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析及全部教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析及全部教案单元人文要素及单元教学内容单元人文要素及单元教学内容单元人文要素:单元人文要素:科学精神单元教学内容单元教学内容:由文言文二则 、 表里的生物 、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 他们那时多有趣啊四篇课文及辩论,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和语文园地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方法;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尝试写科幻故事。单元语文要素及逻辑关系单元语文要素及逻辑关系单元语文要素:单元语文要素:1、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2、展开想象,写科幻故事。逻辑关系逻辑关系:本单
2、元的 4 篇课文,有的是对自然现象的独特认识和解释,有的是对日常生活司空见惯的现象,我身边的事物展开的探究,有的则是对于未来科技展开的奇特想象,呈现了人们不同的思考与探索。围绕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这一语文要素,教材做了有层次有梯度的安排。通过精读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再结合小练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迁移运用,以加深他们的认识,为单元习作做好铺垫。教学要点与课时安排教学要点与课时安排分类分类内容内容课时课时教学要点教学要点课文文言文二则21.会写 20 个字,会写 37 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文言文两则。3.能概括文中事例体会课文
3、与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4.能根据相关语句体会人物形象,感受探索精神。5.能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3表里的生物2他们那时多有趣啊1口语交际辩论11.能围绕辩题搜集整理材料,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2.能抓住对方讲话中的漏洞进行反驳,用语文明习作语文园地插上科学的翅膀飞2能展开想象,写出奇特而又令人信服的科幻故事。交流平台31.回顾 6 年的语文学习,交流自己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2.能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词语的意思。3.能体会引用的好处,并在习作中尝试运用。4.欣赏赵孟頫的代表作之一三门记 ,了解赵孟頫及其楷书的特点。5.朗读并背诵关于发展
4、和创新的名言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单元教学单元教学重难点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文言文两则。2.能概括文中事例体会课文与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3.能根据相关语句体会人物形象,感受探索精神。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能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课时教学课时教学课课题题文言文二则文言文二则课型课型精读课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援、射”等 6 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联系上下文,理解“善、之、决”在句中的含义。3.能对照注释, 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4.两小儿辩日中,了解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5、,理解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说明自己的观点。背诵课文。核心要素核心要素1.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2.展开想象,写科幻故事。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能对照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两小儿辩日中,理解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明白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说明自己的观点。课课时时2 课时教学准备教学准备精读课文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1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我们小学阶段最后两篇文言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 。我们都知道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学弈 ,读准字音,遇到不
6、认识的生字可以借助拼音,或标注出来向老师请教。2.板书:学弈,指导书写“弈” 。3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标注出来,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4.听老师范读,再跟老师读。(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4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1 “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弈:下棋学弈:学下棋(板书)2. 作者简介。直接导入可以让学生马上回忆起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可以马上进入学习状态。了解体裁,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形式,能自主朗读。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体孟子(约前 3
7、72-前 289) 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他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 说, 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 阐述了儒家重民思想。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其学说对后世儒者影响很大。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著作有孟子 。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句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 弈秋教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一心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讲, 可是他心里却总以为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想拿弓箭去射它。这个人虽然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
8、却学的不如前一个。4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5小组合作,疏通文意。教师指导。6指名说全文大意。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 (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 “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 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 。 )1.学生自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画横线字的意思。(1)通国之善弈者也(善于) (板书)(2)一人虽听之(的话)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代词,代指“鸿鹄” ) (板书)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 “之”字)3.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现学生
