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课件:第8次课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ACER-PC-acer-2014-05-02-00,33,37).ppt

上传人(卖家):罗嗣辉 文档编号:2089187 上传时间:2022-02-14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8.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医学课件:第8次课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ACER-PC-acer-2014-05-02-00,33,37).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预防医学课件:第8次课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ACER-PC-acer-2014-05-02-00,33,37).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预防医学课件:第8次课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ACER-PC-acer-2014-05-02-00,33,37).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预防医学课件:第8次课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ACER-PC-acer-2014-05-02-00,33,37).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预防医学课件:第8次课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ACER-PC-acer-2014-05-02-00,33,37).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卫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卫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2v传染病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v 由特定由特定病原体病原体(或它们的(或它们的毒性产物毒性产物)所引起的)所引起的一类疾病;这种病原体及其毒性产物可以通过感染一类疾病;这种病原体及其毒性产物可以通过感染的人、动物或储存宿主直接或间接(经由中介的动的人、动物或储存宿主直接或间接(经由中介的动物宿主、昆虫、植物宿主或其他环境因素)传染给物宿主、昆虫、植物宿主或其他环境因素)传染给易感宿主易感宿主。v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v 由病

2、原生物引起的所有人类疾病。由病原生物引起的所有人类疾病。3第一节第一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一、传染病发生条件一、传染病发生条件病原体(病原体(pathogen)宿主(宿主(host)感染过程(感染过程(infection process)及感染谱)及感染谱(spectrum of infection)4v基本特性基本特性z传染力传染力(infectivity):使宿主发生):使宿主发生感染感染的能力的能力z致病力致病力(pathogenicity):使宿主):使宿主临床发病临床发病的能力的能力z毒力毒力(virulence):引起):引起疾病严重程度疾病严重程度的能力的能力病原体

3、(病原体(pathogen) 能够引起宿主致病的各种生物体,包括:能够引起宿主致病的各种生物体,包括:病毒、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等。5强度强度传染力传染力(继发感染数继发感染数/暴露数暴露数)致病力致病力(发病数发病数/感染数感染数)毒力毒力(重症病例数重症病例数或死亡数或死亡数/总病总病例数例数)高高天花天花、麻疹、水痘、麻疹、水痘天花天花、狂犬病、狂犬病、麻疹、普通感冒、麻疹、普通感冒、水痘水痘狂犬病、狂犬病、天花天花、结、结核、麻风核、麻风中中风疹、腮腺炎、普风疹、腮腺炎、普通感冒通感冒风疹、腮腺炎风疹、腮腺炎脊灰、麻疹脊灰、麻疹低低结核结核脊灰、结核脊灰、结核

4、麻疹、水痘麻疹、水痘极低极低麻风麻风麻风麻风风疹、普通感冒风疹、普通感冒常见传染病病原体的传染力、致病力和毒力常见传染病病原体的传染力、致病力和毒力6v病原体变异性病原体变异性z耐药性耐药性变异:病原体对某种抗生素变异:病原体对某种抗生素从敏感变为不敏感或耐受从敏感变为不敏感或耐受z抗原性抗原性变异:病原体基因突变导致变异:病原体基因突变导致病原体抗原性改变病原体抗原性改变z毒力毒力变异:病原体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导致变异:病原体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导致毒力增强或减弱毒力增强或减弱v侵入门户侵入门户 病原体侵入宿主的最初部位,一般病原体有严格的侵入病原体侵入宿主的最初部位,一般病原体有严格的侵入门户。

5、门户。7v免疫力免疫力v 宿主针对某种病原体或其毒素产生的宿主针对某种病原体或其毒素产生的抵抗力抵抗力,常伴有特异活性的常伴有特异活性的抗体或细胞抗体或细胞参与。参与。v免疫反应免疫反应v 包括包括特异性(细胞、体液)特异性(细胞、体液)和和非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反免疫反应。应。宿主(宿主(host) 在自然条件下被病原体寄生的在自然条件下被病原体寄生的人或动物人或动物。8v感染过程(感染过程(infection process) 也称也称传染过程传染过程,指病原体进入机体后,病原体,指病原体进入机体后,病原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即感染发生、发展、直至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即感染发生、发展、直

