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湘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第1课 小雨沙沙教材分析小雨沙沙是湘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1课,是一堂十分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造型表现课。教材中运用富有童趣的拼音儿歌,小雨沙沙的情景,为的是更有意境地让学生认识美术元素中的点与线,并学习如何来表现雨的意象。教材选用了芦笋和非洲菊在下雨时的照片,让学生仔细观察下雨等这些自然现象的美,体会到植物在雨中造型变化的特点,从而用有情感的点与线去塑造。教材还展示了不同雨的画法,拟人化的小花喝雨水的步骤图和两幅不同表现内容的学生作品,对不同的下雨情景进行点与线分析,起到了欣赏和感悟的作用,引导学生去表现春天的雨中动植物的可爱模样。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理解
2、美术中的点与线基本知识。2.过程目标:采用聆听雨声、触摸雨水等形式,结合表演、欣赏、述说等做法,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情感体验来表达下雨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以及对点、线、色彩的表现能力。3.情感目标:学生感受雨的美,点与线的美,自然美与艺术美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丽的大自然的向往,对艺术的热爱。教学重难点1.重点:运用点、线及色彩表现下雨时动植物的情景。2.难点:点与线的变化,情感的融合。课前准备1.学生:油画棒或者水彩笔2.教师:课件、教具和纸教法和学法根据一年级学生心理特征,在教师引导下,采用在玩中学的学法。一是在“听雨”中,玩点与线,表现形象;二是在“看雨”中,玩点与线,丰
3、富形象;三是在“讲雨”中,玩点与线,组织形象;四是在“评雨”中,加深对点线美的认识;五是在“组合”中,加深对整体美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听雨声,唱小雨儿歌,体会声音与点、线的关系。1.播放下雨的各种声音,听自然的雨声,请两位学生根据听到的声音到黑板上画点与线,让学生体会声音与点、线的关系。2.听小雨沙沙音乐,打开教材,唱、念小雨沙沙的儿歌,体会音乐、儿歌与点、线的旋律。3.播放春雷响了的声音,快躲一躲吧。【设计意图】增强学生从听觉到用美术方法表现的能力。同时师生共唱小雨沙沙,放松心情的同时,拉近师生心理距离。二、展开:看雨天,引出与雨有关的形象,打开学生的思维。播放小雨沙沙情景的幻灯片,用
4、视觉去感受雨中有哪些形象出现和变化,并在纸上画出来。1.蔚蓝的天空飘来了云。学生练习用线条画一朵云,看一看,谁画的云能轻轻地飘在天空上?2.眨眼间乌云堆积在一起。学生练习用线条画乌云,看一看,谁画的乌云厚厚的,满满的?3.春雷响了,划过一道闪电。学生练习用线条画闪电,看一看,谁画的闪电有力量,有速度?4.天空暗下来了,开始下小雨了,一滴、两滴,学生练习小小的点。雨点串在一起成了什么?理解由点连成线。雨越下越密了,成了长长短短的细雨丝,理解由线连成面。让学生认识用点线面来表现雨天变化的方法。5.风呼呼的吹着,细雨丝被风一吹斜斜的落下来。学生理解雨的随着景象的变化线条也变化的方法。6.雨也越下越大
5、了,雨点噼里啪啦落下来,打在(教材中)非洲菊的花瓣上,学生观察水滴,溅起了又成了一朵朵的水花。教师描述,与学生一起想象着画。7.雨渐渐小了,风也停了,(教材图片中)芦笋怎样了,念儿歌,画感觉。【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练习,用点和线表现下雨情境中的基本要素。下雨时,不仅有雨点,还有其他天气变化:天阴了,乌云聚集了,闪电了所以下雨了不应该仅仅只关注不同的雨点。雨天典型变化图片的播放,让学生对雨天变化有所了解。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可能对天气变化时所有的特征都有所认识,观察之后还需要有个内化的过程,所以采用老师和学生一起画雨天的天气变化,降低了难度。(下图为学生的练习)三、深入:想雨中情,说雨中的故事
