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4.孙权劝学.zip

相关 举报
  •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4.孙权劝学
    • 第一课时.pptx--点击预览
    • 第二课时.pptx--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4 孙权劝学(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孙权劝学孙权劝学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战功卓著,深受孙叫吕蒙。此人战功卓著,深受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不爱读书学习。于是,孙权劝他多爱读书学习。于是,孙权劝他多读一些书,结果怎样呢读一些书,结果怎样呢? ?二、了解作家作品二、了解作家作品 司马光司马光(1019(10191086),1086),字君实,号迂叟字君实,号迂叟, ,陕州夏县陕州夏县( (今今属山西属山西) )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宋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主持编纂了编年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10861086年去世年去世, ,追封温国公。追封温国公。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历时十九年完成。全书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编年体通史,历时十九年完成。全书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前前403)403)写起,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写起,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959)停笔停笔, ,涵盖了涵盖了13621362年的历史。宋神宗认为此书年的历史。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鉴于往事, ,有资于治道有资于治道”,所以命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共,所以命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共294294卷卷, ,另有考异、目录各另有考异、目录各3030卷。卷。三、扫清障碍三、扫清障碍朗读课文,注意重点句子朗读课文,注意重点句子的朗读节奏。的朗读节奏。卿孰涉猎读一读,辨一辨读一读,辨一辨邪遂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1 1)权)权谓谓吕蒙曰吕蒙曰(2 2)卿卿今今当涂当涂掌事掌事(3 3)蒙辞蒙辞以以军中多务军中多务(4 4)孤岂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欲卿治经为博士邪(5 5)卿言多务,卿言多务,孰若孰若孤孤(6 6)蒙乃始蒙乃始就就学学(7 7)及及鲁肃过寻阳鲁肃过寻阳(8 8)士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9 9)大兄何见事大兄何见事之之晚乎晚乎(1010)肃肃遂遂拜蒙母,结友拜蒙母,结友而而别别(1 1)权)权谓谓吕蒙曰吕蒙曰(对(对说)说)(2 2)卿卿今今当涂当涂掌事掌事(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当涂:当道,当权)当涂:当道,当权)(3 3)蒙辞蒙辞以以军中多务军中多务(用,拿)(用,拿)(4 4)孤岂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时王侯的自称(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岂:表反问的语气助岂:表反问的语气助词,难道)词,难道)(5 5)卿言多务,卿言多务,孰若孰若孤孤(孰:谁(孰:谁; ;若:比得上)若:比得上)(6 6)蒙乃始蒙乃始就就学学(从事,做)(从事,做)(7 7)及及鲁肃过寻阳鲁肃过寻阳(到,等到)(到,等到)(8 8)士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指读书人)(指读书人)(9 9)大兄何见事大兄何见事之之晚乎晚乎(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1010)肃肃遂遂拜蒙母,结友拜蒙母,结友而而别别(遂:于是,就(遂:于是,就; ;而:连词,表承接关系)而:连词,表承接关系)四、初通文意四、初通文意 自读课文,参照课下注自读课文,参照课下注释,翻译课文,小组交流。释,翻译课文,小组交流。0101翻译重点语句(1)蒙辞以军中多务。 (介宾短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吕蒙用军中事物多来推辞。吕蒙用军中事物多来推辞。0101翻译重点语句(2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博士吗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博士吗? ?0101翻译重点语句(3 3)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省略句)(省略句) 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就(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就分别了。分别了。 0101翻译重点语句(4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晚乎! ! 与读书人分别几天,就应该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他,与读书人分别几天,就应该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他,长兄怎么知晓这件事这么晚呢长兄怎么知晓这件事这么晚呢! !翻译方法翻译方法替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删删:就是删除。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不译。就是删除。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留留:就是保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书名等可就是保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书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如以保留,直接使用。如“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中的“博博士士”。补补:就是补充。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就是补充。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调调:就是调整。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就是调整。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如如“蒙辞以军中多务蒙辞以军中多务”。五、合作探究,梳理情节五、合作探究,梳理情节0101梳理情节(1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劝学。劝学。0101梳理情节(2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你从哪里看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来的? ? 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从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从“蒙乃始就学蒙乃始就学”中中可以看出。可以看出。 0101梳理情节(3 3)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的学习效果的)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的学习效果的? ?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议论”来表现来表现。0101梳理情节(4 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什么举动)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什么举动? ? 