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谢嘉幸中国音乐学院2013.8.27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历史学”的定义 英语中“历史学”和“历史”是同一个词:History。根据第四版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History第一义项即指“历史学”对过去事件的研究;第二义项才是“历史”过去的事件,尤指从整体意义上来认识的过去事件;第三义项实际上是从第一义项中引申出来的对过去事件的系统叙述。 中国古代“史”的含义经历了史官、史书、史事、史学的发展过程。早在春秋战国,孔子就已经开始进行历史学教育,创作春秋等著作。“历史学”的意义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音乐教
2、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第三节 当代国际音乐教育发展动向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可考的音乐史有8000多年,从先民乐舞开始就有了正式记载的中国音乐。中国的音乐教育传统也是源远流长的。有着悠久的乐教传统,许多乐教思想至今仍有启迪意义。了解古代的音乐教育,有助于今人“以史为鉴”,更加清醒的认识和反思我们今天的音乐教育,更好的继承和弘扬我国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 源远流长的
3、中国音乐文化贾湖骨笛的问世,鉴证了中国音乐文化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 8000多年前。 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礼乐教育 我国古代的教育,常将“礼乐”并称,以此概括我国古代教育的内涵,“礼教”相当于现代的“德育”,“乐教”相当于现代的“美育”。严格说来,中国古代的乐教,并不完全指的是音乐教育(虽然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中乐教确实以音乐教育为主体),而是指包含诗、乐、舞以及文学在内的艺术教育。 因此汉代以后,音乐的教育功能渐渐淡化,但乐教(实质上已成为以诗歌为主体的艺术教育)却一直与占绝对统治地位的礼教胶着在一起而贯穿在整个中国古代教育之中。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
4、育简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一、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 经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它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在长达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中,中国各族人民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其中夏商时期的甲骨文、殷商的青铜器,都是人类文明的历史标志。这一时期,也是音乐教育从源起、发展到初步形成规模和体系的历史过程。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一、先秦时期l根据甲骨文的考据,乐比礼出现得更早。周礼 春宫宗伯中记载:“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
5、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风渝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可见在周朝,音乐是教育的一个基本内容。l日本人江文在其上代支那正乐考中称“中国古代以音乐代表国家;音乐的发达远较西洋为早。”即使在礼的观念正式形成以后,在西周的文献中,礼在人生教育中所占的分量,也不能与乐所占的分量相比。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一、先秦时期 (一)先秦时期的文化特点 1. 原始歌舞与巫术仪式相结合 昔葛天氏之乐 ,三人操牛尾足投足以歌八阕。 吕氏春秋 .古乐 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一、先秦时期 (一)先秦时期的文化特点2. 六代乐舞 诗,乐,舞的合一综合艺
6、术形态 六代之乐是指历代传下来的六部大型乐舞,这些乐舞主要用于祭祀天地、山川、祖宗,特点是规模宏大而声调平淡、缓慢、给人以严肃静穆之感。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一、先秦时期 (一)先秦时期的文化特点2. 六代乐舞 诗,乐,舞的合一综合艺术形态图腾崇拜云门咸池箫韶歌功颂德大夏大濩大武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一、先秦时期 (一)先秦时期的文化特点 3 .金石之声,礼乐之邦 雅乐,是中国古代的宫廷音乐。雅乐的体系在西周初年制定,与法律和礼仪共同构成了治国的内外支柱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一、先秦时期
7、 (二)先秦“礼乐”并举的音乐教育 1. 教育体系中的“乐教”“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 泰伯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 述尔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一、先秦时期 (二)先秦“礼乐”并举的音乐教育 1. 教育体系中的“乐教” 书 乐 御 射 礼 数 古代人才培养模式 “ 六 艺 ” 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一、先秦时期 (二)先秦“礼乐”并举的音乐教育 2. 制礼作乐“礼”与“乐”有机统一乐者,德之华也 乐记礼乐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一、先秦时期 (三)宫廷音乐教育机构大司