9、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爱写字、主动理解词语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和理解词语的方法,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用声音来刺激学生感官,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留下深刻印象。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再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自己读读。4.“为是其智弗若与?” 这句意思是什么?思考讨论:(1)两个人同时在最好的老师指导下学棋,为什么
10、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为一个人专心致志学习,而另一个人三心二意。(2)通过学习,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课文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四、流利朗读,积累语言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朗读好全文,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第二课时1.能对照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2. 两小儿辩日 中, 了解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理解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说明自己的观点。3.背诵课文。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请生背诵学弈 。2板书课题:两小儿辩日3介绍资料
11、: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 ,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的论集。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 列子共 8 篇,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4理解课题,质疑问难:(1)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两个小孩; 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两个小孩辩日这件事。 )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 (他们为什么争辩?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教师及时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二、总结学法,明确目标二、总结学法,明确目标1回顾学习学弈一文的过程,总结学习方法。(1)理解课题,提出问题。(2)读准字词,读通课文。(3)结合注释,
12、疏通文意。(4)解疑释惑,体会道理。(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2明确方法,自主学习读准字词,读通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速要慢,适当停顿,到读通顺为止。(2)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师生及时评价。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1)对照注释,弄懂词句,理解故事的内容。(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3)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时疏通点拨。 (译文如下:孔子到东方去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一个小孩说: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说: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
13、近。 ”前一个小孩说: “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另一个小孩说: “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 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3解疑释惑,体会道理(1)两小儿为什么争辩?(太阳是远是近) (板书)(2)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一小儿的观点是: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依据是: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近,中午离人远,他是根据形状大小来判断的
14、。另一小儿的观点是: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依据是: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远, 中午离人近,他是根据温度来判断的。 )(3)两小儿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因为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结果也就会不一致。 )(4)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孔子答不出来,他的态度是怎样的?可取吗?(他能实事求是,不怕露丑,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5)对两小儿所持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引拓展读由熟悉的故事改编而来的文言故事,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爱好。导学生积极发表看法,
15、激发他们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 ) (教师适时补充资料供学生阅读:其实太阳早上和中午离我们的距离是一样的。远小近大的原因:早晨和中午的时候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 由于视觉的误差。 同一个物体, 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则显得大。日初凉、日中热的原因: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 )4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1)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勇于争辩。 (板书:两小儿:善于动脑,大胆质疑,勇于争辩)(2)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尽管学识渊博,可是仍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板书:孔子:谦虚谨
