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2008890 上传时间:2022-01-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11 页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10. ( 16.0 分 )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下面小题。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

2、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被收:被逮捕。中外:朝廷内外。琢钉:古时候一种儿童游戏。遽(j)容:恐惧的脸色。冀:希望。(1)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意与日去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B. 元方入门不顾顾野有麦场C. 时融儿大者九岁学而时习之D. 二儿故琢钉戏温故而知新(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去后乃至屠乃奔倚其下B. 相委而去博学而笃志C. 冀罪止于身非得一人于井中D.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覆巢之下(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B. 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C. 大人岂见/覆巢/之下

3、复有完卵乎D. 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5)上述两文中的元方与孔融的两个儿子年纪虽小,却非等闲之辈,他们分别有哪些过人 之处?第 2 页 共 11 页10.(1)B(2)C(3)A(4)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把人丢下,自己走(离开)了。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把人丢下,自己走(离开)了。当时孔融的两个儿子大的九岁,小的八岁。当时孔融的两个儿子大的九岁,小的八岁。(5)元方:知信明礼,机智聪明,明白事理,正直率真。)元方:知信明礼,机智聪明,明白事理,正直率真。孔融的两个儿子:年纪虽小,处变不惊,安定从容,无

4、所畏惧,审时度势,预料到灾祸的孔融的两个儿子:年纪虽小,处变不惊,安定从容,无所畏惧,审时度势,预料到灾祸的到来。到来。【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常用文言【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常用文言实词实词【解析【解析】 【分析】【分析】 A :意志:意志/打算;打算;B:回头看;:回头看;C:当时当时/不时;不时;D:仍然仍然/旧知识。旧知识。A:才:才/于是,就;于是,就;B:表顺承:表顺承/并列;并列;C:在,介词;:在,介词;D:的,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A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句话的意思是: 父亲难道见到

5、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据此可父亲难道见到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据此可知正确的断句应为:知正确的断句应为: 大人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复有完卵乎 。故选。故选 A。关键词语,期:约定。委:舍弃。去:离开。关键词语,期:约定。委:舍弃。去:离开。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是省略句,完是省略句,完整的句子为:整的句子为: (你父亲)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你父亲)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这是判断句。这是判断句。面对友人的无理怒斥面对友人的无理怒斥,元方以元方以“ 君与家君期日中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对

6、子骂父,则则是无礼是无礼。 ”进行反驳进行反驳,可见他知信明理可见他知信明理,机智聪明机智聪明,明白事理明白事理;当友人当友人“ 惭惭,下车引之下车引之”他他”入门不顾入门不顾”可见其性格率真可见其性格率真。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中中“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孔融被收,中外惶怖 ”时,而其时,而其两个儿子两个儿子“ 故琢钉戏,了无遽容故琢钉戏,了无遽容 ”,可见他们年纪虽小,却处变不惊,安定从容,无所畏,可见他们年纪虽小,却处变不惊,安定从容,无所畏惧,而儿子说的话惧,而儿子说的话“ 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可见其审时度势,预料灾祸的到来。可见其审时

7、度势,预料灾祸的到来。据此作答。据此作答。参考译文:参考译文:孔融被逮捕孔融被逮捕,朝廷内外非常惊恐朝廷内外非常惊恐。当时孔融的两个儿子大的九岁当时孔融的两个儿子大的九岁,小的八岁小的八岁。两个儿两个儿子仍然在玩琢钉游戏,一点惶恐的样子都没有。孔融对使者说子仍然在玩琢钉游戏,一点惶恐的样子都没有。孔融对使者说:罪责可以仅限于自己一身罪责可以仅限于自己一身,两个儿子可以保全性命吗两个儿子可以保全性命吗?他的儿子从容地进言说他的儿子从容地进言说:父亲难道见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父亲难道见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整不碎的鸟蛋吗?不一会儿逮捕他们的差役果然也到了。不一会儿逮捕他们的差役果然

8、也到了。第 3 页 共 11 页(一)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717 分)分)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8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之”的意义和用法,与的意义和用法,与“夫君子之行夫君子之行”中的中的“之之”相同的一项是相同的一项是(3 3 分)分)A下车引之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久之,目似瞑,意暇甚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1919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3 分)分)A夫君子/之

9、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B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C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D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20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 3 分)分)A本文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B “学须静也” 的 “学” 已不是一般的学习, 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 “静”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是从正面说明淡泊与宁静的重要性。D本文用精炼简短的文字,就把修身养性和治学为人之道讲得清清楚楚,可谓言简意赅,字字千金。2121