大惊、拜蒙母、结友。大惊、拜蒙母、结友。0101梳理情节(5 5)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令鲁肃惊叹而与之,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令鲁肃惊叹而与之“结友结友”。0101梳理情节(6 6)课文可以分为几层)课文可以分为几层? ? 可分为两层。第一层,写孙权劝学,吕蒙可分为两层。第一层,写孙权劝学,吕蒙“乃乃始就学始就学”。第二层,写鲁肃。第二层,写鲁肃“与蒙论议与蒙论议”,“结友结友而别而别”。 “学学”是文章的一条线索是文章的一条线索:孙权劝学孙权劝学吕蒙就吕蒙就学学鲁肃叹学。鲁肃叹学。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次加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深对课文的理解。五、当堂练习五、当堂练习完成课后第三、四题。完成课后第三、四题。第三题第三题1.1.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吗”。2.2.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罢了”。3.3.乎: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乎: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呢”。第四题第四题1.1.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2.2.孤:古代王侯的自称。孤:古代王侯的自称。3.3.大兄:对朋友辈的敬称。大兄:对朋友辈的敬称。七、课堂小结七、课堂小结 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听从了他的建议,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听从了他的建议,此后,吕蒙的进步令鲁肃刮目相待。今天,科此后,吕蒙的进步令鲁肃刮目相待。今天,科技日新月异,技日新月异,“学习学习”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重要。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重要。我们只有把学习当作生活的必需品,才能紧跟我们只有把学习当作生活的必需品,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从而实现个人的理想。正所谓,时代的发展,从而实现个人的理想。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希望同学们不负年。希望同学们不负年华,多读书,读好书,成为知行合一的人。华,多读书,读好书,成为知行合一的人。八、布置作业八、布置作业1.积累与读书有关的名人故事,感 受名人精神。2.思考课后“思考探究”第一、二题。孙权劝学孙权劝学翻译方法:替、删、留、补、调翻译方法:替、删、留、补、调线索:孙权劝学线索:孙权劝学吕蒙就学吕蒙就学鲁肃叹学鲁肃叹学谢谢观看!谢谢观看!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4 4 孙权劝学孙权劝学(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深入探究说说课文层次及每一层写了哪些内容。(1)第一层主要采用了什么形式进行描写? 以对话的形式进行描写。(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3)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的目标是什么?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4)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亲近、关心和期望的一句话是哪句?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研讨第一层01研讨第二层(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从这句话中可见鲁肃当时是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情。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01研讨第二层(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这并不是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的长进感到自豪、自得,和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01研讨第二层(3)鲁肃听完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话后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与吕蒙主动结友。这说明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也说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志趣相投。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01研讨第二层(4)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因为事物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01研讨第二层(5)如何评价孙权、吕蒙、鲁肃? 孙权关心下属、平易近人、循循善诱(善劝) 吕蒙前:才疏学浅(吴下阿蒙) 后:好学、自信(刮目相待)(好学) 鲁肃夸赞、拜孟母、结友(敬才、爱才)01研讨第二层(6)谈谈你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何感受。 示例一:学无止境,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 示例二: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示例三: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人。示例四:读书必有所获,读书更易成才。二、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孙权劝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三、拓展延伸阅读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译文译文 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从邻居那里借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诗,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传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方仲永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方仲永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王安石说: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还没有达到要求。他得到的天资是那样的好,没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01拓展延伸 比较方仲永和吕蒙的变化。 吕蒙当涂掌事,乃始就学。年长乃学,学有所成。 方仲永五岁能诗,贤于材人远矣。少年不学,泯然众人矣。01拓展延伸试分析孙权劝学与伤仲永两篇文章在创作风格以及人物形象上的不同。 孙权劝学对话为主,言简意丰。伤仲永叙议结合,借事说理。吕蒙年长好学,学有所成。方仲永年幼不学,毫无所成。四、布置作业根据下面的情境写一段文字。 有一位同学,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也很优异,但她不爱体育锻炼,身体状况不好。身为同学的你为她感到着急,打算用语言艺术来规劝她。联系从孙权劝学中学到的规劝技巧,写一段文字,300字左右。孙权劝学孙权关心下属、平易近人、循循善诱(善劝)吕蒙前:才疏学浅(吴下阿蒙) 后:好学、自信(刮目相待)(好学)鲁肃夸赞、拜孟母、结友(敬才、爱才)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4.孙权劝学.zip)为本站会员(孙红松)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统编)部编版 > 七年级下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