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苹果落地 (牛顿的发现) 一个偶然的事件往往能引发一位科 学家思想的闪光。 这是1666年夏末一个温暖的傍晚,在英格 兰林肯州乌尔斯索普,一个腋下夹着一本 书的年轻人走进他母亲家的花园里,坐在 一棵树下,开始埋头读他的书。当他翻动 书页时,他头顶的树枝中有样东西晃动起 来。一只历史上最著名的苹果落了下来, 打在23岁的牛顿的头上 。 恰巧在那天,牛顿正苦苦思索着 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使月球保持在环绕 地球运行的轨道上,以及使行星保持在其 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 为什么这只打中他脑袋的苹果会 坠落到地上? 正是从思考这一问题开始,他找 到了这些的答案万有引力理论。 你们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
2、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吗? 善于思考、勤奋刻苦、锲而不舍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 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 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 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 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 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叶永烈 第一课时 读准字音 诞生 纵观 漩涡 敏锐 追根求源 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 洗澡 花圃 推理 逆时针 司空见惯 无独有偶 打破砂锅问到底 导学提示一: 任务: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 最后写了什么? 流程:1、自读课文 2、独立思考 3、交流展示 评价:声音响亮、清晰简洁 文 章 结 构 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提出观点。 第
3、二部分(2-6):运用事例, 证明观点. 第三部分(7-8):总结全文, 重申观点. 导学提示二: 任务:除了题目中的语句,你发现还有哪 些语句也向我们描述了问号和真理的关系 ?并联系句子想一想,作者说这么多,其 实想说什么? 流程:1、学生找出句子,自由读句子,谈 自己的理解。 2、交流展示。 评价:声音响亮、读悟结合 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 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 ,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 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 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 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
4、现象中看出问题,不 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 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导学提示三: 任务:课文讲了哪三个故事?分别是什么 ?看看这三个故事的介绍和内容,有什么 相同点? 流程:1、自由读课文 2、独思-交流-展示 评价:声音响亮、语言简洁 1、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 ,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 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2、 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 红,继而进行了许多试验,终于发现了酸碱 试纸。 3、 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球转动这个 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 眼球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 写法相同:三个故事中提到的
5、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过程是相 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 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研 究和试验;最后解决了问题, 得出了结论。 作者是按照“提出观点-论证观 点-总结观点”的顺序组织材料的,首尾 呼应,结构严谨,是议论文的标准形 式。 评选优秀小组 要求:团结互助,积极主动、学习高效 叶永烈 第二课时 复习回顾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 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 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 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 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 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 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问 题: “司
6、空见惯”“追根求源”是什么意思? “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指的是什么? “不断发问”,都会问什么? 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 导学提示一: 任务:完成表格 流程:1、根据所提的问题教师引导学 习第一个事例; 2、总结交流学习步骤; 3、独立完成第2、3个事例; 4、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评价:声音响亮、准确、简洁 人物发现现象不断发问反复实验找到真理 谢皮罗 教授 洗澡水的漩涡 总是朝逆时针 方向旋转 这是为什么呢 ? 抓住问号不放 进行了反复的 实验和研究 漩涡的方向与 地球自转有关 化学家 波义耳 偶然发现盐 酸会使花瓣 变红 是什么? 会不会? 有什么? 什么样? 进行许多实
7、验 终于制成了 酸碱试纸 奥地利 医生 儿子做梦时 眼珠转动 什么关系? 百思不得其解 进行了反 复的观察 实验 推断出凡睡者 眼珠转动时都 表示在做梦 导学提示二: 任务:这里的“?”“!”各指什么 ? 作者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流程:1、自读课文,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要求:注意读悟结合,切忌光谈不 读。 “?”:看出问题,不断发问、 追根求源 “!”:不断解决疑问,找到真 理。 导学提示三: 任务:“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这 句话和课文开头有什么联系。 流程:1、自读课文6-8段,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对自己有启发的语 句; 3、全班展示。 要求:注意读悟结合,切忌光谈
8、不 读。 见微知著:看到事物的苗头 ,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或 问题的实质。 微,小,指事物微小的迹 象。著,明显,指事物的发 展。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 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 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 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联系课文所举的三个事例,我们知道“见 微知著”中的“微”分别指( )、( )、( )。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 睡觉时眼睛的转动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 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 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 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而“著”则分别指( )、( )、( )。 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发明了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知道了科学的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 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议论文的标准形式:“提出观点-论证观点- 总结观点” 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作 业: 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 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 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 傲使人落后”。 评选优秀小组 要求:团结互助,积极主动、学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