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测试卷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一、选择题(共共 20 小题小题)1.“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这体现了()A 洋务运动影响的普遍性B 义和团运动影响的深刻性C 戊戌维新运动影响的国际性D 太平天国运动影响的震撼性2.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是因为其()A 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B 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制度C 不敢触动封建制度D 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
2、合中国国情3.1839 年,林则徐在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的通令中指出:“况茶叶、大黄(一种中药材),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乃听尔年年贩运出洋,绝不靳惜(吝惜),恩莫大焉!”这反映出林则徐()A 主张平等商贸往来B 抵制西方掠夺原料C 讲究禁烟策略手段D 文化封闭性的观念4.下图为圆明园遗址。圆明园的毁灭对中华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一罪恶的制造者是 ()A 沙俄侵略军B 英法联军C 日本侵略军D 八国联军5.1874 年李鸿章指出:“军兴以来,凡有可设法生财之处,历经搜刮无遗。商困民穷,势已岌岌。”为解决这一问题,清政府采取的措施是()A 兴办民用企业B 放宽民间设厂限制C 兴办军用企
3、业D 向外国银行借款6.“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这句话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双重特征是()A “灭洋”与“扶清”B 反帝与反封建C 爱国与保守D 正义与非正义7.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B 有利于西学的传播C 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促进了民族
4、资本主义的产生D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8.下图为近代某次列强侵华战争示意图。这次战争失败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瑷珲条约D 辛丑条约9.“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电视剧的主题。若再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实是( )A 英法炮轰广州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 黄海海战D 威海卫战役10.“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这一条约内容出自 ()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11.2019 年 11 月,圆明园马首铜像由港澳爱国人士捐赠给国家文
5、物局,马首回到阔别一百多年的家园向世人昭示“民族弱则文物失,国运强则文化兴”的深刻道理。马首最可能流失于( )A 1842 年B 1856 年C 1860 年D 1900 年12.19 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在市场扩张的驱动下发动了侵华战争。下列条款出自南京条约且能反映上述动机的是( )A 开放通商口岸B 赔款 2100 万银元C 允许在通商口岸设厂D 派兵保护各国使馆13.中英天津条约第十六款规定:“英国民人有犯事者,皆由英国惩办。中国人欺凌扰害英民,皆由中国地方官自行惩办。两国交涉事件,彼此均须会同公平审断,以昭允当。”这一规定表明()A 被告人适用英国法律B 被告人由中国政府管辖
6、C 案件由中英两国会审D 治外法权的进一步强化14.鸦片战争爆发前,前往广东进行中英谈判的钦差大臣琦善在给义律的照会中说:“(英方)乃先占据定海,本不能不上干天怒。特缘本大臣叠奏贵国情词恭顺,方简派本大臣爵阁部堂来此查办。否则大皇帝抚有万邦,人稠地广,添船添炮,事有何难?”由此可见,琦善( )A 认识到英国船坚炮利B 依然秉持天朝上国观念C 缓和了中英之间矛盾D 熟悉近代国际交往准则15.关税的税则税率是一个国家用以限制和鼓励某些进出口商品,以保护本国工商业利益的手段。近代列强开始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北京条约D 虎门条约16.1854 年,英国向清政
7、府提出中国全境开放通商、外国公使常驻北京、鸦片贸易合法化等 18 项修约条款。清朝君臣认为南京条约是“万年和约”,不应另立新章,对英国的要求未予理睬。此后()A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瑗珲条约B 英法两国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C 英国出兵强占了香港岛D 英国联合美俄一起发动侵华战争17.辛丑条约的签订被称为是“吸干中国最后一滴血”,对此表述错误的是( )A 列强穷凶极恶地对中国敲诈勒索B 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C 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D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18.在维新变法高潮时期,光绪帝曾说:“国家振兴庶政,兼采西法,诚以为民立政,中西所同,而西法可补我所未及。”这反映了光绪帝()A
8、 同顽固派斗争的决心B 向西方学习的思想C 变更国体的主张D 大兴民权的意向19.洋务运动时期,西方国家的外交体系开始在中国出现,例如外国公使入驻北京,清政府也派遣使节驻外,进行国际交往活动。另一方面,中国与一些仅存的朝贡国之间仍旧采用旧有的模式进行交往。由此可知,清政府()A 被迫融入国际外交体系B 对外观念新旧交杂C 近代民族意识开始觉醒D 固守中体西用思想20.某和约批准后,光绪帝下罪己诏:“去岁仓促开衅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嗣后我君臣上下,惟当坚苦一心,痛除积弊,详筹兴革。”之后清政府采取的变革措施之一是()A “整理国故,尊孔复古”B “改革科举,废除八股”C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D
9、“设置内阁,厘清官制”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共 5 小题小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从马克思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客观上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此有人就说:“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手段来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请结合