16、慎、实事求是)这对你有什么启示?引导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三、三、复述故事,熟读成诵复述故事,熟读成诵(1)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生分组表演故事。 (学生自由选择使用白话或使用文言文表演)(3)学生背诵课文。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学弈学弈弈:下棋学弈:学下棋通国之善弈者也(善于)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代词,代指“鸿鹄” )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辩日太阳是远是近两小儿:善于动脑,大胆质疑,勇于争辩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练习设计1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使弈秋诲二人弈 ()非然也()思援弓缴而射之 ()为是其智弗若与()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夫战,勇气也B此
17、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甚矣,汝之不惠D莲,花之君子者也3翻译:惟弈秋之为听。译文: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答: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 “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1. 解释词语。辩斗:以:日中:及:盘盂:沧沧凉凉:孰:汝:2.翻译下面的句子。1)孔子不能决也。2)孰为汝多知乎?3.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哪些启
18、示?答案:1.辩斗:争辩,争论 。以:认为。日中:正午。盘盂:盛物的器皿。圆的为盘,方的为盂。沧沧凉凉:寒凉。孰:谁。汝:你。2. (1)孔子不能做出判断。 (2)谁说你智慧多呢?3.1)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应不断学习。2)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3)我们要学习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4)说明了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教学反思教学中我把指导学生朗读、背诵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就难在如何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每句意思都懂,才能正确的断
19、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在教学中我还注意了以下问题:1.不必采取对译法。2.充分发挥范读的重要性。3.指导文言文的读法。4.注重小组讨论交流。课时教学课时教学课课题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型课型精读课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会写“域、惯”等 12 个字,会写“真理、领域”等 20 个词语。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说出自己受到的启发。3.能概括文中列举的三个事例,体会课文是怎样用事例来说明观点的;能了解每一个事例的表达顺序。4.能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核心要素核心要素1.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2.展开想象,写科幻故事。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20、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说出自己受到的启发。2.能概括文中列举的三个事例, 体会课文是怎样用事例来说明观点的;能了解每一个事例的表达顺序。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 能概括文中列举的三个事例,体会课文是怎样用事例来说明观点的;能了解每一个事例的表达顺序。2.能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课课时时2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二次备课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有很多同学特别崇拜科学家,能说一说你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吗?【出示课件 2】2你们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吗?(学生自由发言,如:善于思考、勤奋刻苦、
21、锲而不舍等。 )3教师小结【出示课件 3】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 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溯源,最后把“?”拉直变成“! ” ,找到真理。所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板书课题)4谁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 ) 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第 15 课,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相信同学们学过课文,对这句话会有更深刻的理解。疑问,追根溯源,最后把“?”拉直变成“! ” ,找到了真理。所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介绍作者【出示课件 4】 :叶
22、永烈(1940)著名科普作家、传记文学作家,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著有科幻故事小灵通漫游未来 ,影响较大。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 出示词语: 【出示课件 5】诞生纵观敏感追根求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花圃推理司空见惯无独有偶(1)指名读词语。(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 【出示课件 6】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进行提问,让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学习兴趣。了解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司空见惯:看得多了,不以为奇。追根求源: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见微知著:微:隐约;著:
23、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比喻有恒心,有毅力。4.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5.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把这句话画出来。三、细读课文,理清条理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给课文划分段落。2学生交流段落划分,说明分段理由。第 1 自然段:提出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好之后。第 2 到第 5 自然段:证明观点,举三个例子来证明。 石蕊试纸的发明。蚯蚓活动发现大陆与海洋的分布。做梦时眼珠转动。第 6、7 自然段:总结观点。只要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就能找到真理。3教师对照板书进行小结:这
24、篇课文思路特别明晰,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本身就是“真理” ,然后概括地指出在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 那些定理、定律、学说都是在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由此引出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确凿事例,之后对三个典型事例作结,强调这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却从中发现了真理,最后指出科学发现的“偶然机遇”只能给有准备的人,而不会给任何一个懒汉。生爱写字、主动理解词语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和理解词语的方法,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1熟读课文。2抄写生字新词。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检查
