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与细胞》期末复习四: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期末练习 -(新教材)2019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docx

上传人(卖家):大布丁 文档编号:2029796 上传时间:2022-01-1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8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与细胞》期末复习四: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期末练习 -(新教材)2019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分子与细胞》期末复习四: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期末练习 -(新教材)2019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分子与细胞》期末复习四: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期末练习 -(新教材)2019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分子与细胞》期末复习四: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期末练习 -(新教材)2019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分子与细胞》期末复习四: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期末练习 -(新教材)2019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分子与细胞期末复习四: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分子与细胞期末复习四: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共 50.0 分)1.下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为生理过程,a-h 为物质名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 f 和 h 表示的物质分别是 C5和 C3B.分离物质 a 可用无水乙醇C.当物质 g 供应不足时,短时间内叶绿体中的三碳化合物含量减少D.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最多2.科学家对生长在某区域两个不同地段 (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的沟底和水分条件较差的坡面)的中国沙棘雌、雄株进行了研究,测得一天中 CO2吸收量

2、变化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 曲线 I 所代表的植株在 8 点和 12 点时碳反应所固定的 CO2量不相同B.在 12:00 时,若适当提高 CO2浓度,短时间内植株中 NADPH 的合成速率减慢C.沟底和坡面的中国沙棘雄株都比雌株更适合在干旱地区生存第 2页,共 35页D.提取秋季沙棘叶片中的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可能只出现溶解度较小的 2 条色素带3.为了研究某种树木树冠上下层叶片光合作用的特性, 某同学选取来自树冠不同层的A、B 两种叶片,分别测定其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 叶片来自树冠的下层B.若光照较强时 A 叶片净光合下降但放氧速率并

3、未下降,原因可能是暗反应下降C.若要比较 A、B 两种新鲜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可用 95%乙醇和无水碳酸钠提取色素D.当 A、B 叶片在某光照强度下制造的有机物相同时,则净光合速率也相同4.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能量利用率高于有氧呼吸B.缺镁环境对黑藻和蓝藻的生长都有影响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应设置实验组有氧,对照组无氧D.绿叶中色素提取液在光照等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光合作用5.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 其产生的酒精和 CO2的量如图所示。问:在 O2浓度为 a 时A.酵母菌只进行发酵B.约 67的葡萄糖用于发酵C.约

4、 33的葡萄糖用于发酵D.酵母菌停止发酵6.下图是酵母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a、b 表示相关代谢终产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条件 Y 下,物质 a 产生的场所为线粒体内膜B.条件 X 下,试剂甲与酒精反应产生的现象是溶液变成橙色C.条件 X 下,ATP 的产生只发生在葡萄糖丙酮酸的过程中D.条件 Y 下,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分解并产生 a 和 b7.下列对各曲线含义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中 ATP 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B.乙图所指物质运输是主动运输,但不受呼吸酶抑制剂的影响C.丙图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气浓度与 CO2产生量的关系,a 点时产生 ATP 最多D.丁图表

5、示小鼠的体内细胞内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8.以下是有关实验探究的组合,其中最佳组合是()第 4页,共 35页选项实验名称实验试剂实验材料实验结果或现象A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酵母菌溶液是否由蓝变绿再变黄B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健那绿藓类叶片呈现蓝绿色C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染色的蔗糖溶液与清水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D还原性糖的鉴定斐林试剂西瓜出现砖红色沉淀A.AB.BC.CD.D9.如图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设计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自变量为温度B.实验因变量为 CO2的多少C.空气泵泵入的气体应先除去 O2D.乙、丙两试管加入干酵母后应煮沸冷却除

6、去 CO210. 在锥形瓶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活化的酵母菌,密闭瓶口,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用传感器分别测定溶解氧和二氧化碳含量,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酵母菌属于自养兼性厌氧生物B.100s 时,O2的吸收量等于 CO2的释放量C.200s 后,丙酮酸分解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300s 后,抽取培养液与重铬酸钾反应呈橙色11. 将酵母菌置于 20和 40的条件下,分别培养 6 h 和 12 h 后,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 CO2量的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温度温度20 40 培养时间培养时间6 h12 h6 h12 hCO2产生量产生量(“”的多少与 CO2产生

