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下图为华北平原某城市 2003 年和 2013 年供水状况对比图。完成 1、2 题。1.与 2003 年相比,2013 年()A.水资源循环利用率降低B.供水总量大幅度增加C.供水结构发生变化D.再生水变化量最大2.南水北调对该市的影响有 ()水资源短缺问题得到解决利于改善生态环境降低水的使用成本利于减轻地面沉降问题A. B. C. D.【解析】 1 选 C,2 选 B。 第 1 题,读图可计算,2003 年供水总量为 35.8108m3,2013年供水总量为 33.3108m3,供水总量下降;再生水 2013 年供水量大于 2003 年,说明
2、2013 年再生水的利用比例上升,故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读图可知,和2003 年相比,2013 年地下水和地表水供水量下降,再生水和南水北调水供水量上升,故其供水结构发生了变化;地下水变化量最大。第 2 题,南水北调能够缓解该市水资源短缺状况而不能解决,故错误;南水北调能够减少地下水的开采,有利于缓解地面沉降,改善生态环境,故正确,南水北调投资巨大,其成本较高,不会降低水资源的使用成本,故错误。目前,市场上的家用节水型水龙头大多是通过加气或减小过流面积来降低通过水量。下图为某种节水型水龙头工作原理示意图。读图回答 3、4 题。3.该水龙头体现了水资源合理利用方式中的 ()A.开源B.节流C.
3、海水淡化D.净化4.下列生活方式中与上图体现的水资源合理利用方式不同的是()A.用淘米水洗菜B.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C.用节水马桶D.用淡化后的海水做饭【解析】3 选 B,4 选 D。第 3 题,该图是节水型水龙头工作原理示意图,体现了水资源合理利用方式中的节流;该方式不能开源,不能增加水资源的数量,不能净化水资源;海水淡化属于开源的方法。 第 4 题,该图体现的水资源合理利用方式是节流,用淘米水来洗菜,是节流措施;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使用节水马桶都是节流措施;用淡化后的海水做饭属于开源,不是节流措施。地处渤海之滨的河北沧州市,水资源供应十分紧张,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为解决供水问题,不得不超采地
4、下水,成为我国“成长”最快的地下水漏斗群之一。沧州市中心地面整体沉降 1.68 米。据此回答 5、6 题。5.河北沧州市的地下水漏斗群可能造成的危害是()A.引起地面沉降,危害建筑物安全B.导致地下水污染并引发构造地震C.不会影响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将导致当年降水量大幅度减少6.为防止地下水漏斗群的进一步增大,应采取的积极措施是 ()A.关闭需水量大的工业部门B.雨季时把地表水回灌到地下漏斗区C.缺水时向地下灌入海水,以提高地下水位D.将水泥浆灌入地下漏斗区,防止地面进一步沉降【解析】5 选 A,6 选 B。第 5 题,地下水漏斗群导致地下承压力减小,会引起地面下沉,导致地面建筑物倒塌。第
5、 6 题,关闭需水量大的工业部门,影响经济发展,不现实;雨季时地表水丰富,可把地表水回灌到地下漏斗区;旱季时地表缺水,不可能进行地下回灌,向地下灌入海水,会使地下水水质变差;用水泥浆灌入地下漏斗区,防止地面进一步沉降,不仅做不到,而且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读“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 GDP 耗水量表” 。 完成 7、8 题。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世界平均人均水资源拥有量(m3)2 200 8 952 18 245 3 3578 900每万元 GDP耗水量(m3)5 0455143872881 3447.由表中数据分析可以看出()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B.我国每万元
6、 GDP 耗水量约是美国的 10 倍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1/3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8.我国每万元 GDP 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D.水污染严重【解析】7 选 B,8 选 B。第 7 题,直接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并结合各国人数进行计算可知: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法国,但水资源总量远远高于法国。 我国每万元 GDP 耗水量大约是美国的 9.62 倍,接近 10 倍。世界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我国平均水平的 2.47 倍,即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1/4。澳
7、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并不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而是因为人口总数少造成的。第 8 题,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科技水平低,设备更新慢,再加上节水意识淡薄,浪费现象严重,使得我国每万元 GDP 耗水量高于其他国家。棕地是指废弃或半废弃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与设施。 德国东北部的卢萨蒂亚地区,1920 世纪采矿业发展迅速,20 世纪 90 年代矿区纷纷关闭,形成一系列棕地。2000 年起,德国对该地区进行棕地整治回填矿坑,恢复森林,建设人工湖,开发新型居住区,发展工业旅游。据此完成 9、10 题。9.卢萨蒂亚棕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人口锐减 B.资源耗竭 C.产业升级 D.生态恶化1
