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巩基础知识点1村落的产生1.山东威海2021高二期末村落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在世界其他地区,如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及辽河流域等,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这表明A.两河流域村落发展迅速B.农业发展决定村落规模C.原始村落分布较为均衡D.地理环境影响村落位置2.山西运城2020月考徽州古村落聚族而居,以宗祠为中心来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这些建筑活动中包含的民族文化的共同特性是A.与自然环境契合C.安土重迁的观念B.天人合一的理念D.家族中心的传统3.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聚族而居的村落形态,为族的组织化提供了有利的“生存土壤”
2、。据此推知,宗族势力赖以生存的基础是A.商品经济B.自然经济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知识点2集镇的出现4.“市”和“镇”原本有严格的区别,“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禁防者谓之镇”;但到了北宋之后出现“诸镇监官掌巡逻盗窃及火禁之事,兼征税権酤”“以商况较盛者为镇,次者为市”的局面。这反映了北宋之后A.市和镇有着比较严格的界限B.市仅具经济职能,镇即镇守地方C.纯粹以贸易为特征的镇市尚未涌现D.市镇的性质发生变化5.江西南昌新建一中2020高二期中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松江棉布有“衣被天下”之称;丝绸业市镇有著名的盛泽镇、濮院镇;景德镇瓷业更是“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据
3、此可知,明清时期A.朝贡贸易推动地区商业繁荣B.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C.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日益巩固D.市镇的政治色彩不断提升知识点3城市的产生6.四川雅安中学2020高二月考下表为不同史料关于古代“城”的产生的历史记述。据此可知A.最初的“城”具有军事防御性质B.商业发展是“城”产生的主要原因C.城市承担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职能D.城市规划体现了以人为本设计理念7.下图为西汉长安城的平面示意图,对该图所示信息理解准确的是A.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的时间限制B.宫殿占地广阔,城市政治职能突出C.市紧邻宫殿,说明政府支持商业D.确定了历代王朝都城的基本格局8.北京昌平2021期末中文的“城邦”是从“波
4、利斯(pois)”的英译“'citystate”,即城市国家转译而来的。古希腊人的观念中,“波利斯”首先是指高于家庭、村落和部落之上的特定人群的联合体,即公民团体。它首先指的是人,而不是物,城市的含义是“波利斯”的内涵的外延。据此可知,古希腊城邦的内在特征是A.小国寡民B.独立自治C.公民集体D.城市国家知识点4世界各地的民居9.吉林松原2021高二期中据甘肃通志载:庆阳府人“好稼穑务本业,有先王遗风,陶复陶穴以为居,于貉为裘以御寒”。对材料中的民居说法正确的是(A.是窑洞,主要出现在我国的北方B.是巢穴,主要出现在我国的南方C.是土楼,因为当地已经发展农业D.是帐篷,因当地以动物皮
5、毛御寒10.山东烟台2021高二期中世界各地的民居呈现不同的特征。根据下表可知,影响各地民居建造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政治制度B.经济水平C.文化习俗D.自然环境拔提升1.山东济南2021高二期末在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阙”起着“标表”的作用,用来表示建筑组群的隆重性质和等级名分,同时起着强化威仪的作用;“堂”是统宅第空间布局的核心和重点,家庭中的敬神祭祖、宾客相见、婚丧大典、节庆宴饮都在这里举行。由此可知,它们都A.是具有纯粹礼制功能的建筑B.代表中国古代社会建筑水平C.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和民族性D.体现强烈的等级性和阶级性2.江苏南通2020高二期中有学者认为,春秋以前的中国是个族群社会,以封
6、地为族姓、以族姓为地名是常见的现象。自秦以后,族群社会被官僚制帝国的编户齐民社会取代,乡村聚落的命名也就彻底地非族姓化,其名大多取自“吉语”、地理方位或俚俗等。这种村落命名的变化,本质上体现了A.宗法观念的弱化B.中央集权的强化C.风俗观念的演化D.社会治理的僵化3.唐代将城市居民按坊居住并进行管理,宋代坊成为商业与居住混杂在一起的街区。城市由维护封建统治的堡垒,开始面向一般市民生活需求。此变化反映出A.经济成为城市发展的驱动力B.商业活动改善了城市的环境C.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转入松弛D.下层市民开始主导城市生活4.哈尔滨三中2020高二段测据考古发现,南宋国都临安的城市规划异于前代。临安的城市