6、,丰富学生想象力。创设雨中情境,启发学生讲故事,拓展思维,为学生画下雨的情境创作准备。情境1:画下雨天动物和植物的拟人故事。雨好像一个娃娃真调皮,跑到了田野里了。小花特别喜欢雨娃娃,猜猜它会怎么迎接雨娃娃?(出示教具小花),示范小花拟人的方法:在小花脸上添画表情;摆放小花的叶子。还有谁会来迎接雨娃娃呢?雨娃娃来得太急,小青蛙还没做好准备呢。你们有躲雨的办法帮帮它吗?(出示教具小青蛙)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添画荷叶、蘑菇当雨伞。教师再启发学生讲故事,那其他的小动物在下雨天会做什么呢?【设计意图】动植物拟人手法的指导练习。一年级的学生,处在“样式化前期”,美术基础还是幼儿水平,语言表达的时候说得非常到位
7、,一旦动手表现就未必那么回事了。所以在唤醒了学生对雨景的记忆后,就应该安排雨景的具体画法指导。对于植物而言,拟人的具体手法就是添加表情和动作。表情可以是眯着眼睛享受雨水的滋润,也可以张开嘴巴喝着甜甜的雨水,但是教师示范的只是其中一种,其他表情由学生来思考。小花会拥抱,会跳舞,而这些动作靠叶子来完成。教具中的小花叶子是可以变长的,然后可以把两片叶子相向折呈拥抱姿势,也可以一个高一个低呈舞蹈状态。教师的表情添画和动作摆放是在引导学生认识到小草,大树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表现。而对于小动物而言可能有趣的就是躲雨的样子:躲到荷叶下,藏到蘑菇下,还可以用小花做伞挡雨。但一堂课里不可能所有的画法都示范,这些用
8、贴的形式会更快更有效。情境2:模拟雨天人物的情境故事。小雨沙沙下个不停,它跑到我们教室里来啦。用手接住它,(教师做动作,让学生也跟着做)洗洗手吧(师生一起做),洗洗脸(师生一起做),地上有好多水坑呀,踩一踩(师生一起做)雨越下越大了,这可怎么办呀?谁有雨伞呀?快撑起来,(师生一起做撑伞动作)谁有雨衣呀,快穿上呀(教师做动作帮学生穿雨衣)没有伞也没有雨衣的小朋友怎么办呀?快,捂着头,跑回家吧(师生一起做跑步动作。)终于到家了。(甩甩手)【设计意图】调节课堂节奏,适应低段学生心理需求。一年级学生他们的注意力最长只能保持20分钟,当课程过半,大多数学生都会表现出疲劳状态,注意力开始不能高度集中。如果
9、这个时候还是安排高强度的操练或是枯燥的问答,学生根本没办法全力投入。情境2就是根据学生心理的特点设计的一个放松环节:让学生在音乐中跟着老师一起尽情地做雨天才会做的事:撑雨伞,穿雨衣,蒙头快跑,踩水坑既让学生紧张的情绪得到了释放,又唤醒了学生雨中情景的回忆,加深了情感体验,为后面的创作埋下伏笔。四、学生想不一样的故事,创作一幅独特的下雨天的画。教师发各种彩色几何形纸片。学生进行创作。作业要求:画一幅下雨天的画。可以画小花、小草、小动物的可爱模样,也可以画人们有趣的样子。教师巡回指导,幻灯片放小学生画下雨天各种题材的作业。五、赏佳作,评雨景。评价要求:1.用了哪些点和线,为什么这样用?2.小花、小
10、草、小动物哪里最可爱?3.能给你的作品取个动听的名字吗?4.谁的画更有下雨天的情境?【设计意图】这些问题都是针对本课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的要求进行讲评。六、雨景组合会怎样?拓展思维1.把作业排成下雨天。(教师摆)2.把作业排成雨伞。3.拓展:给你的作业配儿歌、古诗、谜语等等。和你们爸爸妈妈一起去找找有关小雨点的儿歌、古诗、谜语,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比比谁找到的更合适放到你的画面中。最后让我们看着自己画的雨景,再来唱一唱小雨沙沙沙,把我们的工具都收拾好。【设计意图】组合让学生看到更大的空间,进一步创意的情景,把美的表现方法不断的拓展。第2课 软绵绵的云教学目标1学习用弧线画几种软绵绵的云朵形状。2
11、能想象画出小朋友们在云上玩耍的情景。3体验创作的乐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想象小朋友在云上玩耍的情景。教学难点:能用弧线画出云朵的柔软质感。教学程序:一、欣赏云的照片1.师:云儿朵朵天上飘,又像小狗又像猫。飞上云天抱一抱,白云堆作游乐场。今天我们去美丽的云朵的世界玩一玩,好吗?2.师:仔细观察,云朵长什么样子?小结:云朵白白的,一团团的。 二、画一画云朵1.师:你会用怎样的线条画云呢?在练习本上试着画一画吧。2.教师点评学生的尝试作业:线条流畅、连贯,云朵形状完整。3.教师示范画云,边讲解步骤。三、联想、表演1.师:云朵的颜色和样子让你联想到了什么?给你什么感觉?生:像棉花糖、蹦蹦床、
12、软绵绵的。2.师:看,小女孩把云朵当做抱枕搂在怀里,真柔软呀,好舒服呀!3.师:你们想和云做什么呢?生:抱一抱,摸一摸,跳一跳?4.师:请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和云在一起,抱抱它摸摸它,和云做好朋友。四、象形的云朵1.师:云朵们听说小朋友们要来做客,好好打扮了一番,我们去瞧一瞧吧!生:哇!打扮成了小狗和小兔呢2.师:它们在说什么呀?3.师:想一想,在之前画的云朵上添一添,把云朵变成其它的形象。4.师示范。五、绘画表现1.教材手绘插图欣赏2.学生作业师:看看这些小朋友在云中做什么呀?3.师:下面我们也来画一画吧。用弧线表现软绵绵的云朵,想象小朋友们在云上玩耍的情景,再画一画。六、作业指导,师生互评1
