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试题-理综(全国卷Ⅰ)(解析版).doc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文档编号:2039039 上传时间:2022-01-17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高考试题-理综(全国卷Ⅰ)(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0年高考试题-理综(全国卷Ⅰ)(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0年高考试题-理综(全国卷Ⅰ)(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0年高考试题-理综(全国卷Ⅰ)(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全解全析1. 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A.植物体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B.mRNA 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C.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D.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胰岛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属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属于外排作用,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属于内吞作用,内吞和

2、外排作用均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于外排作用,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属于内吞作用,内吞和外排作用均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直接的关系;而直接的关系;而 mRNA 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答案】【答案】B2.光照条件下,给 C3植物和 C4植物叶片提供14CO2,然后检测叶片中的14C。下列有关检测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 C3植物的淀粉和 C4植物的葡萄糖中可检测到14CB.在 C3植物和 C4植物呼吸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中可检测到14CC.随光照强度增加,从 C4植物叶片中可检测到含14C 的 C4大量积累D.在 C3植物叶肉组织和 C4植物维管束

3、鞘的 C3中可检测到14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解析】本题主要考查 C3植物和植物和 C4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同位素标记法,考查学生的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同位素标记法,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根据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根据 C3植物和植物和 C4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过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过程程C3植物:植物:C5+14CO22C3(只有两个只有两个14C)C5+(14CH2O);和和 C4植植 C4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C3+14CO2C4(只有一个只有一个14C)C3+14CO2,C5+14CO22C3(只有只有两 个两 个14C)C

4、5+(14CH2O) 和 呼 吸 作 用 的 过 程 和 呼 吸 作 用 的 过 程C6H12O6+6O2+6H2O6H2O+12CO2可知可知, A、 B 和和 D 三项均正三项均正确确;C4途径中的途径中的 C4为中间代谢产物,不可能大量的积累。为中间代谢产物,不可能大量的积累。【答案】【答案】C3.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A.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 CO2含量的变化来源:KS5U.COMB.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C.一个细胞周期中 DNA 含量随时间的变化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2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关生理过程中的数量变化趋势,涉及到新

5、陈代谢与细胞分裂的【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关生理过程中的数量变化趋势,涉及到新陈代谢与细胞分裂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如图曲线的走势为先增加后稳定,曲线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如图曲线的走势为先增加后稳定,曲线有两个关键点:即起点(有两个关键点:即起点(m,0) (m0)和饱和点。符合这一曲线的为)和饱和点。符合这一曲线的为 A 选项;选项;B 项对应的项对应的曲线起点不正确,曲线的走势一直为增函数,不会出现饱和效应;曲线起点不正确,曲线的走势一直为增函数,不会出现饱和效应;C 项对应的曲线就更不正项对应的曲线就更不正确了,起点纵坐标等于终点,且大于

6、确了,起点纵坐标等于终点,且大于 0;D 项曲线为种群的项曲线为种群的“J”型增长曲线。型增长曲线。【答案】【答案】A4. 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 A、a 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B.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 0C.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D.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进化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一般来说,某一性状适【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进化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一般来说,某一性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其基因频率也往往比较大。如果显性性状不能

7、适应环应环境的能力越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其基因频率也往往比较大。如果显性性状不能适应环境而隐性性状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的话,那么境而隐性性状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的话,那么 A 基因的基因频率在持续选择的条件下,就会基因的基因频率在持续选择的条件下,就会逐渐降低至逐渐降低至 0,自然就有可能出现,自然就有可能出现 iAia、iA=ia和和 iAia的情形。而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与突的情形。而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与突变与重组、迁入与迁出和环境的选择等多种因素有关。变与重组、迁入与迁出和环境的选择等多种因素有关。【答案】【答案】D5.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也能利用

8、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来源:Ks5u.co【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学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学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在该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作物可以成为家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在该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作物可以成为家畜的饲料和人的食物,家畜也能成为人的食物,沼气池中的微生畜的饲料和人的食物,家畜也能成为人的食物,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可以利用农作物秸秆物可以利用农作物秸秆、人和家畜粪便中的有机物人和家畜粪便中的有机物,而