7、中心成为资本和商业的集中地,皇宫反倒偏居一方。这反映出当时A.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B.专制皇权受到削弱C.工商业发展影响城市布局D.政府鼓励发展商业5.下表反映的是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湖州所属一州六县的商业市镇分布情况。下列各项中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A湖州所属州县基本上都出现了商业市镇,自然经济日趋瓦解B.而业市的出现是湖州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C湖州所属州县的市镇在地区分布上较为平衡D.湖州的市镇经济比其他地区发达6.山东济中2021高二期中明朝在江南市镇等要地设立巡检司负责日常治安;对一些规模比较大的江南市镇,直接委派县丞、主簿等县级官员驻镇管理;对那些体量特别大的江南市镇,还派
8、遣同知等更高级别的官员驻管理。这表明,明朝江南地区A新的生产方式产生B.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C.基层社会治理加强D.市镇的文化功能凸显7.福建厦门2020月考历史上曾出现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四大商业名镇,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著名商业中心。对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地处富饶、便利的江河下游平原B.政府经济政策调整促进市镇发展C.资本主义萌芽促进江南城市发展D.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的繁荣8.2017年6月15日,天津文化遗产保护部门在静海区纪庄子进行考古发掘的首批遗物出土,包括陶釜、陶、铁锄、铁铲等残片。考古专家根据这些遗物和出土层位判定,该遗址为战国时期村落遗址。这为
9、研究战国时期文化特色以及村落布局都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由此可见A静海区最早于战国时期形成村落B.实物资料是唯一可信的历史资料C,考古发现是对历史的证明和拓展D.实物资料真实反映历史全貌9.四川树德中学2020三公元前5前4世纪中叶,古希腊盛行对城邦守护神的崇拜,每个城市都在中心地区或最高的地方修建神庙祭神,能否参加祭祀成为公民权的一种标志,古希腊人的海滩山岭城墙、路旁葬的英雄骨对公民来说都是一所神庙。古希腊对城邦的神化A.成为甄别公民身份的主要标志B.反映了理性主义发展受到压制C.促进了抽象化神灵形象的出现D.目的在于塑造公民的爱国精神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东周时期中国很多地
10、方都出现了严格意义上的城市。在这些城市里,不仅有王室宫殿庙,还有手工业和商业贸易中心,更有学校等教育设施,产生了一批分属不同学派的古典哲学思想家。城市的首要功能显然是政治性的,其政治性又分解表现为这种城市是政权首脑机关、军事防御要塞、大型祭祀中心、手工业制作中心(主要是为王室服务的)。祭祀和军事这两件事作为国家政治的头等大事,无疑直接影响了都城的城市面貌。摘编自段宏振中国古代早期城市化进程与最初的文明材料二 大量农民失去土地,促使一些无地的客户和少地的主户,或是在农村中做雇工,或是涌入城市,寻找谋生的机会。而政府的财税政策导致地方的赋税征敛相当繁重民间“规避重役、土地不敢多耕、避户等现象”时有
11、发生,有的干脆“举户肖产徒京城,以避徭役”。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增加、经济繁荣商业开始“溢出”城市,在大城市周围形成了许多“草市”和“市镇”,有些市镇还因贸易发达和人口增加出现郊区城市化。宋代社会救济系统发达,但赈济范围往往限于城市,因而每遇灾荒之年,涌入城市的流民都非常可观。其中一些流民在灾后滞留在城市和市郊,成为新的城市居民。 摘编自李亚宋代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居民结构变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先秦时期城市功能的基本特征。(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先秦城市相比,宋代城市的变化及其原因。参考答案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刷基础1.D【解析】本题考查影
12、响村落位置的原因。据题意可知,世界上最早的村落多分布在大河流域,说明地理环境影响村落的位置,故选D项;村落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但不能说明发展是否迅速,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农业发展的信息,排除B项;“较为均衡”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C项。【刷有所得拓展】四大文明古国四大文明古国,是关于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统称。分别是古巴比伦(位于西亚,今地域属伊拉克)、古埃及(位于西亚及北非交界处,今地域属埃及)、古印度(位于南亚,地域范围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和中国(位于东亚)。四大文明古国,实际上对应着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分别是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这四个大型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