25、生字: 司空见惯花圃盐水 石蕊试纸 搜集蚯蚓领域二、细读课文,交流感悟1 【出示课件 7-9】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是用哪些事例来具体说明自己的观点的?课文具体写了三件事: 第一件写的是英国的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紫罗兰溅到盐酸会变红色, 最后发明了石蕊试纸; 第二件写的地质学家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出地球上大陆和海洋的形成; 第三件写的是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阿瑟林斯基从儿子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一现象中发现了眼珠转动和做梦的关系。2 【出示课件 10】再请大家仔细地读读这三个事例,看看三段话在写法上、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点?全班交流,这三个事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或者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
26、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实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这三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才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因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这些事例是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三个确凿的事例, 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家们都是细小的、 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 ” ,找到了真理。作者表达自己观点的方法: 发现问题不断发问复习前课,做好衔接。抓住发现事物的顺序来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表达自己观点的方法: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不断解疑找到真理(板书)3你还能列举出这样的事例吗?(学生可能会谈到曾经学过的伽利略“两
27、个铁球同时着地”的事例。除此之外,教师还可补充:蚯蚓在美国东海岸有,在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 推论出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了,分为两个洲。 )4课文中哪些语句令你深受启发,作出标注。5交流令自己深受启发的语句,说明从中受到的启示,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段。【出示课件 11】 最后把“?”拉直成了“! ” ,找到了真理。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 “! ”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出示课件 12】 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
28、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板书:见微知著)这句话和课文开头首尾照应, 说理深刻。 这句话用 “只要就”的句式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就是“见微知著” ,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并“不断探索” 。【出示课件 13】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这句话对发现真理的条件作了说明,科学发现中存在“偶然的机遇” ,说明科学真理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 “只会给
29、”说明科学发现也并不容易,指出了科学真理的发现是有条件的, 那就是给那些“独立思考” “锲而不舍”的人。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就是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三、再读课文,感悟写法1默读全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2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这篇课文围绕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这一观点, 列举具体事实加以证明。这样的文章叫做论说文,也叫做议论文,不同于我们经常阅读的记叙文。本文所用的证明事例的方法: 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四、拓展阅读,随文练笔【出示课件 14-19】下面我们来阅读千年圆梦在今朝 ,说说你
30、从中体会到了哪些科学精神。写一写。群文阅读,巩固提升板书设计板书设计15.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见微知著练习设计一、阅读片段,回答问题。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qi)而不舍精神的人。1
31、.为什么说“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_2.发现真理的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_教学反思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关注 “敏感地意识到” “注意到” “感到很奇怪”以及“认真地研究” “许多实验” “反复的观察实验”等词句,并三次回扣课文的第 2自然段,使学生在反复地诵读中体会和领悟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 感受和感悟到见微知著、 独立思考、 锲而不舍、 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通过多种形式地朗读、感悟让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说说自己读了课文中的三个事例有什么感受?透过“! ”还能感受到什么?感悟“! ”蕴含的丰富情感。在此基础上一咏三叹再读课题,读出自己的感受,此时,学生对课题、
32、对课文的认识也得到了升华。学生在阅读分享中有所动,与此同时,训练学生结合课文仿写,练笔表达也成了水到渠成之事。一节课下来,自我感觉本堂课学习目标基本达成,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错,但是这堂也不免有些遗憾:高年级学生字词方面已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在开课的字词学习的安排确实必要性不大;另外,在引领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方面,在这堂课上还显得有欠缺,没有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感悟。课时教学课时教学课课题题表里的生物课型课型精读课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写“脆、拦”等 8 个生字。会写“机器、钟楼”等 17个词语。2.默读课文,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能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