9、沼液和沼渣又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肥料而沼液和沼渣又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肥料,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又能成为人类的能源物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又能成为人类的能源物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利用的是无生命的有机物,因此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属统的能量利用率。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利用的是无生命的有机物,因此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属于分解者。能量是不能循环利用的,所以于分解者。能量是不能循环利用的,所以 C 项的叙述是错误的。项的叙述是错误的。- 3 -【答案】【答案】C6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沸点:333NHPHAsHB熔点:344Si NN

10、aClSiIC酸性:42434HClOH SOH POC碱性:3NaOHMg OHAl OH2【解析】B 考查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2008 年高考全国卷 I 第 8 题已经考过,一般认为是: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所以 B 正确; C 项正确,一般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D 正确,一般元素金属性越强, 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A 项错误,2009 年高考全国卷 I 第 29 题已经考过,NH3分子间存在氢键,故最高,AsH3、PH3分子间不存在氢键,只有范德华力,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分子间作用力越大, 熔沸点越高故应该为:

11、 NH3AsH3PH3;【答案】A【命题意图】考查基本概念:如晶体熔沸点高低判断,氢键与范德华力对物质的物性的影响,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判断方法具体应用,这些都是平时反复训练的,这道题目实属原题,属于送分题!【点评】其实还可以拓展:考同种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判断里面的如同为原子晶体或同为离子晶体等,不应该老局限于分子晶体,这样显得 2010 年高考题与 08 和 09 没有太大区别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Li 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22Li OB将 SO2通入2BaCl溶液可生成3BaSO沉淀C将 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D将 NH3通入热的 CuSO4溶液中能使 Cu2+还原成 Cu【

12、解析】A 错误,因为 Li 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生成 Li2O,直接取材于第一册课本第二章第三节 ;B 错 误 , 酸 性 : HCl H2SO3 H2CO3所 以 通 入 后 无 BaSO3沉 淀 , 因 为- 4 -BaSO3+2HCl=BaCl2+H2O+SO2 ; D 错 误 , 溶 液 中 该 反 应 难 以 发 生 , 先 是 :2NH3+2H2O+CuSO4=Cu(OH)2+(NH4)2SO4,接着 Cu(OH)2CuO+H20,溶液中 NH3不能还原CuO 为 Cu,要还原必须是干燥的固态!C 正确,强酸制弱酸,酸性:H2CO3HClO,反应为:CO2+H20+Ca(ClO)2=C

13、aCO3+2HClO,直接取材于课本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答案】C【命题意图】考查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如碱金属,氯及其化合物,碳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等 A、B、C 选项直接取材于高一课本,D 取材于高二第一章氮族。【点评】再次印证了以本为本的复习策略,本题四个选项就直接取材于课本,属于简单题,不重视基础,就有可能出错!8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将铜屑加入3+Fe溶液中:3+2+2+2Fe +Cu=2Fe+Cu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3+342Fe O +8H =3Fe +4H O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2+332Fe+4H +NO =Fe +2H O+NOD

14、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322Fe+6H =2Fe3H【解析】A 正确,符合 3 个守恒;B 错误,电荷不守恒,Fe3O4中 Fe 有两种价态,正确应该为:Fe3O48H=2Fe3Fe24H2O;C 错误,得失电子不守恒,电荷不守恒;正确的应为:3Fe2NO34H=3Fe3NO2H2O;D 错误,不符合客观实际,反应后铁只能产生 Fe2和 H2;【答案】A【命题意图】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方法!【点评】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本题出得太没有创意了,如 D 这是个重现率很高的的经典错误,考生绝对做过原题!B 项也见得多,一般考查不是用盐酸而是用氢碘酸,有些专家多次指出,磁性氧化铁