13、.云朵的线条流畅,表现出柔软的感觉吗?2.想象丰富、有趣吗?画面内容饱满吗?3.你喜欢哪一幅?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第3课 手形画教学目标1.通过自己的想象和不断的尝试,感受设计的乐趣;2.掌握手形添画的方法,注意手形和内容添画的联系;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学习手形添画的方法。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手形进行添画,并注意手形与添画的内容联系。教学过程一、设悬激趣,情境导入1.小朋友,老师今天带来了位小客人(出示一只手)你们认识它们吗?(对了,这叫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2.那么,你会用自己的小手做哪些事呢? 3.下面请大家把眼睛闭起来可千万不能偷看。猜
14、:老师现在用手在干什么?(这时,教师在幻灯上很快完成手形画鸡) 4.好,现在大家把手拿开,看这是什么?哦,原来老师用很快的速度画了一幅非常有趣的画,你们喜欢吗? 5.再看:这幅画有点象什么?对了,这位小朋友真聪明,老师就是用手描出外形以后再添画成鸡,这样画出来的画叫手形画。 6.你们想不想也来学画几幅有趣的手形画? 7.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本领:(板书:手形画)二、指导点拨,由扶到放1.请大家看:这幅画的手形,你能试着摆一摆吗?摆一摆(先用手摆出一个造型)描一描(用水彩笔把手形描完整)想一想(要变成鸡还要添上哪些东西?)添一添(请大家用最快的速度添完整)2.添好了吗?请小朋友回忆一下,刚
15、才你是怎样将这幅画画完成的?3.老师把这四个步骤编成了一首顺口溜(出示)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念:“先把小手摆一摆,然后用笔描一描,再动脑筋想一想,描好之后添 一添,小小手形变成画。”2.除了能添成鸡以外,大家想:还能添成什么?(学生讨论交流)3.那么老师把手反过来摆呢?倒过来摆呢?戴上手套再摆呢?左手摆?右手摆呢?(引导拓宽思路)4.谁能摆出与老师不同的手形5.学生自行添加尝试(师做简单评析)6.欣赏范作,了解构图知识三、激发创作,任务下达: 1.动动脑筋,人人完成一组更有趣的手形画。举行“小聪聪”手形画比赛,看看谁的设计最富有想象力。(四人一组,共同完成,每人设计不同的手形画。)2.将自己的手形
16、画作品贴到黑板上,举行手形画展览。3.看一看,比一比。把小红星贴到你认为最好的手形画设计作品上。评选出手形画设计大赛一、二、三等奖。四、展评添趣,总结延伸1.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什么本领?下面看:这些叔叔、阿姨又用手在干什么?(录像) 2.那你的小手将来想干什么? 3.用自己的小手学更多的本领,做到人人都有一双万能的手。板书设计摆一摆 描一描手形画添一添想一想第4课 画中画教学目标1.运用层层包围添画方法,画一幅“由小变大”的想象画。2.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绘画表现能力。3.在大胆想象、尽情表现、互相欣赏中享受美术学习的快乐。重点难点重点:由简单形象想象,包围添画相适、相关的形象。难点:在
17、画面的“由小变大”关联上体现趣味性。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范画、作业纸、作业展示底板。2.学生:彩色笔、油画棒。四、设计思路1.教学方法:儿歌激趣法、观察分析法、直观演示法、归纳总结法、尝试体验法、欣赏评述等。2.教学过程:儿歌导入,揭示课题;师生探讨,添画方法;创设情境,引导联想;启发想象,明确要求;学生创作,体验情趣;作品展评,拓展延伸。教学程序一、儿歌导入揭示课题1.邀请小画家参加“画中画作品展”。什么是画中画?怎么画呢?2.出示儿歌画中画(15秒)画好老鼠,画好老鼠;再画猫,再画猫;画张大床,猫儿睡啊;画中画,画中画。(师生拍手唱儿歌,教师提示认真看、仔细听)。 1.学生熟悉的