8、乐 大 司 乐最高宫廷乐官王公贵族教学对象乐语、乐德、乐舞教学内容1320岁学习年限礼乐教育机构职能 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以乐德子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风渝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 周礼 春宫宗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一、先秦时期 (四)音乐教育的思想 孔子总结了西周的乐教思想,提倡礼乐并重,并认为最终只有经过“乐”才能达到人格完成的境界,所以他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思想。孔子对音乐的艺术价值与教育价值的认识,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办私学)教育原则:提倡“雅乐” 以礼制乐 教育内容:诗经 风、雅、
9、颂 六代乐舞 教育目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社会功能: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兴、观、群、怨个人功能:以乐洗心 、以乐修身 政治功能:声音之道,与政通矣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二、秦汉时期(一)秦汉时期的音乐文化特征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文化2.“礼崩乐坏”的音乐局面,使音乐走向世俗化、娱乐化。3 西域音乐文化的传入,音乐文化逐渐多元指的是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到公元221年魏国建国结束这一段时期。包括秦,西汉,东汉三个时期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二、秦汉时期(二 )秦汉时期的音乐教育概况1. 乐府成为训练
10、,培养乐师和乐工的宫廷音乐机构。2. 乐的世俗化推动音乐教育由“官学”走向“私学”。3.“琴学”受到作为文人雅士的青睐, 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三、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时期的乐教的发展概况1. 魏晋时期玄学的发展,古琴成 为士阶层“个人抒怀”的媒介。 公元265年 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严重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进入。2. 音乐美学理论的发展,为音乐的实践活动提供哲学依据。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音乐教
11、育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琴学在汉代就成为文人音乐的标志,琴学的传教也具有一般音乐教育所没有的特殊的人文意义,并形成自己琴学教育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是在官学体系之外、在士阶层的音乐观念中形成的。其思想来源于儒家礼乐教育思想,却在士阶层的道德修养的传教中扎下根来,从而开创了属于艺术教育范畴的、作为“育人”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育领域。 汉代以后,无论在官学类或私学类的教育机构中都不设置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但魏晋时期政治上清谈之风正好给琴学传教活动提供了温床,琴的士文化特征更为突出,琴乐活动成为许多文士生活中必不可缺的成分。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最
12、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的稽康不仅是著名的琴家,这一时期的琴学教育也体现在琴的技艺与有关知识的传教(世家与师徒两种方式)、琴谱与琴曲的传播、琴学著作的产生等方面。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四、隋唐时期(公元581-907)1. 外国音乐文化与本国民族音乐的融合。(九部乐、十部乐)2. 佛教音乐与中原音乐的结合(一)隋唐音乐文化的概况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四、隋唐时期(公元581-907)(一)隋唐音乐文化的概况 隋建国之初,恢复汉魏官制,在中央设立太常、国子等寺,太常寺掌礼乐,国子寺掌教育。太常寺的教育目的虽然不是为国家培养治国
13、之官吏,但却为宫廷音乐活动的需要培养和提供了大量的音乐人才。唐代的官办音乐教育更为发达,在一度重视教育的社会风气影响下,唐代宫廷的音乐教育的管理与制度的建立,也达到相当完善的地步。设立了专门的音乐教育机构教坊和梨园,在太常寺(唐代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领导下教习音乐。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四、隋唐时期(公元581-907)(一)隋唐音乐教育发展概况太常寺掌管礼乐太乐署教坊训练、考核乐师,乐工梨园专门教习法曲鼓吹署鼓吹乐 宫廷音乐机构的专化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四、隋唐时期(公元581-907)(一)隋唐音乐教育发展概况
14、隋唐音乐教育的发达,主要体现在宫廷音乐教育活动中,而在很大程度上,宫廷音乐活动的繁荣成为促进社会音乐教育活动发达的主要动力。外域音乐在南北朝基础上继续大量传入,改变了宫廷乃至整个社会的音乐生活的内容和音乐教育内容。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五、宋元明清时期(公元960-1911)l 宋元明清音乐文化发展的新特征 1. 社会音乐活动的繁荣,民间艺人的职业化。 2. 文学、音乐、舞蹈、表演的融合,戏曲音乐的出现。 3. 音乐文化发展的多元化。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五、宋元明清时期(公元960-1911)溪山琴况唱论中原音韵4 .
