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docx

上传人(卖家):TECH 文档编号:1970051 上传时间:2021-12-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8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南半壁人口稠密,西北半壁人口稀少。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人口密度图,图中虚线为黑河腾冲线的一部分。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对我国人口分布格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地形和气候B土壤和植被C历史和文化D政治和经济2黑河腾冲线西北半壁总体上人口稀少,但局部地区人口分布较集中,此类地区大多()A海拔较高,气候凉爽B地处山麓,临近河流C矿产丰富,工业发达D平原广阔,土壤肥沃3关于图中区域人口稠密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历史悠久,开发时间长B地处山麓冲积扇,土壤肥沃C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气候适宜D位于陇海与京广铁路交会处,交通便捷下表为“2018 年我国部分省份人

2、口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省份广东浙江辽宁人口机械增长(万人)84.2449-5.2人口自然增长(万人)92.7631-4.4(注:人口机械增长=迁入人口数-迁出人口数)4广东、浙江是 2018 年人口机械增长最多的省份,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经济水平B国家政策C环境优美D地理位置5近些年来辽宁省出现人口流失现象,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使地区经济发展趋缓加速人口老龄化减轻人口压力改善环境质量ABCD6针对近些年辽宁人口流失状况,应采取的积极措施是()A制定政策,吸引优秀人才B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C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D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7下列对“

3、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解,正确的是()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最低承载能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可以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使人口数量超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ABCD8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按从优到劣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ABCD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于 2020 年 11 月 1 日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通过人口普查,可以为国家在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下图为我国三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图示信息反映出我国()A青少年人口比重持续增加B乡村人口比重持续增加C人

4、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D人口增速逐渐加快10东部人口比重的变化,表明东部地区()第 3页 共 8页第 4页 共 8页A人口密度持续增大B人数变化主要来自自然增长C人口数量先减后增D环境变迁是主导影响因素人口流动是人口因务工、经商、求学等原因,在地区间各种短期的、重复的或周期性的运动。对一个地区来讲,既有流入人口,也有流出人口,其数量、结构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图甲为基于腾讯位置服务和百度迁徙数据服务统计的 2017 年春节前后武汉市人口流动图,图乙为2020 年春节前流出人口占当地人口比重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2020 年腊月二十九凌晨之前,武汉出现了流出人口高峰,最可能的影

5、响因素是()A政策B经济C个人意愿D风俗习惯12武汉市流出人口的去向,最集中的地区可能是()A广东B北京C山东D河南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市各区县 2000 和 2005 年外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中心城区外来常住人口的变化,主要原因是()A产业结构调整B房价大幅上涨C严格落户政策D市中心空洞化14郊区外来常住人口变化带来的影响是()A降低环境人口容量B加速城市规模扩大 C加剧市区交通拥堵 D增加社会养老负担2019 年春运格局发生了大逆转:北、上、广等东部特大城市由过去春运旅客流出地变为春运旅客流入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5春运所带来的旅客流属于()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

6、移C省际人口迁移D人口流动16形成春运格局大逆转的保障性条件是()A边远地区民众脱贫致富B区域经济差异明显缩小C航空、高铁的快速发展D全国范围内七天小长假17造成我国春运格局大逆转的根本原因是()A家庭结构的变化B消费观念的转变C地域文化的差异D第三产业的发展下图为青藏高原在不同方位的人口流动数据图,完成下面小题。18关于青藏高原人口流动叙述正确的是()A离青藏高原越远相关度越高B东部城市季节变化幅度最大C主要集中在东部附近扇形区D相关城市主要沿交通线分布19青藏高原人口流动()A以人口流出为主B以务工为主要目的C选择水路运输为主D夏季因气候适宜最多复活节岛是一个孤悬于南太平洋中部的小岛,与最

