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疫情防控指南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小贴士学生篇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本土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为切实应对疫情,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根据国务院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和省、市疫情防控部门通知精神,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向全体学生提出如下要求:一、上学前 1.每天出门前(早上、中午各一次)测量体温,如有发热、咳嗽、胸闷、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要及时上报班主任请假,并按规定去定点医院就医;康复返校上课前,备好返校复课证明(入校后第一时间到校医室复核确认,持有校医出具的复课证明方可返回教室上课)。2.出门前正确佩戴好口罩,检查书包中
2、是否有备用的一次性口罩、一次性塑料袋等防疫物品。二、到校后 1.在进校门前,有序经过测温门接受体温检测,排队时佩戴口罩,保持一定距离,到校后尽快进入教室,减少接触公共物品。2.进入校园后佩戴口罩,规范执行“进入教室一本书”要求,切勿大声喧哗,彼此聊天,如果想要咳嗽、打喷嚏,应用纸巾或衣袖挡住口鼻,用完的纸巾放入自己带好的垃圾袋内,切勿乱丢。3.上课时,可以不用佩戴口罩,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如有呕吐前兆,要提前取出备用的一次性塑料袋,以便呕吐时使用。4.课间时,课间活动要文明,严禁追打皮闹,严禁在楼道、廊道摸爬滚打。5.注意手部卫生,在接触公共
3、物品后、便前便后应按七步洗手法,采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按照正确洗手法彻底洗净双手;严禁在卫生间皮闹。 三、放学后 及时回家不逗留,不去人群聚集地方活动,居家时要进行一定的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小贴士 家长篇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本土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为切实应对疫情,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根据国务院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和省、市疫情防控部门通知精神,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向全体家长提出如下建议,盼遵照执行:一、上学前1.每天出门前(早上、中午各一次)帮孩子测量体温,如有发热、咳嗽、胸闷、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要及时上报班主
4、任请假,并按规定去定点医院就医。为了他人的健康,严禁送孩子带病上课;家长或学生如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应当立即和班主任取得联系,报告相关情况。2.出门前要和孩子一起正确佩戴好口罩,提醒督促孩子出门前检查书包中是否有备用的一次性口罩、一次性塑料袋等防疫物品。二、上学时1.尽量不要乘坐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若必须乘坐,应佩戴好口罩,勿与人近距离接触。提醒孩子到校后第一时间洗手消毒。2.按学校规定的时间,将孩子送到,即下即走不停留。3.有事与班主任联系,严格遵守不擅自进校园的规定。4.保持通讯正常,及时查看老师发布的疫情相关信息;保持通讯正常以便在孩子进校后突发咳嗽、发热等异常情况时,能及时
5、带回孩子就医。5.学生病愈且隔离期满后,家长必须将市级医院开具的痊愈证明(加盖公章),由孩子交到学校校医室验证,校医开具复课证明方可复课。三、放学后 1.接孩子不提前在校门外聚集,要佩戴口罩在相应时段、指定区域等待,快接快走不停留。2. 严格控制聚集活动。建议近期不举办、不参加大型聚餐活动,家庭私人聚会控制在10人以下。尽量不要带孩子出入人员聚集及密闭的空间。3.孩子放学回家后,指导孩子如何丢弃用过的口罩、正确洗手。4.每天合理饮食,充足睡眠,加强居家体育锻炼,增强孩子自身免疫力。5.认真履行防疫义务。不隐瞒不虚报与中高风险地区人员的接触史,如有相关接触史,请按照相关规定接受医疗机构检查并进行
6、相关隔离处置;发现从中高风险地区回连人员,要第一时间上报社区,并告知班主任。6.学生非必要不外出,原则上不出连云港,不得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其所在的设区市,更不得赴境外(不含澳门地区)旅游探亲。如确需出行,必须实行外出报备制度,经学校同意后方可出行,坚决不允许出现未报备私自外出现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小贴士 教师篇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本土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为切实应对疫情,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根据国务院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和省、市疫情防控部门通知精神,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向全体教职员工提出如下要求: 一、上班前测量体温,若身体健康状况出现异常(发热、干咳、
7、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及时上报校务处,并按规定去定点医院就医。康复返校上班前,备好返校复工的医院相关证明(入校后第一时间到校医室复核确认,方可到校办销假)。二、上下班出行尽量不要乘坐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若必须乘坐,应佩戴好口罩,勿与人近距离接触,到校后第一时间洗手消毒。三、到校后1.所有教职员工在进校门时,必须佩戴口罩,有序经过测温门接受体温检测。2.每天到校后班主任(代班的助理班主任)负责每日掌握学生健康情况,加强对学生的晨检、午查工作的落实,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填写校医室要求的相关报告。3.班主任及助理班主任要及时将中高风险地区信息转发至每位家长,加强因