6、至结束的整个过程。结束的整个过程。感染过程及感染谱感染过程及感染谱9v感染谱(感染谱(spectrum of infection)v 一种传染病导致宿主不同的一种传染病导致宿主不同的感染表现形式感染表现形式z隐性感染为主(隐性感染为主(脊灰、乙脑脊灰、乙脑)z显性感染为主(显性感染为主(麻疹麻疹)z显、隐各半(显、隐各半(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z大部分以严重病例或死亡结局(大部分以严重病例或死亡结局(狂犬病狂犬病)10二、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二、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易感人群11(一)传染源(一)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 体内病

7、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体内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包括传染病的人或动物,包括传染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受感染的动物。 感染者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为感染者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为传染期传染期(communicable period)。)。 12 病人(病人(case) 体内通常存在大量病原体,具有利于病原体内通常存在大量病原体,具有利于病原体排出的临床症状,是重要传染源,其作为传体排出的临床症状,是重要传染源,其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取决于病程各阶段排出病原体的染源的意义取决于病程各阶段排出病原体的数数量和频度量和频度。 发病类型发病类型(轻

8、、中、重)(轻、中、重) 病程病程(潜伏期、临床症状期、恢复期)(潜伏期、临床症状期、恢复期) 病人活动范围病人活动范围(大、小)(大、小)13 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carrier) 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带菌者、带菌者、带毒者和带虫者带毒者和带虫者)。)。 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潜伏期病原携带者 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者 健康病原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者 14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潜伏期病原携带者 在潜伏期内携带并排出病原体者。在潜伏期内携带并排出病原体者。潜伏期(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 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临床症状出现这一

9、段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临床症状出现这一段时间。时间。 其其长短各异长短各异,受病原体的,受病原体的数量、毒力、侵入途径数量、毒力、侵入途径和机体状态和机体状态等各方面影响。等各方面影响。 但每种传染病的但每种传染病的最短、最长潜伏期和平均潜伏期最短、最长潜伏期和平均潜伏期相对恒定。相对恒定。15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 , 追踪传染源,查明传播途径追踪传染源,查明传播途径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确定免疫接种时间确定免疫接种时间评价预防措施效果评价预防措施效果潜伏期长短可影响流行特征潜伏期长短可

10、影响流行特征16恢复期病原体携带者恢复期病原体携带者 临床症状消失后继续携带和排出病原体者。临床症状消失后继续携带和排出病原体者。 暂时暂时性病原携带者性病原携带者 慢性慢性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17健康病原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者 整个感染过程中均无明显临床症状与体征整个感染过程中均无明显临床症状与体征而排出病原体者。而排出病原体者。排出排出病原体量病原体量携带病原体携带病原体时间时间长短长短携带者携带者职业职业携带者携带者社会活动范围社会活动范围携带者携带者个人卫生习惯个人卫生习惯环境卫生条件环境卫生条件防疫措施防疫措施等等18受感染的动物受感染的动物 人类罹患以动物为传染源的疾病,统称为动物人

11、类罹患以动物为传染源的疾病,统称为动物传染病(传染病(zoonosis),又称),又称人畜共患病人畜共患病。 人与受感染动物接触的机会和密切程度人与受感染动物接触的机会和密切程度动物传染源的种类和密度动物传染源的种类和密度环境中是否有适宜该疾病传播的条件环境中是否有适宜该疾病传播的条件19(二)传播途径(二)传播途径 route of transmission 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全过程。主前,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全过程。 传染病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传播。传染病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传播。20 空气空气传播传播 流感、