18、旋律与教材儿歌相结合,师生唱一唱,更朗朗上口;更吸引学生。2.课件图片随儿歌一起,直接分层展示范画1;导入学习内容一目了然。 师生探讨添画方法 3.问:画中画了什么?先画了什么?(出示步骤图示)4.先画好老鼠后,为什么画只猫呀?怎么想到画张大床?(出示教材儿歌后一句。)5.“画中画”找朋友。(出示三张图片)问:“画中画”会找哪一张画做朋友?(提示:画中的老鼠画在哪了?猫画在哪了?)(板书:包围添画)6.你发现“画中画”的奥妙了吗?(小结:由小变大,层层关联,包围添画。) 1.课件分层演示,通过师生交流探讨,引导学生发现所要学习的画画方式的变化:由小变大,层层包围,相互关联。7.分辨“画中画”明
19、确“画中画”画法的特别之处。二、创设情境引导联想6 1.(出示小青虫图片)你联想到了什么?(学生说说自己所联想到的相关形象。)2.(出示树枝、树叶图片)请你帮老师出出主意,是添画树叶呢?还是树枝?说说你的理由。3.教师边讲故事边分步出示范画,学生欣赏“小胖虫”的故事。 1.“联想”部分选择“树叶”还是“树枝”,将教材思维小训练的意图表达。学生领会:在联想到的不同形象中,选择最合适的进行添画。4.故事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三、启发想象明确要求1.出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品味情趣,明确要求。2.出示作业要求:先画一个较小的简单形象,然后层层包围添画相关联的形象,画一幅“由小变大”的想象画。 3.
20、欣赏不同的学生作品,开拓学生想象。4.学生作品5.作品2对比图片、作品3分别明确要求:“包围添画、大小合适、巧妙联想”。学生创作体验情趣19 学生创作,教师行间个别辅导。学生粘贴作品,布置画展;教师提示:让“作品”有秩序的登上“画展小列车”。 1.学生在创作活动中,体验想象画的乐趣。6.教师关注学生的创作表现,适时给予帮助、鼓励。四、作品展评拓展延伸 1.观看“画中画”作品展,说说画中的故事。2.出示三组作品,学生在“寻找画中画”活动中,发现“画中画”奇妙无穷。 1.学生参与作品的自评与互评。3.不同形式的“画中画”作品展示,学生意外发现画中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美术绘画的喜爱之情。第5课 由小变
21、大的画根据小朋友爱在小纸片上画画写写的心理,由小变大的画画变大的画可以满足他们的要求。画变大的画是指由不同的可以拼合的小纸片画面来共同构成一个较大的画的过程。此过程需要随机应变的思考,由小变大的画依据已画的内容或是情节的需要适当拓展,既有趣又要动脑筋。教学目标告诉儿童并使之掌握一种有趣的图画方式,丰富表现手段。画一幅较有趣味的变大的画,获得一次记忆与想象的训练。让儿童在充满情意的学习中,受到一次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教学准备几个拆开的小纸盒。教学重点探究怎样从小画不断拓展成一幅大画。教学难点使已画的形象与未画的内容相关连。教学过程一、听一听,变一变1.出示一幅小图,根据小故事的展开,逐幅扩展小图
22、,使画面由小变大;2.出示课题。二、 想一想,说一说1.幻灯演示环变大的过程,探讨此画的特别之处2.老师的这张画和你见过的连环故事画有什么区别?(每张画是连着的)3.为什么8张小图拼起来会变成一张画?(每张画和相连的画是连接着的)4.这画是用什么材料画的?(废纸片)5.你觉得还有什么样的废纸片能画这样的画呢?6.小结:平时我们身边总是有些废纸片,大多数同学都会觉得这些没什么用,就把它给扔了,这样做不但觉得可惜、浪费,还不环保,污染环境。你们有没有想过怎样充分利用这些废纸片? 三、看一看,试一试1.老师带大家到“趣味小画园”去,看看小画家们是怎样利用这些纸片的。课件演示:1.废纸片拼合逐幅添画。
23、2.观察、三幅画拼合的过程,说说小画家们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使画不断变大的画的?3.小结出三种拼合的样式4.欣赏画园里其他小朋友的画。5.尝试其它的拼法6.你还能想出其它的拼合方法吗?请那出自己的废纸片试一试7.让部分学生上前介绍不同的拼合方法3)请告诉同桌你打算在纸片上画什么内容呢?启发谈话,拓展学生思路,引导学生想象与已画形象相关的未画内容。四、做一做,画一画1.作业要求:选一种你喜欢的样式,从一块开始,画一幅不断变大的画。五、比一比,评一评1.小组交流:向同学介绍你的作品;欣赏别人的作品。2.评一评:你最喜欢谁的创意?为什么?第6课 小人国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大与小、高与矮的特征及相对
