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词阅读鉴赏题的常见题型及解析古诗词阅读鉴赏题的常见题型及解析方法方法 古诗词鉴赏题大体上可分为五种类型。古诗词鉴赏题大体上可分为五种类型。应对策略如下:应对策略如下: (一)品味炼字类(一)品味炼字类 解析方法解析方法: 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 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 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二)名句赏析类(二)名句赏析类 解析方法解析方法: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多为开 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
2、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 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 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三)主旨情感类(三)主旨情感类(思想感情)(思想感情) 解析方法解析方法: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 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 挫)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离别思念、爱国思乡、 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等。 (四)想象描述类(四)想象描述类(描述画面、意境)(描述画
3、面、意境) 解析题方法解析题方法: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 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 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五)表达技巧类(五)表达技巧类(写作手法特点、修辞、表达方式等)(写作手法特点、修辞、表达方式等) 解析方法解析方法: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 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 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 八年级上册诗词赏析专项训练八年级上册诗词赏析专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 (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境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李清照是著名的_派的代表作家,但这首词的风格却十分_。 2“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嗟”“谩”二字值得品味,请根据这 两个字的意蕴,说说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对这首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5、 这首诗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议论感慨。 B “前朝”指的是三国时期。 C 这里“二乔”的命运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 D 这首诗热情地歌颂了“周郎”在赤壁之战中的丰功伟绩。 4这首诗的作者是_。诗中加点的词“将”的含义是_。诗中“东风”指 的是 。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悠然见南山”用一个“见”字描写采菊时于无意间偶见南山
6、,使南山静穆超 然的风景正好与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表现了一种天真自然的意趣。 B 诗中的采菊、山气、夕阳、飞鸟,包含了无限诗情画意,它既不能用言语形容, 又无须用言语形容,体现了作者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 C 诗的语言婉曲含蓄,虽说“此中有真意”,又说“欲辨已忘言”,其实,“真 意”就在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追求的“心远地自偏”的意境中。 D 这首诗创造了一个诗情、画意、哲理兼具的意境,既表达了作者的清高思想和 恬静愉快的心情,又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
7、候骑,都护在燕然。 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8请简要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9首联写作者春望所见,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10古代大诗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 (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诗歌反映的是唐代有名的历史事件_。“城春草木深”的“城”指 当时
8、的_城。 12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所展现的场面。 并说说其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叙一转,写出了一种闹中取静的闲适之美。 B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问一答,写出了一种超尘脱俗的操守之美。 C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实一虚,写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空灵之美。 D “山气日夕佳
9、,飞鸟相与还”一静一动,写出了一种暮鸟飞还的温馨之美。 14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句子作答。 ? (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5马致远这首元曲被誉为“_” 16下面对这首元曲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枯藤”句写了三个景物,勾勒出一副凄凉的画面。 B “小桥”句用明净纤巧的语句突出安谧温馨的场面。 C “古道”句描绘游子骑着瘦马缓行古道的悲凉境况。 D 本曲借秋天萧瑟之景表达作者伤春悲秋的感伤情绪。 (九)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
10、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7本诗的颔联是描写钱塘湖春光的点睛之笔。用“早”形容黄莺,一大早就忙着 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赶不上,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可爱的小生命由衷的 _之情;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温暖和_,难怪这些小生灵要“争”。 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_,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 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 力与生机。 18请用自己的话描绘诗歌颈联所呈现的画面。 19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行不足”? ? (十)阅读下面的诗
11、歌,完成下列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有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0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诗人春游钱塘湖的感情? 21颔联写了怎样的画面?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 (十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2选出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诗由写远游开始,既而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意境高远,风格 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 B 诗人这次出游,由水路乘船远行
12、,游览了楚国故地之后,将要前往荆门之外的 蜀地。 C 第二联,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一个“入” 字,写出了气势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激情,用语贴切。 D 第三联,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以水中月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的 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 (十二)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 23 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3.(1)诗中的“薄暮”“徙倚”是什么意思? (2)诗歌的颈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十三)
1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4试分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成为千古名句的原因。 25请从用典的角度分析诗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开”表达的思想 感情。 (十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6简要分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句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27“报君黄金
14、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十五)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 28 题。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8.(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简要赏析。 ? (十六)阅读下列作品,完成后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29曲中“昏鸦”可解释为_。 30下列对上述两首散曲分
15、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都描绘到了萧瑟的秋天景色 ,只是后者也融入了明朗绚丽之景。 B 都是一副纯粹的山水画,人物隐而不见,意境深远,笔法传神。 C 前者表达游子思乡之情,后者是作者渴望隐居生活的内心写照。 D 作品中都有对比衬托手法,流露出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 (十七)阅读下列作品,完成后面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31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32结合词作内容,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十八)3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
16、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做简要赏析。 ? (十九)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4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_。 35后三联写诗人的内心感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及解析及解析? (一)1婉约 豪放 2“嗟”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