15、不溶于任何酸,这样的典型错误在高考题中再次出现,这道题就没什么意思了!A 直接取材于课本第二册,C 选项,考生也绝对做过,都是太常见不过了!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醋酸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 1 倍后,溶液的pHb,则ab- 5 -B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4NH Cl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7C31.0 10 mol/L盐酸的pH3.0,81.0 10 mol/L盐酸的pH8.0D若 1mLpH1的盐酸与 100mL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的pH11【解析】A 若是稀醋酸溶液稀释则 C(H+)减小,pH 增大,ba,故 A 错误;B 酚酞的变色范围是 pH

16、= 8.010.0(无色红色) ,现在使红色褪去,pH 不一定小于 7,可能在 78 之间,故 B 错误;C 常温下酸的 pH 不可能大于 7,只能无限的接近 7;D 正确,直接代入计算可得是正确,也可用更一般的式子:设强酸 pH=a,体积为 V1;强碱的 pH=b,体积为 V2,则有10-aV1=10-(14-b)V2101421baVV,现在 V1/V2=10-2,又知 a=1,所以 b=11【答案】D【命题意图】考查弱电解质的稀释,强酸的无限稀释,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强酸与强碱的混合 pH 的计算等基本概念【点评】本题在第一轮复习至第三轮复习无时不在强调的基本问题考查就是第二册第三章的问题

17、,这次居然没有考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而考这些,很简单,大家都喜欢!10右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电池的一个点极由有机光敏燃料(S)涂覆在2TiO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22TiO /STiO /Sh (激发态)+-22TiO /STiO /S +e 3I +2e3I 2232TiO /S3I2TiO /S+I 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电池工作时,I离子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C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D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 I-和 I3-的浓度不会减少- 6 -【解析】B 选项错误,从示意图可看在外电路中

18、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也即镀铂电极做正极,发生还原反应:I3-+2e-=3I-;A 选项正确,这是个太阳能电池,从装置示意图可看出是个原电池,最终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应为把上面四个反应加起来可知,化学物质并没有减少; C 正确, 见 B 选项的解析; D 正确, 此太阳能电池中总的反应一部分实质就是: I3-氧化还原3I-的转化(还有 I2+I-I3-) ,另一部分就是光敏有机物从激发态与基态的相互转化而已,所有化学物质最终均不被损耗!【答案】B【命题意图】考查新型原电池,原电池的两电极反应式,电子流向与电流流向,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的总反应式等,还考查考生变通能力和心理素质,能否适应

19、陌生的情境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的问题等【点评】本题立意很好,但是考查过为单薄,而且取材不是最新的,在 3 月份江苏省盐城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第 17 题(3)问,与此题极为相似的模型,这对一些考生显得不公平!11下图表示 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 4 个不同反应。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ABCD【解析】 易知发生四个反应得到的产物如下图所示, 显然 Y、 Z 中只含一种官能团, 即可!- 7 -BrHO或BrHOXYBr或BrBrBrZBrHOOCHOOCW(与 水 加成)(消去 HBr)(加HBr)(双 键 被 氧 化 为 羧 基 )【答案】B【命题意图】掌握烯烃的基本化学性质:

20、与 HX 加成,与 H2O 加成,双键被氧化剂氧化,掌握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卤代烃的水解与消去的条件及产物;掌握常见的官能团!【点评】本题很有新意,不过貌似一些反应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了:如烯烃的氧化,烯烃与水加成!但总体还可以,有些创意,赞一个!有机结构性质官能团这条主线能够推陈出新难能可贵的!12一定条件下磷与干燥氯气反应,若 0.25g 磷消耗掉 314mL 氯气(标准状况) ,则产物中 PCl3与 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A1:2B2:3C3:1D5:3【解析】设 n(PCl3)=X mol, n(PCl5)=Y mol,由 P 元素守恒有:X+Y=0.25/310.008;由 Cl

21、元素守恒有 3X+5Y=(0.3142)/22.40.028,联立之可解得:X=0.006,Y=0.002故选 C【命题意图】考查学生的基本化学计算能力,涉及一些方法技巧的问题,还涉及到过量问题等根据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点评】本题是个原题,用百度一搜就知道!做过多遍,用的方法很多,上面是最常见的据元素守恒来解方程法,还有十字交叉法,平均值法、得失电子守恒等多种方法,此题不好!13下面关于 SiO2晶体网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存在四面体结构单元,O 处于中心,Si 处于 4 个顶角B最小的环上,有 3 个 Si 原子和 3 个 O 原子C最小的环上,Si 和 O 原子数之比为 1:2D最小的

