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舌尖上的天津 天津三绝,十八街麻花,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天津三绝,诞生于1927年的桂发祥十八街麻花,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如今的天津桂发祥十八街麻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传统特色及其他休闲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版本1 早在清朝末年,在天津卫海河西侧,有一条名为“十八街”的巷子,有一个叫刘老八的人在这个巷子里开了一家小小的麻花铺,字号唤作“桂发祥”。 这个人炸麻花有一手绝活,炸的麻花真材实料,选用精白面粉,上等清油。他的铺子总是顾客盈门。后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开了店面。开始还算是宾客满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越来越觉得麻花有点乏而生腻,渐渐的生意就不如以往了。后来店里有个少掌柜的
2、,一次出去游玩,回到家是又累又饿,就要点心吃,可巧点心没有了,只剩下一些点心渣。又没有别的什么吃的,那少掌柜的灵机一动,让人把点心渣与麻花面和在一起做成麻花下锅炸。结果炸出的麻花和以前的不一样,酥脆可口,香气扑鼻。按照这个方法,刘老八研究在麻花的白条和麻条之间夹进了什锦酥馅。桂花、闽姜、核桃仁、花生、芝麻.还有青红丝和冰糖。为了使自己的麻花与众不同,增强口感味道,把放置时间延长,取材也是愈来愈精细, “桂发祥”麻花成为“天津三绝”之首。如今的“桂发祥”的招牌是由书法名家赵半知所题写。,十八街麻花,版本2 范桂林,河北省大城县人,幼年丧父,因旱荒与兄范贵材随母乞讨来津,先后在李富贵麻花铺和刘老八
3、麻花铺学徒,随着两家店铺倒闭歇业,范氏兄弟又与人合伙在河东杜庄子炸麻花,不久,因地点偏僻将店铺前往闹市区。范氏兄弟各开麻花铺,分别取名“贵发祥”、“贵发成”,其中,“贵发祥”技高一筹,生意兴隆。 当时,麻花制作技艺墨守成规,千遍一律。范桂林精于思考,反复探索,创新在麻花白条中间夹放一条含有桂花、闽姜、桃仁、瓜条等多种小料的酥馅条。炸出来的麻花香甜味美,堪称独特。这种夹馅什锦麻花风味独特,口感油润,酥脆香甜,造型美观,久放不绵,因而蜚声津门,备受群众青睐。后由于贵发祥店铺地处东楼十八街,人们均以“十八街麻花”相称,范贵林也随之扬名,获“麻花大王”美誉。 两个不同版本的传说,都为“十八街”麻花的历
4、史增添了一抹传奇色彩,而如今,“十八街”麻花已经成为了天津小吃中的代表,又香又酥的麻花,想一想就已经令人垂涎欲滴了。,“狗不理”包子创始于1858年。当年在河北武清县有个年轻人,名叫高贵友,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故取乳名“狗子”。高贵友十四岁来津学习手艺,在天津南运河边上的刘家蒸吃铺做小伙计,由于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加上师傅们的精心指点,高贵友做包子的手艺不断长进,练就一手好活,很快就小有名气了。 三年满师后,高贵友已经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种手艺,自己开办了一家专营包子的小吃铺“德聚号”。由于高贵友手艺好,做事又十分认真,从不掺假,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引得十里
5、百里的人都来吃包子,生意十分兴隆,名声很快就响了起来。由于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高贵友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这样一来,吃包子的人都戏称他“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喊顺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铺字号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据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在天津编练新军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尝后大悦,曰:“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从此,狗不理包子名声大振。随后陆续开设了分店。,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起源于清光绪庚子年间,耳朵眼炸糕店的第一代掌柜刘万春由原来推着独轮车在鼓楼、北大关一带
6、走街串巷流动售货,改为在估衣街西口的北门外大街上摆摊设点现做现卖。后来,刘万春与他的外甥张魁元合伙,在北门外大街租下一间八尺见方的门脸,挂起“刘记”炸糕的招牌,办起了炸糕店。起初,每天不过卖二、三十斤左右,由于刘万春的炸糕选料精,制作细,物美价廉,因而在北门外众多的炸糕铺中,出类拔萃、独树一帜,使刘万春赢得了“炸糕刘”的绰号,买卖日渐兴隆。尤其是每当逢年过节时,人们愿意借“糕”字的谐音,取步步登高之意。故逢年过节时,人们更是争先购买,互相馈送,使得炸糕生意蒸蒸日上。刘记炸糕店开始显露名声,因为炸糕店紧靠一条只有一米多宽的狭窄胡同耳朵眼胡同,人们便风趣地以耳朵眼来称呼刘记炸糕。日伪时期,耳朵眼炸糕店曾被迫加入商会,起名“增盛成”,但并不为群众所接受。久而久之,增盛成的官号逐渐被人们遗忘,而耳朵眼的绰号却不径而走,广为流传。,耳朵眼炸糕,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