12、肺结核流感、肺结核经经水水传播传播 霍乱、血吸虫霍乱、血吸虫食物食物传播传播 痢疾、伤寒痢疾、伤寒接触接触传播传播 淋病、疥疮淋病、疥疮媒介节肢动物媒介节肢动物传播传播 疟疾、登革热疟疾、登革热土壤土壤传播传播 炭疽、破伤风炭疽、破伤风 医源性医源性传播传播 丙肝、艾滋病丙肝、艾滋病围产期围产期传播传播 风疹、梅毒风疹、梅毒 21经空气传播(经空气传播(air-borne infection) 是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 经经飞沫飞沫传播传播 (流感病毒、百日咳杆菌)(流感病毒、百日咳杆菌)经经飞沫核飞沫核传播传播 (结核杆菌)(结核杆菌)经经尘埃尘埃传播传播

13、 (结核杆菌、炭疽杆菌)(结核杆菌、炭疽杆菌)22经空气传播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传播广泛,传播途径易实现,发病率高传播广泛,传播途径易实现,发病率高冬春冬春季节高发季节高发少年儿童少年儿童多见多见在未经免疫预防的人群在未经免疫预防的人群发病周期性升高发病周期性升高受受居住条件居住条件和和人口密度人口密度的影响的影响23经水传播(经水传播(water-borne infection) 包括经包括经饮用水饮用水传播和经传播和经疫水疫水传播两种方式传播两种方式一般一般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和某些和某些寄生虫病寄生虫病经此途径传播经此途径传播24经经饮水饮水传播传播的传染病

14、的流行特征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病例分布与病例分布与供水供水范围一致,有饮用范围一致,有饮用同一水源同一水源史史如水源经常受污染,则病例长期不断如水源经常受污染,则病例长期不断除哺乳婴儿外,无职业、年龄及性别的差异除哺乳婴儿外,无职业、年龄及性别的差异停用污染源或采取消毒、净化措施后,暴发或流停用污染源或采取消毒、净化措施后,暴发或流行即可平息行即可平息25经经疫水疫水传播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z病人有病人有接触疫水接触疫水史史z发病有发病有地区地区、季节季节、职业职业分布特点分布特点z大量易感人群进入疫区,可引起暴发或流行大量易感人群进入疫区,可引起暴发或流行z加强个人防护

15、、对疫水采取措施等可控制疾病的发生加强个人防护、对疫水采取措施等可控制疾病的发生26经食物传播(经食物传播(food-borne infection) 经由本身含病原体或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传播。经由本身含病原体或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传播。 主要为主要为肠道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少数呼吸系肠道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少数呼吸系统疾病统疾病的传播方式的传播方式 经食物传播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病人有食用病人有食用相同食物相同食物的历史,不进食者不发病的历史,不进食者不发病患者的患者的潜伏期短潜伏期短,一次大量污染可致暴发流行,一次大量污染可致暴发流行停止供应污染食物,暴发或

16、流行即可平息停止供应污染食物,暴发或流行即可平息27经接触传播(经接触传播(contact infection)直接直接接触传播接触传播 没有外界因素参与下,传染源直接与易感者接没有外界因素参与下,传染源直接与易感者接触触 。间接间接接触传播接触传播 易感者接触了被传染源的排出物或分泌物污染易感者接触了被传染源的排出物或分泌物污染的用品所造成的传播。的用品所造成的传播。28经节肢动物传播(经节肢动物传播(vector-borne infection) 以节肢动物作为传播媒介而造成的感染,包括以节肢动物作为传播媒介而造成的感染,包括机机械携带和生物性(吸血)传播械携带和生物性(吸血)传播两种方式

17、两种方式 机械携带机械携带:通过接触、反吐或随粪便排出病原体等方式通过接触、反吐或随粪便排出病原体等方式污染污染 生物性传播生物性传播:病原体进入节肢动物体内后,在其肠腔或病原体进入节肢动物体内后,在其肠腔或体腔内经过发育、繁殖后,才能感染易感者体腔内经过发育、繁殖后,才能感染易感者29 经节肢动物传播经节肢动物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地区地区性性季节季节性性职业及年龄职业及年龄分布特点分布特点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传播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传播 30经土壤传播(经土壤传播(soil-borne infection) 易感人群通过各种方式接触了被病原体污染易感人群通过各种方