7、量成正比)A.一定条件下,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能同时产生 CO2B.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升高,细胞呼吸酶的活性变大,相同时间内细胞呼吸产生的 CO2量增多C.20条件下,酵母菌在前 6 h 消耗的葡萄糖的量比后 6 h 消耗的多D.40条件下培养酵母菌 6 h,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可能已经被消耗完12.如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 号装置用于测定酵母菌 O2消耗量,2 号装置用于测定酵母菌 CO2释放量B.1 号装置液滴不可能向右移动,2 号装置液滴不可能向左移动第 6页,共 35页C.若 1 号装置液滴不移动,2 号装置液滴向右移动,则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D

8、.若 1 号装置液滴向左移动,2 号装置液滴不移动,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1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果蝇幼虫的呼吸速率。 实验所用的毛细管横截面积为 1 mm2,实验开始时,打开软管夹,将装置放入 25水浴中,10 min 后关闭软管夹,随后每隔 5 min 记录一次毛细管中液滴移动的位置,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实验时间(min)101520253035液滴移动距离(mm)032.565100130162.5A.图中 X 为 NaOH 溶液,软管夹关闭后液滴将向右移动B.在 2030 min 内氧气的平均吸收速率为 6.5 mm3/minC.如将 X 换为清水,并向试管充

9、入 N2即可测定果蝇幼虫无氧呼吸速率D.增设的对照实验只需将装置中的 X 换成清水,并将该装置置于相同的环境中14. 下列生产措施或生活中所涉及的细胞呼吸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A.提倡慢跑,可防止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人体肌肉酸胀乏力B.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的过程中,pH 发生变化是其死亡率上升的原因之一C.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及发酵罐生产味精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无氧D.作物种子贮藏前需要干燥,主要是通过减少水分以抑制细胞呼吸15. 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 810 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实验材料取样处理分组培养液供氧情况适宜浓度酵母菌液50 mL破碎

10、细胞(细胞器完整)甲25 mL75 mL无氧乙25 mL75 mL通氧50 mL未处理丙25 mL75 mL无氧丁25 mL75 mL通氧A.甲组不产生 CO2 而乙组产生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C.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16.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与 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 ATP 的全部来源B.稻田要定期排水,否则水稻幼根会因缺氧产生乳酸而腐烂C.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通常用重铬酸钾检测有无 CO2的产生D.ATP 是细菌、真菌细胞内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17. 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 a、b、c、d 时,

11、单位时间内 CO2释放量和 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蓝藻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 b 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 d 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 2 个单位的 CO2C.图乙中,当光照强度为 X 时,细胞中产生 ATP 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D.图乙中,限制 a、b、c 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18. 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其在 10 、20 的温度条件下,分别置于 5 klx、10 klx 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强度和细胞呼吸强度,结果如图。据图所作的推测中,

12、正确的是( )第 8页,共 35页A.该叶片在 20 、10 klx 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固定的 CO2量约是 8.25 mgB.该叶片在 5 klx 光照下,10 时积累的有机物比 20 时少C.该叶片在 10 、5 klx 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是 3 mgD.通过实验可知,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温度和光照强度均成正比19. 如图所示为甘蔗一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产生H,过程消耗H,过程既产生也消耗HB.过程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只发生在线粒体C.过程中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都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D.若过程的速率大于过程的速率,则甘蔗植株的

13、干重就会增加20. 如图,纵坐标表示植物某种气体吸收量或释放量的变化(注:不考虑横坐标和纵坐标单位的具体表示形式,单位的表示方法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代表 CO2释放量,若 f 点以后进一步提高光照强度,光合作用强度会一直不变B.若 a 代表 O2吸收量,d 点时,叶肉细胞既不吸收 O2也不释放 O2C.c 点时,叶肉细胞中能产生 ATP 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D.若 a 代表 CO2释放量,适当提高大气中的 CO2浓度,e 点可能向右下移动21. 分析下列甲、乙、丙图,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a 点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此时叶肉细胞中产生 ATP 的细胞器只有线

14、粒体B.图甲中,b 点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c 点时光合作用强度超过呼吸作用强度C.若图乙代表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这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则 f 代表类胡萝卜素D.两类色素都能大量吸收蓝紫光,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时,应选用蓝紫色的塑料大棚22. 某研究小组在温室大棚内测得植物在适宜温度下,光照强度与 CO2吸收量的关系,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 CD 段、DE 段分别表示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B.B 点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C.植物细胞呼吸产生的 CO2总量S2S4D.大棚用红色或蓝紫色薄膜对提高棚内植物的产量最有效23. 如图表示某种植物