24、性。2.尝试用对比的方法表现大小与高矮的区别。3.通过创作活动,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创新的精神,培养与人交流的能力和分享快乐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表现大小、高矮的对比关系,进行大胆而丰富的想象,表现出有情趣的内容。 难点:敢于大胆想象,表现出有情趣的内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认识大小1.出示一张半开白纸。师问:谁会用线条画一棵简单的树?谁能用线条简单的画出一棵巨大的树?2.选一名学生用线条简单画树。问:谁能在旁边画一棵更大的树?比第一棵树大吗?你们怎么看出第二棵树比第一棵大的?小结:通过比才能知道大小。大小对比使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指导学生认识到大小通过对比才能看出来)二、启发想
25、象1.故事引入。教师给学生讲一段小人国的故事。 2.创设情境。今天,老师也带同学们去小人国游览一下,大家想去吗?3.引导想象。我们来到小人国会遇到什么事呢?例如我们怎么和他们一起学习、吃饭、休息、劳动、娱乐。和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学生发言,教师简要引导。三、尝试表现1.作品欣赏。通过欣赏学生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想到的故事。3.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构思,抓住有情趣的内容进行想象。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交流,互相丰富构思。4.把自己想到的故事内容用画面表现出来,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将表现重点放在大小上,通过人与物、物与物的对比来体现大小关系。第二课时:一、引导阶段:
26、展示上节课作业导入。1.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或讲个童话故事。2.师生推荐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说出理由。3.出示不太满意的作业,你对这些作业有什么意见?怎么办?师根据学生发言,进行添画前后关系,使之饱满。二、继续完成作业:三、作品评价 1.评价点A.学生是否认识了大小高矮的特征及它们的相对性。B.学生能否通过绘画形式表现出大小高矮。C.学生作品表现内容是否富有情趣性。是否达到了自己希望的效果。 2.引导学生采用互评的方法进行评价,辅以适当的自评。四、小结第7课 你的家 我的家教学目标学生感受雨的美,点与线的美,自然美与艺术美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丽的大自然的向往,对艺术的热爱。教学重难点1.重点
27、:运用点、线及色彩表现情景。2.难点:点与线的变化,情感的融合。教材分析学校、家庭、社会与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你的家 我的家通过动手画自己的家,画街道,画商店来培养学生初步的社区意识,提高学生的形象记忆和创造的思维能力,对地图的初步识图能力也有极大的帮助。本课你的家 我的家以训练学生的形象记忆和方位记忆而展开教学活动。通过观察、记忆让学生认识、了解不同房屋建筑的形状、结构和特点,掌握房屋的基本画法来画各种建筑,引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你的家 我的家教师应引导儿童对自己居住的房屋通过观察、记忆、想象来表现,并对环境做适当的补充。教材你的家 我的家的图例以家和学校的路径联系为主线,并
28、通过集体创作活动来作业。学生将各自画好的家剪下来,然后根据家所在方向、位置和距离粘贴在学校的周围,同时将学校和家用道路连接起来,并在道路的两旁添画上商店和其他场所,使人感到如入其境。教学设计本课教学,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录相、图片等)让学生观察、了解各种房屋建筑的形式、结构及色彩,建立感性认识。通过让学生谈自己的家和其它建筑及街道的形状、特点,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的安排要注意各个环节的层次处理和相互的衔接。通过欣赏观察认知感受自主表现集体活动评价交流的形式,促进学生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第一课时,以欣赏、观察入手,认识、了解不同房屋建筑的形状、结构和色彩,掌握房屋的基本画法。引导儿童记
