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导学案.docx

上传人(卖家):大布丁 文档编号:2154372 上传时间:2022-03-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课程标准】1.了解现代农业、渔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2.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知识梳理】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1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1)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2)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3)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一大批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及禽畜的生产量大幅度增长。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2农业科技的发

2、展(1)农业机械化20世纪以来,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为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用大功率拖拉机牵引的铧式犁、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农业机械的规模也不同。美国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法国以中型为主,日本以小型为主,中国则是大、中、小型相结合。(2)农业自动化农业科技的发展推动着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等从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3)杂交育种技术20世纪以来,玉米、小麦、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的杂交育种技术有了新的突破。a1930年,美国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玉米新品种,平均亩产增至350千克。b1941年,墨西哥培育出小麦新品种,亩产提高到250千

3、克。c20世纪60年代,菲律宾培育出一季亩产可达600650千克的杂交水稻。d.2014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平均亩产突破1000千克,创世界纪录。意义:杂交育种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3养殖业与渔业的现代化(1)养殖业: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生产环节,从给料、给水到产品收集、包装、运输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控制。(2)渔业: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海洋捕捞,渔船、网具等日趋现代化;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发展。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1古代在原始农业社会,人们利用地窖和陶器来存储余粮。随着古代农业的发展,粮仓的储备技术逐渐改进,不仅防鼠、防盗、防

4、潮、防火,还具有良好的保鲜功能。人们利用腌制或风干等方法加工保存食品,还利用自然界中的冰来延长食品保藏期。220世纪以来(1)粮食储备技术的进步20世纪50年代,美国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后来这项技术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21世纪以来,新型制冷设备相继推出。粮仓仓容量不断扩大,由百吨发展到千吨、万吨。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广泛应用,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2)冷冻食品工业与冷链物流产业自20世纪20年代起,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以及冷冻食品包装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家用冰箱和冰柜普及,冷冻食品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冷链

5、物流产业也发展起来。2010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冷链物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大大促进了该产业的发展。(3)成果如今,人们一年四季都能买到各类生鲜食品,且能将其在家中保存较长时间,方便食用。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1世界饥饿问题出现的原因人口激增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消除饥饿的努力(1)科技进步食物生产的现代化与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大大增加了食物供给。(2)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多次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制订粮食安全行动计划,为人类共同消除饥饿统筹资源。(3)中国政府方针:1996年,中国发布了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

6、。成就:用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成就取得的原因:政策支持、制度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知识拓展冷链物流的特点投资规模大,运营成本高;时效性要求强,温度稳定性要求高;高度的组织协调性,严格的技术服务支持;对现代技术依赖性强,对设施设备要求高。3.食品安全问题及治理措施(1)问题农业现代化大大地丰富了食品供应,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土壤污染,它们通过食物链进入农作物和禽畜体内。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抗生素,也造成食物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违法使用危害健康的添加剂,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2)治理措施为遏制这种趋势,各

7、国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制定法律法规进行治理。中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中国政府还提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最严肃的问责,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思维导图】【课堂检测】119世纪晚期,内燃机被安装在拖拉机、播种机、脱粒机等机械上。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田野的宁静气氛。内燃机还被美国人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把谷物收割的速度提高了几十倍,后来又推广到世界各国。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美国人发明了内燃机B机器的噪声影响人们生活C内燃机推动工业生产D内燃机推进了农业机械化答案D解析材料“内燃机被安装在拖拉机、播种机、脱粒机等机械上”“内燃机还被美国人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都是

