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19新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单元测试(全册6份打包).zip

相关 举报
  • 全部
    •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单元测试--【新教材】2019新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点击预览
    •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单元测试--【新教材】2019新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点击预览
    •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元测试--【新教材】2019新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点击预览
    •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单元测试--【新教材】2019新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点击预览
    •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单元测试--【新教材】2019新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点击预览
    •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单元测试--【新教材】2019新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1中国古代某朝曾设四辅官协理政务,秩(通职)正三品,但实际上皇帝只责成他们办事而不予以任何实权,目的是严防四辅官制度重蹈中书省左右政局的覆辙。据此推断这一制度应出现于 ( )A唐朝 B宋朝C元朝 D明朝 2古代希腊城邦形成初期,往往只有贵族或具备一定财产资格的人才能成为公民;下层平民在城邦民主比较发达时才获得公民权;当出现战争危机或公民人数不足时,还往往吸收外邦人和被释奴隶加入公民团体。材料主要反映了古代希腊( )A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B公民范围有一定的扩大 C直接民主等级色彩浓厚 D经济实力影响政治地位3下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增长情况,根据表中数据信息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1949 年1951 年1952 年100(基数)100(128%)100(140%),超过抗战前最高年产量 9%A.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土地改革使农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C土地改革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D.土地改革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4对于封建时代的历史循环变迁,史学家们常常用一个成语加以描述,便是“换汤不换药”。对“换汤不换药”解读正确的是()A“汤”是指官僚政治体系扭曲混乱B体现君主专制统治效能空前提高C“药”是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D清代对宰相制度得以变相的恢复51912 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的分配、制约、平衡”这一原则的内容是()A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C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D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6下表节选自枣庄市志大事记 19501985,这反映了()1950 年 4 月 14 日峄县召开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由推举或各民主党派自行选派)1951 年 5 月 16 日峄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1954 年 7 月 7 日峄县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A.民主政治建设得到推进B五四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C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完善D统一战线组织进入新阶段7“六部”作为中央机构,其地位与职权最高的时期是在()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8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对民主深恶痛绝,1787 年宪法签字人和执笔人之一的莫里斯说:“我们见识过民主终结时的喧闹。无论何处,民主都以独裁为归宿。”汉密尔顿更是直接指出:“民主是一种疾病。”这一现象说明()A民主不代表人类发展方向B美国不适合建立民主政体C美国人倾向于建立共和政体D民主制度必然带来专制独裁9“1895 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材料中错误的表述是()A领导人B时间C参加者D地点10雅典城邦通过抽签产生的公民陪审团规模很大,代表不同的公民阶层,负责解释法律、认定事实、审理案件等。而在罗马,通常由专业法官和法学家进行司法解释。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的司法实践中()A职业法官拥有审判权B.负责司法解释的主体与罗马相同C公民直接行使司法权D.公民陪审团维护所有人的法律权益11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现代化”内涵的准确理解是()A国家管理制度化 B从人治到法治化C礼仪与政治分离 D为民主政治奠基12明朝,中央派大臣外出处理地方军政事务,分别给予总督或巡抚两种头衔,总督的全称是“总督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巡抚的全称是“巡抚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由此可知,明朝的总督和巡抚 ( )A其设置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利于避免政务决策失误 C各司其职且相互制约 D是正式的省级行政机构131927 年,中共提出将工农兵代表苏维埃作为一种革命的“政权形式”。1935 年,中共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6 年,中共提出要建立“中华民主共和国”。