15、的叶肉细胞中的甲、乙两种细胞器及在这两种细胞器中所进行的生理活动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产生的 ATP 可以被乙利用,乙产生的 ATP 也可以被甲利用B.该叶肉细胞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C.乙产生的 CO2被甲利用至少要经过 8 层磷脂双分子层D.改变光强度一定会改变甲细胞器中生理活动的强度24. 下列有关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实验,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A.温暖晴朗的下午,取某植物向阳处叶片置于酒精中隔水加热、脱色后加碘液可变蓝第 10页,共 35页B.暗处理的绿色正常叶片置于含充足14CO2的密闭透明照光小室 3 小时后,叶内淀粉中可检验到14C 的存在C.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置于自然光和

16、三棱镜之间,连续光谱中变暗(暗带)的主要是红光和蓝紫光区域D.叶绿体悬浮在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再置于适宜光照下,无需通入 CO2也可持续释放氧气25. 图甲表示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单位时间内 CO2释放量和 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植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 假设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呼吸强度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植物的 d 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环境吸收 2 个单位的 CO2B.若图乙为水稻,则 x 时图乙叶肉细胞固定的 CO2是 a+cC.若图甲与图乙为同一植物,则相同温度下,图甲的 b 相当于图乙的 b 点D.图乙的 x 点光合作用限制因素可能是光照强度、色素含量、

17、酶的数量等二、主观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50 分)26. (7 分)某种番茄的黄化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叶片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降低。 净光合速率 (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呼吸速率及相关指标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叶绿素 a/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净光合速率/(molm-2s-1)细胞间 CO2浓度/(molm-2s-1)呼吸速率/(molCO2m-2s-1)突变体9.300.325.66239.073.60野生型6.940.288.13210.864.07(1)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_上,可用_(试剂)提取;如图为野生型叶片四种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离结果,其中_(填标号)色素

18、带含有镁元素。(2)番茄细胞中可以产生 CO2的具体部位是_。(3)番茄的黄化突变可能_(填“促进”或“抑制”)叶绿素 a 向叶绿素 b转化的过程。(4)突变体叶片中叶绿体对 CO2的消耗速率比野生型降低了_molm-2s-1。研究人员认为气孔因素不是导致突变体光合速率降低的限制因素,依据是_。27.(9 分)如图甲为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示意图;图乙表示甘蓝型油菜叶肉细胞内部生理过程模式图,A、B、C 为相应生理过程场所,均气体物质;图丙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请分析回答:第 12页,共 35页(1)图甲中是_,可利用_(填方法)将其上的色素分离出来。(2)图甲中进

19、行光合作用过程中 ADP 的移动方向是从_到_(填场所名称)。(3) 图乙中当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 图中消失的箭头是_ (填数字序号)。(4) 图丙中的 a 点表示_, c 点时, 叶肉细胞中产生 ATP 的场所有_。( 5)图丙中在光照强度大于_klx 时,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若图丙曲线表示该植物在 25时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并且已知道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25和 30,那么在原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提高到 30,理论上分析 c 点将_(左移、右移、不变)。28. (12 分)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为生理

20、过程,ah 为物质名称,请回答:(1)生理过程中,代表呼吸作用产生能量最多的是过程_,其发生的具体场所是_; 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 2)生理过程中,能够产生 ATP 的过程有_,ATP 的结构简式是_;b 表示的物质是_,d 表示的物质是_。(3)a 表示光合色素,提取该物质时,加入 CaCO3 的目的是_,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_。(4)正在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突然停止 CO2供应,则 h 的即时含量变化是_。(5)若黑暗中,某植物吸收 24mol 的 O2用于呼吸作用(底物为葡萄糖),结果产生 38mo1 的 CO2,则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_。(6)自然界中少数的