22、环上,有 6 个 Si 原子和 6 个 O 原子【解析】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结构为空间网状,存在硅氧四面体结构,硅处于中心,- 8 -氧处于 4 个顶角所以 A 项错误;在 SiO2晶体中,每 6 个 Si 和 6 个 O 形成一个 12 元环(最小环) ,所以 D 对,B、C 都错误!【答案】D【命题意图】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信息迁移能力,实际上第三册课本第一单元里面有结构图!【点评】怎样理解 SiO2的结构,可从晶体硅进行转化,晶体硅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只需将 C 原子换成 Si 原子即可,课本上有我直接拿来用,再将 Si-Si 键断开,加入氧即可,见:但是若将题目中 B、B、D 三个

23、选项前面分别加上“平均每个”,则本题的答案就又变了,这时就要应用均摊法了,由于每个 Si 原子被 12 个环所共用,每个 O 原子被 6 个环所共用,每个 Si-O 键被 6 个环所共用,则均摊之后在每个环上含有 0.5 个 Si,1 个 O,2 个 Si-O 键,此时则 B、D 错误,C 正确了,也即在 1molSiO2中含有 4 mol Si-O 键(这是我们经常考的)二、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原子核23892U经放射性衰变变为原子核23490T

24、h,继而经放射性衰变变为原子核23491Pa,再经放射性衰变变为原子核23492U。放射性衰变 、和依次为A衰变、衰变和衰变B衰变、衰变和衰变C衰变、衰变和衰变D衰变、衰变和衰变【答案】A【解析】ThU2349023892,质量数少 4,电荷数少 2,说明为衰变.PaTh2349123490,质子数加 1,说明为衰变,中子转化成质子.UPa2349223491,质子数加 1,说明为衰变,中子转化成质子.【命题意图与考点定位】主要考查根据原子核的衰变反应方程,应用质量数与电荷数的守恒分析解决。15如右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 m 的木块 1 相连,下端与- 9 -另一质量为 M 的木块 2 相连

25、,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 1、2 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1a、2a。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则有A1ag,2agB10a ,2agC10a ,2mMagMD1ag,2mMagM【答案】C【解析】在抽出木板的瞬时,弹簧对 1 的支持力和对 2 的压力并未改变。对 1 物体受重力和支持力, mg=F,a1=0. 对 2 物体受重力和压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gMmMMMgFa【命题意图与考点定位】本题属于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瞬时加速度问题,关键是区分瞬时力与延时力。16关于静电场,下列结论普遍成立的是A电场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只与

26、这两点的场强有关B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高,电场强度小的地方电势低C将正点电荷从场强为零的一点移动到场强为零的另一点,电场力做功为零来源:KS5U.COMD在正电荷或负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中,场强方向都指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答案】C【解析】在正电荷的电场中,离正电荷近,电场强度大,电势高,离正电荷远,电场强度小,电势低;而在负电荷的电场中,离正电荷近,电场强度大,电势低,离负电荷远,电场强度小,电势高,A 错误。电势差的大小决定于两点间距和电场强度,B 错误;沿电场方向电势降低,而且速度最快,C 正确;场强为零,电势不一定为零,如从带正电荷的导体球上将正电荷移动到另一带负电荷的导体球上,电场力做正

27、功。【命题意图与考点定位】考查静电场中电场强度和电势的特点,应该根据所学知识举例逐个排除。17某地的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的竖直分量方向向下,大小为54.5 10T。一灵敏电压表连接在当地入海河段的两岸,河宽 100m,该河段涨潮和落潮时有海水(视为导体)流过。设落潮时,海水自西向东流,流速为 2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河北岸的电势较高B河南岸的电势较高来源:- 10 -C电压表记录的电压为 9mVD电压表记录的电压为 5mV【答案】BD【解析】海水在落潮时自西向东流,该过程可以理解为:自西向东运动的导体棒在切割竖直向下的磁场。根据右手定则,右岸即北岸是正极电势高,南岸电势低,D 对 C 错。根据