18、式接触了被病原体污染的土壤所致的传播。的土壤所致的传播。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病原体存活力病原体存活力 土壤污染程度土壤污染程度 人的接触机会人的接触机会 31医源性传播(医源性传播(iatrogenic infection) 指在医疗、预防工作中,由于未能严格执行规章制指在医疗、预防工作中,由于未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人为地造成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度和操作规程,人为地造成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器械、针头、采血器器械、针头、采血器等等被污染或消毒不严引被污染或消毒不严引起起输血、生物制品或输血、生物制品或药物受污染引起药物受污染引起32围生期传播围生期传播(perinatal infectio

19、n) 指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的传指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的传播,或称垂直传播、母婴传播。播,或称垂直传播、母婴传播。经经胎盘胎盘传播传播 上行上行性传播性传播分娩分娩时传播时传播 33多途径传播多途径传播许多传染病可通过一种以上途径传播,以哪一种途径传许多传染病可通过一种以上途径传播,以哪一种途径传播取决于环境和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征。播取决于环境和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征。艾滋病的传播艾滋病的传播艾滋病既可通过性接触传播,还可通过注射污染的血液艾滋病既可通过性接触传播,还可通过注射污染的血液和血制品及母婴传播。和血制品及母婴传播。 34(三)易感人群(三)易感人群 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herd

20、 susceptibility)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 有可能发生传染病感染的人群。有可能发生传染病感染的人群。 人群易感性的高低取决于该人群中易感人群易感性的高低取决于该人群中易感个体所占的比例。个体所占的比例。“免疫屏障免疫屏障”现象现象35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 新生儿增加新生儿增加 易感人口迁入易感人口迁入 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 免疫人口死亡免疫人口死亡 36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 计划免疫计划免疫 传染病流行传染病流行37三、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

21、因素三、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社会因素38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气候气候地理因素地理因素媒介昆虫和宿主动物的特异性栖息习性媒介昆虫和宿主动物的特异性栖息习性 39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抗生素和杀虫剂滥用抗生素和杀虫剂滥用 城市化和人口爆炸城市化和人口爆炸战争、动乱、难民潮和饥荒战争、动乱、难民潮和饥荒全球旅游业的急剧发展全球旅游业的急剧发展环境污染和破坏造成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和破坏造成生态恶化40四、疫源地与流行过程四、疫源地与流行过程(一)疫源地(一)疫源地 (infectious focus) 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向四周播散所能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向四周播散所能波及的范围波及的范

22、围,即易感者可能受到感染的范围(可能发生新病例或新即易感者可能受到感染的范围(可能发生新病例或新感染的范围)。感染的范围)。 q疫点疫点q疫区疫区41 影响疫源地范围大小的因素影响疫源地范围大小的因素传染源存在时间传染源存在时间传染源活动范围传染源活动范围疾病传播方式疾病传播方式周围人群免疫力周围人群免疫力环境条件环境条件 42疫源地消灭的条件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传染源传染源被移走(住院或死亡)或不再排出病原体(痊愈)被移走(住院或死亡)或不再排出病原体(痊愈)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了传染源排到外界环境中的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了传染源排到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病原体所有的所有的易感接触者易感接触者经过了该病最

23、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或经过了该病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或被证明未受感染被证明未受感染43(二)流行过程(二)流行过程(epidemic process) 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需要传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需要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相互作用、相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相互作用、相互连接。互连接。 4445第二节第二节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v策策 略略v措措 施施46预防为主预防为主 加强人群免疫加强人群免疫改善卫生条件改善卫生条件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预防接种预防接种一、策一、策 略略47 加强传染病的监测加强传染病

