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卫生和学校卫生服务教学卫生和学校卫生服务 .第一节第一节教学卫生教学卫生l一、学习与记忆的生物学机制一、学习与记忆的生物学机制l二、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特性及其卫生二、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特性及其卫生意义意义l三、脑力工作能力的变化规律三、脑力工作能力的变化规律l四、脑力工作的影响因素四、脑力工作的影响因素.一、学习与记忆的生物学机制一、学习与记忆的生物学机制l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l学习、记忆能力是人类思维活动的基本环学习、记忆能力是人类思维活动的基本环节,是智力构成的重要成分。节,是智力构成的重要成分。.学习和记忆的概念学习和记忆的概念l学习:主要是指人或动物
2、通过神经系统接受外学习:主要是指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接受外界环境中的信息而影响自身行为的过程。界环境中的信息而影响自身行为的过程。l记忆:指获得的信息或经验在脑内贮存和提取记忆:指获得的信息或经验在脑内贮存和提取的神经过程。的神经过程。.l学习和记忆两者密切相关学习和记忆两者密切相关, ,不能分割。不能分割。l没有学习就谈不上获得的信息贮存和再现,没有学习就谈不上获得的信息贮存和再现,也就不存在记忆。也就不存在记忆。l没有记忆,则获得的信息就会随时丢失。没有记忆,则获得的信息就会随时丢失。l因此,学习和记忆是既有区别又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学习和记忆是既有区别又是不可分割的神经生理过程。是机体适应
3、环境的重要方式。神经生理过程。是机体适应环境的重要方式。.记忆的基本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记忆的基本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l记忆的基本过程记忆的基本过程l获得(获得(acquisitionacquisition)巩固()巩固(consolidationconsolidation)再现(再现(retrievalretrieval). (记忆持续时间记忆持续时间 短,小于短,小于1秒)秒) (神经元活(神经元活 动功能表现)动功能表现) (记忆持续时间(记忆持续时间 短暂,约数秒钟)短暂,约数秒钟) (环路的连续活动(环路的连续活动 (记忆持续时间较持(记忆持续时间较持 (与脑内物质代谢和(与
4、脑内物质代谢和 久,数分至数年)久,数分至数年) 蛋白质合成有关)蛋白质合成有关) (记忆持续时间更记忆持续时间更 久,不易被遗忘)久,不易被遗忘) (与新的突触联系的(与新的突触联系的 建立有关)建立有关)信息贮存记忆流程图信息贮存记忆流程图 . 主要是大脑三个基本功能联合区主要是大脑三个基本功能联合区: :l第一机能联合区:保持调节紧张度或觉醒状态的第一机能联合区:保持调节紧张度或觉醒状态的联合区;联合区;l第二机能联合区:接受、加工和保存外部信息的第二机能联合区:接受、加工和保存外部信息的联合区;联合区;l第三机能联合区:制定程序,调节和控制情感心第三机能联合区:制定程序,调节和控制情感
5、心理活动的联合区。理活动的联合区。.神经化学机制神经化学机制l乙酰胆碱:是神经冲动的主要突触传递物质,乙酰胆碱:是神经冲动的主要突触传递物质,兴奋作用;兴奋作用;l5 5羟色胺:也是神经冲动传递,抑制作用;羟色胺:也是神经冲动传递,抑制作用;促进注意力集中,记忆痕迹再现;促进注意力集中,记忆痕迹再现;l肾上腺素:促进大脑皮层的全面兴奋;肾上腺素:促进大脑皮层的全面兴奋;l去甲肾上腺素:维持大脑觉醒状态。去甲肾上腺素:维持大脑觉醒状态。.(一)始动调节(一)始动调节 二、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特性及其卫生学二、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意义.意义:意义:l学习的初始阶段大脑的学习效率较低,