28、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51092100105 . 4 BLvEV, B 对 A 错【命题意图与考点定位】导体棒切割磁场的实际应用题。来源:K18一水平抛出的小球落到一倾角为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右图中虚线所示。小球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与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为A1tanB12tanCtanD2tan【答案】D【解析】如图平抛的末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等于斜面倾角,根据有:gtv0tan。则下落高度与水平射程之比为tan2122002vgttvgtxy,D 正确。【命题意图与考点定位】平抛速度和位移的分解19右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 Ep与两分子间距离 r 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

29、正确的是A当 r 大于 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B当 r 小于 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C当 r 等于 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D在 r 由 r1变到 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来源:KS5U.COM【答案】BC【解析】分子间距等于 r0时分子势能最小,即 r0= r2。当 r 小于 r1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 r 大于 r1小于 r2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 r 大于 r2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A 错 BC 对。在 r由 r1变到 r2的过程中,分子斥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D 错误。来源:KS5U.COM【命题意图与考点定位】分子间距于分子力、分子势能的关系- 11 -

30、20某人手持边长为 6cm 的正方形平面镜测量身后一棵树的高度。测量时保持镜面与地面垂直,镜子与眼睛的距离为 0.4m。在某位置时,他在镜中恰好能够看到整棵树的像;然后他向前走了 6.0 m,发现用这个镜子长度的 5/6 就能看到整棵树的像,这棵树的高度约为来A5.5mB5.0mC4.5mD4.0m【答案】B【解析】如图是恰好看到树时的反射光路,由图中的三角形可得0.4m0.4m6cm眼睛距镜的距离眼睛距镜的距离树到镜的距离镜高树高,即0.4m0.4m.06m0LH。人离树越远,视野越大,看到树所需镜面越小,同理有0.4m6m0.4m.05m0LH,以上两式解得 L=29.6m,H=4.5m。

31、来【命题意图与考点定位】平面镜的反射成像,能够正确转化为三角形求解21一简谐振子沿 x 轴振动,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0t 时刻振子的位移0.1mx ;4s3t 时刻0.1mx ;4st 时刻0.1mx 。该振子的振幅和周期可能为A0. 1 m,8s3B0.1 m,8sC0.2 m,8s3D0.2 m,8s【答案】AD【解析】在 t=34s 和 t=4s 两时刻振子的位移相同,第一种情况是此时间差是周期的整数倍nT344,当 n=1 时38Ts。在34s 的半个周期内振子的位移由负的最大变为正的最大,所以振幅是 0.1m。A 正确。第二种情况是此时间差不是周期的整数倍则2)344()034(Tn

32、T ,当 n=0 时8Ts,且由于2t是1t的二倍说明振幅是该位移的二倍为 0.2m。如图答案 D。【命题意图与考点定位】振动的周期性引起的位移周期性变化。来源:KS5U.COM22 (18 分)来源:K图 1 是利用激光测转的原理示意图,图中圆盘可绕固定轴转动,盘边缘侧面上有一小段涂有很薄的反光材料。当盘转到某一位置时,接收器可以接收到反光涂层所反射的激光束,并将所收到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在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如图 2 所示) 。眼睛树的像树t1t2- 12 -(1)若图 2 中示波器显示屏横向的每大格(5 小格)对应的时间为 5.0010-2s ,则圆盘的转速为_转/s。 (保留 3

33、 位有效数字)(2)若测得圆盘直径为 10.20 cm,则可求得圆盘侧面反光涂层的长度为 _ cm。(保留 3 位有效数字)【答案】4.55 转 /s2.91cm【解析】从图 2 可知圆盘转一圈的时间在横坐标上显示 22 格,由题意知图 2 中横坐标上每格表示 1.0010-2s,所以圆盘转动的周期是 0.22s,则转速为 4.55 转 /s反光引起的电流图像在图 2 中横坐标上每次一格,说明反光涂层的长度占圆盘周长的22 分之一为91. 22220.1014. 32222rcm。【命题意图与考点定位】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与转速的关系,以及对传感器所得图像的识图。23 (16 分)一电流表的量程

