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跟踪训练.docx

上传人(卖家):大布丁 文档编号:2006728 上传时间:2021-12-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跟踪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跟踪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跟踪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五章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第五章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单选题一、单选题1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是()A内蒙古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还草B山东丘陵地区大面积种植柑橘C青藏高原地区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D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大力发展林业生产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环境问题更加严峻,其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环境承受着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发展中国家人均消耗资源多,浪费严重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治理污染的成本高ABCD冬虫夏草又叫虫草、冬虫草,是著名的具有滋补作用的奇异中药材,也是传统出口的珍品,

2、有着“一物竟兼动植两性”之说。近年来,虫草价格一路飙升,最贵时,每千克价格高达 4 万元以上。这刺激了大批的人进行采挖,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在我国()A三江平原B内蒙古高原C吐鲁番盆地D青藏高原4过度采挖冬虫夏草,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湿地减少B土地荒漠化C土地盐碱化D草场退化沙化“烧芭”属于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农耕方式,放一把火将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烧成“空地”,并利用燃烧的灰烬作为“天然”肥料。除林区农民传统的烧荒种植外,大量棕榈油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是造成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的两大主要原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

3、的主要原因是()林区农民烧荒种植 大量种植棕榈树的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气候恶化,频繁发生洪灾,大量原始森林被淹没 沿海城市人口激增,大量居民迁居雨林深处ABCD6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生物多样性减少沙尘暴急剧增加,风沙危害严重引发世界性的人口流动,该地人口急剧增加ABCD下图为我国现有主要盐碱地占耕地面积比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甲、乙两地耕地中盐碱地所占的比重大,其共同原因主要是A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B土壤贫瘠,化肥大量使用C冰雪融水多,地下水水位升高D灌溉不合理,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聚集8丙地盐碱地

4、占耕地比重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A人类不合理灌溉B地势低平,海水浸渍C降水集中,盐分随季节变化小D降水少,蒸发旺盛我国城市人口众多,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而垃圾焚烧是处理垃圾的一种重要方式。一套普通余热锅炉产生蒸汽用来发电的垃圾发电站,一天可焚烧垃圾万吨左右,可处理一个 300 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垃圾量的 80%,同时每日能产生 10 万度电,解决 4 万至 5 万人一天的用电需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城市建垃圾焚烧站的主要作用是A缓解人地矛盾B改善城市环境质量C加剧大气污染D解决城市能源紧张问题10垃圾发电站的建设应A远离城市B接近垃圾源C靠近河流D靠近交通干线下图为人与环境关系示意。据此完成

5、下面小题。11以下所列项目与图中 A、B、C、D 箭头表示意义组合正确的是()铁矿石、水产品煤渣、污水酸雨和光化学烟雾植树造林、治理污染AABCDBABCDCABCDDABCD12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要有箭头 D 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B由图可知,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无法使其协调C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可能影响到人类D箭头 D 表示的人类活动力度较大,可能产生环境问题研究发现,近年来南亚棕色云团季节性爆发加剧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消融。棕色云团由高浓度的颗粒物(主要成分有黑碳、棕碳、矿物粉尘等)组成,沉降后会使冰雪变脏。下图为 1 月份棕色云团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

6、题。13棕色云团加剧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消融,主要原因有大气反射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弱地面反射减弱地面辐射增强ABCD14南亚地区 1 月份棕色云团爆发最显著,主要原因是A降水稀少B冬季风强C对流旺盛D工业发达下图示意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具有“气候湿润、林地多”显著特点的生态功能区是Aa、bBb、fCc、eDd、g16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AcBdCeDf二、综合题二、综合题17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球性问题。下图是“几种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图”。

7、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厄尔尼诺(圣婴)现象对东南亚哪个国家的气候影响最大?(2)穿越北冰洋是东亚北美欧洲之间海运的捷径,但目前仍未通航。然而,科学家们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这条具有商业价值的海运航线就会开通,为什么?(3)目前图上 A 区因为气候变化及人类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利用,面临的环境问题是什么?(4)北美东部及欧洲是全球酸雨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主要原因有哪些?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 据调查,1998 年山西省有 1 800 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

8、至 2014 年已形成 4 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 14 个 500 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 下图示意1994 年和 2014 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1)指出 20 世纪 90 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2)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19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 以甲为代表的所示的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 造成这一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主要有_,人为原因主要有_。(2)丙所在的地形区是_,这个地形区中的大城市由于空气污染而造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是_,造成这一环境问题的气候条件是_,