7、近陆地的直线距离超过 1900 公里。考古发现,大约在公元 600 年左右,该岛开始出现人类活动。下图为复活节岛人口总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据图可知,复活节岛()At2 时期,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对外开放程度的提升Bt3 时期,整个岛屿的社会发展最为繁荣安定Ct4 时期的生态环境优于 t1 时期D在纯自然状态下提供的物资最多可以养活大约 2000 人21复活节岛人口数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说明()A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只受自然资源因素的影响B环境承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C人口数量只能低于环境承载力D人口数量的变化不受环境承载力的制约在人口老龄化

8、过程中,许多国家普遍地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明显,下图为中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转变预测图。完成下面小题。22我国城乡老龄化“倒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因经济相对落后,中老年环境优美寿命长B城市因经济相对发达,出生率较高C城市因经济相对发达,青壮年工作就业机会多D农村因经济相对落后,出生率较低23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推进()AT1 时期第一产业比重将会增加BT1 时期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减少CT2 时期新兴产业发展将受制约DT2 时期老龄化比重将达到 56%左右近年来,重庆城市发展迅猛,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下表示意 2010 年重庆市人口数及构成状况,读图表

9、回答下列下列小题。指标年末人口数(万人)常住人口2885其中:城镇1529乡村1356其中:0-14 岁49015-64 岁206165 岁及以上33424图中能正确表示 2010 年重庆市人口年龄构成的是()ABCD25全面放开二孩的人口政策对重庆市社会经济带来哪些影响()A人口增长速度长时间持续增加B带动养老需求的增长C长期来看有利于改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状况D缓解劳动力人口抚养压力第 7页 共 8页第 8页 共 8页26读图及表中材料,回答相关问题。生命障碍不利高温高温舒适低温不利低温冷金属粘皮4929242131810-20丙(1)根据甲,乙,丙图,指出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2)读丙

10、图,指出世界人口最集中分布的温度带。(3)解释乙图中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 0200 米的原因。27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区不同时期人口迁移图。材料二 2017 年“五一”劳动节山东某中学生小明调查“家族人口迁移”情况时,了解到他的爷爷在 20世纪 70 年代从山东迁往东北,1990 年又从东北迁回山东。材料三 1978 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山东省高 2/3,可到了 1985 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超过了黑龙江。(1)由材料一可知 1980 年前人口迁入地区主要是_。(2)结合材料二、三,小明的爷爷 1990 年又迁回山东的原因是什么?(3)1985 年后人口迁移的主要方

11、向又称“雁南飞”现象,该现象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我国常见的扶贫方式有易地搬迁扶贫与就地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是通过对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根本改善其生存和发展环境的一项重要专项扶贫工程。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低,贫困人口众多,根据“十三五规划”,贵州省拟通过易地搬迁实现部分贫困人口脱贫,下图为贵州省地形图(下图) 。(1)分析贵州省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原因。(2)分析贵州省实施易地搬迁脱贫政策过程中遇到的阻碍。答案第 1页,总 6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A2B3A【分析】1对我国人口分布格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自然因

12、素, 历史和文化、 政治和经济是社会经济因素, 故排除选项 C、D。黑河腾冲线西北半壁多高原、山地,地形复杂,土壤贫瘠;距离海洋较远,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因此人口稀少。黑河腾冲线东南半壁,多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距离海洋较近,降水多,气候湿润,自然条件优越,因此人口稠密。植被不是人口分布的决定因素,故排除选项 B;故地形和气候对我国人口分布格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A 正确。故选 A。2本黑河腾冲线西北半壁总体上人口稀少, 但局部地区人口分布较集中, 此类地区大多地处山麓,临近河流的地区,该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农业发达,交通便利,故该地区人口分布较集中,故选项 B

13、正确。海拔较高的地区,不适宜人类的生存,故排除选项 A;矿产丰富,工业发达是近代人口增多的因素,故选项 C 不符合题意;黑河腾冲线西北半壁,平原面积一般比较小,故排除选项 D。故本题正确选项为 B。3根据图中黄河的走向及行政区轮廓, 可判定图中区域属于渭河平原, 该区域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发达,故人口稠密。故选项 A 正确。渭河平原,是断层形成的谷地地形,不是山麓冲积扇,故排除选项 B;渭河平原在秦岭以北,属于温带半湿润地区故排除选项 C;陇海与京广铁路交会处是郑州,在河南省,故排除选项 D。故选 A。4A5A6A【分析】42018 年人口机械增长最多说明人口迁入较多,广东、浙江是