34、标定不准确, 某同学利用图 1 所示电路测量该电流表的实际量程mI。所用器材有:量程不准的电流表1A,内阻1r=10.0,量程标称为 5.0mA;标准电流表2A,内阻2r=45.0,量程 1.0mA;标准电阻1R,阻值 10.0;滑动变阻器 R,总电阻为 300.0;电源 E,电动势 3. 0V,内阻不计;保护电阻2R;开关 S;导线。回答下列问题:(1)在答题卡上(图 2 所示)的实物图上画出连线。- 13 -(2)开关 S 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 c 应滑动至端。(3)开关 S 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使电流表1A满偏;若此时电流表2A的读数为2I,则1A的量程mI=。(4)若

35、测量时,1A未调到满偏,两电流表的示数如图 3 所示,从图中读出1A的示数1I=,2A的示数2I=; 由读出的数据计算得mI=。 (保留 3 位有效数字)(5)写出一条提高测量准确度的建议:。来源:KS5U.COM来源:K【答案】连线如图阻值最大1212)(rrRIIm(5)多次测量取平均【解析】连线如图在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中在接通- 14 -开关前需要将滑动触头滑动到阻值最大端来源:K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待测表满偏,流过的电流为 Im。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相等有)(1221RrIrIm得1212)(rrRIIm来源:KS5U.COM待测表未满偏有)(12211RrIrI,将 A2的示数 0

36、.66mA 和其他已知条件代入有63. 310)4510(66. 0)(12121rrRIIMa但图中 A1的示数 3.0mA 量程为 5.0mA,根据电流表的刻度是均匀的,则准确量程为6.05mA多次测量取平均24 (15 分)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 60s 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右图所示。画出汽车在 060s 内的 v-t 图线;求在这 60s 内汽车行驶的路程。【答案】速度图像为右图。900m【解析】由加速度图像可知前 10s 汽车匀加速,后 20s 汽车匀减速恰好停止,因为图像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此两段的面积相等。最大速度为 20m/s。所以速度图像为右图。然

37、后利用速度图像的面积求出位移。汽车运动的面积为匀加速、匀速、匀减速三段的位移之和。900201020301010321ssssm25 (18 分)如右图,质量分别为 m 和 M 的两个星球 A 和 B 在引力作用下都绕 O 点做匀速周运动,星球 A 和 B 两者中心之间距离为 L。已知 A、B 的中心和 O三点始终共线,A 和 B 分别在 O 的两侧。引力常数为 G。求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在地月系统中,若忽略其它星球的影响,可以将月球和地球看成上30602-110306020100v/ms-2t/s- 15 -述星球 A 和 B,月球绕其轨道中心运行为的周期记为 T1。但在近似处理问题时,

38、常常认为月球是绕地心做圆周运动的, 这样算得的运行周期 T2。 已知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 5.981024kg和 7.35 1022kg 。求 T2与 T1两者平方之比。 (结果保留 3 位小数)【答案】)(23mMGLT1.01【解析】 A 和 B 绕 O 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 A 和 B的向心力相等。且 A 和 B 和 O 始终共线,说明 A 和 B 有相同的角速度和周期。因此有RMrm22,LRr,连立解得LMmmR,LMmMr对 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得LmMMTmLGMm22)2(来源:KS5U.COM化简得)(23mMGLT将地月看成双星,

39、由得)(231mMGLT将月球看作绕地心做圆周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得LTmLGMm22)2(化简得GMLT322所以两种周期的平方比值为01. 11098. 51035. 71098. 5)(242224212MMmTT26 (21 分)如下图,在03xa区域内存在与 xy 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B.在 t=0 时刻,一位于坐标原点的粒子源在 xy 平面内发射出大量同种带电粒子,所有粒子的初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与 y 轴正方向的夹角分布在 0180范围内。已知沿 y 轴正方向发射的粒子在0tt时刻刚好从磁场边界上( 3 , )Pa a点离开磁场。求:粒子在磁场