21、细菌(如硝化细菌)虽然不能像绿色植物那样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可以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它们也属于_(自养生物/异养生物)第 14页,共 35页29.(8 分)下图 1 是某种猕猴桃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示意图,表示相关生理过程; 图 2 是科研人员在某山区研究夏季遮阳对该种猕猴桃净光合速率影响的结果。请分析回答:(1)图 1 过程中,发生在生物膜上的有_(填标号),过程产生的H中的 H 来源于_。(2)图 2 实验的自变量为_,Q 点的净光合速率比 P 点低,主要是由于_(环境因素)造成的。N 点的净光合速率比 M 点低,主要是由于_导致图 1 中过程_(填标号)明显减慢所

22、致。(3)根据研究结果,请对该山区夏季猕猴桃园的管理提出合理建议:_。( 4)由曲线可知,35%遮阳能增加净光合速率,推测原因为:适当遮光可能导致叶绿素含量增加,请设计实验验证推测是否正确,写出实验思路:_。30. (6 分)西洋参为我国北方种植的名贵中药材,喜散射光和漫射光。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西洋参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小组将西洋参的盆栽苗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自然光照,乙组给予一定程度的遮光。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的实验组是_,13 点比 9 点光照强度大,但两组实验中 13 点的净光合速率都低于 9 点,主要原因是_。(2)11 点时,乙组净光合

23、速率高于甲组,主要原因是_。(3)实验时间段内乙组光合积累量小于甲组, 研究小组据此得出结论: 西洋参不适合弱光条件下生长,请指出该实验设计的缺陷:_。(4)用含18O 的水浇灌植物, 一段时间后, 在其周围空气中存在含18O 的物质有_.(5)叶绿素 ba 比值可作为植物利用弱光能力的判断指标,研究人员发现遮光处理提高了西洋参叶绿素 ba 比值。可以通过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验证该结论,你的实验证据是:_。31. (8 分)连香树为我国级重点保护植物,科研小组以二年生连香树为材料,在田间通过黑色遮阳网设置全光照(L0)及透光率分别为 55%(L1)、25%(L2)和 10%(L3)4种光环境,

24、研究遮光对其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下图为 8 月份晴朗白天,以植株幼苗位置相当、发育成熟叶片为对象所得的测定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的自变量为_,在实验时间段内,连香树幼苗有机物总数的变化情况是_。第 16页,共 35页(2)18:00 时 L1、L2、L3三组的净光合速率基本相等,若此时检测细胞中的 ATP合成状况,可发现叶片叶肉细胞中合成 ATP 的细胞器有_。16:0018:00时段内,L3组胞间 CO2浓度升高,但净光合速率下降,原因是_;此时间段内胞间 CO2浓度升高,从光合作用过程分析,其原因主要是_。(2 分)(3)若要通过实验判断遮光及不同遮光程度是否会影响叶片中的叶绿素

25、含量,请写出简单的实验思路:_。(2 分)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 意在强化学生对两种生理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识记、理解与掌握。据图分析:图示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是光反应,是暗反应,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a 是色素,b 是氧气,c 是 ATP,d 是 ADP,e 是H,f 是 C5,g 是二氧化碳,h 是 C3。【解答】A.根据分析可知,图中 f 和 h 表示的物质分别是 C5和 C3,A 正确;B.物质 a 为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所用的试剂有

26、无水乙醇,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B 错误;C.物质 g 为二氧化碳,当物质 g 供应不足时,二氧化碳的固定这个反应变弱,则这个反应的反应物 C5化合物消耗减少,剩余的 C5相对增多,生成物 C3生成量减少,由于 C3的消耗不变,所以 C3的含量下降,C 正确;D.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中,释放的能量最多,D 正确。故选 B。2.【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以“中国沙棘”作为素材,考查了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含水量等)以及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分析曲线图的能力,识记色素

27、分离的原理(溶解度大的扩散的快),具有一定的难度。【解答】第 18页,共 35页A.图中可以看出曲线中 8:00 和 12:00 两个时刻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相等,但是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由于这两个时刻下温度不同,导致呼吸强度不同,故总光和强度不同,暗反应固定的 CO2的量不相等,A 正确;B.在 12:00 时,由于气孔关闭,叶绿体内储存了较多的H和 ATP,所以适当提高 CO2浓度,会消耗较多的H和 ATP,根据反应平衡原理,短时间内植株 II 中 NADPH 合成速率将加快,B 错误;C.曲线和均在坡面,含水量较少,图中可以看出雄株的净光合速率较低,因此雌株比雄株更适合在干旱地