8、0.德国整治卢萨蒂亚棕地的首要任务是()A.改善生态环境B.优化交通布局C.发展旅游产业D.促进商业发展【解析】9 选 B,10 选 A。第 9 题,由材料可知,德国东北部的卢萨蒂亚地区,19-20世纪采矿业发展迅速,20 世纪 90 年代矿区纷纷关闭,形成一系列棕地。该地的棕地形成原因为矿产资源的枯竭。第 10 题,随着棕地的形成,该地生态环境恶化,综合整治过程中回填矿坑,恢复森林,建设人工湖,都是进行生态环境的改善。11.材料一我国南北方资源分布比较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耕地面积64%36%矿产资源59%41%水资源19%81%材料二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1) 我 国 耕 地 面 积
9、北 方 大 于 南 方 , 而 单 产 却 低 于 南 方 , 其 主 要 原 因 是_不如南方。(2)南方的水资源占全国的 81%,为何经常出现严重的干旱现象?(3)图中 A 地区(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潜力高,但近年来已不再是我国商品粮的基地,从资源安全问题的角度分析原因。【解析】第(1)题,我国南北方农业单产差异原因,从热量和水分资源条件分析回答,水热状况是影响农业单产的主要自然条件,我国北方虽然耕地面积大于南方,但因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降水较少,单产不如南方地区。第(2)题,我国南方干旱的原因,主要是从水资源禀赋问题的原因分析,我国南方属于亚热带、 热带季风气候,虽然年降水总量多,但
10、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少雨季节水分不足,雨季大量的水又白白流失,所以经常出现严重的干旱灾害。第(3)题,农业商品粮基地分析要从耕地资源和利用成本两个角度回答,A 地区为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其水热资源非常丰富,农业生产潜力高,但因人口密集,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耕地面积大幅减少,地价上升,利用成本提高。答案:(1)水热资源(2)夏季风强弱不同,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3)A 地为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地价上升,粮食生产成本提高。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
11、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据此回答 1214 题。12.衡量地区水资源的多少,通常用下列哪一指标()A.多年平均降水量B.多年平均蒸发量C.多年平均径流总量D.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13.实施“引松济辽”工程的原因是因为辽河流域()水资源总量少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加大地处内陆,气候干旱人口多,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量大A. B. C. D.14.辽河流域除调水外,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建议还包括()A.控制大城市发展规模B.增强节水意识,普及节水技术C.有计划的控制人口增长D.控制工业发展,严禁大水漫灌【解析】12 选 C,13 选 B,14 选 B。第 12 题,反映一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的丰
12、歉程度,通常以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主要指标;而世界上各洲径流量的多少,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这两个量之差就是径流量。 第 13 题,由材料分析可知,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降水总量较少,水资源总量少;再加上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需水量大,而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水资源比较丰富,因此为了解决该地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第 14 题,增强节水意识,普及节水技术是缓解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的重要措施。15.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润了八百里秦川。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长 787 千米。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
13、最富庶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1)近年来,渭河流域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2)为保证该地区的水资源安全,请针对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对策。【解析】第(1)题,渭河流域水资源紧张主要从人类生产活动方面分析,主要从过度用水和水体污染两个方面分析。 第(2)题,流域的治理要加强整个流域的综合治理和利用,全流域统一分配和调度。近年来,渭河流域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导致生产、 生活用水量增加,加上沿河城市污染排放,导致水质下降。对应的对策主要是加强上中下游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发展节水农业,防止水污染等措施。答案:(1) 沿河城市大量抽水截留;人口增加,生产、 生活用水量激增;沿河城市污染排放,导致水质下降。(“抽水截留”必答;其余任答一点即可。)(2)加强上、中、下游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配;发展节水型农业;防止水资源污染;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制定有关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政策等。(“统一管理与调配”必答;其余任答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