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腓总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与护理康复2010级1班 张俊玲 2010121104 康 丽 2010121115 董林青 2010121117 摘要 腓总神经损伤导致小腿前外侧伸肌麻痹,出现足背屈、外翻功能障碍,呈内翻下垂畸形,以及伸拇、伸趾功能丧失,呈屈曲状态,小腿前外侧和足背前、内侧感觉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本文主要着重于综合康复治疗以及护理,以尽量预防腓总神经损伤并最大可能的恢复患者的感觉及运动功能。关键词 :腓总神经损伤 康复治疗 护理解剖结构: 沿腘窝上外缘经股二头肌内缘下行,至腓骨头后方并绕过腓骨颈,向前穿腓骨长股起始部。【1】 腓浅神经:行于腓骨长肌与腓骨短肌之间,分出肌支支配
2、上述两肌;本干至小腿中、下1/3交界处穿深筋膜至皮下,分布于足背及趾背的大部分皮肤。 腓深神经:穿过腓骨长肌起端,进入前肌群,伴随胫前血管下降,沿途分出肌支支配小腿前肌群和足背肌,皮支分布于第1、2趾相邻的皮肤。常见受损部位:1、在膝部腓总神经则穿越腓肠肌外侧头肌腱的后面,此处大多与腓肠肌外侧头籽骨毗邻,位置相对表浅,若有外来压力,则与腓肠肌外侧头籽骨共同作用,损伤腓总神经;【2】 2、其继续下行则进入股二头肌腱和腓肠肌腱腱性部分外侧缘之间的凹陷中,并在此处与膝关节纤维性关节囊相贴,相对固定,前后正好投影于股骨外髁和胫骨外侧髁后侧向后之突起处,对外来压力非常敏感。 3、腓总神经继续下行沿腓骨头
3、后面向外前绕过腓骨颈,与腓骨颈之骨膜紧密贴连,再通过狭窄的肌腓骨上管进入小腿,最后分为腓浅神经、腓深神经、关节支和皮支,分别分布于小腿前、外侧伸肌群及小腿外侧和足背皮肤。 从以上解剖特点可知,神经周围有坚硬的骨性组织 ,且与周围组织相对固定 ,移动性及缓冲余地较小 ;行程比较紧张 ,伸长性差 ,易受牵 拉 ;神经束粗大 ,神经纤维偏多 ,而结缔组织偏少 ,血液循环相对较差。【3】因此容易受到伤害。腓总神经受损的常见成因(1) 膝关节邻近手术导致腓总神经区域性软组织肿胀,腓总神经受到牵张,尤其在麻醉未完全清醒时应注意由于姿势不当导致的腓总神经的长时间受压。【4】(2) 局部有植入物等,增加了局部
4、的内压,特别是胫骨近段异体半关节移植,涉及年龄和性别等所致异体骨不匹配偏大时,挤压腓骨小头导致腓总神经过度牵拉受损;(3) 患肢膝关节长时间处于腓总神经张力较大的姿势,如患肢持续高强度牵引、截石位时间偏长时可导致神经的麻痹;【5】(4) 石膏、支具缺乏伸缩性,对局部的压迫;CPM机应用过程中下肢位置变换不当、局部受压等。腓总神经损伤症状体征:(1)足下垂,走路呈跨越步态;(2)踝关节不能背伸及外翻,足趾不能背伸;(3)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减退或缺失;(4)胫前及小腿外侧肌肉萎缩。【6】腓总神经损伤的治疗 1 、一旦确诊腓总神经受压,即去除或松弛外在加压包扎,保持膝关节屈曲2O3O,去除外在压
5、迫并使其张力减小。保守治疗措施包括营养神经药物,激素治疗,理疗,针灸等。 2 、因足下垂和内翻,行走时稍不慎就可扭伤外踝,因教育病人预防继发性损伤。有文献写到针对腓总神经损伤功能障碍的患者,设计腓总神经动力支具,并有效佩戴腓总神经损伤支具的患者可以自主行走,促进神经恢复,对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7】 3 、如为神经断裂,应尽早手术缝合。对不能恢复者,可行肌腱移植术 和功能性电刺激。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包括: 良肢位的摆放, 下肢关节的主动、被动运动,楔形板站立,肌力训练, 运动控制训练, 移动、静态、动态平衡、协调训练.【8】运动疗法注意事项: 1、患肢感觉差,特别是被动训练时,如果用力过猛,
6、轻者可造成肌肉和韧带拉伤,重者可造成关节脱位或骨折。 2、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时要循序渐进,主要是小腿的屈伸和足的背屈、外翻及足趾的屈伸运动,可与局部按摩同时进行。 3、但病情有所缓解时要鼓励患者进行主动运动。中医治疗护理 1、电针治疗:【9】 取穴:足三里,阳陵泉、条口,解溪、下巨虚、冲阳、绝骨。操作方法:上述穴位常规消毒后,取1525寸毫针直刺腧穴、足三里、阳陵泉针感向足踝部放射为佳,针刺得气后,取24个穴位接入导线,用脉冲电针仪、选疏密波,电流量以肌肉引起足背向上抽动为准。每日1次,留针2o分钟,15次为1疗程,休息3日。 2、水针治疗: 操作方法:患者取屈膝或仰卧位,选用5ml无菌注射器,