15、各种音乐教学理论的成熟对于音乐实践活动的指导 我国古典戏曲音乐论著。作者燕南芝庵,元至正元年 (1341) 以前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声乐论著,总结了前人歌唱艺术的实践经验,为研究中国宋元声乐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中国古代古琴巨作。作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琴况”,即琴(琴音、琴乐)之状况、意态(形)与况味、情趣(神)。溪山琴况是古琴音乐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对清代琴论与古琴艺术有很大影响。 元代周德清撰戏曲(北曲)曲韵专著(1324),是我国出现最早的一部北曲曲韵和北曲音乐论著。该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曲韵韵谱“正语作词起例”和“作词十法”。在音韵学、曲学理论方面,对后世产生
16、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五、宋元明清时期(公元960-1911)5. 古代记谱法的系统化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五、宋元明清时期(公元960-1911)l 勾栏瓦肆l 戏曲 l 古琴社团 社会音乐活动与教育的发展l 明清”四大徽班” 社会音乐教育的蓬勃发展,各种社会音乐团体成为传播与传承民间音乐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五、宋元明清时期(公元960-1911)勾栏,又作勾阑或构栏,宋代勾栏多同瓦市有关。瓦市,又名瓦舍、瓦肆或瓦子,是大城市里娱乐场所的集中地
17、,也是宋元戏曲在城市中的主要表演场所,相当于现在的戏院。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 我国古代音乐教育活动作为我国历史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载体,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产生过具大作用,孔子对于教育有这样的见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尽管历朝历代音乐教育在社会发展的作用有所不同,但由孔子推至高峰的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以及在其后世以各种不同方式顽强发展的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在人类音乐教育史上,有其不可磨灭的光辉。这些光辉,都是我们今天创建具有中国本位的音乐教育体系所必须批判继承的。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历史学”的定义 英语中“历史学
18、”和“历史”是同一个词:History。根据第四版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History第一义项即指“历史学”对过去事件的研究;第二义项才是“历史”过去的事件,尤指从整体意义上来认识的过去事件;第三义项实际上是从第一义项中引申出来的对过去事件的系统叙述。 中国古代“史”的含义经历了史官、史书、史事、史学的发展过程。早在春秋战国,孔子就已经开始进行历史学教育,创作春秋等著作。“历史学”的意义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第三节 当代国际音乐教育发展动向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
19、育简史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一、清末民初至新中国成立前的音乐教育二、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音乐教育三、改革开放后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 1898年康有为上书请办学校。 1903年歌唱课被列为普通学校的教学科目,史称“学堂乐歌”运动。我国近代意义上的音乐教育始于学校音乐教育。 1935年以后,许多中小学校选用抗日救亡歌曲作为教材,对推广抗日救亡歌咏活动起了很好作用。 1919年以后不同类型的师范音乐教育机构陆续设立。 20世纪30-40年代,全国共有国立高等师范学校10所,其中6
20、所设有音乐系科。 部分省立高、中等师范学校也设有音乐系(组),但数量有限,规模不大。 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开始萌芽。 20世纪20年代各地陆续试办了一些专业音乐教育系、科。 1939年以后随国民政府陆续撤退的音乐工作者先后在西南各省建立各类音乐院校。 1907年曾志忞等人在上海办起了私立夏季音乐讲习会,1908年又在贫儿院中附设音乐部并组织管弦乐队。 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艺术系音乐组(1943年改为音乐系)的建立是抗日战争时期专门培养社会音乐教育人才的教育机构。一、清末民初至建国前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一、清末民初至建国前的音乐教育忠君;尊
21、孔;尚公;尚武;尚实康有为(1858-1927)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一、清末民初至建国前的音乐教育l “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教育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l “今日不从事教育则已,苟从事教育,则唱歌一科实为学校中万万不可缺者” 梁启超(1873-1929)音乐教育基础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一、清末民初至建国前的音乐教育 我国近现代第一个提出美育应成为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家。 “盖人心之动,无不束缚于一己之利害;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之域,此最纯粹之快乐也!” “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已达
22、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 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1903年王国维(18771927)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一、清末民初至建国前的音乐教育l 外国中小学堂,皆有唱歌音乐一门功课,本古人 弦歌学道之意;惟中国雅乐久微,势难仿照。然考王文成训蒙教约,以歌诗为涵养之方,学中每日轮班歌诗。皆有合于古人诗言志,律和声之旨,即可通于外国学堂唱歌作乐,和性忘劳之用。 1904年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 中小学堂读古诗歌法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一、清末民初至建国前的音乐教育道德;实利;军国民;美感蔡元培(1868-1940)l以美育代