8、指内燃机在农业方面中的运用,促进了农业机械化进程,而不是推动了工业生产,故选D项,排除C项。内燃机是德国人发明的,而且材料也没有提到内燃机发明者,故排除A项;材料不是在说机器的噪声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而是说内燃机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故排除B项。2下图农业设备变迁说明()A农具的牵引动力革新B耕作方式逐步集体化C设施农业获得了大发展D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答案A解析铧式犁产生机械牵引,从传统的曲辕犁到铧式犁,说明牵引动力从人力(畜力)到机械,故选A项。铧式犁并不能说明生产的集体化,也有可能是私人农场,故排除B项;材料看不出设施农业,故排除C项;耕作动力的变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未必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9、故排除D项。3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农业温室系统。这种农业温室系统能根据实时采集到的室内温度、土壤温度、露点温度、空气湿度、叶面湿度以及光照等环境参数,自动开启或者关闭相关设备。这种农业温室系统说明农业生产实现了()A产业化 B智能化 C无人化 D工业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能根据实时采集到自动开启或者关闭相关设备”等,可得出智能化,故选B项。A、C、D三项不符合材料,均排除。41966年新中国第一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召开后,支援穷队(生产大队)投资改称“支援农村人民公社投资”,从主要帮助穷队发展生产转变为发展农业机械化。这表明当时()A计划经济体制具有一定优势B中央在反思农业发展的方向C工农业生产出

10、现了严重失衡D人民公社的模式发生了变迁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帮助穷队发展生产转变为发展农业机械化”可知,中共中央对穷生产大队的扶持方式发生了变化,着重从技术上进行扶持,说明中央对人民公社模式之下的中国农业发展有了新的思考,B项正确。人民公社投资方式的转变,与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项;工农业生产出现严重失衡是在“大跃进”时期,排除C项;材料并未反映人民公社的模式变迁,排除D项。5新中国宣传画妈妈开着拖拉机来了创作于1960年,从图中可得出的信息是()A农村开始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B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C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令人鼓舞D农村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答案C解析农业集体化是

11、从1953年三大改造开始的,故A项错误;单从此图无法得出农业机械化在农村得到普及,故B项错误;材料中呈现的是采用拖拉机的生产方式,故C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人民公社化,故D项错误。6下表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粮食产量统计表”。此表反映了中国()时间粮食产量(万吨)1978年304.771980年320.561984年407.31A温饱问题基本解决B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C现代农业迅速崛起D农村经济改革成效明显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1978年之后的几年内粮食产量明显提升,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试点并迅速在全国推行,引发了农村经济改革,促进了农业发展,故选D项。7根据联合国粮农组

12、织统计资料分析,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粮食与农业总产量平均年增长率为2.1%。发展中国家粮食与农业产量平均年增长率有所提高,由70年代的年均增长3%增加到3.3%。中国的增长率为4.4%。造成中国粮食增长率提高的原因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杂交水稻”技术的突破“人民公社”体制的打破农业机械化在全国的普及A B C D答案C解析从1978年开始,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撤销了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故正确;“杂交水稻”技术的突破,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故

13、正确;不符合史实。故选C项。82011年2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数据显示,2010年FAO食品价格指数已超越2008年6月粮食危机时的峰值,一年内的涨幅达到25%。其中俄罗斯禁止粮食出口,引发国际粮价的动荡。以上信息最能说明()A两极格局导致粮食紧张B全球性粮食危机的出现C投机炒作导致粮价上涨D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答案D解析两极格局1991年已结束,排除A项;B项是表象,排除;材料不能体现“投机炒作”,排除C项;俄罗斯禁止粮食出口,引发国际粮价的动荡,这恰恰说明了全球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故选D项。9我国用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

14、益于()政策支持制度创新农业科技进步国际粮价的低廉A BC D答案C解析“我国用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这主要是内因的缘故,政策支持、制度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都是我国解决粮食安全的内因,正确;而国际粮价的低廉是外因,排除。故选C项。10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9年全世界有10亿人口在挨饿,今年下降为9.2亿左右。要解决这一世界性的难题,首要的途径是()A缩小贫富国差距,提高贫穷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B加强生物科技研究,培育优良品种,提高粮食产量C加强人口管理,控制人口无限制增长D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农业投资,扩大农业生产答案B解析材料说明了人口挨饿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培育优良品种提高粮食产量出发,B项正确。缩小贫富国差距不是材料主旨,A项错误;控制人口和调整经济结构不是首要的解决途径,C、D两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导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大布丁)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