24、的监测 常规报告常规报告 甲、乙、丙三类共甲、乙、丙三类共3939种种哨点监测哨点监测艾滋病、流感监测哨点艾滋病、流感监测哨点传染病发病、死亡;病原体型别、特性;媒传染病发病、死亡;病原体型别、特性;媒介昆虫和动物宿主种类、分布和病原体携带介昆虫和动物宿主种类、分布和病原体携带状况;人群免疫水平及人口资料等。状况;人群免疫水平及人口资料等。48建立传染病预警制度建立传染病预警制度v传染病预测传染病预测v传染病预警传染病预警v传染病防制预案传染病防制预案49加强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加强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v制定严格的制定严格的标准和管理规范标准和管理规范,对从事病原生物,对从事病原生物的实验室、传染

25、病菌种和毒种库等进行的实验室、传染病菌种和毒种库等进行监管监管v加强血液及血液制品、生物制品、病原生物有加强血液及血液制品、生物制品、病原生物有关关生物标本等的管理生物标本等的管理v加强对从事传染病相关加强对从事传染病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人员的培训50传染病报告传染病报告 报告种类报告种类 甲、乙、丙三类,共甲、乙、丙三类,共3939种种报告原则报告原则 执行职务的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和采供血机构人员,按属地管生防疫人员和采供血机构人员,按属地管理的原则,理的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卫生行政

26、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时限报告。二、措二、措 施施51网络直报网络直报 甲类和乙类甲类和乙类(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及疑似病人,或其他致病性禽流感病人及疑似病人,或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暴发传染病和不明原因暴发 ) ) 城镇城镇2 2小时小时 农村农村6 6小时小时 乙类乙类 城镇城镇6 6小时小时 农村农村1212小时小时 丙类丙类 24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统进行报告 52针对传染源的措施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对病人的措施(

27、对病人的措施(“五早五早”) 早发现早发现早诊断早诊断早报告早报告早隔离早隔离早治疗早治疗53 对病原携带者的措施对病原携带者的措施 措施措施 登记登记 管理管理 随访随访 期限期限 至其病原体检查至其病原体检查2-32-3次阴性次阴性54 对接触者的措施对接触者的措施检疫期检疫期 最后接触日至该病的最长最后接触日至该病的最长潜伏期潜伏期措施措施 留验留验 医学观察医学观察 应急接种和药物预防应急接种和药物预防55对动物传染源的措施对动物传染源的措施彻底消灭彻底消灭捕杀、焚烧或深埋捕杀、焚烧或深埋隔离治疗隔离治疗预防接种和检疫预防接种和检疫56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消毒消毒 用

28、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消除环境中致病性微生物的一种措施消除环境中致病性微生物的一种措施预防性消毒预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疫源地消毒 57预防性消毒预防性消毒 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施行消毒。施行消毒。58疫源地消毒疫源地消毒 对现有或曾经有传染源存在的场所进行消毒。其对现有或曾经有传染源存在的场所进行消毒。其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排出的致病性微生物。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排出的致病性微生物。 分类分类 随时消毒随时消毒 终末消毒终末消毒59 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 免疫预防免疫预防 药物预防药物预防 个人防护个

29、人防护 60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紧急措施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紧急措施 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其他人群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其他人群聚集活动聚集活动停工、停业、停课停工、停业、停课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及相关物品源、食品及相关物品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6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 p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

30、康严重损害的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传染病疫情、群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以及其他其他严重影响公共健康的事件严重影响公共健康的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应急条例,20032003)62国境卫生检疫国境卫生检疫 检疫传染病检疫传染病v鼠疫、霍乱、黄热病等鼠疫、霍乱、黄热病等监测传染病监测传染病v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和公布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和公布63 计划免疫计划免疫(planed immunization)是指根据疫)是指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

31、,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有组织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序,有计划、有组织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相应传染病的目的。第四节第四节 计划免疫计划免疫64一、预防接种一、预防接种 vaccination 是将抗原或抗体注入机体,使机体获得对是将抗原或抗体注入机体,使机体获得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从而保护易感人群,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从而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发生。预防传染病的发生。65预防接种的预防接种的种类种类 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自动免疫(active immunization) 指将