13、而稍后的爱琴文明未包含其中。四大古文明的意义并不在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它们是后来诸多文明的发源地,对其所在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四大文明是原生文明,而其他文明属于派生文明,深受临近地区原生文明的影响。2.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的民居。“以宗祠为中心来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体现了建筑以家族为中心的传统,故D项正确;材料“以宗祠为中心来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强调家族观念,不是人与天的关系,也未涉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故A、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建筑风格,没有体现迁徙问题,也不能体现安土重迁的观念,故C项错误。3.B【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形态对村落的影低下,中国古代社会以聚族而居的形式共享资源,规避风险
14、,实现小范围内的自给自足,可见自然经济影响了聚族而居,与商品经济、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无直接联系,故B项正确,排除A、C、D三项。4.D【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商业的发展。依据材料“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谓之镇”“以商况较盛者为镇,次者为市”可知,北宋之后原以军事职能为主的镇也具有了经济职能,并以商业发展情况区分市和镇,这说明北宋之后市镇的性质发生变化,因此D正确;A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北宋之后市镇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商业发展情况的区别上,并无严格的界限;B、C错误,依据材料“以商况较盛者为镇,次者为市”可知,北宋之后市和镇都具有经济职能且出现大批纯粹以贸易为特征的镇市。5.B【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市镇的
15、专业化特征。依据题干所述松江的棉布业、景德镇的瓷器业、盛泽镇和濮院镇的丝绸业,可以看出区域生产专业化程度明显,答案为B;材料没有体现朝贡贸易,A错误;明清时期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逐渐被民营手工业取代,C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市镇的商业繁荣,但是没有体现政治色彩,D错误。6.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城市的功能。根据材料中史料的出处可知是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材料“城为保民为之也”“城者,所以自守也”等可知中国古代城市有军事防御功能,故A项正确;材料关于“城”的产生原因中没有涉及商业因素,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城市的经济和文化职能,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城市规划的特点,排除D项。激昂的步调(1038
16、473538)2021/12/614:57:42含11课激昂的步调(1038473538)2021/12/614:57:487.B【解析】本题考查西汉都城长安的特征。从长安平面示意图可以看出,皇宫占长安城的绝大部分,东市和西市所占比例小,体现了西汉时期城市的政治功能突出,故B项正确;“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的时间限制”符合史实,但从示意图中不能体现,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西汉政府严格控制商业,“政府支持商业”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西汉长安城的布局没有皇城居中、左右对称的传统,未确定历代王朝都城的基本格局,故D项错误。8.C【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城邦。据所学可知,古希腊城邦的外在特征是小
17、国寡民、独立自治,这与题意中强调的内在特征不符,故A、B项错误;材料中强调城市的含义是“波利斯”内涵的外延,“波利斯”首先是公民团体,说明古希腊城邦的内在特征是公民集体,故C项正确;材料提到城市国家是“波利斯”的英译,与题意中强调内在特征不符,故D项错误。9.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的民居。根据材料“甘肃通志”“陶复陶穴以为居,于貉为裘以御寒”可知,这是北方的窑洞,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甘肃通志”可知材料中民居在我国北方,故B项错误;“陶复陶穴”意为挖土开窗挖窑,且土楼主要是在南方,故C项错误;帐篷是游牧民族的主要居所,故D项错误。10.A【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民居。从材料中的建筑材料发展来看,