9、当地能源结构的特点是_。(3) 图中 18 各城市生活与生产面临的最大环境资源问题是_, 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4) 图中 AF 各城市由于能源结构以_为主, 冬季采暖期长, 重工业集中, 所以环境污染以_污染最为突出。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A【解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主要就是保护好自然环境,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内蒙古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是对草原的保护,故 A 符合题意。柑橘属于亚热带作物,山东丘陵地区大面积种植柑橘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青藏高原地区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会造成生态破坏,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大力发展林业生产不适合,故 BCD 不符合该理念。

10、故选 A。2C【解析】发展中国国家更容易引发环境问题,主要原因是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加迅速,面临着人口和发展的双重压力。同时为了促进工业化进程,大量引进发达国家一些高耗能、有污染的工业发展。故选 。中国家的生活水平较低,人均消耗比发达国家要小,错;发展中国家对于治理污染动力不足主要是资金短缺,错。故答案选 C。3D4D【解析】3冬虫夏草主要分布与高海拔草原地区,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区域为青藏高原,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4采挖冬虫夏草会翻动表层土壤,破坏当地草原环境,导致草场退化沙化,D 正确。故选 D。5A6C【解析】5结合材料可知,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林区

11、农民烧荒种植和大量种植棕榈树的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正确。故选 A。6热带雨林被破坏会导致破坏水循环,导致气候异常,旱涝失调,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正确。植被破坏导致雨林物种的大量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正确。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破坏,会使沙尘暴增加,风沙危害严重,热带雨林地区降水多,气候湿润,错误。热带雨林区高温多雨,不适合人类居住,不会产生人口急剧增加,错误。故选 C。7D8B【解析】7甲、乙两地均位于干旱、半干旱区,蒸发旺盛,灌溉不合理,使得盐分易在地表聚集,形成盐碱地,D 正确;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盐碱地比重应较小,盐碱地成因与人口密度小关系不大,主要是不合理灌

12、溉造成,A 错;土壤贫瘠,化肥使用量大,可能导致土壤板结,不是盐碱化,B 错;乙地主要依靠黄河水灌溉,不是冰雪融水导致的,C 错。选 D 正确。8 丙地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耕地中盐碱地所占比重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滨海地带地势低平, 海水浸渍;人类不合理灌溉不是自然原因;该地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盐分随季节变化大;该地位于季风区内,夏季降水多。选 B 正确。9B10A【解析】9通过建立垃圾焚烧站,减少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B 正确;环境人地矛盾不是其主要作用,A 错误;垃圾焚烧会造成大气污染,C 错误;垃圾焚烧也用来发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城市能源紧张,但是不能解决城市能

13、源紧张的问题,D 错误。故选 B。10垃圾焚烧发电会造成大气污染,应远离城市,A 正确;接近垃圾源和靠近交通干线不是垃圾发电站的首要考虑因素,B、D 错误;垃圾发电站需要河流提供水源,但也可能对河流水源造成污染,C 错误。故选 A。11A12D【解析】11读图可知,图中 A 表示人类社会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如铁矿石、水产品等,因此 A 与组合正确;图中 B 表示人类社会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如煤渣、污水等,因此 B 与组合正确;图中 C 表示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馈作用,如人类排放废弃物后产生的酸雨和光化学烟雾,因此 C 与组合正确;图中 D 表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改造,如植树造林、治理污染等,因此

14、 D 与组合正确。综上所述,选项 A 符合题意,排除选项 BCD。故选 A。12图中 D 表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改造,如果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良性的,则有可能不产生环境问题,A 错误;由图可知,人类与环境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只要人类活动在环境承载力以内,就有可能人地关系达到协调,B 错误;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也影响到人类,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C 错误;箭头 D 表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改造,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力度较大,如果人类活动越过了环境承载能力,就可能产生环境问题,D 正确。故选 D。13C14A【解析】13棕色云团使得大气反射增强,则到达地表的太阳辐

15、射减弱,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可能减少,气温可能降低,不会加剧喜马拉雅山的冰川消融,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棕色云团由高浓度的颗粒物(主要成分有黑碳、棕碳、矿物粉尘等)组成,大气逆辐射会增强,不会减弱,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棕色云团由高浓度的颗粒物(主要成分有黑碳、棕碳、矿物粉尘等)组成,沉降后会使冰雪变脏,地表冰雪颜色加深,使得地面反射减弱,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地面辐射增强,气温升高,使得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消融加剧,、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 符合题意,排除 A、B、D。故选 C。14南亚地区 1 月份,盛行东北季风,盛行大陆气团,天气晴朗,大气稳定,降水稀少,空气中黑碳、棕碳、矿物粉尘等颗粒