17、,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 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 “谩”字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怅:一是空有诗情诗才,因知音(丈 夫)早逝,而无人能会意;二是慨叹自己身逢乱世,有着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 不遇的愤懑。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文学常识的了解。“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 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1)识记 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 学体裁常识。这首词的作者李清照是著名的“婉约派”派代表作家,但这首词的风格却 一反常态,风格十分豪放。 2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思想情感的分析能力。
18、“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的意思是“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又叹日暮时不早。学作诗,枉有妙句人称道,却是 空无用”。其中“嗟”字写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和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谩”字流露 出心中的哀怨惆怅。词人借助对梦境的描写,创造了一个虚幻的世界,倾诉自己空有才 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 (二)3D 4 杜牧 拿,取 火烧赤壁事 【解析】 3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表达了自身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胸怀大志而不被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气。所以本诗并不是歌颂了“周郎” 在赤壁之战中的丰功伟绩。 4本题考查常识类的知识和方言词语的理解。这里
19、的“东风”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 法,代指“火烧赤壁事”这一历史事件。 ? (三)5在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返回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表达了 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得、恬淡舒适的心情。 6C 【解析】 5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意境的概括及抒发的情感。“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写南山的优美景致,南山浮荡着山岚和暮霭,沐浴着夕阳的余辉,禽鸟结伴飞回自家之 巢,鸟声啁啾,给山的幽静增添了活力和动感,生机盎然,也暗示着诗人回归田园的怡 然自得。 6试题分析:C 错。“此中”二句:意谓这里含有人生的真义,有很深的奥妙,只 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真意”是全诗的中心从感受大自然的无限美景中领略人生的
20、 无限意趣。 ? (四)7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 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 8表达了作者受到朝廷排挤,不得志的愤懑之情。 【解析】 7这种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主 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 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有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本题中抓住大漠、孤 烟、长河、落日之景物,通过“直”“圆”的分析可以得出答案。 8这是道理解古诗中心的题。古诗中心通常在最后两句中可以看出,古诗中的关键 语言
21、,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诗人在萧关逢候骑,可看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 不得志的愤懑之情。 ? (五)9融情于景,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国家山河依旧,可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 乱草丛生,这与昔日繁华形成巨大反差,表达出诗人忧国伤时的强烈感情。 10本诗中的“搔”字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 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 ? (六)11安史之乱; 长安 12面对河山的沦陷,家人的离别,满头白发的作者因此而焦虑忧愁。百无聊赖之 际,搔首踌躇,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已纷纷断落,如今稀疏的短发,几乎无法梳髻插 簪。诗句描绘的这一细节,写出了诗人忧愁,烦闷的情状,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
22、忧国和 思家的感情。? (七)13C 14心远地自偏。 【解析】 13试题分析:C 项“一实一虚,写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空灵之美”对这首诗的理 解和分析不正确。诗歌只有实写,没有虚写。 14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关键。“结庐在人境”, 为何没有“车马喧”的原因可提取“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中的“心远地自偏”, 作为答案。“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 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解释了上联的原因。 ? (八)15秋思之祖 16D (九)17第一空:喜爱。第二空:宝贵。第三空:衔泥筑窝。 18纷繁的野花竞相开放,渐渐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浅浅的春
23、草还没有长高,才刚 刚没过马蹄。 19令人百游不厌、流连忘返(意思对即可)。 (十)20最爱 21示例:有几处早来的黄莺,争先恐后地飞来向阳的枝头地唱歌啼鸣;不知是哪 家新来的燕子,又在湖边不停地衔泥筑巢。 (十一)22B。 诗人这次出游,由水路乘船远行,游览了楚国故地之后,从蜀地出发将要前往荆门。 (十二)23.(1)傍晚时分;徘徊 (2)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通过“驱”“返” “带”“归”等一系列动词,进行动态描写,以动衬静,衬托出了周围环境的清幽宁静, 烘托出了诗人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 ? (十三)24示例一: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渲染了
24、敌军濒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守军的 危机形势,赞美了守军将士的高昂士气。所以称为千古名句。 示例二:运用色彩斑斓的词语,“黑云”“金鳞”在色彩和形象上对比鲜明,相互 映衬,渲染了紧张、悲凉的气氛,烘托了战斗的激烈残酷。所以称为千古名句。 25这两句诗运用“黄金台”“玉龙”的典故,抒发了将士们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 和爱国情怀。 (十四)26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及守城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场面。 27赞颂了边关战士顽强的战斗意志和誓死为国的壮志豪情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 神。 (十五)28(1)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和内心的孤独寂寞之 情。
25、(意近即可) (2)示例一:“落花”这一景物写出了暮春之景,表达了惜春之意, “归燕”则表达旧燕归来,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 示例二: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 谐婉,堪称佳绝 示例三: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 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任选其中一个角度回答即可) ? (十六)29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30B 【解析】29试题分析:考查对诗句意象的理解。“枯藤老树昏鸦”中的“昏”:傍晚。 而且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所以“昏鸦”可理解为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30试题分析:B 项“都是一副纯粹的山水画,人物隐而不见”对上述两首散曲分 析不正确。“古道西风瘦马”“
26、断肠人在天涯”实际是就是写人的。 ? (十七) 31比喻(或用典),把自己比作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鸟,乘万里风高飞远举,叫 风不要停止,把她轻快的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表达了作者有 大鹏高飞之志和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32隐喻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如写梦中海天迷 蒙的景象及天帝的问;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如一“谩”字,流露出 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十八)33(1)抒发了诗人观赏西湖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答“对西湖早春美景的 热爱或赞美之情”也可) (2)争、啄;一个“争”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
27、 一个“啄”字,生动地描绘出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 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 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 思想情感。 本诗表达了诗人观赏西湖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 (2)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 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 颜色的词等)。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 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
28、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争”字运用 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啄”字生动地描绘出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了。这两句着意描 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 (十九)34国家(山河)破碎,城中草木丛生,一片荒芜 35后三联表现了诗人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愿望。(或:表现了诗人渴望战争尽快 结束,期盼亲人团聚,国泰民安的愿望。) 【解析】 3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关键。“望”到的景象 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也就是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 35试题分析:考查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 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 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 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 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 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 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 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多,充分 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