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像画面,读出感情。2. 正确美观地书写“符”字。3. 了解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重难点:1.了解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2.想像画面,读出感情。1、 导入新课,理解题目春节,又叫过新年。它从腊月初八,喝腊八粥这一天开始,一直到下一个月的元宵节结束,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人们用各种方式庆祝着。诗人王安石笔下的元日,到底写的是哪一天呢?(汉之星,学习元字的字义)(设计意图:春节的印象很深,但是具体“元日”指的是哪一天,学生是含糊的。引导学生从“元”的意思入手,通过字的意思找到“元日”是哪一天,而不是告诉学生,激发学生“我能
2、行”的心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2、 学习字词,读出声律哦,元日就是指大年初一,这天会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认真的读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尤其注意这几个字。1.(用汉之星圈出生字) 2.识字闯关了,现在你们还认识吗?(1)认读生字,点亮灯笼(2)(超链接屠苏)(3)学习符(汉之星符的书写) 老师示范,学生书写,板书“万象更新”3.现在,我们把生字放回古诗,能试着读出古诗的节奏吗?(学生交流,老师用电子笔画出节奏。)(设计意图:按照学生的认知顺序,先扫除生字词障碍。这三个字的认读不是太难,因此,把“屠苏”“桃符”这两个词语所蕴含的意思,放在这里加以指导。让生字回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生字不再是单调
3、的字符,而是与生活建立了联系,这时候再学习生字,就不再枯燥。)3、 质疑解难,明白诗意1.再读古诗,读出节奏,边读边想,有哪些字词,是自己不理解的。2.学生交流,互相帮忙(设计意图:节奏没有太多的指导,只是简单告诉学生。重点放在了理解词语的意思上。只有理解了词语的含义,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诗句。本次教学设计,没有理解句子意思的环节设计,句子的理解,是以后面“想画面”的方式呈现。因此,理解词语意思,是为“想画面”打基础。)四、了解传统,想象画面。1.在元日一诗中,作者围绕“爆竹声中一岁除”这句话,写了哪些春节习俗呢?2.学生交流(为什么要有这样的习俗?)3.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篇年的味道在这篇文章中
4、,又介绍了哪习俗呢?请认真的读一读,想一想。3.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春节习俗?(1) 学生交流春节,在人们的心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她承载着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祝愿与期盼!很多诗句在描写春节,想一想,这些诗句写的是哪个习俗呢?总结:好一个欢天喜地、热热闹闹地中国年!(板书:欢天喜地)(设计意图:这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之一。整个单元,无论是单元教学目标,还是综合性学习,都旨在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从诗句中的习俗,到课外拓展年的味道中的习俗,再到联系自己过年经历的习俗,一点一点还原过年的场景,语文离不开生活,入情入景。4. 了解与春节习俗相关的诗句。(1) 自由读诗句,边读边想,这些诗句与哪些春节习俗
5、相关。(2) 学生交流。(3) 诗句积累。5.带上这些美好的回忆,我们再回到诗句中,边读边想,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设计意图:学习古诗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国诗词文化。这里是以游戏的方式,引入了另外五句关于春节习俗的诗句。一是为了积累,二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春节习俗。在此基础上,回到诗文中,想像画面,生活与语文密不可分,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诗句。)五、品悟“暖”字,读出感情。1. 在诗中,作者用到了一个“暖”字,是什么让人觉得“暖”?(1) 学生交流,并引导学生说出,哪里感觉到温暖。(2) 老师总结:a天气,因为阳光灿烂,所以人们身上b人们的心情舒畅。c王安石的心情2.指导朗读:(1
6、) 灿烂的阳光,照着千家万户,人们的身上暖暖的,于是,我们会这样读:(2) 家家户户庆团圆,在这喜庆的日子里,人们的心情是美美的,于是,我们会这样读;(3) 诗人变法成功,人们过上了快乐的生活,他的幸福是温暖而博大的,于是, 我们会这样读:(设计意图:朗读指导,是本课的重难点之一,也是本次部编教材所侧重的一个训练点。紧紧围绕一个“暖”字,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王安石的变法,只是简单介绍。目的只是引导学生朗读出诗句的韵味。)六、拓展延伸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传统节日可不仅仅只有春节,还记得传统节日这首儿歌吗?2.传统节日,如一条条纽带,联系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血脉亲情,;中华诗词,如一颗颗珍珠,装点着我们一个又一个的点滴生活。中华文明,如浩瀚江河,今天,我们学到的这些诗句,只是撷取了一滴水珠。剩下的这些,我们不会的,今天回家把他们完成好吗?传承中国文化,靠你们了。(设计意图: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由一篇古诗,吸引学生爱上古诗词,爱上传统文化。无论是古色古香的PPT,还是背景音乐,还是这样一个拓展积累,目标都指向的是“传统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