10、史实评述这种观点。22.晚清重臣的思想张之洞,清末著名的地方重臣代表人物,曾主持筹办了三十多个工厂和五条铁路。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张之洞撰写了劝学篇一书,该书分为内外篇。内九外十五,共二十四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今日之世变,岂特春秋所未有,抑秦汉以至元明所未有也。海内志士,发愤搤捥,於是图救时者言新学,虑害道者守旧学,莫衷於一。旧者因噎而食废,新者歧多而羊亡;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兹内篇所言,皆求仁之事也,外篇所言,皆求智求勇之事也。内篇:同心第一、教忠第二、明纲第三、知类第四、宗经第五、正权第六、循序第七、守约第八、去毒第九;外篇:益智第一
11、、游学第二、设学第三、学制第四、广译第五、阅报第六、变法第七、变科举第八、农工商学第九、兵学第十、矿学第十一、铁路第十二、会通第十三、非弭兵第十四、非攻教第十五。二十四篇之义,括之以五知:一知耻,耻不如日本,耻不如土耳其,耻不如暹罗,耻不如古巴;二知惧,惧为印度,惧为越南缅甸朝鲜,惧为为埃及,惧波兰;三知变,不变其习不能变法,不变其法不能变器;四知要,中学考古非要,致用为要,西学亦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五知本,在海外不忘国,见异俗不忘亲,多智巧不忘圣。摘编自(清)张之洞劝学篇(1) 劝学篇成书的时代,中国面临怎样的形势?张之洞属于哪一派别?(2)与以往思想相比,张之洞思想有哪些新特点?(3
12、)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晚清张之洞的思想?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强行挑起争端的主要目的是要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道路上的无数障碍。不应忘记,英国人到 19 世纪中叶几乎开始相信有一种在世界各地经商的神圣权力,并认为一些政府禁止自己的国家自由贸易是不合自然规律、应该受到谴责的。材料二按照南京条约 ,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并开放五个对外通商口岸广州、福州、宁波、厦门和上海。英国领事可以居留于这些港口,英国商人可以在此租借土地,用于居住和经商。中国还同意实行一种按照价值的 5%固定下来的统一关税,若要变动这一关税,须经双方同意。这一条款剥夺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因而控制了中国的国
13、家收入。此外,第二年缔结了一个补充条约,承认英国人在刑事案件方面的治外法权;条约还包括一项最惠国条款,保证英国人享有中国在将来准予其他国家享受的附加特权。以上材料均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怎样的经济政策?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在中国获取的特权及其影响。24.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的发生固然是由于综合因素导致,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经济上的原因在于茶叶、在于白银、在于鸦片等等。摘编自郭卫东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材料二上海港对英国的贸易额(单位:1000 美元)(1)说明材料一中关于鸦片战争爆发
14、的主要原因的观点。(2)根据材料二,解读表格反映出上海港对英贸易出现的变化。(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材料二上海港对英贸易变化的原因。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98 年 9 月,清政府处决“六君子”后发布上谕:“康有为首倡邪说,而宵小之徒,群相附和,乘变法之际,隐行其乱法之谋。又闻该乱党私立保国会,言保中国不保大清,其悖逆情形,实堪发指。”1901 年 1 月,慈禧、光绪避难西安发布变法上谕 :“著军机大臣等,参酌中西政要,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各举所知,通限两个月,详悉条议以闻。再斟酌尽善,切实施行。”1906 年 9 月,清廷发布宣示预备立宪谕 :“各国之
15、所以富强者,实由于实行宪法。惟有仿行宪政,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以立国家万年有道之基。著内外臣工,妥议立宪实行期限,再行宣布天下。”根据清实录德宗实录等解读材料,围绕“清政府与西学”提炼一个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题符合题目要求,史实引用合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材料中“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体现了义和团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故 B 项正确。2.【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为减少变法的阻力,百日维新时期,维新派原先所主张的“设议院、开国会
16、、定宪法”等内容在变法措施中都没有提出,反映了维新派对旧势力的妥协和本身阶级的软弱性。分析选项可知,A符合题意。3.【答案】D【解析】材料中林则徐认为中国允许茶叶、大黄出口是中国人对外国的恩惠,并未涉及平等商贸往来,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并未出现对列强的抵制,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禁烟的策略,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对中国出口的传统商品看作是对西方的恩惠,说明当时林则徐保守的对外观念,故 D 项正确。4.【答案】B【解析】1860年,英法联军抢劫、焚毁圆明园。5.【答案】A【解析】“军兴以来,凡有可设法生财之处,历经搜刮无遗。商困民穷,势已岌岌”表明洋务派要解决商困民穷问题,因此兴办了民
17、用企业,故 A项正确。6.【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中的“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说明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精神;题干材料中的“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说明义和团运动具有保守的阶级局限性,故正确答案为 C 项。7.【答案】C【解析】据材料“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并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客观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加速了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C 正确;据材料“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信息可知,洋务运动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