40、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R 及粒子的比荷 qm;来源:此时刻仍在磁场中的粒子的初速度方向与 y 轴正方向夹角的取值范围;来源:KS5U.COM从粒子发射到全部粒子离开磁场所用的时间。- 16 -【答案】aR332032Btmq速度与 y 轴的正方向的夹角范围是 60到120 来源:从粒子发射到全部离开所用 时间 为02t【解析】 粒子沿 y 轴的正方向进入磁场,从 P 点经过做 OP 的垂直平分线与 x 轴的交点为圆心,根据直角三角形有222)3(RaaR解得aR33223sinRa, 则粒子做圆周运动的的圆心角为 120,周期为03tT 来源:KS5U.COM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洛仑兹力提供

4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RTmBqv2)2(,TRv2,化简得032Btmq仍在磁场中的粒子其圆心角一定大于 120,这样粒子角度最小时从磁场右边界穿出;角度最大时从磁场左边界穿出。角度最小时从磁场右边界穿出圆心角 120,所经过圆弧的弦与中相等穿出点如图,根据弦与半径、x 轴的夹角都是 30,所以此时速度与 y 轴的正方向的夹角是 60。角度最大时从磁场左边界穿出,半径与 y 轴的的夹角是 60,则此时速度与 y 轴的正方向的夹角是 120。所以速度与 y 轴的正方向的夹角范围是 60到 120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的粒子的轨迹应该与磁场的右边界相切,在三角形中两个相等的腰为aR332,而它的高

42、是aaah333323, 半径与 y 轴的的夹角是 30, 这种粒RRR- 17 -子的圆心角是 240。所用 时间 为02t。所以从粒子发射到全部离开所用 时间 为02t。27.(15 分)在溶液中,反应 A+2BC 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 )0.100/c Amol L、( )0.200/c Bmol L及( )0/c Cmol L。反应物 A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比较,和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_;_;(2)实验平衡时 B 的转化率为_;实验平衡时 C 的浓度为_;(3)该反应的H_0,判断其理由是

43、_;(4)该反应进行到 4.0min 时的平均反应速度率:来源:实验:Bv=_;实验:Cv=_。【解析】 (1)使用了(正)催化剂;理由:因为从图像可看出,两者最终的平衡浓度相同,即最终的平衡状态相同,而比所需要的时间短,显然反应速率加快了,故由影响反应速率和影响平衡的因素可知是加入(正)催化剂;升高温度;理由:因为该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所以不可能是改变压强引起速率的改变,又由于各物质起始浓度相同,故不可能是改变浓度影响反应速率,再由于和相比达平衡所需时间短,平衡时浓度更小,故不可能是改用催化剂,而只能是升高温度来影响反应速率的(2)不妨令溶液为 1L,则中达平衡时 A 转化了 0.04

44、mol,由反应计量数可知 B 转化了- 18 -0.08mol,所以 B 转化率为%0 .40%100200. 008. 0;同样在中 A 转化了 0.06mol,则生成 C为 0.06mol,体积不变,即平衡时 C(c)=0.06mol/L(3)H0;理由:由和进行对比可知升高温度后 A 的平衡浓度减小,即 A 的转化率升高,平衡向正方向移动,而升温是向吸热的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H0( 4 ) 从 图 上 读 数 , 进 行 到 4.0min 时 , 实 验 的 A 的 浓 度 为 : 0.072mol/L, 则C(A)=0.10-0.072=0.028mol/L,1min)(0

45、07. 0min0 . 4/028. 0/ )()(LmolLmoltACA,Bv=2A=0.014mol(Lmin)-1;进行 到 4.0mi 实 验 的 A 的 浓 度 为 : 0.064mol/L : C(A,) =0.10-0.064=0.036mol/L ,1min)(009. 0min0 . 4/036. 0/)()(LmolLmoltACA,Cv=A=0.0089mol(Lmin)-1【答案】 (1)加催化剂;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 A 的浓度未变温度升高;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 A 的浓度减小(2)40%(或 0.4) ;0.06mol/L; (3);升高温度向正方向移