这些变化反映了( )A共和政体被各党派接受 B民主革命任务发生转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中共建国思想趋向成熟14罗马共和国时代的思想家、政治家西塞罗曾说:“我们的国家政体之所以优于其他国家,是因为在那些国家(希腊)里差不多都有过这样一些人,他们以自己的立法和规章建立国家然而相反,我们的国家的存在不是靠一个人的智慧,而是靠许多人的智慧,不是由一代人,而是经过数个,由数代人建立的”。由此可见,在古代罗马()A罗马的制度优于希腊的制度B罗马政制依靠思想家的设想C罗马政制更多源于长久实践D政体建立必须依靠人民支持15公元前 5 世纪,在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得以充分发展,被称为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那时雅典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是()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陪审法庭 D十将军委员会16恩格斯说:“中世纪后期,当所有各土地的采邑关系造成了一团乱麻般的权利和义务,这团乱麻又不可能解开的时候,情况是怎样的呢?在这种普遍的混乱状态中,王权是进步的因素,这一点是十分清楚的。”当时“王权是进步的因素”,主要是因为()A.王权能与教会抗衡B国王是民族国家的象征C国王是新贵族的代表D王权能保障资本主义的发展171302 年,腓力四世因向教会增税的问题而与教皇发生冲突,于是他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三级会议。这次会议使得腓力四世得到了民众的支持。这表明三级会议()A有利于强化王权 B.具有最高立法权C代表人民的利益 D.加强了中央集权181877 年 5 月,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内阁总理西蒙辞职,委派布罗伊组阁,随后又解散共和派占多数的众议院。但新选的众议院中共和派仍占优势,对布罗伊内阁投了不信任票。据此可知,麦克马洪()A为复辟帝制扫除了障碍B.行使了宪法赋予的权力C可以随意解散参众两院D.可以独立决定内阁去留19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201980 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祖国各地实干录新风赞国际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执行B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提出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小题.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方面,雅典是一个领土狭小,人口不多的城邦国家,乡居的公民进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朝出暮归另一方面,雅典是一个沿海城邦,氏族贵族势力相对软弱,工商业贵族阶层的力量则不断强大,并与广大农民、手工业者结成联盟。何勤华主编外国法制史材料二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 5 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 10 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美伊恩莫里斯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实行民主政治的有利条件。(2)材料二中的“不满意测试”是谁最早制定的?依据材料二,概括古代雅典监督制度的特点。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权威,为国王征税,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皆为非法。六、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八、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九、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地方受到讯问。权利法案的部分内容材料二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该文献的主要内容。(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英国“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所产生的主要影响。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 世纪 80 年代末,美籍日裔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提出了所谓“历史终结论”。他认为,冷战的结束不仅仅意味着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意识形态对抗的结束,更意味着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民主将是所有国家的必然归宿。福山提出“历史终结论”时是如何地心高气傲,但面对客观存在的无情现实,即他心中的“样板”美国出了种种问题,在国际上广受争议和诟病,而被他宣布即将灭亡的社会主义的中国却日益兴起,成绩斐然,他也不得不低下他“高贵的头”,开始批评起美国和赞扬起中国来了。他认为“中国奇迹”主要得益于中国模式政治方面的优势。这一转向,实际上说明“历史终结论”业已破产。陈学明、李先悦福山的“历史终结论”的终结说明了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历史终结论”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摘自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材料二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除汉奸、罪犯、精神病患者外,“凡居住本境的人民,年满十八岁,不分阶级、党派、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的差别,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在极其广泛的基础上进行,参选率高达 80%,有的县达到 95%,有的村、区达到 100%;就是在游击区,参选率一般也在 70%以上。针对边区的群众大都居住在农村和偏远山区,文化底子薄,文盲占绝大多数的事实,党的各级地方组织在实际工作中创造了灵活多样的选举办法,如画圈法、画杠法、画点法、投豆法、投纸团法以及背箱法等等,尽量使边区的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公民都能投上一票。摘编自刘启春杨路“三三制”政权: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试验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陕甘宁边区民主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陕甘宁边区民主改革的意义。