32、疫苗接种到机体,使宿主对相应传指将疫苗接种到机体,使宿主对相应传染病产生特异性免疫抵抗力的方法。染病产生特异性免疫抵抗力的方法。66 疫苗(疫苗(vaccine)是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是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经理化因素处理后,使其失去毒性但保留抗物经理化因素处理后,使其失去毒性但保留抗原性所制备的生物制品。原性所制备的生物制品。 全病原体疫苗:减毒活疫苗(全病原体疫苗:减毒活疫苗(麻疹、卡麻疹、卡介苗、脊灰介苗、脊灰),灭活疫苗(),灭活疫苗(霍乱弧菌菌苗霍乱弧菌菌苗) 成分疫苗:类毒素(成分疫苗: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白喉类毒素),基),基因重组疫苗(因重组疫苗(乙肝疫苗乙肝疫苗) DNADNA

33、疫苗疫苗 67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passive immunization) 将含特异性抗体的血清或细胞因子等制剂注入机将含特异性抗体的血清或细胞因子等制剂注入机体,使机体被动地获得特异性免疫力而受到保护。体,使机体被动地获得特异性免疫力而受到保护。 免疫血清(抗毒素、抗菌、抗病毒血清)免疫血清(抗毒素、抗菌、抗病毒血清) 丙种球蛋白(健康人血制品)丙种球蛋白(健康人血制品) 68被动自动免疫被动自动免疫 兼有被动及自动免疫的长处,使机体在迅速获兼有被动及自动免疫的长处,使机体在迅速获得特异性抗体的同时,产生持久的免疫力。得特异性抗体的同时,产生持久的免疫力。 69二、计划免疫方案二、

34、计划免疫方案扩大免疫规划(扩大免疫规划(expanded programme on immunization,EPI) “四苗防六病四苗防六病” 中国的计划免疫程序中国的计划免疫程序 儿童基础免疫儿童基础免疫 70三、疫苗的效果评价三、疫苗的效果评价 (一)效果评价指标(一)效果评价指标 z免疫学效果免疫学效果p 抗体阳转率抗体阳转率 平均滴度平均滴度 持续时间持续时间 抗体阳转率抗体阳转率= = 1 10 00 0%疫疫苗苗接接种种人人数数抗抗体体阳阳转转人人数数71z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指标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指标 疫苗保护率疫苗保护率= = 疫苗效果指数疫苗效果指数= =1 10 00 0%对对

35、照照组组发发病病率率接接种种组组发发病病率率对对照照组组发发病病率率接接种种组组发发病病率率对对照照组组发发病病率率72(二)计划免疫管理评价指标(二)计划免疫管理评价指标 计划免疫工作考核内容:组织设置和人员配备;计划免疫工作考核内容:组织设置和人员配备;免疫规划和工作计划;计划免疫实施的管理和免疫规划和工作计划;计划免疫实施的管理和各项规章制度;冷链装备及运转情况;人员能各项规章制度;冷链装备及运转情况;人员能力建设及宣传动员;监测及疫情爆发控制等。力建设及宣传动员;监测及疫情爆发控制等。(建卡率:以(建卡率:以WHOWHO推荐的群组抽样法,调查推荐的群组抽样法,调查12121818个月龄

36、儿童建卡情况,要求达到个月龄儿童建卡情况,要求达到98%98%以以上。)上。) 接种率接种率= =100%100%某疫苗应接种人数某疫苗应接种人数数数按免疫程序完成接种人按免疫程序完成接种人73四苗覆盖率四苗覆盖率= = 冷链设备完好率冷链设备完好率= =100%100%调查的适龄儿童人数调查的适龄儿童人数接种人数接种人数四苗均符合免疫程序的四苗均符合免疫程序的100%100%某设备装备数某设备装备数某设备正常运转数某设备正常运转数74第五节第五节 医院感染医院感染v概述概述v医院感染的发生和影响因素医院感染的发生和影响因素v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75一、概述一、概述 医院感染医