18、产生和发展,A 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体现西学的传播,B 错误;据材料“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可知,是强调其客观作用,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其主观行为,不是客观作用,C 错误。8.【答案】B【解析】选 B。根据示意图中“丰岛 1894.7”“大东沟 1894.9”“威海卫 1895.12”并结合所学可知,这场列强侵华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这次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9.【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894 年 9 月的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直冲敌舰,致远舰被鱼雷击中,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故 C 项
19、正确;英法炮轰广州指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故A 项错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也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故 B 项错误;威海卫战役发生于 1895年,故 D 项错误。10.【答案】D【解析】 辛丑条约规定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与材料中“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相符,故 D 正确。11.【答案】C【解析】据材料“圆明园马首铜像”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抢掠圆明园,并为掩盖罪行火烧圆明园,因此马首最可能流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C 项符合题意;1842 年是第一次鸦片战争,A 项不合题意;1856 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期时间,与事实不符,B
20、项错误;1900年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项均不合题意。1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依据所学可知,19 世纪中期,英国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发动了鸦片战争,而开放通商口岸能够满足英国市场扩张的要求。故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清政府向英国赔款 2100 万银元,无法体现英国开辟商品销售市场的要求;C 选项错误,允许在通商口岸设厂是马关条约的内容;D 选项错误,派兵保护各国使馆是辛丑条约的内容。因此正确答案为 A 选项。13.【答案】D【解析】“英国民人有犯事者,皆由英国惩办”即治外法权,从鸦片战争后一直在强化,故 D 项正确;材料这一规定表明司法主
21、权的丧失,A、B、C 三项均不符合该规定,故 A、B、C 三项错误。14.【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否则大皇帝抚有万邦,人稠地广,添船添炮,事有何难?”可知,当时的琦善固守天朝上国的思想,对国际变化没有全面的了解,故 B 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否则大皇帝抚有万邦,人稠地广,添船添炮,事有何难?”可知,琦善固守天朝上国的思想,没有认识到英国船坚炮利,故 A 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的琦善固守天朝上国的思想,对国际变化没有全面的了解,没有体现缓和中英之间矛盾的问题,并且琦善的上述言论也不利于缓和中英矛盾,故 C 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叠奏贵国情词恭顺,方简派本大臣爵阁部堂来此查办”“否则大皇
22、帝抚有万邦,人稠地广,添船添炮,事有何难?”等信息可知,体现了琦善依然秉持天朝上国观念,不熟悉近代国际交往准则,故 D 选项错误。15.【答案】A【解析】由材料“近代列强开始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可知为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故 A 项正确。16.【答案】B【解析】英国的修约要求未获得满足后,和法国一起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故 B项正确。17.【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关键首先是准确读懂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只有辛丑条约是清政府和多个国家签订的,而辛丑条约的签订只是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但中国并没有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所以答案选 C。18.【答案】B【解
23、析】光绪帝是大清的皇帝,其支持推行变法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权和富国强兵,用西学器物来为大清所用是其本意。19.【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中国既有近代的外交也保留古代朝贡外交,B 项正确;“被迫融入国际外交体系”不能反映朝贡关系的存在,A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民族意识,C 项错误;近代清政府外交新旧并存不能反映固守中体西用思想,D项错误。20.【答案】B【解析】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废除八股,与材料中“嗣后我君臣上下痛除积弊,详筹兴革”相符,故 B 项正确。21.【答案】整体看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但也有合理性。因为: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其性质是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战争的结果,使中