16、物不易沉降,容易聚集,从而使得棕色云团爆发最显著,A 符合题意;如果当地冬季风强劲,空气中的颗粒物容易扩散,不易聚集形成棕色云团,B 不符合题意;如果当地对流旺盛,容易形成对流雨,空气中颗粒物容易沉降,不易聚集形成棕色云团,C 不符合题意;工业发达,排放的颗粒物污染物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这不是南亚地区 1 月份棕色云团爆发最显著的主要原因,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15D16C【解析】15读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得知,a、b 生态功能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这些地区气候的大陆性强,温差大,降水少,草原较少;b 生态功能区位于河西

17、走廊,地表并不崎岖;f 生态功能区位于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并不少;c、e 生态功能区的晴天多,光照充足,但 c 地区多风沙气候较为干旱。d 生态功能区位于东北地区,g 生态功能区位于东南丘陵地区,两地区气候都较湿润,且都是我国森林的主要分布区,D 对。故选 D。16读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得知,再结合上题,e 生态功能区位于青藏高原上长江、黄河的发展地区,该地区地势高,蒸发下渗量较小,地表多湿地,将此地规划为生态功能区,其主要目的是保护湿地、涵养水源,C 对。c 地区主要是防风防沙防止沙漠化为目的的,A 错。d 生态功能区

18、位于东北地区主要是为了保护森林植被的,B 错。f 生态功能区并非保护湿地,D 错。故选 C。17 (1)印度尼西亚。(2)全球变暖将导致北冰洋海冰融化,有可能开辟出新的航线。(3)土地沙漠化。(4)工业、交通发达,排放大量酸性气体;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带来丰富的水汽。酸性气体和水汽结合,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酸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分布、成因、影响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解析】(1)根据图中圣婴现象发生的区域可知,厄尔尼诺现象对印度尼西亚气候的影响最大。(2)北冰洋航线纬度高,封冻期较长,但全球变暖将导致北冰洋海冰融化加剧,所以东亚-北美-欧洲的

19、北冰洋航运条件改善。(3)读图可知,A 区域主要分布在沙漠分布区的外围,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A 区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气候偏干旱,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土地沙漠化问题突出。(4)酸雨的形成,一是要有降雨,二是空气中二氧化硫以及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含量增加。首先,北美东部、欧洲等地区工业、交通发达,排放了大量酸性气体;其次,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带来丰富的水汽,酸性气体和水汽结合,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酸雨。所以北美东部以及欧洲等地区酸雨问题较为严重。18 (1)(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

20、煤粉飘浮等问题。(2)生产过程:(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和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运输过程:(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解析】 (1)1998 年山西省有 1800 余家小焦化企业,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从图中可以看出运输线路长,在运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飘浮等问题。(2)分析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的措施,可以从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等方面考虑;

21、为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污染,可以从改变交通运输方式等方面考虑。生产过程: 2014 年已形成 4 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和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运输过程: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减少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污染。19土地荒漠化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地表植被稀疏(任答 2 点 )过度放牧、破坏植被、过度开垦(任答 2 点)四川盆地酸雨湿润多雨以燃煤为主淡水资源短缺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降水变率大,且春季多大风,蒸发量大,

22、河流径流量小(任答 3 点)燃煤大气【解析】 (1)从图中看,甲所代表的地区位于新疆,气候干旱,突出的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地表植被稀疏。人为原因是人口激增和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如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等。(2)丙所在地形区为四川盆地。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多雨,盆地地形,污染物不易扩散,大气污染产生的环境问题为酸雨。形成的气候条件为湿润多雨。当地的能源结构以燃煤为主。(3)图中 18 城市位于我国的华北地区,生活与生产面临的最大环境资源问题是淡水资源短缺。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可从气候、水文等方面来分析。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春季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气温回升快,且春季多大风天气,蒸发量大,因此淡水资源不足。(4)图中 AF 各城市位于我国北方地区,能源结构以燃煤为主,冬季采暖期长,重工业集中,所以环境污染以大气污染最为突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地理 > 人教版(2019) > 必修第二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19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跟踪训练.docx)为本站会员(大布丁)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