6、但学习的初始阶段大脑的学习效率较低,但短时间内可逐渐达到较高水平;短时间内可逐渐达到较高水平;l一天学习的开始应当给脑一个调整的时间,一天学习的开始应当给脑一个调整的时间,来提高脑的学习效率,而不应当在一开始学习来提高脑的学习效率,而不应当在一开始学习时难度过高时难度过高. (二)优势法则:二)优势法则:.意义:意义:l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达到增强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达到增强优势兴奋灶的目的;优势兴奋灶的目的;l低年龄儿童大脑皮层的兴奋性维持时间短,低年龄儿童大脑皮层的兴奋性维持时间短,易扩散,学习时间不应安排过长;易扩散,学习时间不应安排过长;l学习间隙应积极主动的休息,如作
7、游戏,学习间隙应积极主动的休息,如作游戏,参加体育活动等,通过加强大脑皮层其它区域参加体育活动等,通过加强大脑皮层其它区域的兴奋使学习区域大脑皮层得到充分抑制,获的兴奋使学习区域大脑皮层得到充分抑制,获得更好的休息。得更好的休息。. 1 1课堂教学中,重要条件是组织课堂教学中,重要条件是组织好,学生注意听讲,对教学内容理解清晰,记好,学生注意听讲,对教学内容理解清晰,记得牢。得牢。 2 2要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要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 3 3教学内容适合儿童心理发育水教学内容适合儿童心理发育水平平 。 4 4根据年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根据年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用教学!应
8、用教学!.(三)动力定型(三)动力定型 .动力定型的形成分三个时相:动力定型的形成分三个时相: 第一时相的特征是兴奋过程扩散。第一时相的特征是兴奋过程扩散。 第二时相的特征是兴奋过程逐渐第二时相的特征是兴奋过程逐渐集中,这是由于负诱导而使与该项活动无关的集中,这是由于负诱导而使与该项活动无关的皮质区产生抑制的结果。皮质区产生抑制的结果。 第三时相的特征是定型的巩固、完第三时相的特征是定型的巩固、完善和自动化,这需要一段时间的反复训练,愈善和自动化,这需要一段时间的反复训练,愈复杂的动作需要愈长时间多次的训练。复杂的动作需要愈长时间多次的训练。 .动力定型的意义动力定型的意义l使人的大脑皮层的活
9、动变得容易化、自动使人的大脑皮层的活动变得容易化、自动化,从而减轻了皮层细胞的能量消耗化,从而减轻了皮层细胞的能量消耗; ;l使人的运动、行为变得熟练、轻松、敏捷,使人的运动、行为变得熟练、轻松、敏捷,大大提高了效率大大提高了效率; ;l年龄越小,动力定型越容易形成和巩固,年龄越小,动力定型越容易形成和巩固,因此,良好的习惯应从小培养。因此,良好的习惯应从小培养。.(四)镶嵌式活动(四)镶嵌式活动 .(五)保护性抑制(五)保护性抑制 .三、脑力工作能力的变化规律三、脑力工作能力的变化规律l1 1、学日、学日I I型表现为学日开始后工作能力逐型表现为学日开始后工作能力逐步升高,约两小时后达到高峰
10、,步升高,约两小时后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午间休息后回升,然后逐渐下降;午间休息后回升,然后又逐渐下降;学习日末时下然后又逐渐下降;学习日末时下降到略低于学日开始时水平。降到略低于学日开始时水平。.型的表现与型的表现与I I型相似,不同的是学习日末时因对型相似,不同的是学习日末时因对即将到来的休息性活动引起前驱性兴奋增高,而使即将到来的休息性活动引起前驱性兴奋增高,而使工作能力略有回升,称工作能力略有回升,称“终末激发终末激发”(nnalarouse)(nnalarouse)。终末激发的出现有一定条件和限度,与大脑皮层兴终末激发的出现有一定条件和限度,与大脑皮层兴奋性降低的程度、能量贮备的多
11、少、个人对学习的奋性降低的程度、能量贮备的多少、个人对学习的态度和情绪等有关。态度和情绪等有关。型表现为工作能力从学习日开始到学日末持续性型表现为工作能力从学习日开始到学日末持续性升高。升高。l型和型和型相反,表现为工作能力持续、迅速型相反,表现为工作能力持续、迅速下降下降.lI I、型符合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特性,学习日型符合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特性,学习日末工作能力下降,短时间休息后即可恢复,是末工作能力下降,短时间休息后即可恢复,是理想的神经类型。理想的神经类型。、型属不良状况,前者型属不良状况,前者提示学生正度紧张状态,将很快导致皮层抑制提示学生正度紧张状态,将很快导致皮层抑制和能量耗竭:后者