46、动,故该反应是吸热反应(4)0.014mol(Lmin)-1;0.008mol(Lmin)-1【命题意图】考查基本理论中的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部分,一些具体考点是:易通过图像分析比较得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具体因素(如: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 、反应速率的计算、平衡转化率的计算,平衡浓度的计算,H的判断;以及计算能力,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等的全方位考查。【点评】本题所涉及的化学知识非常基础,但是能力要求非常高,观察和分析不到位,就不能准确的表述和计算,要想此题得满分必须非常优秀才行!此题与 2009 年全国卷 II 理综第 27 题,及安微卷理综第 28 题都极为相似

47、,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对考生不陌生!28 (15 分)有 A、B、C、D、E 和 F 六瓶无色溶液,他们都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无机试剂。纯 E 为无色油状液体;B、C、D 和 F 是盐溶液,且他们的阴离子均不同。现进行如下实验:A 有刺激性气味,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 A 时产生白色烟雾;将 A 分别加入其它五中溶液中,只有 D、F 中有沉淀产生;继续加入过量 A 时,D 中沉淀无变化,F 中沉淀完全溶解;将 B 分别加入 C、D、E、F 中,C、D、F 中产生沉淀,E 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将 C 分别加入 D、E、F 中,均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 HNO3,沉淀均不溶。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请

48、回答下列问题:- 19 -(1)能确定溶液是(写出溶液标号与相应溶质的化学式) :(2)不能确定的溶液,写出其标号、溶质可能的化学式及进一步鉴别的方法:【解析】 (I)由题干表述可知 A 和 E 不是盐, 又由纯 E 为无色油状液体, 推知 E 为硫酸 (步操作进一步确定) ; (II)由题干和步操作可知 A 为氨水; (III)再由步操作可知 F 中阳离子为 Ag+发生的反应为:AgNH3H2O=AgOHNH4;AgOH2NH3H2O=Ag(NH3)2OH2H2O;而常见的盐中只有 AgNO3可溶于水,故 F 为 AgNO3; (IV)由步操作可知B 中阴离子应为 CO32-,由于此无色无味

49、的气体只能是 CO2, B、C、D 中能生成沉淀说明不能是HCO3-,而阳离子可是常见的 K+、Na+、NH4+等待定(V)同样由步操作 D 中能与氨水生成沉淀的无色溶液中常见的为阳离子为 Mg2+或 Al3+,而阴离子需待下步反应再确定; (VI)由步操作生成的沉淀为可能为 AgCl、AgBr、AgI、BaSO4、H2SiO3(不合理)等,但限于题干所述中学常用试剂, 则沉淀应为 AgCl 和 BaSO4, 才不溶于 HNO3, 一个是与 AgNO3结合生成的沉淀,一个是与硫酸结合形成的沉淀,故 C 应该同时含有 Ba2+和 Cl-即,C 为 BaCl2,进而推出 D 中阴离子应该为 SO4

50、2-,因为题干所述盐溶液中阴离子均不同,故 D 为 Al2(SO4)3或 MgSO4其他解析见答案【答案】(1)ANH3H2O 或 NH3;E H2SO4FAgNO3CBaCl2若 C 作为不能确定的溶液,进一步鉴别的方法合理,同样给分(2)BNa2CO3或 K2CO3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 B,在酒精灯火焰中灼烧,若焰色呈黄色则 B 为 Na2CO3溶液;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呈紫色,则 B 为 K2CO3溶液DAl2(SO4)3或 MgSO4取少量 D,向其中滴加 NaOH 溶液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过量的 NaOH 溶液,若沉淀溶解,则 D 为 Al2(SO4)3溶液,若沉淀不溶解,则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化学 > 高考专区 > 历年真题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10年高考试题-理综(全国卷Ⅰ)(解析版).doc)为本站会员(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