1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8 分)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第 4 页 共 11 页1818(3 3 分)分)D D结构助词结构助词的的1919(3 3 分)分)C C2020(3 3 分)分)C C 反面论述反面论述2121(8 8 分分)不能内心恬淡不能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没办法达到远不能宁静专一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的目标大的目标。(“淡泊淡泊”“明明”“致远致远”各各 1 1 分分,大意大意 1 1 分分)年纪随同时光疾速

11、逝去年纪随同时光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丧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意志随岁月而丧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陋室穷困的陋室,到那时再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到那时再后悔又怎么来得及!(“驰驰”“去去”“复复”各各 1 1 分分,大意大意 1 1 分分)5 (12 分)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 “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 “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

12、闻也。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下列语句中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及其家穿井及:待,等到B.淫慢则不能励精淫:放纵C.国人道之道:讲述D.险躁则不能治性治:治理(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及其家穿井/其一犬坐于前B.静以修身/以刀劈狼首C.有闻而传之者/温故而知新D.国人道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A.不能内心平淡,随遇而

13、安,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没办法完成远大目标。B.不能内心平淡,随遇而安,就没办法阐明意志,不能宁静专一,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第 5 页 共 11 页标。C.不能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阐明意志,不能宁静专一,就没办法完成远大目标。D.不能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4)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两文说理透辟,但手法各异。甲文寓理于事,富有说服力;乙文则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让说理走向深刻。B.两文结构清晰,甲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有开端、发展、结局;乙文从立志、学习、惜时三个层次进行阐述。C.两文语言简洁,各具特色

14、。甲文语言凝练、幽默风趣;乙文文字清新雅致,不事雕琢,说理平易近人。D.两文皆短小精辟,引人深思。甲文告诉我们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态度,不能轻信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乙文告诫儿子要通过勤学获取高官厚禄。(1)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殊用法,如通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

15、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ABC正确。正确。D有误,句意: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治:修养。有误,句意: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治:修养。故选:故选:D。(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其:代词,他其:代词,他/其中的;其中的;B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介词,用;介词,用;C而:连词,表承接而:连词,表承接/表示承接。表示承接。D之:代词,代指这件事之:代词,代指这件事/助词,的。助词,的。故选:故选:C。(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

16、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达句顺。第 6 页 共 11 页句中重点词:淡泊,内心淡泊,不慕名利。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明志,句中重点词:淡泊,内心淡泊,不慕名利。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达到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句意为:不能内心平淡,随遇而安

17、,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没办法完成句意为:不能内心平淡,随遇而安,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没办法完成远大目标。远大目标。故选:故选:A。(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ABC正确;正确;D有误有误, “乙文告诫儿子要通过勤学获取高官厚禄乙文告诫儿子要通过勤学获取高官厚禄”错错,由由“非淡泊无以明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非宁静无以致远无以致远”可知勤学不是为了获取高官厚禄。可知勤学不

18、是为了获取高官厚禄。故选:故选:D。答案:答案:(1)D(2)C(3)A(4)D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 58 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

19、矣!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有仙则名名:出名,有名B惟吾德馨惟:只C陶后鲜有闻鲜:少D宜乎众矣宜:合适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龙则灵然则天下之事B何陋之有同予者何人第 7 页 共 11 页C何陋之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可爱者甚蕃花之隐逸者也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A虽然是简陋的屋舍,唯有因我(住屋的人)的德行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B虽然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德行清馨(就不感到简陋了) 。C这是简陋的屋舍,唯有因我(住屋的人)的德行清馨(就不感到简陋了) 。D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

20、德行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8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文皆用修辞。甲文使用对偶修辞,句子工整优美;乙文使用拟人等修辞,语言形象生动。B两文语言皆骈散结合,甲文骈句为主,句式整齐,音韵谐美;乙文散句为主,错落有致,富于变化。C两文皆点题状物。甲文从居室环境和日常生活展开描写表现陋室不陋;乙文从生长环境、形象、香气等方面展开描写,阐释“独爱莲”的原因。D两文都借景抒情。甲文借“陋室”表达志趣;乙文通过赞美莲表达作者的人生态度。5D宜:应当宜:应当。6 BA 项项就就/ /那么那么; C 项项宾语前置的标志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于主谓之间用于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取消句子独立