答案与部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小题.1D解析:“严防重蹈中书省左右政局的覆辙”表明这一朝代吸取元朝教训,废除了中书省,而历史上废除中书省的是明朝,故选 D 项。2B解析:材料体现了古希腊公民范围的扩大,没有涉及公民权利与义务,排除 A 项;“下层平民在城邦民主比较发达时才获得公民权;当出现战争危机或公民人数不足时,还往往吸收外邦人和被释奴隶加入公民团体”表明古希腊公民范围有一定的扩大,故 B 项正确;材料的内容是古希腊公民范围的扩大,没有体现直接民主等级色彩,排除 C 项;D 项仅反映了材料的一部分,不全面,排除。3B4C解析:古代中国基本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围绕这一制度形成了历史循环,因此“药”是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故选 C 项;古代官僚政治体系并未呈现出扭曲混乱的特征,排除 A 项;B 项无法解释“循环”,排除;清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并未变相恢复宰相制度,排除 D 项。5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这一原则”是指三权分立的权力制衡与制约,故选 C 项。6A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在基层社会进行了民主选举,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这意味着民主政治建设得到了推进,故选 A 项。7C解析:据材料“其地位与职权最高的时期”并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废丞相,皇帝执掌六部,故选 C 项。8C解析:A、B 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材料表明美国的开国元勋们不赞同建立类似英国的君主立宪式的民主政体,说明他们在探索建立一种新的民主政体形式,即共和政体,故 C 项正确;民主制度可遏制专制独裁而不是带来专制独裁,故 D 项错误。9C解析:公车上书中康有为联络的是在京应试的各省举人,不是各省官员,故 C 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A、B、D 三项都符合史实,排除。10C解析:雅典的陪审团成员是直接通过抽签产生的,代表了各阶层,而罗马则是由职业法官和法学家进行司法解释,这说明雅典是直接行使司法权,故 C 项正确。A 项指罗马,排除;从材料来看,二者主体不一,雅典是公民,而罗马是职业法官,排除 B 项;“所有人”表述错误,排除 D 项。11A解析:根据材料“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表明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国家管理逐渐制度化,故 A 项正确。秦之后的封建社会仍是人治,排除 B 项;C 项与史实不符,排除;秦帝国建立的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民主政治出现在近现代,D 项错误。12A解析:明朝中央派总督或巡抚外出处理地方军政事务,这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A 项正确;总督和巡抚是处理地方军政事务的官员,与避免政务决策失误不符,排除 B 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总督和巡抚相互制约,排除 C 项;明朝的总督和巡抚是官职,不是行政机构,排除 D 项。 13D解析:由材料中“工农兵代表苏维埃”“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华民主共和国”等信息可知,随着中国国情的变化,中共的建国思想趋向成熟,故选 D 项;“共和政体被各党派接受”说法绝对,排除 A项;近代民主革命的任务一直是反帝反封建,排除 B 项;1937 年 9 月,国民党公布了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排除 C 项。14C解析:A 项说法过于片面,故错误;西塞罗认为罗马政制是从实践中一步步发展完善的,而非依靠思想家设想,故 B 项错误;据“我们的国家的存在不是靠一个人的智慧,而是由数代人建立的”可知,西塞罗认为罗马的政治制度是经过数代的实践而建立的,这说明罗马政制更多源于长久实践,故 C 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提到政体建立必须依靠人民支持,故 D 项错误。15A解析:由所学可知,公民大会的权力不断扩大,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故选 A 项。16D解析:“中世纪后期,当所有各土地的采邑关系造成了一团乱麻般的权利和义务”说明封建经济的基本关系是混乱的,这不利于正在形成中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此时的王权则代表着秩序和稳定,能保障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王权是进步的因素,故 D 项正确。此时王权服从于教权,故 A 项错误;此时民族国家正在形成中,并且国王作为民族国家的象征和材料无关,故 B 项错误;新贵族指的是资产阶级化的贵族,此时还未形成,故 C 项错误。17A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在中世纪法国王权与教会的斗争中,民众支持王权,这有利于王权的强化,A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立法权,B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人民支持王权,而不是说三级会议代表人民利益,C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央集权,D 项错误。18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 1875 年宪法规定法国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结合材料“迫使内阁总理西蒙辞职解散众议院”可知,麦克马洪行使了宪法赋予的权力,B 项正确,C、D 两项错误;A 项与材料无关,排除。19A解析:材料说明抗日根据地的农民摆脱了原来“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的处境,获得了很多的自由和权利,这样就激发了他们的抗日热情,故选 A 项。B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由材料中的“抗日根据地”可知,这是抗日战争时期,而国民革命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故排除 C 项;D 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排除。