29、忆、想象画出自己居住的建筑物的形状、特征,并能用色彩进行装饰。第二课时,教师要指导儿童将画好的家修饰完善。学习活动以分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各人根据自己的家所在方向、位置将其粘贴在与学校相应的地方。在粘贴好家的纸上,要指导儿童根据每天上学经过的道路把学校和家连起来,并在道路旁适当添画场景建筑和环境,以体现学校、社会、家庭的相互关系。教学评价:谈自己与他人在表现与创造时的感受和集体活动中共同作业的愉悦感。作业要求:画出各自的家并剪下来,大家一起用道路把学校和同学的家、自己的家连接起来,并添画上其它场景和环境。教学建议本课教学之前,可先布置儿童去观察、熟悉自己居住的房屋形状及上学经过的街道以及其它场所
30、的情况。儿童分组作业的纸(对开或全开)可课前准备好,同时将学校的位置先确定好(摆在纸的中间比较恰当),这样便于学生作业。作业中添画街道和场所,可以画的画形,涂的涂色,同时进行。课 型:综合课 时:2课时教学目标1.记忆创造,感受生活情趣、培养初步的社区意识2.了解各种房屋形状、结构,掌握基本画法。3.增强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教学准备有关房屋建筑的录相教学重点能用记忆、想象来表现自己居住的建筑物的形状、结构,并能用色彩进行装饰。教学难点:对建筑物结构的描绘。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欣赏录象 回忆我家 (教师播放有关房屋建筑的录象)了解各种房屋建筑的形式、结构及色彩。2.让
31、学生仔细观察。 说一说自己的家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并说一说自己的家。二、讲授新课1.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家和其它建筑及街道相比的形状特点。2.自主表现 描绘自己居住的建筑物,教师辅导协助。对环境做适当的补充。3.集体活动:师生一起讨论在学校的周围建造一条大路。引导学生将各自画好的家剪下来,然后根据家所在的方向、位置和距离贴在相应的位置上。再在道路两旁添加上商店和其他场所。4.游戏活动: 教师请较远的同学按就近原则从家到学校走一遍。看会不会迷路或绕远路。三、收拾整理布置下节课用具。学期不结。第8课袋鼠妈妈的口袋教学目标1了解关于袋鼠的形态、习性特征。2能想象画出有关袋鼠妈妈口袋的趣事。3在创作和欣
32、赏中体验学习美术的愉悦。教学重点学习袋鼠的形态特征并引导想象。教学难点能抓住袋鼠的形态特征进行绘画表现。教学程序激趣感知一、导入课题了解袋鼠 1.听赏音乐。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播放袋鼠之歌)。老师看出,你们都很喜欢喜欢这首歌,小朋友,你们从歌曲中了解到了什么呢?板书:袋鼠 2.分享讨论。老师在上周布置大家收集有关袋鼠的资料,我们一起来分享吧!前后四人一组说说你了解的有关袋鼠的知识。 3.代表反馈。 刚才同学们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资料,那你们都了解到袋鼠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学生反馈,老师引导归类:袋鼠的种类、运动特征、生活习性二、观察发现技巧暗示1.亲近袋鼠:刚才同学们说到袋鼠的许多特点,有
33、一个最典型的特点就是袋鼠就是不会走,一起表演一下袋鼠是怎样运动的! 2.观察分析 谁能说说袋鼠的长相有什么特征?点击袋鼠身体不同部位出现闪动色块提示学生观察。 3.你们知道怎样才能画出一只活泼可爱的袋鼠吗?板书:特点 4.小小训练。老师演示:用不同模块拼出各种动态的袋鼠。学生试一试:抓住袋鼠形体特征话一到两只不同动态的袋鼠。三、赏析拓展引导创作1.看一看。刚才我们还了解到袋鼠妈妈还有个口袋,是小袋鼠的房子,有趣极了。瞧,在袋鼠妈妈的口袋里还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呢!板书:想象2.编一编。你也来编一个关于袋鼠妈妈口袋的故事吧,请闭上眼睛,伴着轻的音乐,走进了想象的世界。板书:袋鼠妈妈口袋布置作业提出