12、表现出的兴奋性持续下降状和能量耗竭:后者表现出的兴奋性持续下降状况提示学皮层功能耗竭而处于抑制状况况提示学皮层功能耗竭而处于抑制状况. (二)学周中,学生经过星期天休息后脑力工作能力(二)学周中,学生经过星期天休息后脑力工作能力有所恢复,但由于始动调节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一般在星有所恢复,但由于始动调节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一般在星期一的工作能力并不太高,星期二才升高,星期三、星期期一的工作能力并不太高,星期二才升高,星期三、星期四达到高峰,以后下降,星期六继续下降,或出现终末激四达到高峰,以后下降,星期六继续下降,或出现终末激发,工作能力回升。发,工作能力回升。 .(三)学年中,学生脑力工作能力在
13、第一、第二(三)学年中,学生脑力工作能力在第一、第二学期分别出现一次高峰,第一学期的后半段,学期分别出现一次高峰,第一学期的后半段,工作能力比前半段的高,寒假前出现终末激发工作能力比前半段的高,寒假前出现终末激发现象也较多见;第二学期便逐渐呈下降趋势,现象也较多见;第二学期便逐渐呈下降趋势,到学年末达最低水平或略有回升。到学年末达最低水平或略有回升。.四、影响脑力工作能力的因素四、影响脑力工作能力的因素1 1、年龄、年龄l低年龄儿童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占优势,抑制功低年龄儿童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占优势,抑制功能弱。能弱。l注意力持续时间注意力持续时间生活中的应用:生活中的应用:l入学年龄限制;入学年龄
14、限制;l不同年龄阶段的授课时间不同年龄阶段的授课时间.2 2、性别、性别l脑力工作能力总体上无差异脑力工作能力总体上无差异l身心发育存在时间上的差异身心发育存在时间上的差异l认知能力特点的差异认知能力特点的差异.3 3、健康状况、健康状况l营养状况营养状况l体育锻炼体育锻炼l脑部疾病脑部疾病l其它其它.4、遗传、遗传l良好的遗传素质是智力展的必要条件良好的遗传素质是智力展的必要条件良好的后天环境是影响智力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良好的后天环境是影响智力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l动物实验动物实验l双生子实验双生子实验.5、学习动机l榜样、鼓励、理想、信念榜样、鼓励、理想、信念l对学习的认知对学习的认知l学习
15、的最重要原动力学习的最重要原动力l学习兴趣学习兴趣 大脑皮层的学习效率大脑皮层的学习效率.6 6、心理状态和情绪、心理状态和情绪 7 7学习和生活条件学习和生活条件 .五、学习负荷的评价五、学习负荷的评价学习负荷学习负荷(1earning load)(1earning load)指学习时脑力工作的指学习时脑力工作的强度强度和和时间时间。 .l1 1、工作强度:学习数量、难度(不易定量)、工作强度:学习数量、难度(不易定量)l2 2、工作时间工作时间(易定量)(易定量)l作为制定学习负荷卫生标准和评价作息制度卫作为制定学习负荷卫生标准和评价作息制度卫生的依据,目的是及时发现早期疲劳,以便采生的依
16、据,目的是及时发现早期疲劳,以便采取及时组织休息等措施,防止慢性疲劳的发展。取及时组织休息等措施,防止慢性疲劳的发展。. 学习负荷受学习时间、学习内容(难度和份学习负荷受学习时间、学习内容(难度和份量)、教学方法以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多重量)、教学方法以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多重影响。影响。学习负荷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可由学学习负荷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可由学习时间长短来反映。习时间长短来反映。 学习卫生的目的是防止学习负荷过重,避学习卫生的目的是防止学习负荷过重,避免疲劳发展为过劳,并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免疲劳发展为过劳,并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必须了解学习过程中工作能力和生理功能的变必须了解学习
