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测试卷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一、选择题(共共 20 小题小题)1.下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 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 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A 禅让制B 井田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2.据国语鲁语上记述,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 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B 区域间的文化交流频繁C 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D 华夏族已经形成
2、3.2018 年新设立的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为我国反腐败斗争打造了一把利剑。秦始皇为监察官员而设立的官职是()A 丞相B 御史大夫C 太尉D 刑部4.历史学家费正清说:“(秦朝)在证明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的灭亡)也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这个正确的思想是()A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B “天行有常”C “政在得民”D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5.下图为中国邮政发行的主题为“中国古代文学家”的纪念邮票,包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四位人物: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将他们列为一组是因为他们的作品()A 为现实主义文学奠定基础B 用华丽辞藻描绘盛世局面C
3、 适应普通市民生活的需要D 注重感情抒发和神韵意趣6.孔子首创私人讲学,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其办学思想是( )A 学在官府B 有教无类C 因材施教D 循序渐进7.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现象进行了比较:“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这说明 ()A 春秋时周礼尚未遭破坏B 春秋比战国时期社会更有序C 战国时期周王室加速衰微D 战国时期政治发生根本变革8.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该水利工程修筑于()A 春秋时期秦国B 春秋时期楚国C 战国时期
4、秦国D 战国时期楚国9.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开始于()A 黄帝B 尧C 禹D 舜10.战国时期,魏惠王大挖鸿沟,把黄河、淮河连为一体,打通了魏国内外水路航线,使得魏都大梁城成为“诸侯四起,条达辐辏”之地。“(秦王政)二十二年,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请降,尽取其地。”材料表明( )A 鸿沟促进关中平原发展B 大梁城以经济功能为主C 水利推动区域长途贸易D 水利兴修带有军事色彩1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提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5、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这反映出当时()A 国家出现了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向B 封建土地所有制因井田制的崩溃而确立C 人们渴望重建因诸侯割据而被破坏的社会秩序D 思想家希望建立“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12.由于出土了大量文物,河南偃师二里头的文化遗址被考古学界认为是寻找“夏墟”的重大发现。但是史学界对夏朝的“信史”地位存在着质疑,这主要是因为遗址中没有发现反映该朝史实的()A 兽骨B 文字C 铁器D 龟甲13.据史书记载,汉武帝以后,名为诸侯王,实际辖地不过数县,等于列侯,其支脉疏远之人,更如一般富室了。“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A 郡县制取代了
6、分封制B 诸侯王的利益得到保障C 平定了诸侯王的叛乱D “推恩令”的贯彻实施14.据中国史纲 ,春秋时人主的最高尊号是王,天神的最高尊号是帝。战国中期后,诸侯称王,人主的尊号只好为帝,原为光大之义的“皇”字称天神。到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他自称为“始皇帝”。人主尊号的这些变化反映了()A 借助于天加强统治B 人主权力不断加强C 地方势力左右人主尊号D 人主尊号的变化与社会转型相适应15.汉初歌谣唱道:“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到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汉代思想界树起了儒学的权威。这一变化表明()A 黄老之学不能适应汉代
7、社会的发展B 儒家思想比道家思想更有利于社会发展C 统治思想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 汉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治国方略的变化16.“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反映出秦统一的意义是()A 使人民脱离了强大诸侯国的控制B 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C 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D 使人民有了相对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17.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 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 “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 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 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18.“贡举之法,三代未尝有
8、之,而汉武帝建元元年诏举贤良之士,亲策问董仲舒而始焉。唐宋科举之法盖仿于此矣。”材料中的“贡举之法”是指()A 军功爵制B 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19.西汉初年,“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针对上述经济状况,汉初采取了怎样的统治思想()A 法家思想B 墨家思想C 儒家思想D 道家思想20.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文化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A 贵族垄断了文化教育B 出现学术下移的现象C 官办学校在逐渐消失D 思想控制在日趋加强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共 5 小题小题)21.从秦亡中,我们能吸取哪些历史教训?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