23、宗教 1917年在北京神州学会讲演词l“所谓健全人格,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四项。换言之,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意思亦相契合” 1919年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教育与社会社演说辞 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一、清末民初至建国前的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学堂乐歌)的创始人沈心工(1870-1947)曾志忞(1879-1929)李叔同(1880-1942)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一、清末民初至建国前的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创始人萧友梅(1884-1940)黄自(1904-1938)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二节 中国近现
24、代音乐教育一、清末民初至建国前的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的先驱聂耳(1912-1935) 冼星海(1905-1945)音乐教育基础聂耳1912-1935 冼星海1905-1945p音乐教育基础p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二、建国初期的音乐教育 1952年3月新中国第一个中小幼学校暂行规程明确“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教育”。 1956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组织编写中小学音乐教材,将学校音乐教育纳入正轨。 1956年北京艺术师范学院成立。 在1958年至1960年的“教育大跃进”中,“师范性”在整个音乐教育事业中有所削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5、初期,为创建新中国专业音乐教育事业决定建立新的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1950),专业音乐教育的地位有所上升,直到60年代文革时期遭到破坏。 1964年9月中国音乐学院建立。 建国后社会音乐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步形成多种体制和层次的机构、网点。 艺术馆、文化馆成为了社会音乐教育的主要机构。 广播、电视音乐专题讲座也是另一种类型的社会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1949-1977我国音乐教育的基本观念结构“又红” “又专”技术教育政治教育学科知识体系社会政治系统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建国初期音乐教育代表人物贺
26、绿汀(1903-2000)中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代表作品有牧童短笛、马路天使、游击队歌、嘉陵江上等,贺绿汀的创作体裁广泛,艺术性强,并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时代气息。他还译著和声学理论与实践,撰写了大量富于建设性的音乐评论和理论著作。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建国初期音乐教育代表人物马思聪(1912-1987) 小提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2岁即赴法学习小提琴,先后入南锡音乐院、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代表作有小提琴曲内蒙俎曲、西藏音诗、第一回旋曲、牧歌、秋收舞曲、山歌、第二交响曲,大合唱祖国、春天,舞剧晚霞、歌剧热碧亚等。小提琴曲内蒙组曲是马思聪的成名之作(1
27、937),其中思乡曲和塞外舞曲饮誉中外。管弦乐山林之歌为其交响音乐中的精品(1954)。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建国初期音乐教育代表人物马思聪(1912-1987) 原名吕展青,1932年参与创建武汉左翼戏剧家联盟,1933年参加上海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从事左翼音乐与救亡歌咏活动。1949年当选为中华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主席,并筹建中央音乐学院,后任该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代表作有自由神、新编“九一八”小调、中华民族不会亡、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及大合唱凤凰涅槃等。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建国初期音乐教育代表人物马思聪
28、(1912-1987) 原名吕展青,1932年参与创建武汉左翼戏剧家联盟,1933年参加上海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从事左翼音乐与救亡歌咏活动。1949年当选为中华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主席,并筹建中央音乐学院,后任该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代表作有自由神、新编“九一八”小调、中华民族不会亡、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及大合唱凤凰涅槃等。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三、文革时期的音乐教育(1966-1976) 政治上处于“左”的错误路线制约之下,我国教育事业遭到严重摧残。学校音乐教育在“唱一支歌等于上一堂政治课”的思想支配下,音乐教师只能教唱有限的歌曲。音乐课外活动也只
29、能是革命文艺宣传队和演出“样板戏”片断之类。学校音乐教育处于一种非正常的状态。师范音乐教育与整个教育界一样,遭到极大摧残。这一时期,一切由国家颁布的教育政策、规定以及各种教育学著作、教材、讲义中,均不见“美育”的踪迹,师范音乐教育名存实亡,大批音乐教师遭批斗与迫害,改行、流失现象极为严重。 教学内容坚持“以样板戏为主要教材”;教学中要发挥工农兵学员“上管改”的作用;突出以社会为课堂,到工厂、农村“开门办学”,“结合斗争任务组织教学”;提出“以阶级斗争为主课”,持续不断地进行“批判文艺黑线回潮”,及开展“无标题音乐” 等政治运动。开展了歌颂毛泽东的大歌咏运动、大批判群众歌曲运动、革命样板戏运动、
30、毛主席语录歌运动。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文化大革命中的我国专业音乐教育l 72年3月“中央五七艺校”正式开学(73年8月改为“五七艺术大学”),下设音乐学院,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各地也相继办起“五七艺校”、音训班、文艺班等,推行“学校变成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的文艺和教育路线,其培训目标是“培养忠于无产阶级事业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普通劳动者和革命文艺战士”,强调招生要以苦大仇深的工农兵子女为主; 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文革时期音乐教育代表人物江青(1915-1999) 原名李云鹤,又名李进。1963年起,指导京剧改革活
31、动,通过 “样板戏” 夺取“文艺革命”的旗帜。1965年11月指使姚文元批判海瑞罢官历史剧。1966年主持写出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提出“黑线专攻”论,为发动“文革”作舆论准备。 1977年被开除党籍,1981年被判处死缓,1991年自杀。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文革时期音乐教育代表人物于会泳(1926-1977) 曾用名于辉泳。194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11月任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理论专业教员兼理论教研组负责人。1967年后任中共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文化组成员。1977年8月28日在北京自杀身亡。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二节 中
