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4课 月迹,课题导入,月亮的足迹会出现在哪里呢?,相关链接,贾平凹(w),男,汉族,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 ,中共党员,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当代作家,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凭借古炉 ,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认读园地,累 袅 嫦 娥 嫉 妒 瓷,nio li j d c chng,多音字运用,累,li(果实累累),li(劳累),li(积累),1.秋天到了,果树上果实累累(li),果园里一派丰收的景象。 2.老师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
2、li)的过程,我们要勤奋学习。 3.小明怕妈妈劳累(li)了,回家就帮妈妈干活。,重点词语,踪迹 袅袅 嫦娥 嫉妒 刀刃,课文讲解,这一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月亮?有什么作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在孩子眼里月亮是十分有趣的,表现了儿童奇妙的想象力。,读第1-2自然段。,课文讲解,第1-2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这一部分讲述的是中秋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月亮,奶奶让我们寻找月亮。,课文讲解,读第3自然段,说一说作者描述月光下的景象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学习第3-24自然段。,用了大量的叠词。使用叠词,写出了景物的特点,读起来琅琅上口,也符合儿童语言的特色。,课文讲解,读第8自然段,思考作
3、者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月亮的。,“袅袅”是形容花香的,将无形赋予有形,仿佛都能看到花香在空气中弥漫、缭绕的踪迹了;“淡淡的”写出香气似有似无;“痒痒的”是从触觉的角度来写。独特的联想和奇妙的通感,巧妙地将视觉形象变成了嗅觉、触觉意象,遥不可及的月形月影变成了可闻可触的,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课文讲解,读第9-14自然段。从孩子们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了孩子们水晶般的心及他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课文讲解,读第15-19自然段。思考:为什么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呢?为什么奶奶说月亮是属于每一个人的呢?,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这表现了孩子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热爱。奶奶说月亮是属于每
4、一个人的,是告诉孩子们:每一个人都有希望,都可以拥有美好的东西。,课文讲解,读第20-24自然段,孩子们分别在哪里发现了月亮的足迹呢?,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上、锨刃上,河湾上,水里,天上,孩子们的眼睛里。,课文讲解,“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这句话有什么含义。,通过寻月,孩子们清楚认识到月亮、天空及未来的一切都属于他们的。体现出了孩子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总结,本文记叙了一家的几个孩子在中秋夜追寻月亮的过程,从中体会到奇妙、美好的情趣,表现了孩子们奇特敏锐的想象。作者借此表达了一种要培养孩子善于发现美、追求美的高尚的情趣。,总结,月迹,盼看月亮,屋中:镜中看月,院中:院中望月 葡萄叶、瓷花盆儿、 镰刃儿,沙滩:河中寻月 眼瞳寻月,发现美 追求美,收束全篇,谢谢观赏!,温故而知新,同学们别忘了经常复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