28、区生存,C 错误;D.在秋季,植物叶片发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素含量很少,所以利用纸层析法分离沙棘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可能只出现溶解度较大的 2 条色素带,即胡萝卜素和叶黄素,D 错误。故选 A。3.【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相关的知识, 熟知光合作用过程和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适中。【解答】A.分析图可知,A 叶片达到光饱和点时的光照强度比 B 叶片弱,所以 A 叶片来自树冠的下层,A 正确;B.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在光反应阶段,完成了水的光解,所以若光照较强时 A 叶片净光合下降但放氧速率并未下降,原因可能是暗反应下降,B 正确;C.色素能溶解在无

29、水乙醇中,若要比较 A、B 两种新鲜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可用 95%乙醇和无水碳酸钠提取色素,C 正确;D.分析图可知,A 和 B 叶片的细胞呼吸速率不同,所以当 A、B 叶片在某光照强度下制造的有机物相同时,净光合速率不相同,D 错误。故选 D。4.【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的内容,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氧呼吸是有机物的彻底的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多,而无氧呼吸是有机物不彻底的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少;黑藻是真核生物,蓝藻是原核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都含有叶绿素;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属于对比实验,有氧组与无氧组相互对照;

30、绿叶中色素主要功能是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解答】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相比,所释放的能量多、利用率高,A 错误;B.缺镁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故缺镁会导致黑藻和蓝藻的光合作用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其生长,B 正确;C.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中,需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的对比实验,互为对照,C 错误;D.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仅需要叶绿素吸收、转换光能,还需要酶等条件,D 错误。故选 B。5.【答案】B【解析】略6.【答案】C【解析】第 20页,共 35页【分析】本题考查酵母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能力。【解答】A.条件 Y(有氧)下,物质 a 二氧化碳产生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A 错误;B.条件

31、 X(无氧)下,试剂甲(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反应产生的现象是溶液变成灰绿色,B 错误;C.条件 X 下(无氧),进行无氧呼吸,ATP 的产生只发生在葡萄糖丙酮酸的过程中,C 正确;D.线粒体中不能分解葡萄糖,D 错误。故选 C。7.【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和影响酶活性因素等相关曲线图的分析,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A.分析甲图可知,ATP 的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无关,人的成熟红细胞中 ATP 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无关, 因此该图能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中 ATP 生成速率与氧气浓

32、度的关系,A 正确;B.乙图所示物质运输为主动运输,运输速率受呼吸酶抑制剂的影响,B 错误;C.丙图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气浓度与 CO2产生量的关系, a 点时产生 ATP 最少, C 错误;D.小鼠属于恒温动物,在外界环境温度变化时,小鼠能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因此小鼠体内酶活性基本不变,D 错误。故选 A。8.【答案】C【解析】解:A、酵母菌是异养兼性厌氧型生物,能用于探究细胞呼吸方式,酵母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无法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A 错误;B、藓类叶片具有色素,一般不用于观察线粒体,B 错误;C、洋葱鳞片内外表皮细胞放入质量

33、分数为 0.3g/ml 的染色蔗糖溶液中,细胞会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质壁分离会会复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无色,用染色的蔗糖溶液和清水能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C 正确;D、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应选择富含还原性糖、白颜色或浅色的实验材料,西瓜不符合,D 错误。故选:C。1、酵母菌是异养兼性厌氧型生物,能用于探究细胞呼吸方式。该实验需要设置探究有氧呼吸和探究无氧呼吸的实验装置,以形成对比。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也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测。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可以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鉴

34、定。2、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的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线粒体中细胞色素氧化酶使染料保持氧化状态( 即有色状态)呈蓝绿色,而在周围的细胞质中染料被还原成为无色状态。因此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线粒体能在健那绿染液中维持活性数小时,通过染色,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原理和选材,意在考查学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9.【答案】B【解析】解:A、本实验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自变量为氧气的有无,A 错误;B、因变量为 C

35、O2产生量的多少或者酒精的有无,B 正确;C、气泵泵入的气体含有 O2,但应先除去 CO2,C 错误;第 22页,共 35页D、加入干酵母后应煮沸冷却,会杀死加入的酵母菌,D 错误。故选:B。分析实验装置图:甲装置是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实验装置,其中澄清石灰水用于检测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乙装置中的石蜡油具有隔绝空气的作用,所以该装置是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实验装置,其中的澄清石灰水用于检测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本题结合实验装置图,考查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