21、性; D 项项相当于相当于 “的事(东西的事(东西) ”/ /助词,表判断;助词,表判断;B 项项都是疑问代词,什么都是疑问代词,什么。7D此句的翻译一共有三处设错点此句的翻译一共有三处设错点,第一处第一处“斯斯”是是“这这”的意思的意思;第二处第二处“惟惟”是是“只只”的意思;第三处的意思;第三处“馨馨”是是“德行美好德行美好”的意思。的意思。8DD 项项“两文都借景抒情两文都借景抒情”说法错误,两文都是托物言志。故选说法错误,两文都是托物言志。故选 D 项。项。(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 1114 题。(11 分)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

22、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第 8 页 共 11 页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23、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不亦说乎(同“悦”,愉快)B.吾日三省吾身(自我检查、反省)C.非宁静无以致远(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D.险躁则不能治性(达到)12.下列对甲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 分)()A.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B.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C.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D.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24、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甲文第则中的“君子”与乙文中的“君子”意思相同,都指有才德的人。B.甲乙两文都强调了要重视品德修养,治学要有正确的方法,还要惜时。C.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诸葛亮认为,学习必须宁静、明志。D.诸葛亮提出的“君子之行”是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1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5 分)(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 分)译文:(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1 分)译文:(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25、(2 分)第 9 页 共 11 页译文:11.D11.D12.C12.C13.B13.B14.14. (1)(1)孔子说孔子说: :“光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光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 ,光思考却不学习就会感到疑惑光思考却不学习就会感到疑惑。 ”(2)(2)吃粗粮吃粗粮, ,喝冷水喝冷水, ,弯起胳膊当枕头弯起胳膊当枕头, ,快乐就在其中了。快乐就在其中了。(3)(3)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 ,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四川省遂宁市四川省遂宁市 2020-20212020-2021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

26、(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14 分)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三人成虎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 谓魏王曰: “今一人言市有虎, 王信之乎?”王曰: “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恭曰: “夫市之无虎明矣, 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

27、。”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注:“庞恭”一作“庞葱”)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 分)A.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陈太丘与友期行 )B.王信之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十二章) )C.寡人自为知/屠自后断其股( 狼 )D.而谗言先至/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狼 )14.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例句: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A.久之,目似瞑( 狼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第 10 页 共 11 页C.有闻而传之者( 穿井得一人 )D.夫君子之行( 诫子书 )15.用现代汉

28、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 分)(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2)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16.对于传言宋君和魏王的态度有何不同?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言?(4 分)13.D14.C15.【答案答案】 (1)寻到的消息如此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还不如不知道。 (2 分分) (2)大街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大街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 (2 分)分)16 【答案答案】 .宋君对于谣言将信将疑宋君对于谣言将信将疑, 令人问之于丁氏体现了他的令人问之于丁氏体现了他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

29、有发言权”的求实求真精神;的求实求真精神;魏王听信三人成虎,可以看出他缺乏主见,立场不坚定,缺乏清醒的魏王听信三人成虎,可以看出他缺乏主见,立场不坚定,缺乏清醒的头脑头脑。 (意思接近即可意思接近即可)现实生活中对于传言我们要不听谣现实生活中对于传言我们要不听谣,不信谣不信谣,做到谣言止于智者做到谣言止于智者。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身素质。 (意思接近即可(意思接近即可) (一点一分)(一点一分)(一)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515 分)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710 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30、?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7. 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 分)第 11 页 共 11 页A. 不义而富且贵富而可求也B. 吾日三省吾身日中不至C. 不成人之恶是人之所恶也D. 为人谋而不忠乎吾亦为之8. 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31、不处也B.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C.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D.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9. 下列对选段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选文句中“学而时习之”和句中“传不习乎”,主要讲的是学习方法。B第句中“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是从反面论述问题,主要讲的是学习态度。C选文第句和第句都运用了对比手法,告诫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富与贵”。D选文都是儒家的修身之言,讲的是学习问题、做人的道理,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32、7.7. A A(A:A:均为均为“富贵,财富富贵,财富”之意;之意;B:B: 前者:每天,后者:中午;前者:每天,后者:中午;C:C:前者:陋习,不好前者:陋习,不好的行为,后者:厌恶;的行为,后者:厌恶;D:D:前者:替;后者:做)前者:替;后者:做)8.8. C( (依据后句,可知为依据后句,可知为 C)C)9.9. B B (应该讲的是个人修养)(应该讲的是个人修养)10.10.(1 1)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对于我来讲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答对答对“不义不义” ,1 1 分,前后句各分,前后句各 1 1 分,共分,共 3 3 分)分)(2 2)君子成全他人的好事君子成全他人的好事,不成全他人的坏事不成全他人的坏事;而小人的所作所为却恰恰相反而小人的所作所为却恰恰相反。( (一一句句1 1 分,共分,共 3 3 分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统编)部编版 > 七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