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说课稿.doc

上传人(卖家):宇zoey 文档编号:228571 上传时间:2019-1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 7 宿新市徐公店说课稿宿新市徐公店说课稿 【说教材】 宿新市徐公店 是四年级第一单元 古诗词三首 中的一首诗。 这首诗画面明丽,情感欢悦,语言形象,音韵畅达。依据教材的特点 及四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本课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朗读吟诵,将学 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以达到培养读悟能力,丰富语言 积累的目的。根据上述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确定了本节 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展开想象,初 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诗句,培养自学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

2、词句,细细体味诗人所描绘的景色。 教学难点:体会诗的意境。 【说教法】 为了较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有效地突出重点,达成预定教 学目标, 我采用 “激情引入自读释义绘画会意品味诵读” 这四大主要步骤进行教学。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的原则。明确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 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 新课标这指出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也说明学习方 2 / 7 法远远比学得的知识重要。因此,我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地 读书,充分地交流,充分地参与,充分地合作。主要学习步骤为:自 读、交流、质疑、绘画、品读。 【说程序】 操作程

3、序分如下四个环节进行 (一)创设情境,诱发创新激情 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多取决于兴趣。教学伊始,我先出示一幅 小池诗意图(出示图)由此而问: “同学们,看到这幅画,你想到 了哪一首诗?” 由画中的荷花和蜻蜓, 学生很自然想到了古诗 小池 , 让学生背诵后,我接着说: “这幅画是我们班同学学习古诗小池 后为它配的一幅图, 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诗 宿新市徐公店 学完后, 让你们也为它配上一幅精美的图画。 ”这样导入很自然地把学习带篱 新知识的学习环节,学生都觉得挺新鲜,跃跃欲试,表现出了浓厚的 学习兴趣。 (二)读画结合,训练创新思维。 这一环节,主要分 2 个步骤进行教学。 1、自读释义 “释义”

4、包含“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这些内容。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就必须在课堂的教学 中实现主体自主学习,因此我首先出示自学要求:把诗句读准确, 读通顺。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标出不明白的地方,然后 让学生借助手中的工具书或课后注释或插图等,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3 / 7 来了解古诗的作者,诗句的意思。其次让学生把自学的成果在小组交 流、讨论,有不明白的地方可用笔记下来;接着全班同学交流,汇报 自学情况,相互补充、纠错等,最后学生质疑进行合作学习。 课堂上通过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立体交流,使基础能力不同的 学生在交流中相互传播信息。帮助学生自学、自悟、理解古诗。

5、 2、体验意境 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学生理解诗文大意后的升华。把学生引入意 境,就是想方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的头脑中活起来, 从而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深入理解诗意,体会诗 人的感情,最终受到思想教育。 怎样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我是这样做的,在学生通过自学基 本了解诗意时,我适时提出: “你觉得诗中应该有哪些景物”?同时鼓 励学生想到了什么就说什么,学生在自由表达的过程中,拓展了创新 思维的空间,学生的回答除了诗中描写的景物“篱落、一径、树头、 儿童、黄蝶和菜花”之外,也有的说: “我觉得还应该有蓝天、白云” 。 还有的说: “我觉得应该有一只小鸟和一只小猫, 就更真

6、实了。 ” 等等。 显然学生对诗中的景物已了如指掌。胸有成竹。为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的空间进一步拓展,我对学生说: “同学们,你们所说的简直就是一 幅美丽的画,现在,请你们把这富有情趣的儿时生活画下来吧!”于 是,学生在欢快的音乐陪伴下,开始了绘画,画完后要求学生为这幅 画配上一段文字,便不知不觉地进入诗人创设的情境中。 (三)品味诵读 4 / 7 俗话说: “熟读诗歌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有感情地诵读, 不仅可激发学生的想象,还可更好的使学生领会诗的意境,学生对绘 画评价之后,我接着说: “诗人也被这幅画深深地吸引住了。此刻, 他会怎么想呢?”这时,学生不言而喻地会想到这首诗,之后请学生 站

7、起来,加上动作和表情一起朗诵这首诗。 (四)总结拓展 课末,我整理板书并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这首诗,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天和 乡村生活的爱。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最后布置课下作业。默写 古诗把古诗改写成一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我紧紧围绕教学大纲,遵循学生的认知规 律,让学生在动口,动脑,动手活动中,实现由“学会”到“会学” 的飞跃,使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清平乐村居说课稿清平乐村居说课稿 一、 说教材 清平乐村居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首词,它是南宋爱 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 作者通过对农

8、村清 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和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 发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整首词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 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 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 5 / 7 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在写人方面,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 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 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 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 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

9、。 二、 说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 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确定了以下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 ,借助画面与注 释,了解词的大意。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词的一般特征。在多层次的诵读、想象、拓展中,感受 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乡村生活的和谐美好,体悟词人对这种安宁生 活的向往。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有感情朗读的课文,使学 生受到美的熏陶。引导学生融入课文,感受江南乡村的清新秀丽、安 宁祥和之美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

10、学 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 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 6 / 7 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 、 “以读代讲教学法” 。 。 学法:1 “边读、边看、边想、边理解”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 把时间留给学生。学生的朗读水平随着对课文理解的深入逐步提高, 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读准、读懂、读好、读宽”的递进性活动中得到 提高。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学生在具体感悟美的活动 中,发现问题,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既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又实现 学习方法的自主构建。 四、说教学环节 本课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 却把一家农户的

11、环境气氛鲜明地勾勒 出来,语言清新秀丽,浅显易懂。为了让学生在多层次阅读过程中体 会词境,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我一直把“边读、边看、边想” 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把时间留给学生。力求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读 准、读懂、读好”的递进性活动中得到提高。根据本文的内容、语言、 结构等方面的特点,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我设计如下教学 思路: (一) 目标导学,诗词比较。 学生接触词很少,怎样让他们很快地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怎么 学?学到什么程度?通过回忆古诗,进行比较从而获得有关词的知 识。因而我从高鼎的村居入手,让学生比较着学习,这样学生容 易进入学习状态。 (二) 自主探究,初步感知。 7 / 7

12、1、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这首词,把它读正确,流利。 2、 同桌互读互评。 3、 抽生读并正音。 读,是诗歌教学之魂。初读课文时,给学生设置一个训练坡度: 读准,字正腔圆;读流畅,表现韵律。首先,要求读正确,关注“剥” 、 “蓬”等字的发音,感受词的韵脚; (三)合作交流,感悟词境。 古诗词有着“诗中有画”的特点,教学时,我尝试从再现诗的画 面入手。让学生说说村居的景色: “茅檐” 、 “溪上” 、 “青草” ,接着 再体会村居的人美:翁媪的相媚好,大儿锄豆,中儿正织鸡笼,小儿 剥莲蓬。 让学生结合画面感知词意, 体会村居的无忧无虑, 幸福自在。 (四)总结提升,感悟词意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如此寻常的田园生活,作者辛弃疾为 何如此沉醉呢?此时,一段词人生平资料的展现,恰到好处,再次展 现了国泰民安的内涵。 (五)强化训练 主要设计了两个作业:一是背诵,一是小练笔。这个过程,既需 要学生“入乎其内” ,又需要学生“出乎其中” ,从总体上把握诗词, 并且把握的是诗词的精髓,再现的是诗词的神韵。同时,它以灵动的 思维灵动的形式保持了诗词的灵动性,学生理解了美,感受了美,交 流了美,才能写出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四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说课稿.doc)为本站会员(宇zoey)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