20D解析:根据材料“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经济新闻也成为党报的报道重点,故选 D 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建设而非文化方针,排除 A 项;1987 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排除B 项;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 C 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小题.21(1)条件:小国寡民,人们彼此熟悉;奴隶制工商业发达;氏族贵族势力相对软弱、民主力量结盟势力较强。(2)制定者:克利斯提尼。特点:公民监督(自下而上);定期投票;预防为主。解析:第(1)问,第一方面主要是规模、时间方面的可行性,第二方面是城邦各阶层的力量、关系等特点。第(2)问,制定者通过“投票放逐”可以判断。特点提取“每年一度”“预防犯罪”等信息概括。22(1)内容:限制国王的立法权、征税权、军事权;保障议会的选举、言论自由。(2)影响:保证了英国社会长期稳定;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发展,对西方乃至整个世界政治文明影响深远。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除经议会同意外”等信息从国王、议会两方面回答。第(2)问可以从英国的政治、经济和对世界的影响等方面分析。23示例:论题:中国政治模式的成功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阐述:民主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文明的政治制度,百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孜孜追求的理想目标。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建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在中国第一次实现了真正的人民民主,并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和一系列具体政治制度,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形成了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不同的政治模式。中国在发展民主政治的过程中,坚持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一制度安排,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进一步完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证明了中国模式的成功。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对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扬弃,是一种伟大的制度创新。中国政治模式的成功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解析:首先,分析材料,提取信息,由材料可知福山的“历史终结论”认为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民主政治将是所有国家的必然归宿。但是后来,美国出了种种问题,在国际上广受争议和诟病,社会主义中国却日益兴起,福山开始批评美国,赞扬中国。其次,从材料中提取互相关联的历史信息并结合史实进行分析得出“中国政治模式具有优越性”。由此可以提炼观点,中国政治模式的成功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列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一系列具体政治制度,并阐述这一制度安排,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最后,总结观点,表述成文。24(1)体现多党派协商合作;选民具有广泛性;民众参与度高;选举办法多样化;兼顾民情。(2)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民主化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中共方面)(或答: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民主政权建设的尝试)有利于巩固和扩大敌后抗日根据地。(抗日根据地方面)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阶层。(人民方面)(或答:有效调动了各阶层抗战的积极性)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提供经验。(新中国方面)解析:第(1)问,根据“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得出体现多党派协商合作;根据“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得出选民具有广泛性;根据“选举在极其广泛的基础上进行,参选率高达 80%”得出民众参与度高、兼顾民情;根据“党的各级地方组织在实际工作中创造了灵活多样的选举办法”得出选举办法多样化。第(2)问,根据“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得出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民主化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根据“三三制政权”得出有利于巩固和扩大敌后抗日根据地、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和阶层;还可从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提供经验等分析。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1某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形成了复杂的礼法法律规范体系,包括由朝廷编纂、颁布的礼典体系,由朝廷编纂、颁布的成文律典为主干的律令体系和以礼义为宗旨、以礼俗为基础的乡规民约、家法族规等民间习惯法体系。据此可知中国古代法律 ( )A实质是以法治国,尚未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 B公法民法并重,成文法和非成文法共生共荣 C以礼入法,礼法相结合,国家确认家法族规 D对个人的地位、权利和义务给予应有的规定21954 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形式除了国家所有制和合作社所有制外,还有个体劳动者所有制和资本家所有制,并明文规定依照法律保护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其他资本所有权。