17、过程中工作能力和生理功能的变动情况,以及时发现早期疲劳,组织合理的休动情况,以及时发现早期疲劳,组织合理的休息。息。.(一)疲劳、疲倦和过劳(一)疲劳、疲倦和过劳 1 1疲劳:是在过强过长刺激下,因大脑皮层疲劳:是在过强过长刺激下,因大脑皮层细胞功能损耗超过限度而引起的一种保护性抑制。细胞功能损耗超过限度而引起的一种保护性抑制。 (1 1)疲劳产生的生理机制)疲劳产生的生理机制l在此主要指在此主要指“学习疲劳学习疲劳”(1earning fatigue)(1earning fatigue),是因,是因脑力工作时间或和时间超负荷,导致皮层细胞的功脑力工作时间或和时间超负荷,导致皮层细胞的功能消耗
18、超过限度,而产生的保护性抑制现象。疲劳时能消耗超过限度,而产生的保护性抑制现象。疲劳时皮层细胞暂停工作,其它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和全身工皮层细胞暂停工作,其它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和全身工作状态也处于低作状态也处于低.(2)疲劳的两个阶段)疲劳的两个阶段l可根据皮层细胞的功能兴奋和内抑制状态,将疲劳分可根据皮层细胞的功能兴奋和内抑制状态,将疲劳分为两个阶段:为两个阶段:l第一阶段是早期疲劳第一阶段是早期疲劳(early fatigue)(early fatigue),主要表现为,主要表现为兴奋过程泛化,内抑制过程减弱;兴奋过程泛化,内抑制过程减弱;l第二阶段为显著疲劳第二阶段为显著疲劳(signific
19、ant fatigue)(significant fatigue),表现,表现为兴奋和内抑制过程都减弱。为兴奋和内抑制过程都减弱。l这两种疲劳都能够通过休息,使生理机能得以恢复;这两种疲劳都能够通过休息,使生理机能得以恢复;所不同的是,前者更易及时得到恢复,且恢复效果更所不同的是,前者更易及时得到恢复,且恢复效果更好。好。.2、过劳、过劳l过劳过劳(excessiVefatigue)(excessiVefatigue),是因长期学习负荷,是因长期学习负荷过重引起的慢性疲劳,属病理状况,经短时间过重引起的慢性疲劳,属病理状况,经短时间休息不能恢复,故不能作为制定学习负荷卫生休息不能恢复,故不能作
20、为制定学习负荷卫生标准的依据。标准的依据。l过劳的指征是:过劳的指征是:(1)(1)工作能力变化曲线异常工作能力变化曲线异常(2)(2)心理功能下降心理功能下降 (3)(3)精神状态差精神状态差 (4)(4)体征上体征上.3、疲劳与疲倦、疲劳与疲倦l(1 1)疲劳与疲倦的一致性)疲劳与疲倦的一致性l疲劳是疲劳是客观客观的生理现象,可直接测定。疲倦则是人的的生理现象,可直接测定。疲倦则是人的主观主观感觉。两者的生理机制均与大脑皮层的保护性抑感觉。两者的生理机制均与大脑皮层的保护性抑制有关,故疲劳时常感觉到疲倦,疲倦也常伴有疲劳制有关,故疲劳时常感觉到疲倦,疲倦也常伴有疲劳指征,但有时会出现两者表
21、现不一致的情况。指征,但有时会出现两者表现不一致的情况。l(2 2)疲劳与疲倦的不一致性)疲劳与疲倦的不一致性l情绪高涨时,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和垂体情绪高涨时,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和垂体肾上腺肾上腺系统被激活,使大脑皮层处于持续兴奋状态,虽有疲系统被激活,使大脑皮层处于持续兴奋状态,虽有疲劳指征、但疲倦感不明显,反之亦然。劳指征、但疲倦感不明显,反之亦然。.a.a.从事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从事感兴趣的学习活动当学生从事有兴趣的学习活动时,虽疲劳的客观指标已显著下降,当学生从事有兴趣的学习活动时,虽疲劳的客观指标已显著下降,仍可坚持工作而不感觉疲倦;仍可坚持工作而不感觉疲倦;b.b.从事厌烦的学习
