.含义含义: :是在国家领一领导下,在
32、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的制度。2.2.自治地方自治地方: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3.3.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4.4.民族区城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的政治制度民族区城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的政治制度(1)(1)坚实基础坚实基础: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创造性地进行了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为建设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2)我国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方针基本方针。(3)根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历史
33、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民族分布特点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4)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5.5.如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如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1)要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2)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尊严,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坚决反对和有力回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渗透、破坏活动。(3)必
34、须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6.6.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1)(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是我国-项长期的基本政策。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2)(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 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3)(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任何境外组织、 个人不得干涉我国的宗
35、教事务, 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4)(4)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不是要求他们放弃宗教信仰, 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 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6.36.3 基层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群众自治制度1.1.含义含义: :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2.2.组织形式组织形式(1)(1)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群众性
36、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主要职能其主要职能是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事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在农村基层治理实践中,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是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决的有效途径。(2)(2)按照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按照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任务是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
37、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节民间纠纷,协调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选举产生,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大大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提示提示: :A.村委会是村民的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B.村委会设立的目的是让村民自我管理本村日常事务。C.村委会的成员都是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其最高代表是村委会主任。D.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民在民主管理上的伟大创造。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村民自治提供法律保障。E.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村委会必须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3.人民群众直接行使
38、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1)(1)民主选举民主选举: :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和城市的居民委员会, 按法律规定均由本居住地的村民或居民选举产生。(2)(2)民主协商民主协商: :只有本着有序参与的原则,让居民或村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案。(3)(3)民主决策民主决策: :在农村, 凡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都要由村民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做出决定;在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通过召开居民会议进行。(4)(4)民主管理民主管理: :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5)(5)民主监督民主监督: :凡是与基层群众利
39、益密切相关和需要让基层群众知晓的事项都应公开, 让每个居民或村民了解,还应对基层自治组织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评议。4.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应该将其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加以推进。(2)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第七课第七课一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1.1.法律的产生法律的产生: :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2.2.本质本质:法律体
40、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它既维护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1)在古代社会,法律确认和保护人剥削人的等级制度,特权阶层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2)近代以来,法律的地位和权威不断提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逐渐成为现实。3.3.古老的中国为人类法治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古老的中国为人类法治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法系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法律文明。中华法系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法律文明。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开始制定成文法,并通过铸刑鼎、书竹简等方式发布法律;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主导思想,强调礼法结合;唐朝时期,我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并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传承和发展。二、马
41、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二、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1.1.法的产生以及决定因素法的产生以及决定因素(1)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开史阶段,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2)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2.2.法的类型法的类型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四种历史类型的法,即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3.3.法的基本法的基本特征特征(1)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种社会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
42、的两种基本形式。制定,是指国家根据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通过相应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订、修改和废止各种规范性文件以确立规则的活动。认可,是指国家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会生活中已经存在的某种行为规则以法律效力的活动。(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在任何国家,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都将由专门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责任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4.4.法的职能法的职能法在国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职能, 又具有社会职能。 法的政治职能是指法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法的社会职能是指法管理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法所具有的这两种职能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43、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中。5.5.我国当代的法我国当代的法我国当代的法是社会主义法。 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三、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三、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1.1.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一国的法治总是由该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并与其相适应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主张理念,也是中国人民的实践。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2.2.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
44、大成就。四、全面依法治国四、全面依法治国1.1.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原因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原因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2.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
45、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3.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1)(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2)(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3)(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
46、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4)(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5)(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第八课第八课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建设一、法治国家一、法治国家1.1.法治国家的内涵法治国家的内涵法治国家,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2.2.法治国家的特征法治国家的特征(1
47、)(1)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即宪法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2)(2)坚持良法之治坚持良法之治。一方面,良法应内容合理; 另一方面,良法应体系完备、规范系统、类别齐全、协调统一,能够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方可制定出良法,良法之下才有法治国家。(3)(3)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 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 在法治国家,公民的权利和尊严应得到法律的确认,并通过执法和司法加以保障。(4)(4)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为了规范权力的运行,就
48、需要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3.3.建设法治国家建设法治国家(1)(1)建设法治国家的措施建设法治国家的措施推进宪法实施推进宪法实施。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在宪法之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形成一个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
49、系,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完善法律实施机制。完善法律实施机制。已经制定的法律需要得到有效实施。政府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定分止争,惩罚犯罪,化解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2)(2)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通过建设法治国家,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二、法治政府二、法治政府1.1.法治政府的内涵法治政府的内涵(1)(1)职能科学的政府职能科学的政府。政府部门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关系的配置必须科学合
50、理。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都是法治政府必须担的基本职能。(2)(2)权贵法定的政府。权贵法定的政府。如果政府权力没有严格的法律界定,就会出现权力行使的错位缺位和越位等现象。因此需要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3)(3)执法严明的政府。执法严明的政府。执法严明重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求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从事执法活动。只有执法严明,才能保证政府有效履行职能,服务社会公众,确保宪法和法律的实施。(4)(4)公开公正的政府。公开公正的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公正执法要求将公平正义作为政务诚信的基本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