33、样的孩子。4.能够结合生活经历,与同学交流生活中遇到与文中的“我”类似的趣事。核心要素核心要素1.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2.展开想象,写科幻故事。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默读课文,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能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能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能够结合生活经历,与同学交流生活中遇到与文中的“我”类似的趣事。课课时时2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二次备课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同学们,我们见过各种各样的生物,有天上飞的,有地上跑的,还有
34、水里游的【出示课件 2-5】你见过表里的生物吗?板书课文题目表里的生物,学生读。2.本课是著名作家冯至写的文章,记载了他小时候的趣事,你了解作者吗?你课下搜集关于他的资料了吗?冯至(19051993),中国诗人、学者。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作品主要有昨日之歌等。3.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二、学习生字,自读课文1.检查字词预习情况。以问题导入,创设情境,学生初步质疑,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爱写(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2) 说一说这些生字都该注意什么? (
35、学生从字的发音、书写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3)教师适当总结。(4)开火车读生字词,并巩固。琴弦 清脆 添加 拒绝 恐怖 蟋蟀2.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认读生字新词。(2)把课文分成四部分,思考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文章条理不明显,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不要设置障碍。小时候, 作者认为 “凡能发出声音的, 都是活的生物” 。可是没有生命的怀表也能发出声音,父亲又不让作者动。(板书:怀表有声音)一次父亲亲手拨开表盖让作者看,他被表里的世界迷住了。 (板书:被迷住)父亲又一次打开表盖让作者看,并告诉他“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你” 。作者证实了自己的猜测。作
36、者逢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一只小蝎子,也不知说了多久。 (板书:见人就说)三、指导默读,提高默读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课件 6、7】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2.开火车读。字、主动理解词语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和理解词语的方法,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准备。3.齐读课题表里的生物4.指名分段读课文。二、深入学习课文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从哪些语句中能体会到作者对表里的生物十分感兴趣、充满好奇
37、?2.再次阅读课文,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3.指名反馈。学生结合课文相关的句子谈体会。【出示课件-14】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 “不许动” ,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也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这段话对作者心理描写非常细腻,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表里的生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 )在体会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读出作者的好奇和儿童的那份天真。(板书:心理描写 童真童趣)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38、(文中的“我”以儿童的眼睛观察世界,以儿童的思维认识世界,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充满了童真童趣。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 ”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父亲立刻把我的手拦住了,他说:“只许听,不许动。 ”停了一会儿,他又添上一句: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 “不许动” ,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这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检查词语环节的设计,既是为了与上节课做好衔接,又是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抓住关键语句来理解课文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感受到作者
39、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我很痛苦。(大段的心理、动作描写,集中表现了“我”强烈的好奇感,渴望打开那块表探个究竟。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动作、心理描写,表现了“我”强烈的好奇心,以及好奇心将要满足之时的紧张心情。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弄清缘由之后的满足感。 )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40、在他的心中充满美妙的东西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 )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生动的语言描写,表现了儿童有趣的内心世界,为我们描绘出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子形象。 )文章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语段, (比如 1、 6、 15 自然段)心理描写夹杂在叙事之中,就像与人倾心交谈自己童年的一件难忘的趣事,所以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小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他共同感受童年的天真无邪。【出示课件 15】在文中找出这些语言和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情感。在体会这些语句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白,心理描写一是有提示语,易发现。二是没有提示语,难分辨,必须仔细阅读才行。
41、4.标点符号的特点。每学完一个环节后,让学生带着感情读一读本段课文,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冒号(冒号在本文出现了多次,应该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掌握冒号的规范使用)冒号的作用: (1)提起下文(2)提取下文(3)引起下文(4)解释或说明(5)总结上文以第 7 自然段为例,冒号在这里的作用是引起下文,究竟是怎样一个美丽的世界呢?文章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段描写要指导学生朗读好,并争取积累下来。分号:并列的两个分句间的停顿,往往是为说明几个方面的内容时才会使用。第 1 自然段和 16 自然段都有这样的句子。三、拓展练笔作者回忆了童年的发现,虽然这样的发现或