7、抽取甲钴胺注射液500vg,维生素Bl注射液100rag,选取以上穴位23个常规消毒后快速刺入皮下。得气后,回抽无回血,缓慢注入药液,注射完毕,嘱患者伸屈活动患肢1O分钟,每日穴位交替注射1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3日。 维生素B1、甲钴胺营养神经,消除水肿,改善其神经纤维的功能 3、温针灸: 【10】 取穴:阳陵泉、足三里、绝骨、丰隆、丘墟、足临泣等,主要是沿腓总神经分布区域选45个穴位,每次选取两穴加用温针灸,治疗每次30 rain。取穴阳陵泉、足三里、条口、悬钟、昆仑、太冲。其中单侧患病取单侧,双侧患病取双侧。针刺得气后加用艾灸可温经通络,调和气血,逐寒祛湿,提高其舒筋强筋通络疗效。正所
8、谓: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炙之。 有文献采用针灸、穴位注射、蜡疗、按摩、N-M治疗仪等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腓总神经损伤59例,结果表明综合康复对治疗小儿腓总神经损伤有明显疗效。【11】 有文献写到将86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针加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 3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1%。得出结论 电针加康复是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最佳方法 【12】。由此可以得出在手术治疗之后,传统的中医康复与运动康复的配合可以有效治疗疾病。但是在此阶段护理工作也是不可忽视的,术前的护理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术后的护理可以减轻症状。护理:(术
9、前) 术前应仔细制定手术方案, 复习有关局部解剖, 特别要仔细设计手术切 口及入路, 需强调的是在腓骨小头邻近部位手术操作时, 应常规显露腓总神经, 并用橡皮条牵拉保护, 以防误伤, 另外在操作过程中需防神经干燥及器械碰压。 采用有效措施防止腓骨小头部位受压, 对于侧卧位手术, 可以用海绵垫、棉垫、气垫等将腓骨小头部位垫起, 使其不受压迫, 这对预计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更为重要。 手术操作应轻柔, 减少对神经的牵拉, 尤其在人工髋关节置换及翻修时 坐骨神经牵拉伤, 多表现为腓总神经麻痹症状 , 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下肢的过度内外旋活动, 同时髋关节的脱位和复位也需一定的外力, 这就要求术者充分考虑到
10、患者腓总神经和坐骨神经的牵拉情况, 以防因过度的外力导致神经损伤。无论是显露保护腓总神经, 还是直接对神经进行手术操作, 应力求减少对神经的牵拉。同时下肢关节的屈伸运动也会造成神经的牵伸性损伤, 这是因为, 尽管术者没有直接牵拉神经, 但关节的运动使未充分游离的神经张力增高, 造成神经外膜和神经轴索的血循环障碍。因此, 对于挛缩畸形的下肢, 在矫形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神经的牵伸性损伤的可能性, 可分期逐渐矫正挛缩。 注意骨牵引过程中牵引针移位的问题, 该问题主要发生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此外, 过度的骨牵引 特别是胫骨结节骨牵引 可造成膝关节韧带及关节囊的松弛, 使患肢相对“延长”, 也可造成
11、腓总神经的牵伸性损伤。因此, 在骨牵引过程中, 要注意被牵引肢体感觉运动的变化, 出现周围神经损伤症状时, 要分析原因, 及时调整牵引重量和牵引方向。必要时放弃胫骨结节骨牵引, 而改用股骨髁上牵引, 以防止腓总神经损伤的发生。 正确掌握石膏托。外支具的使用技术, 在操作过程中, 须在腓骨头颈骨突部位加衬垫, 以免引起腓总神经受压。 止血带的正确运用: 术中尽量避免使用橡皮止血。选择宽窄适当的气囊止血带放置于大腿中上段肌肉丰富的部位, 且应有足够衬垫, 记录缺血时间, 其间隔时间应根据员全身及肢体情况做适当调整。一般应在 1 个半小时之内。压力范围为 400 600mm H g, 以能阻断动脉血