36、0.【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 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本题是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的反应式的应用,有氧呼吸的反应式是:,无氧呼吸的反应式是:。【解答】A.酵母菌属于异养兼性厌氧生物,A 错误;B.由图可知:100s 时,O2的吸收量为 10 个单位,CO2的释放量为 1 个单位,B 错误;C.200s 后,O2的吸收量不变,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丙酮酸分解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37、C 正确;D.300s 后,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会出现灰绿色,D 错误。故选 C。11.【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掌握程度, 熟记酵母菌呼吸方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解答】A.由题可知,20培养 12h 产生的 CO2量不是培养 6h 的二倍,说明培养过程中酵母菌会同时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时细胞质基质能产生 CO2,有氧呼吸时线粒体能产生 CO2,故 A 正确;B.一定温度范围内,呼吸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细胞呼吸速率随之加快,相同时间内细胞呼吸产生的 CO2量增多,故 B 正确;C.20下,随着 CO2产生量的增多,酵母菌

38、无氧呼吸速率增大,不知道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比率,因而无法确定消耗的葡萄糖量,故 C 错误;D.由表可知,40的条件下培养 12 小时和培养 6 小时 CO2产生量一样多,可能 6 小时时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已经消耗完了,故 D 正确。故选 C。12.【答案】A【解析】【解答】A、1 号装置用于测定酵母菌 O2消耗量,2 号装置用于测定酵母菌 CO2释放量和 O2消耗量,A 错误;B、1 号装置中进行呼吸产生的 CO2被 NaOH 溶液吸收,所以液滴不可能向右移动;2号装置中进行呼吸产生的 CO2不会被清水吸收,所以液滴不可能向左移动,B 正确;C、若 1 号装置液滴不移动,说明没有消耗氧气;2

39、号装置液滴向右移动,说明产生了CO2,则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C 正确;D、若 1 号装置液滴向左移动,说明消耗了氧气;2 号装置液滴不移动,说明消耗的氧气与产生的 CO2相等,没有进行无氧呼吸,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D 正确。故选:A。【分析】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原理是:(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2)酵母菌呼吸产生的 CO2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或澄清石灰水鉴定,因为 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或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可用重铬酸钾鉴定,由橙色变成灰绿色。第 24页,共 35页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 CO2和 H2O;在

40、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和酒精。瓶加入 NaOH 溶液,可吸收空气中的 CO2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本题结合实验装置图,考查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3.【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所述细胞呼吸,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图和表格获取信息,并利用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题干可知本题是以实验为依托的细胞呼吸,梳理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然后根据选项的具体描述分析题图和表格综合作答。【解答】A.题图中 X 为

41、 NaOH 溶液, 果蝇幼虫有氧呼吸消耗 O2, 释放的 CO2被 NaOH 溶液吸收,软管夹关闭后液滴将向左移动,A 项错误;B.在 2030 min 内氧气的平均吸收速率为(130-65)1106.5(mm3/min),B 项正确;C.果蝇幼虫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 CO2,无论是否进行无氧呼吸液滴都不会移动,C项错误;D.对照实验中应将装置中的果蝇幼虫换成等数量的死幼虫, 并将该装置置于相同环境中,重复上述实验,D 项错误。故选 B。14.【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及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的相关知识, 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2、。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A.由于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所以提倡慢跑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人体肌肉酸胀,A 正确;B.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的过程中,pH 逐渐下降,细胞会因 pH 不适而死亡,B 正确;C.谷氨酸棒状杆菌是好氧菌,在发酵过程中要不断充入无菌空气,C 错误;D.作物种子贮藏前需要干燥, 在晒干的过程中, 失去的是自由水, 从而使新陈代谢降低,抑制细胞有氧呼吸,D 正确。故选 C。15.【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解答】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分解成

43、CO2和水, 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 CO2和酒精。依题意,甲组、丙组进行无氧呼吸,乙组、丁组进行有氧呼吸。甲组、乙组两组都产生 CO2,由于甲组细胞不完整,甲组的酒精产量较丙组少,丁组进行有氧呼吸能量转换率较丙组进行无氧呼吸高,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综上,ABC 错误,D正确。故选 D。16.【答案】D【解析】第 26页,共 35页【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和 ATP 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于细胞呼吸及 ATP 合成的能量来源的理解。【解答】A.细胞呼吸是 ATP 的主要来源,但不是全部来源,光合作用的