9、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藩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汉书(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10、此制度的定义是什么?(2)材料二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及影响。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公元前 6 世纪至 3 世纪之间,关于经济问题的广泛讨论和议论,成为当时百家争鸣的重要内容。各学派都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对经济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如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主张足食与藏富于民,并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荀子提出开源节流、节用裕民、礼义为富强之本的主张。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等材料二先秦之时,政府对于经济事务干预甚少。汉武帝时,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将煮
11、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均输平准,也增加了人民负担。公元前 81 年,昭帝召贤良、文学赴京师,“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但这些经济统制措施,仍基本延续下去。摘编自侯家驹著中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与汉武帝的经济主张的不同。(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各自经济主张提出的历史背景。24.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商鞅变法”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资料搜集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材料二(商鞅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
12、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人教版中国历史(1)根据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回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3)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4)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刘芳和黄鹏产生了分歧。你同意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5)评价历史上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标准是什么?25.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材料二“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汉书食货志材料三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
13、天下农耕以供粢盛(zi cheng)(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汉书文帝纪第四材料四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师古曰:“黎,众也。醇,不浇杂。”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汉书景帝纪(1)材料一反映了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西汉经济形势有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此变化的原因。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由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武王克殷反商”“封”等,可判断该事件与西周有关,而西周与“封”有关的制度应是
14、分封制。2.【答案】C【解析】根据“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可以看出,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已经形成拥有同一祖先,都是黄帝族后裔的认识,体现了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故 C 正确;材料未体现区域间的文化交流频繁,故 B 错误;根据“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拥有共同的先祖,体现的是民族认同,并未体现政治制度的连续性,故 A错误;材料信息与华夏族已经形成无关,故 D错误。3.【答案】B【解析】选 B。根据所学知识,嬴政在中央设立丞
15、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他们互不统属,都对皇帝负责。故选 B。4.【答案】C【解析】秦朝的暴政,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了农民大起义。这体现了孟子“政在得民”的思想。5.【答案】B【解析】根据图片中信息可得,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均为汉代著名的文学家,这一时期“赋”为主要的文学体裁,其特点是“辞藻华丽、气势恢弘”,B 选项符合题意。为现实主义奠定基础的是诗经 ,A 选项排除。适应普通市民生活的需要是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学特征,C 选项排除。注重感情抒发和神韵意趣的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D 选项排除。6.【答案】B【解析】据材料“孔子首创私
16、人讲学,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可知,孔子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主张有教无类,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B 正确;A 错误;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主张因材施教,C 与题意不符;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原则,D 与材料无关。7.【答案】D【解析】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战争频繁,诸侯争霸,社会混乱,故 A、B 两项错误;战国时期周王室加速衰微,只是材料说明的部分内容,故 C 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分封秩序被彻底破坏,可以推断出战国时期政治发生根本变革,故 D 项正确。8.【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都江堰修筑于战国时期的秦国,故答案为 C项。9.【答案】A
17、【解析】依据题干中“神州轩辕”可判断这一人物是黄帝,A 项正确。10.【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打通了魏国内外水路航线” “诸侯四起,条达辐辏”“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可以看出,面对诸侯争霸兼并,魏国沟通内外水路以及秦国使用水攻,都体现出了水利在军事领域的考量,故 D 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水利在军事的作用,故 A 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大梁的经济功能,故 B 项排除;C 项不符合“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排除。1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关于“仁”“礼”的思考。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社会动乱不堪,儒家学者游历各国,希望统治者采用自己的政治主张,