14、经济发达省份,其影响因素主答案第 2页,总 6页要是经济水平,经济发达吸引人口迁入,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5近些年来辽宁省出现人口流失现象, 劳动力不足, 使地区经济发展趋缓; 老龄人口比重变大,加速人口老龄化。正确。减轻人口压力 、改善环境质量是有利影响,错误。A 正确。故选 A。6针对近些年辽宁人口流失状况,应采取的积极措施是制定政策,吸引优秀人才;A 正确。进行产业升级,创造就业机会,不是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不符合中国经济发展形势;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不能在降低。BCD 错误。故选 A。【点睛】人口迁移影响:有利:促进了迁入地的经济发展,缓解迁出地的资源紧

15、缺问题,增加了当地经济发展。不利:加重了迁入地交通,环境,住房,上学等压力,不利于治安。7B8A【分析】7本题考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的理解。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故错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科技水平的提高, 人们开发利用资源的程度和范围提高, 可以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故正确;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但人口数量不能超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数量一旦超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环境就会遭到破坏,从而使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减小,故错误;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正确。综上所述,

16、B 正确。8本题考查人口数量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系。 表示人口数量始终保持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内, 故人地关系最为协调; 由于在一定时期内人口数量超过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环境破坏; 由于在一定时期内人口数量超过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环境破坏, 甚至导致当地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小, 故人地关系最不协调。A 正确。答案第 3页,总 6页9C10A【分析】9通过读图分析,从 1953 年至 2010 年,我国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较快,反映出人口老龄化日益现象严重,C 正确。结合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状况,青少年人口比重并非持续增长,而是呈波动状态,A

17、 错误。图中反映城市人口数不断提高,侧面反映出乡村人口比重在下降,B 错误。自然增长率在不断下降,人口增速在不断减慢,D 错误。故选 C。10我国总人口从 1953 年开始,基本上是持续增长的,虽然东部地区人口比重有所波动,但出生人口数量和人口迁入数量逐年增加,因此人口密度持续增大,A 正确。影响东部人口数量和人口比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机械增长率和经济发达程度,BD 错误。人口数量持续增加,C 错误。故选 A。11A12D【分析】112020 年腊月二十九 10 时,为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武

18、汉采取了封城政策,在该政策实施之前,武汉出现了流出人口高峰,所以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政策,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12武汉市流出的人口, 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口,这部分人口主要集中在距离武汉较近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根据选项所给省份来看,最集中的地区可能是河南,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13A14B【分析】13读图可知, 中心城区的外来常住人口减小増长幅度为负值, 主要原因是中心城区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和创新型产业转变,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迁出中心城区,中心城答案第 4页,总 6页区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高,而外来人口文化水平低,无法满足中心城区的需求,所以 A正确。 房

19、价大幅上涨并不是中心外来常住人口大量减少的原因, 因为外来人口多来此地工作,而不是购房,B 错误。严格的落户政策并不能使得中心城区人口减少、郊区人口增多,区域内落户政策差异不大,C 错误。我国东部地区如上海,市中心经济发达,并不会出现市中心空洞化的现象,D 错误。故选 A。14读图可知,外来人口主要为青壮年劳动力,可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加快城市化进程,B 正确。外来人口增加,对于环境人口容量没有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受到当地经济、资源等因素的影响,A 错误。郊区外来人口增加,对市区交通影响较小,C 错误。郊区外来人口增加属于人口的机械增加,会减轻人口老龄化,不会加重养老负担,D 错误。故选 B。1