由此可知,1954年宪法( )A贯彻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精神 B奠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 C完全不同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 D体现社会转型的过渡性特点31953 年 1 月,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1954 年 9 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替代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体现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政权特色 B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把“依法治国”的方针写入宪法 D保障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42017 年 10 月 18 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这体现的是()A人民民主原则B依法治国原则C分权制衡原则 D社会主义原则5抓精神文明建设要办实事、讲实效,紧紧围绕促进人民福祉来进行,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说明()A实事求是是工作的基本原则B引领社会风气变革的是人民C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D坚持群众路线是治国的核心内容6习近平说:“我希望通过学习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这种“正能量”指的是()A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精神B保家卫国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C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爱国主义精神D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7“人文”一词见于易经:“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与文中“人文”一词意思最为接近的是()A宗法制度B分封制度C礼乐教化 D社会风俗8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规定:“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这体现了罗马法的()A证据原则B理性原则C公正原则D平等原则9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最早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写进宪法是在()A1978 年B1987 年C1997 年D1999 年10据统计,从 1979 年起至 2008 年 2 月底止,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现行有效的法律 229 件;国务院制定的现行有效行政法规 600 余件;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 7000 余件。这些法律和法规的制定()A促进了依法治国理念的确立B.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的起步C保障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的体系11汉文帝设立孝经博士,魏晋皇帝多标榜“以孝治天下”,唐代孝经升格为与“五经”并列的儒家经典。这反映出()A道德教化日益受到重视B儒学教育走向神秘化C民间信仰与朝廷的互动D孝道推动了儒学复兴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国家机关,必须厉行廉洁的、朴素的、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工作作风,严惩贪污,禁止浪费,反对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该纲领的颁布 ( )A推动了社会风气的改良 B确保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与中共工作重心转移相适应 D加速了国家经济计划的开展131954 年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在 1982 年宪法中不但得到了恢复,而且规定得更加切实和明确。这表明,1954 年宪法( )A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 B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 C健全和完善了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 D奠定了新中国法制建设基础14新形势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以德化人”,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为全面依法治国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这说明 ( )A法治建设促进道德教化 B法律从属于道德 C道德教化促进法治建设 D道德从属于法律15法国一处教堂保存了大量 15 世纪当地农民的遗嘱,遗嘱内容表明农民捐献给教会的财产比例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这主要表明 15 世纪法国()A农民财产去向多元化B.农民收入日趋减少C.教会影响力逐渐减弱D.教徒数量日渐减少16古代罗马法将享有权利的人称 Caput,引申指户籍中的“家长”,因为起初只有家长具有权力能力。后来又改称 personA,原意为演员的假面具,表示剧中不同角色的不同身份,法律上转借指具备各种身份的权利人。这表明罗马法()A法律体系日趋完善 B平等理念得以落实C适用范围不断扩大 D私法精神得到重视171978 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叫作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其意在()A树立领导人的威信B强调法制建设的必要性C提高公民法律意识D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18北京百货大楼是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建成的地标性建筑,糖果组的张秉贵是这一时代百货人的精神象征,他说:“我们售货员要胸中有一团火,温暖顾客的心。”他永远用灿烂的微笑对待每一位顾客,他还练就了“一把准”“一口清”技艺。