32、国近现代音乐教育文革时期音乐教育代表人物钱浩梁(1934-) 钱浩梁, “文革”期间曾用艺名“浩亮”。祖籍浙江绍兴,父亲是京剧“麒派”老生,艺名钱麟童,因为他的老师周信芳艺名“麒麟童”。代表作品红灯记等。“文革”结束后被审查,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文革时期相关照片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文革时期音乐视频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四、改革开放后的音乐教育l“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因为这个口号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干涉的理论根据,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害多。也不要求文学艺术
33、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 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样写,只能由文艺家在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的观点(坚持双百方针和三不主义)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1979.10.30 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四、改革开放后的音乐教育 1978年以后教育工作重新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教育思想空前活跃。 1985年中国音协呼吁重新认识和重视美育
34、和艺术教育功能。 1986年3月中国音协音乐教育委员会成立。 2001年我国第一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和艺术课程标准出台,开始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 1979年高等师范艺术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高师音乐、美术专业教学计划。 1999年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提出“积极发展高师教育规模”。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三级师范模式(本科、专科、中师)开始被二级师范模式(本科、专科)所代替。 改革开放以后,专业音乐教育开始朝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开放的办学方向发展,对外交流也发生极大变化。 1978年开始按国家和专业需要增设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层次。 培养出一批在各学科领域崭露头角的音乐学士
35、、硕士、博士。 1987年以后各音乐学院都创办学报,成立音乐研究所,推动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业的兴起,我国进入了一个多元化与商品化的时代。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社会音乐教育机构大量涌现。 业余音乐考级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另一种形式的社会音乐教育形式。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改革开放后音乐教育代表人物19561983年历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院长,1984年任中央音乐学院名誉院长,兼音乐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人民音乐等刊物主编1982年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兼中国音乐主编。曾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一届常务理事、第二届理事、
36、第三届副主席、第四届副主席,1979年任中国文联第四届全国委员。著有新音乐论集、广东音乐、音乐漫谈等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北京艺术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系主任、副院长、。著作有乐学基础、五声性调式及和声手法。作品有民族舞剧宝莲灯等。赵沨 (1916-2001)李凌(1913-2003)张肖虎(1914一 1997)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四、改革开放后的音乐教育校园的音乐活动国际音乐交流斯特恩来访中国大陆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
37、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 二 三 四产生于“猛烈攻击传统音乐,大力提倡引进欧美音乐”的我国二十世纪第一次乐潮的大背景中。音乐教育是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而被认识的,而美育又被当成教育总体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家与音乐教育家对学校音乐教育的普遍重视。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的政治性群众歌咏运动相呼应。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历史学”的定义 英语中“历史学”和“历史”是同一个词:History。根据第四版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History第一义项即指“历史学”对过去事件的研究;第二义项才是“历史”过去的事件,尤指从整体意义上来认识的过去事件;第三义项实际上是从第一义项中引申出来的
38、对过去事件的系统叙述。 中国古代“史”的含义经历了史官、史书、史事、史学的发展过程。早在春秋战国,孔子就已经开始进行历史学教育,创作春秋等著作。“历史学”的意义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第三节 当代国际音乐教育发展动向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三节 当代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一、清末民初至建国前的音乐教育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康有为(1858-1927)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三节