44、光反应也产生 ATP,A错误;B.水稻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并非乳酸,B 错误;C.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 则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通常用重铬酸钾检测有无酒精的产生,C 错误;D.ATP 是一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化合物,是细胞生物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D正确。故选 D。17.【答案】B【解析】解: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 a 时,O2产生总量为 0,只进行细胞呼吸,据此可知,呼吸强度为 6;光照强度为 b 时,CO2释放量大于 0,说明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A 错误;B、光照强度为 d 时,O2产生总量为 8,则光合作用总吸收二氧化碳为 8,因而单位时

45、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 8-6=2 个单位的 CO2,B 正确;C、图乙中所示生物为蓝藻,蓝藻不含线粒体和叶绿体,C 错误;D、限制 c 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是温度、CO2浓度等,而限制 a、b 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D 错误。故选:B。分析图解:从图甲可知,光照强度为 a 时无氧气产生,说明此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无光合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为 6 个单位,表示呼吸作用强度;当光照强度为 b 时,二氧化碳释放量和氧气产生总量相等,此时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当光照强度为 c 时,无二氧化碳的释放,氧气产生量为 6 个单位,说明此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则 d

46、点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而图乙中,a 点只进行呼吸作用,b 点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b 点之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以及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析图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难度适中。本题考生要明确甲图中 O2为产生总量,即表示总光合作用量,因此要求与乙曲线中区分开;特别是两个 b 点;考生要识记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细胞器中只有核糖体。18.【答案】A【解析】解:A、在 20、10klx 光照下,经过 2h,产生的氧气净量为 10,加上呼吸消耗氧气为 2,因此,可以得出每小时光合

47、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 6mg,根据光合作用反应式可知,每小时光合作用固定的 CO2量约是 64432=8.25mg,A 正确;B、直接从右图比较,在 5klx 光照下,10时净释放的氧气量比 20时多,因此积累的有机物比 20时多,B 错误;C、在 10、5klx 的光照下,经过 2h,产生的氧气净量为 6mg,加上呼吸消耗氧气为1mg/h,因此,可以得出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 4mg,C 错误;D、该实验的稳定设置范围即光照强度的设置小,无法得出叶片的光合速率与温度和光照强度的关系,D 错误。故选: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左图氧气的吸收量反映的是呼吸速度,2 小时在 10、20的温度

48、条件下,氧气吸收量分别是 1mg 和 2mg右图氧气释放量为净光合作用量。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曲线图,同时理解有机物是否积累取决于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19.【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着重考查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知识网络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据图分析:光反应中光能转化为 ATP 的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是 ATP 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供能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是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发生在细

49、胞中。ATP 水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发第 28页,共 35页生在细胞中。【解析】A.由题图可知,过程产生H,用于过程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故消耗H,过程是细胞呼吸,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产生H,用于第三阶段与氧气发生反应,因此既产生也消耗H,A 正确;B.由题图可知,过程是暗反应,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是细胞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B 错误;C.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C 错误;D.甘蔗干重增加与否是由植物体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共同决定的, 某一个细胞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甘蔗的干重不一定增加,D 错误。故选 A。20.【答案】D【解析】【解析】e

50、 点时已经达到光饱和点,其他条件不变,f 点以后提高光照强度可能会伤害叶片中的叶绿体,光合作用强度会发生变化,A 错误;若 a 代表 O2吸收量,d 点时,整个植株既不吸收 O2也不释放 O2,但对于叶肉细胞来说有氧气的净释放,B错误;图中 c 点时,叶肉细胞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故产生 ATP 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 错误;若 a 代表 CO2释放量,提高大气中的 CO2浓度,光饱和点增大,e 点向右下移动,D 正确。故选 D。21.【答案】A【解析】解:A、图甲中,a 点时光照强度为 0,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此时只有呼吸作用可以产生 ATP,叶肉细胞中产生 ATP 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生物 > 人教版(2019) >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分子与细胞》期末复习四: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期末练习 -(新教材)2019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docx)为本站会员(大布丁)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