18、体现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对房屋建筑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从材料中房屋建设的布局特点来看,体现的是文化习俗及自然环境的影响,C、D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政治制度对房屋建筑的影响,A符合题意。刷提升1.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特征。材料中“用来表示建筑组群的隆重性质和等级名分,同时起着强化威仪的作用”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民族性,材料中“家庭中的敬神祭祖、宾客相见、婚丧大典、节庆宴饮都在这里举行”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社会性,故选C项;材料体现不出“纯粹”礼制,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礼制功能和实用功能,没有体现建筑水平,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等级性和阶级性,排除D项。2.B【解析】本
19、题考查国家管理对村落的影响。村落命名非族姓化,本质上体现的是中央集权加强,而非宗法观念弱化,故B项正确,A项错误;风俗观念的演化不是本质体现,故C项错误;村落命名的变化体现的是社会治理作用的逐渐加强,故D项错误。3.A【解析】本题考查唐宋城市功能的转变。据题干可知,唐代时期坊市分界严格,宋代时期坊市分界打破,出现商业与居住混杂在一起的街区,实质上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趋势下城市职能发生变化,故选A;题干并未体现具体商业活动对城市整体环境的影响,排除B;城市职能变化不代表政府放松对城市的管理,排除C;题干强调城市适应一般市民的生活需求,而非下层市民主导城市生活,排除D。4.C【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发展对
20、城市布局的影响。由材料“南宋国都临安的城市规划异于前代。临安的城市中心成为资本和商业的集中地,皇宫反倒偏居一方”可知,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城市布局发生变化,故选C项;中国古代国都大多数既是政治中心又是经济中心,排除A项;南宋时期专制皇权不断强化,排除B项;封建社会政府限制商业的发展,排除D项。5.B【解析】本题考查明朝市镇的发展。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排除A。材料反映湖州所属的商业市镇众多,而商业市镇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正确。从表格信息可知湖州所属州县的市镇在地区分布上不平衡,排除C、材料没有和其他市镇的经济进行对比,故无法推断湖州的市镇经济比其他地区发达,
21、排除D.6.C【解析】本题考查明朝政府对市镇的管理。由材料中明朝在各级市镇设置官员进行管理,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江南地区经济发展,人口增多,政府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故选C项;材料中仅强调加强日常治安,无法判断是否已经产生了新的生产方式,排除A项;加强地方管理与生产专业化程度无直接联系,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市镇的文化功能,排除D项。7.D【解析】本题考查市镇的发展。抓住题干中“四大商业名镇”“著名商业中心”等关键词可知,这些市镇的繁荣离不开商业的发展,故D项正确。刷素养8.C【解析】本题结合史料实证考查战国时期的文化与村落的考古研究。根据题目中“这为研究战国时期文化特色以及村落布局都提供了难得的实
22、物资料”得出考古发现是对历史的证明和拓展,故C项正确;A项表述属于对题目的误读,出土战国时期遗物不代表静海区最早于战国时期形成村落,故A项错误;B项表述中“唯一”大过绝对,故B项错误;实物资料并不一定能真实反映历史全貌,故D项错误。9.D【解析】本题结合家国情怀考查古希腊城邦的特点。由材料“能否参加祭祀成为公民权的一种标志”“英雄骸骨对公民来说都是一所神庙”可知,古希腊对城邦的神化有助于增强公民对城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目的在于塑造公民的爱国精神,故选D项;能否参加祭祀成为公民权的一种标志,与城邦的神化无直接联系,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理性主义,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古希腊对公民爱国情怀的培养
23、而非神灵形象,排除C项。10. 【答案】(1)政治军事功能突出手工业和商业贸易中心;文化教育发达且资源集中;发挥宗教凝聚作用。(2)规模不断扩大;带动周边地区商业发展;功能更加完善,具有社会救济功能。原因:人口流动更加频繁;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商业繁荣;政府政策影响;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解析7.【解析】(1)依据材料“在这些城市里,不仅有王室宫殿庙,还有手工业和商业贸易中心,更有学校等教育设施产生了一批分属不同学派的古典哲学思想家”祭祀和军事这两件事作为国家政治的头等大事,无疑直接影响了都城的城市面貌”概括出特点。(2)依据材料“或是涌入城市寻找谋生的机会”“在大城市周围形成了许多草市和市镇“宋代社会救济系统发达但赈济范围往往限于城市”得出变化,结合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政策、小农经济的特点概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