12、流为度, 避免压力过高, 时间过长。儿童止血带压力一般不能超过400 mm H g, 止血带造成的损伤有的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 有的则终身不能恢复。 再次手术时, 因局部组织瘢痕形成, 正常结构位置 改变, 手术操作时一定要细心, 仔细辩认各种组织, 切忌盲目切割、钳夹, 以免误伤神经。【13】护理:(术后) 心理护理 : 患者由于肢体活动、感觉功能障碍或丧失, 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易产生急躁、悲观情绪。给患者安慰、鼓励, 并告知神经损伤修复是一个漫长过程, 同时做好家属工作, 借助社会支持系统的力量,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14】 生活护理 : 因患者行动受限, 必须加强生活
13、护理。经常更换体位, 避免神经继续受压、压疮及尿路感染、坠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能下床行走的患者, 床边要备有拐杖以防摔伤, 并注意防滑; 生活必需品放在患者伸手可及之处。 患肢护理: p ( 1) 指导患者使患肢保持中立位,避免外旋位。因为外旋位易使腓总神经受压。p ( 2) 多巡视病房并注意牵引的重量及牵引方向。发现腓总神经损伤症状时, 要及时报告医生, 以便调整牵引重量及牵引方向。p ( 3) 手术患者麻醉清醒后,应立即检查其小腿、足部感觉及运动功能, 以避免腓总神经损伤。p ( 4) 抬高患肢, 卧床时患肢抬高距床面1 20 cm, 以利于下肢静脉回流。p (5) 骨伤科下肢外洗方
14、熏洗2 3 次/ d, 30 min/ 次, 以促进神经恢复, 减缓肌肉萎缩, 防止关节僵硬。p ( 6) 指导患者及家属做下肢局部按摩, 被动或主动练习足背伸、跖屈运动, 3 5次/ d, 1 20 min/ 次, 循序渐进, 逐渐增加强度, 以促进血液循环, 增加下肢供氧, 促进腓总神经功能的恢复。及时观察并询问患者患肢的感觉及运动情况, 每日评估疗效, 了解病情的发展, 及时改进治疗计划。【15】小结 腓总神经损伤患者在早期常规药物、运动康复、中医针灸、按摩以及有效护理的情况下能加快神经损伤恢复的过程【16】,使患者早日恢复感觉及运动功能,并回归社会。参考文献 【1】【3】【6】【16】
15、腓总神经损伤的综合治疗 刘敏,李嵩,刘春辉,李红玲,石汉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年1月第19卷第1期 【2】【4】【5】手术病人腓总神经损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孔德玲 ,常方利 ,李小英 护理研究 2007 年 4 月第 21 卷第 4 期上旬版 (总第 210 期) 【7】腓总神经损伤后动力支具的应用 郑晓菊、仇永锋、王新宏、宋丹、王政良 中华医学会第10届全国显微外科学术会议臂丛与周围神经损伤发言 【8】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损159例临床分析J 段雪飞 李贵 徐艳丽 传染病信息, 2009, 22(1) : 3942 【9】【10】针灸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进展 李桂玲 针灸临床杂志2007年第23卷第5期 【11】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腓总神经损伤59例 尚清 韩雪 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18期 【12】电针加康复治疗腓总神经损伤86例疗效观察 袁广宇 苗小军 王培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年8月第11卷第8期 【13】医源性腓总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防治 丁振鸿, 张光武 实用骨科杂志2002 年 4 月第 8 卷第 2 期 【14】医源性腓总神经损伤患者的护理 颜佩华, 毛筱丹 护理与康复2008 年6 月第7 卷第6 期 【15】医源性腓总神经损伤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吴英姿, 周多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3 月,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