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律长征说课稿七律长征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 七律 长征 ,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及教学过程等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这首诗歌,深刻表现了毛泽东的艺术风格和高昂气概,堪称中国 革命的不朽史诗。尽管长征胜利已过去六十多年,但长征精神仍然在 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教材选编这首诗的目的有 二,一是让学生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 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 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 二是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 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课标中对 5、6 年级诗歌阅读提出明确要 求“阅读诗歌,大体把
2、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 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据此, 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认识“礴、丸、岷”等三个生字,会写“丸、崖、岷”等 3 个 生字。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 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 英勇豪迈的气概。第三点同时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对于当代小学生 来说,长征不过是一个遥远的故事,他们对红军长征中英勇事迹缺乏 切身感受,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理解第二、三句诗的意思 并体会诗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法 教学中我采用了课前搜集资料法,质疑问难法,
3、合作交流法,同 时采用现代教学手段,配合板书与板画,并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 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提供展示的机会,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则根据课文特点采用自主探究、合作 交流、朗读感悟等方法展开学习。 三、说过程 本课教学共分四个环节完成 1.交流资料,初读诗歌。 上面说道,小学生对毛泽东和长征的了解不是很深。因此,课前 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增进对长征、对毛泽东的认识十分有必要,而且 这与课标中查找运用资料的要求是相符的。上课伊始,我先播放长征 这首歌,让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到的 长征中的故事,在学生说出几个故事之后,教师顺势接过话题:同
4、学 们刚才讲的都是长征中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 篇用诗歌这种形式来表现长征的课文。它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吗? 引导学生读诗,交流对毛泽东的了解、对七言律诗特点的了解,同时 提出读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这一环节学生围绕课文交流资料,既分 享收获的喜悦,又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起点,以便对后面 的教学进行有效的调控。 2.细读诗歌,理解意思。弄清每句诗的意思时,引导学生结合资 料(如文字、图片、影视资料) ,深刻体会红军长征途中的“难”以 及红军战士的“不怕难” ,紧扣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 只等闲”体会。 、 ,不孤立地就字就词分析讲解。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 的朗读
5、每一句。在这里重点理解“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 铁索寒”等词语,例如,在理解难点句子“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 礴走泥丸”时,我利用图片、板画等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五岭山 脉连绵起伏,乌蒙山气势雄伟。接着出示练习题“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让学生说说前半句把什么比作什么,后半句把什 么比作什么,通过小练习,体会比喻的精妙,想象的奇特,进一步体 会红军长征的“难”以及红军战士 “不怕难”的乐观精神。 3.品读诗句,体会情感。 体会诗歌情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此环节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三 种方式进行体会:一是,假设自己就是一名红军战士,把心放在情境 中,设身处地去联想,自己会
6、遇到哪些艰难险阻,又是如何对待的? 二是抓住“暖” “寒”等关键词句进行体会。三是通过反复的诵读去 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怀。我首先播放歌曲长征 ,创设情境,让 学生展开想象,红军在长征中遇到不仅是自然环境之难,还有敌军的 围追堵截之难,更有党中央内部分裂之难,真是难上加难! “而不怕 远征难” 又是何等的英雄气概! 在理解难点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 时, 我讲解红军将士不费一兵一卒巧渡金沙江的故事, 学生很容易体会到 一个“暖”字将红军战士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学习“大渡桥 横铁索寒”播放红军飞夺泸定桥视频,让学生直接感受战斗场面的激 烈与悲壮,从而领悟“寒”字所包含的种种感情。此处教师不
7、着一字 而境界全出。 在学生有所感悟之后,及时引导他们将这种感受融入到朗读中 去,而且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时,我注意 采用多种读的方式, 必要时, 还可以通过范读适当指导一些朗读技巧。 如第一二行中“红军不怕远征难”要读出红军“不怕难”的语气,语 气要坚决,充满信心; “万水千山只等闲”中“只等闲”要轻读,读 出当作平常事时的平淡语气。读三、四行时要突出五岭的绵延不绝、 乌蒙的气势磅礴,而“腾细浪” 、 “走泥丸”则要读得平淡,表现出红 军的“不怕难” 。第五行要读出红军的欢快心情,第六行读时语气要 低沉一些,以表达对牺牲战士的沉痛缅怀之情。最后两行应读出欢欣 鼓舞的语气
8、, 因为红军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翻过了终年积雪的岷山,“更 喜”二字既是红军现时心情的写照,也是红军对革命征途的展望。 4.拓展延伸,超越课堂。 在学生深入体会诗歌情感之后,我及时出示 1935 年 10 月 7 日, 毛泽东和红军将士登上万里长征最后一座主峰六盘山主峰, 写下 的另一首词清平乐.六盘山 (出示)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 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 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引导学生课外诵读,将语文学习由课堂 之内延伸到课堂之外。 一方面进一步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情 怀和毛泽东诗词斗志高昂的风格,另一方面进行诗词积累,提升学生 的人文素养及语文素养。 四、最后谈谈板书, “板书是浓缩的教案” ,在这份板书中,将诗 中关键词语列出,简洁明了,同时将远征之难同红军战士不怕难形成 鲜明对比,对学生理解诗歌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