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物理资料:地概作业1.docx

上传人(卖家):罗嗣辉 文档编号:2047236 上传时间:2022-01-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间物理资料:地概作业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空间物理资料:地概作业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我国历史上观测到的极光事件。答:我国历史上多次观测到极光现象,并有详细的记录。几乎每本史书里都有天文志,其中记载了很多关于天文天象的记录,极光也包含在内。我国最早的对极光的详细记录应追溯到西汉时期。据汉书天文志描述:“孝成建始元年九月戊子(相当于公元前 32 年 10 月 27 日),有流星出文昌,色白,光烛地,长约四丈,大一围,动摇如龙虵形,有顷, 长可五六丈, 大四围所, 诎折委曲, 贯紫宫西, 在斗西北子亥间,后诎如环, 北方不合, 留一刻所。”这段记载非常清晰、准确和科学。文中所述为“流星”,但根据“大一围”“长可五六丈”以及形状的描写来判断应该为极光。而“龙虵形”的比喻也是有科学

2、依据的,类似于现代极光分类中的 HB 型极光。即为均匀光带中有一个或几个褶曲, 其宽度与褶曲形式都在随时变化。 短短一段话记载了堪比现代天文学观测的内容。历史上当太阳活跃时,大规模的极光并不是只有我国能观测到。据旧五代史 76 卷晋书高祖纪二记载有: “天福二年正月乙卯公元年月日, 夜, 有赤白气相间, 如耕垦竹林之状, 自亥至丑, 生于北方浊, 过中天, 明灭不定, 偏二十八宿, 彻曙方散”。而据五代会要卷十一杂灾变 所记载同一天为:“晋天福二年正月二日即乙卯日, 夜初, 北方有赤气, 西至戌亥地, 东北至丑地南北阔三丈, 状如火光, 赤气内见紫微宫及北斗诸星至三点后, 内有白气数条, 次行

3、至西, 夜半子时方散。”有清晰的时间、地点、方位、形态、持续时间等详细信息。而欧洲的记录是弗利兹年表中的“从鸡鸣到破晓, 满天出现了血染的枪矛”和凌克年表中的“在高卢即法国人境内, 响声持续不断, 天亮前在整个天空中出现了血红的亮光。”只是简单地记录了形状和大致的时间,甚至无法确定其极光是否存在。所以在极光的观测记录方面我国古代是非常领先的。 这次是我国和欧洲同时记录到极光, 可能当年是太阳活动的一个高峰年。我国对于极光的形态也有很详细的分类。如天冲、濛星、天开眼(天开、天裂)、御汉星、旬始、天剑等等不同的形容词,几乎分别都对应着现代科学分类中不同类型的极光总结起来,我国历史上对极光的观测已经

4、达到较高水平,古书中也有丰富的记录,为我们现代研究提供了方便。参考文献:(1)戴念祖,我国古代的极光记载和它的科学价值,科学通报,1975 年第 10 期(2)日 小口高,神秘的极光,科学普及出版社。(3)北京天文台主编,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我国历史上观测到的彗星和超新星爆发。答:超新星爆发:1. 据后汉书和文献通考中记载:“后汉中平二年十月癸亥,客星出南门中,大如半筵,五色喜怒,稍小,至后年六月乃消。”这是半人马座的一颗超新星,位于银纬 02,视星等达到了-8.0。从公元 185 年 12 月 7 日至 187 年七月共持续 20 个月。2. 据宋史和文献通考中记载:

5、“宋景德三年三月乙己客星出东南方。”这颗星被认为是豺狼座的一颗超新星,位于银纬+14.5,视星等达-8-10,光亮盖过了夜空大多数星星, 已经接近满月-13 的视星等了。而且从公元 1006 年 4 月 3 日开始在空中持续了几年时间,成为最亮的星之一。3. 据宋史中记载“宋致和元年五月乙丑,客星出天关东南,可数寸,岁余稍没。”位于金牛座星东南,视星等为-5,银纬-5.8。从 1054 年 6 月 10 日开始,由“岁余稍没”可知持续 1 年左右。这颗超新星就是天关客星(SN 1054),爆炸后形成了著名的蟹状星云(M1)。4. 明史稿神宗本纪“明隆庆六年冬十月丙辰, 彗星见东北方, 至万历二

6、年四月乃灭。 ”这颗“彗星”即是著名的第谷超新星(SN Cas 1572)。根据文献 1572 年 11 月 8 日超新星出现于东北方, 至 1574 年 5 月不见。与第谷相比早发现 3 天并且多观测一个月。这颗超新星出现于仙后座。彗星:我国古代对于彗星的记载也十分丰富, 甚至已经有初步的按照形态分类的记录。 比如现代天文学家把彗星按彗头分为 N、C、E 三类。N 类由于多次回到太阳附近, 只看到彗核和由彗核开始的彗尾, 而没有彗发。C 类彗核中气体比较少, 经过太阳附近时, 有彗发, 但无壳层, 彗头呈球茎形。 E 类彗核中有丰富的气体, 经过太阳附近时, 彗发很亮, 有抛物面形状的壳层包

7、围着,彗头呈锚形。中国早在唐代就明确记载有:“三曰天培, 一名觉星。本类星, 末锐, 长四丈。”又有:“五曰天欃, 石氏曰, 云如牛状。甘氏, 本类星, 末锐。”其“末锐”的描述类似于球茎形这几条最可能是关于彗头为 C 类的彗星。在李淳风所编晋书天文志中有:“七曰天衡,出如人, 苍衣赤头, 不动。”只有“赤头”所代表的彗核和“苍衣”所代表的彗尾而没有彗发,这是 N 类彗头的彗星。还有“十曰司危,如太白,有目。或曰去地可六丈,大而白。”古代彗星又称司危,“有目”这一句说明, 只能见“目”一般的彗核,剩下的彗发和彗尾都消失了。这可以被认为是 E 类彗头的彗星。我国古人对于不同类别的彗星也有观测研究

8、。刘熙释名中说:“彗星, 星光梢似彗也。李星, 星旁气李李然也。笔者,星气有一枝,末锐似笔也。”汉书文帝纪中写道“汉太宗孝文皇帝八年(公元前 172 年) 有长星出于东方”。文颖作注说:“李、彗、长三星, 其占略同, 然其形象小异。李星光芒短, 其光四出蓬蓬李李也。彗星光芒长,参参如塌星。长星光芒有一直指,或竟天,或十丈,或三丈,或二丈,无常也。”这两种注所不同的是前者称长星为笔星。提到的的李、彗、长三种星,是作为 3 种不同的天体进行研究的,反映了古人的局限性,但说明我国古人已经具有分类研究的意识。参考文献:(1)北京天文台主编,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席泽宗,从中国历史文献的纪录来讨论超新星的爆发与射电源的关系,天文学报,1954 年 12 月。(3)中国史书上记载的超新星,中国科技史杂志,1980 年第 02 期(4)邓可卉, 对中国古代关于彗星认识的研究, 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1996年 3 月第 1 期(5)卢仙文,中国古代彗星记录的证认,天文学进展,2000 年 3 月第 18 卷第 1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空间物理资料:地概作业1.docx)为本站会员(罗嗣辉)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