22、活动从事厌烦的学习活动当被迫进行单调、乏味而没有兴趣的学习时,尽管脑力工作时间不当被迫进行单调、乏味而没有兴趣的学习时,尽管脑力工作时间不久,工作能力的客观指标未下降,他们却感觉疲倦,拒绝继续学久,工作能力的客观指标未下降,他们却感觉疲倦,拒绝继续学习下去。习下去。c. c. 幼小儿童幼小儿童幼小儿童的高级神经活动中兴奋过程占优势,疲劳刚出现时常不伴幼小儿童的高级神经活动中兴奋过程占优势,疲劳刚出现时常不伴有疲倦感;有疲倦感;d. d. 青春期少年青春期少年青春期少年的大脑皮层兴奋阈低,易引起过度兴奋而不感觉疲劳。青春期少年的大脑皮层兴奋阈低,易引起过度兴奋而不感觉疲劳。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
23、特别注意其疲劳的客观指征。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其疲劳的客观指征。.l综上所述,制定学习负荷的卫生标准,主要以综上所述,制定学习负荷的卫生标准,主要以大脑皮层刚出现保护性抑制大脑皮层刚出现保护性抑制( (早期疲劳早期疲劳) )的客观的客观指征为生理依据,即当学习达到早期疲劳便应指征为生理依据,即当学习达到早期疲劳便应及时休息。及时休息。.三、学习疲劳的表现三、学习疲劳的表现l疲劳发生的机制是高级神经活动疲劳发生的机制是高级神经活动( (尤其第二信尤其第二信号系统活动号系统活动) )出现障碍。这种障碍导致在不同出现障碍。这种障碍导致在不同的疲劳阶段,中枢神经系统及其所调节的其他的疲劳阶段
24、,中枢神经系统及其所调节的其他系统器官的功能发生相应变化。这些变化可作系统器官的功能发生相应变化。这些变化可作为反映疲劳的客观指标。为反映疲劳的客观指标。.1、早期疲劳的表现、早期疲劳的表现l(1)(1)皮层不能形成有效的兴奋灶(注意力出现皮层不能形成有效的兴奋灶(注意力出现不能集中,对阳性刺激反应性下降,反应时延不能集中,对阳性刺激反应性下降,反应时延长)长)l(2)(2)出现内抑制障碍(对阴性刺激有反应出现内抑制障碍(对阴性刺激有反应, ,如上如上课时坐立不安,交头接耳,小动作多,周围稍课时坐立不安,交头接耳,小动作多,周围稍有动静即转移注意力等。)有动静即转移注意力等。).2、显著疲劳的
25、表现、显著疲劳的表现(1 1)保护性抑制全面加深,兴奋与抑制过程同)保护性抑制全面加深,兴奋与抑制过程同时减弱(如上课时打呵欠和瞌睡,对刺激反应时减弱(如上课时打呵欠和瞌睡,对刺激反应迟钝或无反应、条件刺激不但引起错误反应增迟钝或无反应、条件刺激不但引起错误反应增多,且反应量减少,反应时延长;)多,且反应量减少,反应时延长;)(2 2)出现后抑制现象(发呆、若有所思、视而)出现后抑制现象(发呆、若有所思、视而不见)不见).(三)学习疲劳的研究方法(三)学习疲劳的研究方法 1体征和行为观察法体征和行为观察法 2教育心理学方法教育心理学方法 3直接和间接生理学方法直接和间接生理学方法 4生理教育心
26、理结合法生理教育心理结合法 .六六 作息制度卫生作息制度卫生 儿童少年的作息制度应符合以下基本原则:(儿童少年的作息制度应符合以下基本原则:(1)区别对待,为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健康状况的儿童区别对待,为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健康状况的儿童少年分别制订作息制度;少年分别制订作息制度; (2)按照大脑皮质的功能活动特性和脑力工作能力)按照大脑皮质的功能活动特性和脑力工作能力变化规律,合理安排活动和休息的交替;(变化规律,合理安排活动和休息的交替;(3)既满)既满足规定的学习任务,又能保证身心健康,德智体美足规定的学习任务,又能保证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全面发展; (4)校内外的作息制度互相协
27、调统一;)校内外的作息制度互相协调统一; (5)作息制度不要轻易改变。)作息制度不要轻易改变。. (一)学年安排(一)学年安排:合理分配一年中的学习、劳动和假期。 我国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中小学校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全年教学时间至少9个月,寒暑假中学应有2个月,小学2个半月;劳动时间中学每年最多一个月,小学4年级以上每年最多半个月。农村学校可根据当地农事季节安排假期,增放农忙假。.(二)学习周安排(二)学习周安排 根据学生一周内的脑力工作能力变化规律,星期一的学习任务不宜过重,星期五应安排较轻的学习。劳动课、社会实践活动等最好安排在星期四,周末不要布置过多的课外作业,以免影响学生的休息。.