张秉贵体现的时代精神是()精益求精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爱岗敬业A BC D19针对我国婚前贷款买房、夫妻之间赠与房产、亲子鉴定等争议逐年增多的情况,2008 年 1 月我国最高法启动婚姻法解释(三)的起草并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意见,2011 年 7 月 4 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25 次会议通过。这说明我国()A宪法随社会发展而调整B法制建设尊重民生民意C法律制度体现男女平等D已经开始进入法治社会20在大庆会战初期,面对生产中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王进喜说“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难”。他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办法运输和安装钻机,跳进泥浆用身体搅拌抑止井喷。这体现出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爱国精神大干社会主义的风貌爱岗敬业的创业精神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A BC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小题.21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自古至今,法律都起着保障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和罗马法不相符合。马克思材料二中世纪后期,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在简单商品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变化发展了的社会经济条件,要求产生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法律上层建筑,极需有新的“私法”(即民法)来调整层出不穷的民事法律关系。而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代表的罗马法恰好是一种完整地体现简单商品生产的法,它对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例如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等,都做了极为详尽的规定。因此,这种法律正好符合促进新兴资本主义形成和巩固的历史要求。1516 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到 19 世纪初,则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摘编自李雅书、杨共乐古代罗马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马法在当时的作用。(2)根据材料,分析罗马法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22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1900 年到 1911 年,清政府为了挽救危局,被迫进行自上而下的修律变革。在修律实践中,法律首次挣脱了伦理道德的束缚,改变了“出礼而入刑”的传统制度与观念。如旧律中“子孙违犯教令”是重罪,改革后的新律则认为子孙违犯教令属家庭教育的范围。从 1903 年到 1906 年,清政府陆续颁布了奖励公司章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商人通例公司律破产律等各种单行商事法规。1906 年制定的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在中国最早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律师制度。1908 年完成的大清新刑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刑法典。1911 年编纂完毕的大清民律草案,采用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法原则,成为中华民国民法的基础。1911 年11 月,清政府为了挽救因辛亥革命造成的时局动乱,在 3 天之内仓促制定了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形式上被迫缩小了皇帝的权力,相对扩大了议会和总理的权力,但仍强调皇权至上。这是清政府最后一部宪法性文件。 摘编自蔡黎明清末修律的再认识 (1)依据材料,概括清末法律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法律改革的历史影响。23西方的法律传统扎根于古代的罗马文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罗马法上下千余年,期间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很大,法律也由产生、发展逐步趋于完善,它经历了王政时期、共和国时期、帝政前期、帝政后期四个阶段。罗马法主要分为人法、物权法、继承法、债法、诉讼法等方面。人法包括自由权、市民权、家族权、名誉、婚姻、夫妻财产、儿童监护等;物权法包括动产、不动产等;继承法包括遗嘱继承、法定继承、赠予等;诉讼法包括法定诉讼、程式诉讼、诉讼程序、诉讼非常程序等。摘编自周枏罗马法原论材料二西方文明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它的法制文明。它是自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来西方社会得以稳定和发展的坚实基础。而西方法制文明的渊源和基石便是由古代罗马人所创造的法律制度。罗马还开创了一个先例和原则:政治或政府的内部权力必须受到制衡。罗马首创的这一权力制衡原则成为日后西方政治的发展的普遍原则,其意义和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在当今的西方政治体制中,无论是采取哪种政体的国家,权力制衡原则均是其政治发展的首义和灵魂。摘编自兰奇光罗马文明历史地位重新评价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罗马法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对罗马帝国的积极影响。(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力制衡机制下的近代英美政体模式。归纳影响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立法规范的罗马法的原则。24社会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郭氏后裔中有识之士看清积弱民族要奋发图强,应从发展教育入手,立足乡梓,倡办学堂,培养人才。古今以来郭氏家族中从事教育的人士众多,在地方负责教育的官吏、族谱有记载的四十多位。科举制度废止后,受维新思想的影响,各地都大兴举办学堂,潍邑第一个研究学术团体“智群学社”、第一处中学“潍县县立中学”、第一女子学校都是由郭氏族人郭恩敷先生创办的对于地方文化的发展,确曾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郭氏居潍始祖郭礼以塾师为业,博采众长,素日对子孙严格教诲,因而书香之风沿袭久远,历五百年常盛不衰。