20、5D16C17A【分析】15人口迁移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省际人口迁移属于国内人口迁移,而春运的旅客流是短期内的人口流动,不属于人口迁移,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16航空、 高铁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 便捷的交通运输是旅客出行的保障性条件,C 正确;边远地区民众脱贫致富,使得部分老人愿意到子女所在城市过年,这是春运格局大逆转的直接原因之一,不是保障性条件,A 错误;区域经济差异对春运逆转影响较小,且不是保障性条件,B 错误;小长假是原因,而不是保障性条件,D 错误。故选 C。17过去, 我国实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 导致家庭人口规模减小, 多独生子女家庭, 春

21、节期间,作为独生子女的年轻人选择留在大城市并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 造成春运格局大逆转,故春运格局大逆转的根本原因是家庭结构的变化,A 正确;消费观念的转变、地域文化的差异可能会促使身在老家的父母去大城市旅游,这应该是直接原因之一,BC 错误;第三产业如旅游业的发展也是直接原因,D 错误。故选 A。18C19D答案第 5页,总 6页【分析】18结合图例可看出,离青藏高原较远的广州和乌鲁木齐流动人口较少,A 错。东部城市季节变化较小,B 错。从图中看,青藏高原人口流动主要集中在东部附近扇形区,C 正确。相关城市交通情况从图中无法判断,D 错。故选 C。19青藏高原地广人稀,图

22、中人口流动数量较大,可推测出以人口流入为主,A 错。青藏高原经济相对落后,就业机会少,不是以务工为主要目的,B 错。青藏高原水路不通,不可能以水路运输为主,C 错。青藏高原夏季气温相对我国其他地区较低,气候适宜,到青藏高原旅游人数较多,D 正确。故选 D。20D21B【分析】20环境承载力受到资源、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t2 时期,该地人口数量和环境承载力均得到提高,据此推测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A 错误;t3时期,该岛实际人口超出环境承载力,环境恶化,人地关系紧张,B 错误;t4 时期,该岛实际人口接近环境承载力,但环境质量较 t1 时期差,C 错误;公元

23、700 年时,生产力落后,当时的环境承载力即为纯自然状态下的,最多可以养活大约 2000 人,D 正确,故选 D。21环境承载力受到资源科技对外开放程度、消费水平等多种因素因素影响,A 错误;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变化受到环境承载力的制约,可以高于环境承载力,但会导致人地关系紧张,CD 错误;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地区环境持续供养人口的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B 正确;故选 B。22C23C【分析】22由于城市经济相对发达,就业机会多,吸引了大量农村青壮年迁入,从而使得农村地区老年人口比重增大,呈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C 正确;并不是由于农村环境答案第 6页,总 6页优

24、美导致寿命长,A 错;城市经济相对发达,出生率相对较低,B 错;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出生率相对较高,D 错。故选 C。23T1 时期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农村青壮年向城市迁移明显,从事农业的人数减少,第一产业比重将会下降,A 错;T1 时期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相对廉价,生产成本较低,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增多,B 错;读图,T2 时期老龄化比重并未达到 56%,且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劳动力比重下降,新兴产业发展受到制约,C 正确,D 错。故选 C。24D25C【分析】24由表中数据可知,重庆 0-14 岁人口占约 17%,15-64 岁占 71%,65 岁及以上约占 12%;对应三角坐

25、标图符合条件的是。选 D 正确。25全面放开二孩的人口政策短时间内人口快速增长,A 错;带动少年儿童抚养需求的增长,B错;全面放开二孩的人口政策,长期来看有利于改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状况,C 正确;少年儿童比例增加加,增加了劳动力人口抚养压力,D 错。选 C 正确。26 (1)水源;地形;气候。(2)亚热带和温带。(3)属于平原地形,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发达;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建设城市成本低,工业发达,商业贸易频繁27 (1)东北(2)经济因素,1985 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农民收入高于东北。(3)有利影响: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思想、文化交流。不利影响: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公共设施负担。28 (1)地处山区,地势起伏大,土地资源贫乏;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缺乏,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交通不便,区域开放程度低。(2)交通不便,搬迁过程较困难;部分居民注重乡土情感,不愿搬迁;贵州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差异大:搬迁居民对就业问题的顾虑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地理 > 湘教版(2019) > 必修 第二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19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TECH)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