28、(三)一日生活制度(三)一日生活制度 1课业学习课业学习:包括上课和自习。课业学习负担主要取决于上课和自习时数。 我国标准明确规定:学生每日学习总时每日学习总时数(包括自习和课外作业)数(包括自习和课外作业):小学12年级不应超过4小时,34年级不应超过5小时,56年级不应超过6小时。初中不超过7小时,高中不超过8小时。 . 2每节课持续时间:应根据各年龄随意注意时间规定,目前在我国,普遍采用的是每节课小学40分钟,中学45分钟,大学50分钟。 3课外与校外活动:课外与校外活动:包括体育锻炼、文艺、科技、社团活动、社会工作和公益劳动等。 4休息休息:休息是消除疲劳的重要措施,但决不能用睡眠代替
29、。 . 5睡眠:睡眠:正常睡眠是大脑皮层抑制过程广泛扩散的结果。 6自由活动自由活动:学生每日应有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从事个人爱好的活动。 7进餐:进餐:定时、定量进餐,使胃部负担均衡适宜;并使进餐时间成为条件刺激,形成动力定型,进餐时间、间隔时间应根据不同年龄的胃容量和胃肠排空时间,同时考虑实际活动情况、当地当时居民的膳食习惯等因素。 .第一节、体育卫生第一节、体育卫生第一节第一节体育锻炼对儿童体质的影响体育锻炼对儿童体质的影响一、体育锻炼对生理发育的影响一、体育锻炼对生理发育的影响二、体育锻炼对心理发育的影响二、体育锻炼对心理发育的影响.(1 1)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运动能增加大脑的重)动物
30、实验结果表明,运动能增加大脑的重量和大脑皮质的厚度。量和大脑皮质的厚度。.(2 2)增加脑供血能力,为脑发育提供充足的物)增加脑供血能力,为脑发育提供充足的物质保证质保证 增加脑血流量增加脑血流量 增加葡萄糖供应增加葡萄糖供应 供氧能力显著提高供氧能力显著提高.(3)促进脑细胞树突的增长)促进脑细胞树突的增长 视觉视觉 听觉听觉 本体感觉本体感觉脑细胞树突脑细胞树突.(4 4)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二、体育锻炼对心理发育的影响二、体育锻炼对心理发育的影响.1 1、体育锻炼的愉悦感、体育锻炼的愉悦感2 2、体育锻炼与抑郁、体育锻炼与抑郁体育锻炼可以降低抑郁水平、提高身体自尊
31、水平体育锻炼可以降低抑郁水平、提高身体自尊水平女生较男生更为明显。女生较男生更为明显。.3、体育锻炼与焦虑、体育锻炼与焦虑lLeithLeith(19941994)回顾了)回顾了5656项长期锻炼与焦虑的研究,项长期锻炼与焦虑的研究,73%73%的研究表明长期锻炼与焦虑的降低有关。的研究表明长期锻炼与焦虑的降低有关。l美国心理学家德里考斯曾对学生做过实验,表明美国心理学家德里考斯曾对学生做过实验,表明跑步可以成功减轻学生在考试期间的忧虑情绪。跑步可以成功减轻学生在考试期间的忧虑情绪。l张兰君和郑亚绒(张兰君和郑亚绒(20042004)在研究中发现在干预个)在研究中发现在干预个体焦虑的效果方面,
32、运动训练的效果更为显著。体焦虑的效果方面,运动训练的效果更为显著。l李娜(李娜(20012001)在研究中发现,有计划、有目的地)在研究中发现,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体育锻炼和娱乐性群体运动有利于改善抑郁症状安排体育锻炼和娱乐性群体运动有利于改善抑郁症状和情绪稳定的个性特征。和情绪稳定的个性特征。.l4 4、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l5 5、培养良好的个性和性格、培养良好的个性和性格.二、体育锻炼的卫生要求和基本要求二、体育锻炼的卫生要求和基本要求.三、体育锻炼中的营养补充和膳食要求1 1、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每天摄入应占总量的每天摄入应占总量的55%55%.2、蛋白质 组织的修复和生长每日摄取的蛋白质应该相当于全天热量摄入总量每日摄取的蛋白质应该相当于全天热量摄入总量的的10%10%15%15%。.3、脂肪:寒冷地区和热量消耗大的运动、脂肪:寒冷地区和热量消耗大的运动4 4、水:应及时补充水,但不易一次性大量补水、水:应及时补充水,但不易一次性大量补水5 5、无机盐: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无机盐: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运动后电解质随汗液排出,尤其是儿童适应调节运动后电解质随汗液排出,尤其是儿童适应调节机制较差,应及时补充无机盐机制较差,应及时补充无机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