摘编自潍坊文化三百年潍县郭氏望族叙议材料二鲁滨逊的荒岛生活面临自己意想不到的挫折和艰辛,这期间都是靠着圣经的支撑和对上帝的祈祷,他的精神才没有崩溃潜意识里自觉的认为全世界都应该信仰基督教笛福是长老会信徒即清教徒,长老会是加尔文宗他通过鲁滨逊漂流记表明自己的宗教立场,他的主人公在小说中勤勉努力,坚信上帝,最终获得了大笔财富摘编自杨晓利鲁滨逊故事初探请结合上述材料以“教化与社会治理”为主题,谈谈你的认识。答案与部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小题.1C解析:材料“由朝廷编纂以礼义为宗旨、以礼俗为基础的乡规民约、家法族规等民间习惯法体系”说明 C 项正确;“尚未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与史实不符,排除 A 项;材料表明中国古代法律体系包括“礼典体系”“律令体系”“民间习惯法体系”,不涉及“非成文法”,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个人的地位、权利和义务,故 D 项错误。2D解析:1954 年宪法中对所有制形式的相关规定说明当时社会中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如个体劳动者所有制和资本家所有制,因此宪法的规定恰恰体现了当时社会转型的过渡性特点,D 正确;宪法内容规定保护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这并未体现出社会主义革命精神,排除 A;新中国成立初期国营经济的建立奠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B 排除;1954 年宪法内容继承发展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相关规定,排除 C。3D解析:1953 年,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所以 1954 年宪法具有了社会主义性质,故颁布 1954 年宪法有利于国家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故选 D 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 1954 年宪法都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 A 项体现不出 1954 年宪法颁布的主要目的,排除;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是指 1956 年到 1966 年,与材料 1954 年宪法时间不符,排除 B 项;依法治国方针写入宪法是1999 年,排除 C 项。4B解析:由材料“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可知,任何个人、团体或者组织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这体现了以法治国的原则,故选 B 项;A、C、D 三项材料无法体现,均排除。5C解析:由材料“抓精神文明建设要紧紧围绕促进人民福祉来进行”可知,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是展开精神文明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故选 C 项;A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仅据材料内容无法得出 B 项结论,排除;精神文明建设只是治国的一项内容,D 项属于对材料的过度解读,排除。6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焦裕禄带领全县干部和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直到生命的最后阶段,依然坚持工作,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被誉为“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故选 D 项。7C解析:所谓“人文”是指人类制作的礼乐典章制度及其对人的行为的规范教化作用,故选 C 项;A、B 两项材料未体现,均排除;社会风俗是道德教化的结果,且与材料中“人文”一词意思更接近的是礼乐教化,排除 D 项。8A解析:“不可枉屈一人”体现了罗马法中不得因为怀疑惩罚罪犯,而是注重证据的自然法精神,故 A 项正确;B、C、D 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9D解析:1999 年 3 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写进宪法,故选 D 项。10D解析:从 1979 年至 2008 年 2 月底止,全国人大、国务院、地方人大等制定了相当多的法律和法规,这些法律和法规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故选 D 项。“依法治国”理念是 1997 年提出来的,1999 年被正式写入宪法,故排除 A 项;B 项属于因果倒置,故排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 21 世纪初期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对国家的民主法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C 项属于因果倒置,故排除。11A解析:历代统治者对“孝”的重视,体现了封建王朝利用儒家经典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来维护自身的统治,把孝经与儒家经典并列,体现出对道德教化的重视,故选 A 项。“孝”不属于神秘化,排除 B 项;民间信仰与材料论述内容无关,排除 C 项;儒学复兴是唐代韩愈为应对释、道冲击所倡导的一系列文学改革,排除 D 项。12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对工作作风的相关规定适应了中国共产党即将执掌新政权的需要,故 C 项正确;材料是对国家机关工作作风的要求,排除 A 项;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排除 B 项;材料中对国家机关工作作风的要求与加速国家经济计划的开展无直接联系,排除 D 项。13D解析:1997 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故 A 项错误;“文化大革命”是在 1966 年开始,故 B 项错误;健全和完善了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是改革开放时期,故 C 项错误;1982 年宪法是在 1954 年宪法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新教材)2019新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单元测试(全册6份打包).zip)为本站会员(大布丁)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