37、院感染(hospital infection)又称为)又称为医院获得性医院获得性感染感染(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是指住院病人、),是指住院病人、医院职工、就诊病人、探视者或陪护者在医院内获得医院职工、就诊病人、探视者或陪护者在医院内获得的一切感染性疾病。的一切感染性疾病。 感染必须发生感染必须发生在医院内在医院内 有明确潜伏期的疾病发病超过平均潜伏期有明确潜伏期的疾病发病超过平均潜伏期 无明确潜伏期的疾病入院后无明确潜伏期的疾病入院后4848小时后发生小时后发生76按病原体来源可将医院感染分为按病原体来源可将医院感染分为内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endogeno

38、us infection)也称)也称自身感染自身感染(autogenous infection),病原体来自病人本身(如病),病原体来自病人本身(如病人的正常菌群),由于各种原因,病人自身抵抗力降低,人的正常菌群),由于各种原因,病人自身抵抗力降低,对本身正常菌群的感受性增加而发生疾病,其预防较困对本身正常菌群的感受性增加而发生疾病,其预防较困难。难。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exogenous infection)也称)也称交叉感染交叉感染(cross infection),病原体来自病人以外的地方(如),病原体来自病人以外的地方(如其他病人、工作人员和外环境),通常可以预防。其他病人、工作人员

39、和外环境),通常可以预防。77常见病原体常见病原体 耐药菌株耐药菌株 弱毒株弱毒株 “常规常规”微生物微生物 条件或机会性致病微生物条件或机会性致病微生物78二、医院感染的发生和影响因素医院感染的发生和影响因素院感的分布院感的分布 常见感染部位的感染率及构成比常见感染部位的感染率及构成比 不同医院及科室分布(不同医院及科室分布(医院级别、床位医院级别、床位数、环境、病人原发病情况、诊疗水平、消毒、灭菌、数、环境、病人原发病情况、诊疗水平、消毒、灭菌、隔离制度隔离制度) 人群分布人群分布 时间分布时间分布79院感的传播过程院感的传播过程 感染源感染源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病人易感性病人易感性80 感

40、染源感染源 指病原微生物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场所或指病原微生物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场所或宿主(人或动物)宿主(人或动物)l已感染的病人已感染的病人l带菌者或自身感染者带菌者或自身感染者l环境储源环境储源l动物感染源动物感染源81 院感传播途径院感传播途径l接触(直接、间接)接触(直接、间接)l空气空气l饮水饮水l食物食物l医源性(血液及血液制品,输液制品,药品及药液,医医源性(血液及血液制品,输液制品,药品及药液,医疗器械、设备)疗器械、设备)l生物媒介生物媒介82 病人易感性病人易感性l所患疾病严重影响或损伤机体免疫功能所患疾病严重影响或损伤机体免疫功能l老年及婴幼儿老年及婴幼儿l营养不

41、良营养不良l接受各种免疫抑制疗法接受各种免疫抑制疗法l长期使用抗生素长期使用抗生素l接受损伤性(侵入性)诊断、治疗器械操作接受损伤性(侵入性)诊断、治疗器械操作83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n住院时间住院时间n手术时间手术时间n先前感染的存在先前感染的存在n侵袭性操作侵袭性操作n应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剂应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剂n手术部位手术部位n备皮方法备皮方法n其他(年龄、机体状况、患者行为因素等)其他(年龄、机体状况、患者行为因素等)84(一)加强管理(一)加强管理 组织、规章制度、消毒和灭菌组织、规章制度、消毒和灭菌(二)医院感染的监测(二)医院感染的监测(三)合理使用药物和医疗措施(三)合理使用药物和医疗措施(四)宣传教育(四)宣传教育三、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三、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预防医学课件:第8次课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ACER-PC-acer-2014-05-02-00,33,37).ppt)为本站会员(罗嗣辉)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