24、国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战争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苦难;但鸦片战争的客观后果的确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一是使中国由闭关逐步走向开放,走向近代化;二是加速了中国社会内部变革,如封建自然经济解体,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思想上,先进知识分子兴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西学东渐局面逐步形成。【解析】首先,必须看到这种观点本质上的错误,鸦片战争是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不折不扣的侵略战争,其双刃剑的另一种效果只是一种客观影响;其次,须从政治、经济、思想等各个角度分析这种欧风美雨对近代中国的积极影响。22.【答案】 (1)民族危机,救亡图存/甲午战败,维新变法运动。洋务派。(2)具有
25、全球视野,重视教育变革,扩大了西学的内涵,“中体西用”思想系统化(其他言之有理皆可酌情赋分) 。(3)评分项一:观点。水平 1:能置于中国近代社会大背景中辩证考察近代“中体西用”思想的变迁。思想变化是社会现实变化的反映,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折射了 19 世纪末在救亡图存的忧患意识背景下,中国已开始有一定的世界视野,改革从坚船利炮向政治层面转变逐步成为洋务运动后期的社会新共识;然而面对维新变革等新思想,其实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试图用比较保守的方式和政治方案来推进中国的变革实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最终成为时代的落伍者。水平 2:仅强调某一方面。水平 3:无观点或观点与情景无关。评
26、分项二:史实与材料。水平 1:能提取材料中所提供的信息,并能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水平 2:仅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或仅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水平 3:没有使用信息和史实评分项三:论述。水平 1:能够进行深刻的论证;水平 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一致,逻辑完整;水平 3: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水平 4:回避问题评分项四:组织水平 1:叙述成结构;水平 2:叙述连贯通顺;水平 3:仅罗列史实。【解析】 (1)形势,据材料“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张之洞撰写了劝学篇一书”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危机、维新变法等方面回答劝学篇成书的时代中国面临怎样的形势。派别,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张之洞属
27、于洋务派。(2)特点,据材料“不变其习不能变法,不变其法不能变器;四知要,中学考古非要,致用为要,西学亦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全球视野、教育变革、西学内涵、思想系统化等方面回答与以往思想相比张之洞思想有哪些新特点。(3)看待,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中体西用”、救亡图存、世界视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等方面回答如何看待晚清张之洞的思想。23.【答案】(1)政策:自由贸易政策。目的: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成其商品市场。(2)割让香港岛,成为侵略中国的支点;开放通商口岸,便利其对华商品输出;协商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治外法权,中国司法权遭到破坏;片面最惠国待遇,便于西方资本主
28、义国家的经济侵略。【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自由贸易”的信息得出英国的经济政策,结合工业革命后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分析根本原因。第(2)问根据材料二归纳其特权,并分别从对中国领土、经济、司法等方面分析其影响。24.【答案】(1)鸦片战争的爆发最主要原因是中英经济贸易关系上的经济利益冲突。理由:由于英国大量购买中国茶叶等产品,英国出现贸易逆差,大量白银流向中国;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给中国带来严重危害,清政府严厉禁烟,英国为了贸易利益发动了鸦片战争。(2)变化:贸易总量增长较快;总输入在 1845 年达到高峰后呈缓慢下降趋势;总输出呈较快增长趋势;总输入中棉织品增长总量最多
29、,总输出中生丝增长总量最多。(3)原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 ,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贸易总量增加;中国小农经济、闭关锁国的长期影响,导致商品输出量大于输入量;英国实现工业化,技术先进,输入中国的以工业产品为主;中国是农业国家,技术落后,输出以原材料为主。【解析】25.【答案】(示例一)论题:清政府由反对政治体制变革逐步转变为主动推行政治变革,程度逐步加深。阐释:从背景上看,甲午战争后,列强的侵略加剧以及国内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推动清政府对政治改革态度的转变。从过程上看,由“戊戌政变”反对政治改革到清末新政主动推行改革,并且1906年实施“预备立宪”,表明清政府的改革逐步深入。从程
30、度上看,清政府的改革经历由“新政”的器物为主发展到“预备立宪”的立宪改革,清政府的改革程度逐步深入。从结果上看,清政府的政治改革,虽然失败,但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示例二)论题:清政府学习西学主要是应对统治危机,而非真正建立民主政治。阐释:甲午战后列强的侵略和 20 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加重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迫使其推行改革;清政府改革目的是巩固统治,应对统治危机;清末戊戌变法和“新政”,虽涉及政治体制方面改革,但未触及专制皇权;清末的两次改革均未实现真正的政治民主化。【解析】本题属于归纳论点并阐述的探究题。首先需要从提供的材料归纳论题,可以从接受西学的过程归纳:清政府由反对政治体制变革逐步转变为主动推行政治变革,程度逐步加深;也可以从历史发展的实质出发归纳:清政府学习西学主要是应对统治危机,而非真正建立民主政治。其次是对归纳的观点进行阐述,均可以从背景、过程和影响等角度进行阐述,要结合 19 世纪末 20世纪初列强侵华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归纳背景,从维新变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归纳过程和实质,如果选择第二个论题,还需要说明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