39、当代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音乐教育改革的世界性潮流1.审美教育“面向每一个人”的主体性教育(解释学与受美学)培养“享受、批评、和改造艺术作品的能力”、“感觉和塑造生活的能力”、“理解社会及审美现象”、“通过敏感化的感觉来加强自我意识”(德国、71年)2.多元化的音乐教育观 92年第20届国际音乐教育世界大会“共享世界音乐”韩国; 94年第21届国际音乐教育世界大会“传统与变迁”95年萨尔 斯堡奥尔夫研讨会“本土音乐与外来音乐的共处”等。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三节 当代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以人为本以审美为核心教学资源扩充重视学科基础引入多元文化音乐课程改革强调学科综合融进扩充的音
40、乐素质转变与探索当代国际音乐教育发展趋势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三节 当代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当代国际音乐教育发展动向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围绕着“人”这一主体而产生的各种关系,如“个性发展”、 ”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主题成为教育关注的焦点 奥尔夫认为“音乐应该同其他学科一样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音乐能 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力和个性“ 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 1970年美国音乐教育家内特雷默教授在一种音乐教育的哲学一书 中提出“审美教育”,对“艺术和感觉”、“审美体验”、“感受和体验音乐“进 行了深刻的阐述,并对这种哲学的行动实践进行探索 美国
41、以雷默的音乐教育哲学观为基础,在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方面都相应地做了重 大的变动,以”感觉、感受、体验“为中心的音乐欣赏成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三节 当代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当代国际音乐教育发展动向 随着流行偶像风靡于世界和全球化意识的逐日形成,国际交流和大众传媒开始广泛影响 文化和教育 1953年,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Music Education)成立,它以 建立和保持以及鼓励国际和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协作为使命,在世界范围内促进了音乐 教育的国际交流 现代主义音乐被引进音乐课堂是六七十年代音乐教育的另一变化
42、为了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美国在五六十年代尝试让一些当代作曲家进入学校课 堂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推出青年作曲家计划以及当代音乐计划,曼哈顿维 尔音乐课程方案 日本提出对音乐基本知识的精选和学习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三节 当代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当代国际音乐教育发展动向 多元文化(或跨文化)音乐教育史20世纪后半叶备受关注的焦点 在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会议上,几乎所有关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报告都涉及音乐教师不同 文化音乐知识的培训问题 国际音乐教育中多元文化主义在不同国家侧重点各不相同 多文化和文化间的教育运动更深地影响了教育体系,各国在音乐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系 统的、整体性的
43、改革,包括重新认识音乐课程的价值与性质,研制新的课程标准,设计新 的教学体系,实验新的教学方法等 国际音乐教育学会认为:音乐教育能有效开发个体潜能,激发创造冲动,升华精神境界, 提高生活质量 为实现音乐课程的价值,确保其地位和目标的达成,许多国家都意识到制定或修订音乐课 程标准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三节 当代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当代国际音乐教育发展动向 学科综合的教育改革于20世纪最后十年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热潮 学科综合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伸展、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 学科综合要求音乐教育保持开放的态势,具有较宽的视野,从多
44、个学科角度对音乐进行学习和研究 创造力:多样的音乐元素为音乐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学习风格的差异性:在这里指的是由于音乐思维的引入而导致新智力风格的形成 不同的音乐要素、音乐与其他艺术学科、音乐与非音乐学科,共同促进了综合的产生 随着音乐素质的扩充,许多国家都明确规定了音乐学习的标准和任务 由于音乐教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音乐教育者不可能成为所有音乐传统的权威 音乐教育者通过音乐让学生了解世界,可以缓和”全球化“的进程 音乐技术和世界音乐文化促使创作、评价、了解和思考音乐产生各种不定方式,有益于对多样性的总体 把握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第三节 当代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当代国际音乐教
45、育发展动向u 新世纪伊始,在教育改革浪潮推动下的音乐教育领域展现出新的动态u 科技和网络在21世纪持续给音乐教育带来了教学资源、学习方式以及交流上的冲击u 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国际音乐教育历经了深刻的变化,有自身哲学思考带来的,也有受诸如科技进步等外部因素影响而产生的,他们共同促成了国际音乐教育的重大进步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国际音乐教育历经了深刻的变化,有自身哲学思考带来的,也有受诸如科技进步等外部因素影响而产生的,他们共同促成了国际音乐教育的重大进步。未来的音乐教育将往哪里走?这是值得每一个音乐教师和未来的音乐教师深刻思索的。 对音乐教育核心和热点问题(如音乐教
46、育的目的和侧重点是什么,如何辨别和利用科技传媒的优势,如何更好的进行国际化交流、洞察音乐教育最前沿的动向等等)的思考和探究,将有助于把音乐教育的实践和研究推向更深层次。各国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们正不断的增进国际间的交流与思考,以前所未有的热情一起探索着音乐教育未来的方向。结 语音乐教育基础第五章 音乐教育简史 基本概念礼乐教育 乐府 官学 私学 琴乐教育 学堂乐歌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以人为本 学科综合讨论思考1、思考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地位变化的原因?2、古代乐教思想如何在现代音乐教育中加以利用?3、鸦片战争后的西乐东渐对我们的音乐教育产生怎样的影响?4、你认为你身边有哪些因素对音乐教育产生了影响?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受这些因素影响吗?5、你的音乐学习或教学有哪些方面体现了当代国际音乐教育的趋势?6、了解外国乃至全世界的音乐教育发展趋势给你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