34、要求3学生作业老师指导四、说说故事欣赏评价1.说一说:你画的袋鼠妈妈的口袋发生了什么事?2.评一评:你(他)的画美在哪?第9课 有趣的拓印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大与小、高与矮的特征及相对性。2.尝试用对比的方法表现大小与高矮的区别。3.通过创作活动,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创新的精神,培养与人交流的能力和分享快乐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表现大小、高矮的对比关系,进行大胆而丰富的想象,表现出有情趣的内容。 难点:敢于大胆想象,表现出有情趣的内容。教学理念新课程要求在美术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并在动手实践中能力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的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朝着目标和方向
35、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有趣的拓印意在让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积极主动参与,并通过操作,经历和体验拓印的过程,掌握拓印的方法,体会拓印带来的乐趣和美感,培养学生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教材分析 有趣的拓印这一课是湘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的设置是为了使儿童在活动中来认识、发现和体验实物纹理所具有立体感、浮雕感和形式的美感,在运用蜡笔等工具皴涂后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形象,这种简单的方法是学生易掌握的。在本课的图例中展示的自然纹理和实物纹理,是为了引导学生去寻找发现更多纹理清晰的实物,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多种颜色、形式拓印,在作业中体现操作能力、创造力,使实物的纹理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
36、呈现。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看过变魔术吗?喜欢看吗?学生活跃了起来,相互说着魔术的神奇。师:那老师来给大家变个魔术,好吗?学生安静下来,注意力集中了。师:看,我手中有张纸,两面都是空白的,(师出示一片树叶)现在老师要把这片树叶变到纸上去,告诉我,你想要什么颜色的?生1:红色的。生2:树叶变黄了,我想让它还是绿色。生3:我想让树叶上有各种颜色。教室里笑了起来,说:“哪儿有彩色的树叶”。师:当然,只要想到一定能做到,我相信这位同学一定行。教师拿出大部分同学选择的绿色,并悄悄地拿出另一片树叶放在纸下,用蜡笔拓印。师:瞧,一片新的绿叶变出来了。生1:真漂亮,老师,我也想变。有
37、的学生禁不住用蜡笔在纸上画开了。师:大家想知道怎样变吗?生:想。教师将纸挪开,呈现纸下的树叶。生:原来老师是印的,我也会了。师:大家可以试一试。二、实践操作,自主探究1.学生动手拓印。(教室伴随音乐)结果:有的同学拓印成功,纹理清晰,有的却没有出现纹理。 师:让我们来找找原因吧。 2.请拓印好的学生演示拓印过程。 生:把树叶反面向上放好,盖上纸,用手按好后,再用蜡笔平涂。大家一起夸夸拓印成功的同学,并找自己失败的原因。 生1: 我的树叶是正面朝上了。 生2:我一涂,树叶、纸动了。3.质疑,体验纹理。师:树叶为什么要反面朝上才能拓印出纹理呢?大家摸一摸树叶的两面,有什么感觉?生:正面光滑一些,反
38、面不平不光滑。师:大家真聪明,树叶反面有许多纹理,是凹凸不平的,所以我们在拓印时只有拓印反面才能印出漂亮的纹理,而正面没有凹凸不平的纹理,就拓印不出花纹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物品有美丽的纹理,都可以拓印出来。电脑课件展示,让学生拓展思维。师:大家觉得美吗?其实美就在我们身边,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物品,你看看哪些可以用来拓印?教师将物品按小组分发,让学生摸,体验纹理,找出能拓印的物品。师:下面大家可以选择你想拓印的物品,开始拓印吧。4.鼓励创造,体现个性。师:在刚上课时,有同学想要彩色树叶,现在动手试试,看看谁能作业变得更漂亮.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时表扬,感染全体学生不断创新.结果:有的学生将
39、树叶拓印成一朵盛开的花,有的印出彩色的树叶,有的将硬币印成五环师:大家除了用蜡笔拓印还可以用什么拓印也能让花纹展现出来呢?生1:我今天没有带蜡笔,用铅笔侧着涂也可以印出花生2:老师,我还有更好的办法,把东西直接盖在橡皮泥上,也能印出花纹.教师积极肯定学生做法.三.总结师:这节课玩得高兴吗?生:高兴.师:今天我们的方法叫拓印.(板书课题:拓印)师:你们觉得拓印有趣吗?生:有趣.(补充课题:有趣的拓印)师:大家下课后还可以去找更多有漂亮纹理的物品,把它变成美丽的画.第10课拓印花纹组合画教学目标1拓印变化有趣的图形,并想象组合成新奇的画;2掌握拓印组合的要领和印制组合的方法、步骤;3养成细心工作的