42、许是那样的可笑,但却是作者记忆中的珍宝,童年的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吧?请你学习作者边叙事边抒情的方法写一写。四、作业【出示课件 16、17】1.思考:小时候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2.学习课文中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写一写你儿时的一段经历或一个发现。课堂总结使学生又一遍回顾了课文,明确了中心,加强了的读者的阅读感受。记叙生活也是写作练笔,让学生勤于积累,提高语文素养。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表里的生物表里的生物怀表有声音被迷住心理描写童真童趣见人就说练习设计一、解释词语,并抄写。和谐:清脆:钵:二、给下面的生字组词。秒() ()怜() ()拨() () 拒() ()怖() ()三、多音字组词。看 kn(
43、)kn()恶() w()秘 m()b()四、近义词和反义词练习。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近义词:立即() ;呈现() ;反义词:增加() ;拒绝() 。2、读句子,写出加点字的反义词。.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 ()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 () ()五、默读课文,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_教学反思表里的生物一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他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
44、脆的声音,就认为里面也一定有一个小生物。 他充满了好奇, 可是父亲不许他动, 这又使他的心很痛苦。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他看,并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尾巴,他信以为真,见人就说父亲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文章叙述质朴,就像与人倾心交谈自己童年的一件难忘的趣事,所以教师授课时尽量营造这种亲切的氛围,让学生津津有味地学,兴致勃勃地说。本课教学我把朗读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读” ,我认为学习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实现这一内化的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所以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避免老师讲得多,提问得多,大力提倡“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讲带动读、以问促进
45、读” 。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边读边在想象中去学习朗读,去理解词语,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因此“入境悟情”是我始终追求的教学境界。课时教学课时教学课课题题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课型课型略读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用较快速默读课文, 能了解文中所想象得未来的上学方式与现在的不同。2.能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未来的学习生活。核心要素核心要素1.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2.展开想象,写科幻故事。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用较快速默读课文, 能了解文中所想象得未来的上学方式与现在的不同。2.能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未来的学习生活。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能联
46、系生活实际,想象未来的学习生活。课课时时1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二次备课一、情境导入2155 年时, 孩子们还要去学校上课吗?他们会不会视纸质图书为古董?让我们跟随玛琪的故事, 一起去畅想一下美好的未来吧。二、自主阅读读,检索信息1. 快速默读课文,讲述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上学方式和今天有什么不同。 学生交流。 “呀! ” 托米说, “我想,这样的书一读完,就得扔掉,多浪费呀!我们的电视屏幕一定给我们看过一百万本书了, 可它还能继续给我们别的许许多多书看,我可用不着哪天把它扔掉! ”在这个荧光屏上,所有的课文都现出来了,还跟着没完没了地提问题。这倒也
47、无所谓,最让她厌烦的是那个槽口她非得把作业和试卷塞进去的那个口子。 她总是要用那种打孔文字像编程序似的把作业和答卷写出来。她还只有六岁的时候,妈妈就让她学会用这种语言和机器教师对话了。现在未学习方式阅读纸质书本、老师上课全部是数字化阅读、机器人上课2. 玛吉喜欢未来的学习方式吗?找到相关语句。玛琪失望极了,她本来希望他把这个机器老师拿走。他们有一次就把托米的老师搬走了将近一个月之久, 因为历史那部分的装置完全显示不出图像来了。4.你喜欢未来的学习方式, 还是现在的?或者在你的想象中,你觉得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三、合作交流,展开想象1.请同学们大胆想象,未来生活还会发生哪些变化?2.学生
48、交流。(学生不再需要每天到学校上课、 每个人都是一个空间提问激发兴趣。快速检索文章信息,快速把握文章内容。通过问题引发思考,然后进行自主阅读,找到包含答案的句子,能进行自主总结,得出结论,提升阅读能力,学有所得。大胆想象,交流表达,积累写作素材。穿梭机,可以穿梭到任何一个地方、与别人交流可以用代码,或使用脑电波直接交流.)3.把你想象的未来生活画下来,做成一张海报。四、课堂总结这一节课,我们一起交流了未来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读完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文章,你是不是对现在的学校、 厚厚的课本有了一点珍惜感呢?把你的感想记录在写作本上吧!以交流促进想象。点题,培养习作兴趣。板书设计板书设计17*他们那
49、时候多有趣啊现在学习方式阅读纸质书本未来老师上课全部是数字化阅读机器人上课练习设计一、基础积累大巩固1.课文中,几百年以后,两个在“机器学校”读书的孩子,从一本纸张印刷的书中对我们现在的学校有哪些了解?用简短的语言加以概括。二、阅读能力大提升2.未来的“机器学校”与我们现在的学校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各举一例进行简要说明。三、思维创新大拓展3.针对文中介绍的两种学校,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引起大家对改进目前教育的思考。展开你的想象,说说你认为人类理想的学校应该是怎样的?教学反思这是一篇想象的略读课文,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教师对想象作文应该怎么去教,怎么去把握?课文中许多词句和句
50、子写得比较简略,但有着丰富的内涵。 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扩展性的想象, 就会使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更加具体深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作品的艺术形式要精炼含蓄, 这就决定了作者对情节不能作巨细无遗的描写,这就给读者留下一些可供想象与补充的天地。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些“空白点” ,启发学生用想象去补充。 作为教者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想象未来的生活和未来的世界。通过补想,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更深刻,并从中受到思想上的教育。在小学语文课本中, 有相当篇目的课文含有严密的推理过程。 如 要下雨了 惊弓之鸟 蝙蝠和雷达等,都直接写出了推理的过程,是训练学生推想能力最好的教材。还有一些课文含有推理过程但没有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