8、病缺勤管理。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对因病缺勤的学生及时追访,并及时在相应的网络群组中进行书面上报。4.班主任及助理班主任每天要检查学生必备防护物品。不定期的对学生开展个人防护与消毒等防控知识宣传和指导。示范学生正确的洗手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衣袖遮挡口鼻。 5.所有教师进入办公室后,要按照办公室值班表认真进行通风、洒扫、消毒、倾倒垃圾等工作,履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职责。图片四、上课时1.授课时应与学生交流时保持一定安全距离。2.每天上下午首节课授课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出勤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指派专人向班主任报告。 3.每节课要提前候课,对出勤学生进行问询,了解学
9、生的身体状况,发现问题立即与班主任取得联系。五、课间1.教室、教师办公室加强通风换气。每日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课间尽量开窗通风,无特殊情况疫情期间不开空调。2.班主任以及延时看护教师要落实并指导学生进行洗手卫生。所有教师要教育学生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学校电脑等公用物品后、接触动物后、触摸眼睛等“易感”部位之前,接触污染物品之后,均要洗手。洗手时应当采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按照七步洗手法彻底洗净双手,也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六、放学后1.加强教室、办公室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保持场所环境整洁卫生,每天定期消毒并上传记录。对门把手、水龙头、班级
10、清洁区楼梯扶手等高频接触表面,可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配合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2.班级、办公室内卫生洁具可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消毒30分钟后,清水冲洗干净。3.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清运,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可用含氯消毒剂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七、突发情况应急1.教师如在校内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当立即上报校办,并及时按规定去定点医院就医。尽量避免乘坐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路上和医院内应当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其他更高级别的口罩)。2.教职员工如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立即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的管理。3
11、.对共同生活、学习的一般接触者进行风险告知,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疑似症状时及时就医。4.在授课、课间监护过程中,当班教师如遇突发呕吐现象,要沉着冷静,并按照以下流程进行第一时间的处置,以免更多伤害:A.呕吐人处置:如果学生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尽量让学生呕吐到一次性塑料袋中;用餐巾纸擦洗呕吐学生嘴唇四周,佩戴口罩;同时安排其他学生远离被呕吐物污染的环境;安排患者到应急观察室休息,校医室根据情况布置班主任联系家长带回就医;餐巾纸丢弃于专用容器中与呕吐物一同处理医疗垃圾袋。B.呕吐物处置:清理前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当班教师处理人员迅速做好个人防护,并用抹布覆盖呕吐物;如呕吐物较少,用一次性吸水材料
12、(如抹布等)沾取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小心移除;如呕吐物较多(尤其是固体污秽物较多),要使用的呕吐包,作用30分钟以上后,将覆盖物包裹呕吐物一起丢弃到医疗废物垃圾袋,用2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按物和药为1:2的比例,浸泡消毒不少于2小时;清理呕吐物之后应立即洗手,及时更换衣物。(备注:班主任要及时领取并把配置的“应急处理包”放置于方便拿取之处)C.呕吐环境处置:呕吐环境中的物体表面要用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消毒。消杀要求如下:地面要先由外向内喷洒消毒一次(喷药量为 100mL/m 2 300mL/m 2 ),待室内消毒完
13、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洒一次,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课桌椅、文具等物体表面要擦拭、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清洁使用的拖把、抹布等工具要用有效氯5000mg/L的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后彻底冲洗,方可再次使用。5.全体教职员工非必要不外出,原则上不出连云港,不得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其所在的设区市,更不得赴境外(不含澳门地区)旅游探亲。如确需出行,必须实行外出报备制度,经学校同意后方可出行,坚决不允许出现未报备私自外出现象。6.外出返校前14天要做好每天的体温检测和记录,并在返校时提交校办。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返校的教职员工还需查验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教职员工暂不返校。-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