40、习惯。教学重点拓印组合的方法、步骤、要领。教学难点拓印纹理清晰完整,拓印过程中想象能力的激发。教学程序一、欣赏导入1.出示画家作品窗,师:这幅画运用了一种非常特殊的作画方法,你们看出来了吗?(拓印)2.回忆之前学过的有趣的拓印一课,说说拓印时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3.小结:今天我们要学会利用这些美丽的拓印花纹,拼贴组合成一幅有趣的画。揭示课题:拓印花纹组合画(板书)。二、探索方法联想大比拼1.引导不同拓片的不同联想拿出自己拓印的花纹,仔细观察,说说看到它,让你想到了什么?2.引导相同拓片的不同联想老师提供一张拓片,请学生说说不同的联想,再转动拓片,做联想练习。3.小结:只要我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
41、,就能利用这些简单的拓片,组合成一幅幅有趣的画。技巧大比拼1.欣赏比较出示教材中的3幅学生作业,请学生找找制作方法的共同与不同之处。小结:这三张作品相同之处是都利用花纹拓片组合画面,不同之处是第一张是在纸上多次拓印组合成画,第二张是撕贴、不重叠组合成画,第三张是撕贴、重叠组合成画。2.探索方法请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作品,查看书上的步骤图,说说“多次拓印组合”和“撕贴组合”两种方法的基本步骤。归纳多次拓印组合成画步骤如下:观察构思逐步拓印收拾整理归纳撕贴组合成画步骤如下:拓片构思撕碎拼摆粘贴(板书)补充:不管是那种方法,为了产生更美的画面效果,还要注意拓印时的色彩搭配。二、 体验创作互动尝试以难
42、度较大的撕贴组合成画为例,师生互动完成一幅拓印花纹组合画。1.老师示范随意撕花纹拓片,撕出来的纸片要有大小、形状的变化和对比。2.拿出一张稍大的纸片,逐步转动,引导学生做联想练习。3.请学生上台拼摆、重新组合纸片,教师适当调整,使得画面感觉新奇有趣。4.粘贴固定,完成作品。提出作业要求:在一张纸上多次拓印不同物体的花纹,或者撕贴几张不同花纹拓片,把它们组合成一幅新奇有趣的画。四、作业展评1.引导学生自评作业。你运用了哪种方法组合成画的?说说你的想法? 2.师生互评。谁的花纹拓印清晰?谁的画面组合新奇有趣?五、总结拓展你还能尝试新的方法,利用拓片,组合成其他新奇有趣的画吗?板书设计 拓印花纹组合
43、画 1、 观察构思逐步拓印收拾整理 2、 拓片构思撕碎拼摆粘贴第11课剪贴组拼小村庄教学目标1了解祖国各地的民居特征。2能用彩纸撕贴或剪贴出美丽的小村庄。3体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用各种形状组拼村庄的方法、步骤。教学难点能撕贴或剪贴出不同样式的民居。教学程序欣赏体悟一、欣赏最美乡村图片 1.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去最美乡村瞧一瞧! 2.最美乡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揭示课题:我们把小村庄画下来,把美景留在身边。 二、动画演示,激趣导入 1.动画: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闪烁出现,缓缓移动,合成教材主图小朋友的画。 2.师:这个小村庄漂亮吗?你观察到了什么?它是怎样做出来的?
44、 3.小结:今天我们用基本形剪贴组拼小村庄。 三、欣赏邮票,开阔视野 1.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房子,猜一猜是什么地方,什么民族的房子? 2.你能找到基本形藏在哪里吗? 四、尝试拼贴树,掌握贴纸的方法 1.欣赏剪贴树。师:谁知道贴纸的方法?有什么要求? 2.师:用手中的基本形拼贴一棵树,注意贴平整,先拼再贴。3.对学生贴的情况做出评价。五、组拼房子 1.出示一个黄色三角形和一个紫红色长方形。并请学生拼出一个房子。师:还可以怎样拼?你是怎么做到的?生:把长方形的房身横着摆和竖着摆,房子形状是不一样的。 2.出示一个红色三角形和一个绿色正方形。要求先后拼出两个不同的房子 3.出示六个图形,让学生组拼房子。小结:通过改变房身图形和房顶图形的摆放方向,使之产生高、矮、胖、瘦的房子。六、组拼小村庄1.师:房子已经会拼了,把房子和树木组合起来,就能做出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