18、以建立新的社会秩序。A 是政治上的发展趋势,B 是经济制度的变化,D 是道家学派的主张,都无法体现题意。故 C 正确。12.【答案】B【解析】选 B。文字的发明是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表现,也是描写历史最详尽的工具。13.【答案】D【解析】据材料“汉武帝以后,名为诸侯王,实际辖地不过数县,等于列侯,其支脉疏远之人,更如一般富室了”可知,是汉武帝推行“推恩令”的结果,故选 D 项。西汉通过“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排除 A 项;诸侯王的利益被削弱,排除 B 项;汉景帝平定诸侯王的叛乱,没有解决王国问题,排除 C 项。14.【答案】A【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春秋战国至秦朝时期的统治者用对神的称呼来作为自
19、己的称呼,这是借助于天来加强统治的一种体现,故 A 项正确;材料仅仅体现了统治者自身称谓的一种变化,没有体现权力不断加强,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地方势力,故 C 项错误;人主尊号的变化和社会转型相适应与材料无关,故 D项错误。15.【答案】D【解析】汉初黄老之学适应汉代社会的发展,故 A 项错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适合不同时期的汉代社会,故 B 项错误;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统治思想变化,故 C 项错误;汉武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政治的一统要求思想的一统,故 D 项正确。16.【答案】D【解析】分析题干可知,秦朝的统一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故答案为 D。17.【答案】C【
20、解析】“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因此外戚也可能掌握相权,与“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信息不符,故 A 项错误;“家天下”观念强调父系血缘关系,与外戚干政无关,故 B 项错误;外戚属于母族亲属关系,汉代外戚干政反映出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故 C 项正确;刘氏同姓诸侯王反映的是父系血缘关系,与外戚干政无关,故 D 项错误。18.【答案】B【解析】材料中“贡举之法”创立于汉武帝时期,根据“诏举贤良之士”的信息可知,这里的“贡举之法”是察举制,B项正确。19.【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由于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统治者为了恢复经济和安定人心,吸取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了与民
21、休息的政策,D 选项符合题意。20.【答案】B【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受诸侯争霸、国家分裂的影响,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出现了私人讲学的现象,学术开始下移,思想领域日趋活跃。但是在这一时期,官办学校仍然是教育的主体。因此,A、C、D三项错误。故选 B 项。21.【答案】得民心统一六国,失民心二世而亡,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只有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才能长治久安。【解析】22.【答案】(1)分封制。定义:武王将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王族、功臣、古代先王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2)郡县制。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地控制;巩固统一。(3)原因:惩戒亡秦孤立之败(
22、或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影响:造成地方割据、叛乱,影响中央集权。【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中的“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为分封制;依据材料及所学分封制是武王将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分给王族、功臣、古代先王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的一种制度。第(2)问依据材料中“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廷尉议是”,可以看出秦朝推行郡县制;结合所学知识,郡县制的推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第(3)问依据材料中“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23、可以看出汉初分封王侯的原因是吸取秦亡的教训;依据“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可以看出分封王侯最终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对抗中央的局面,影响了中央集权。23.【答案】(1)儒家主张藏富于民,政府对于经济事务干涉甚少;汉武帝主要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与民争利,政府对于经济事务干预甚多。(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频繁;社会生产力进步,农工商业发展,经商逐利思想渐浓,小农经济产生;为富国强兵,赢得战争胜利需重视耕战。汉武帝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富商大贾实力强大,影响中央集权;王国问题待解决;对匈奴战争导致财政困难;重农抑商思想影响。【解析】第(1)
24、问,根据材料一“孔子主张足食与藏富于民,并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荀子提出开源节流、节用裕民、礼义为富强之本的主张”可知,儒家主张藏富于民、安定公平、节用仁义;根据材料二“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均输平准,也增加了人民负担”可知,汉武帝增加税收、盐铁官营,与民争利。第(2)问,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动荡、生产力发展、争霸战争等角度分析。汉武帝时期,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集权、王国问题、对外战争、重农抑商等角度分析。24.【答案】(1)背景:春
25、秋以来,由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2)支持。因为商鞅变法奖励耕织。(3)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4)同意刘芳的观点。理由:商鞅虽死,但变法措施已深入人心。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5)评价标准:要把变法(改革)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采用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看变法(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动社会发展。【解析】25.【答案】(1)形势: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经济萧条、国家贫困。原因: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的原因是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农民战争的破坏以及楚汉战争的破坏。(2)变化:人们生活富裕,国库充裕。原因:汉初统治者为了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发展经济,采取“与民休息”政策:轻徭薄赋、重视农业、提倡节俭、以德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