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清华版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3课,本单元介绍了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内容的安排上紧紧抓住学生的年龄、认知、兴趣等特点,由易到难,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本课是在上一课创建演示文稿的基础上,介绍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的方法,以达到美化幻灯片的效果,为下一课在幻灯片中插入文本框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在本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分析】: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四年级学生已经对信息技术课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了一定的操作技能和自主探索、与人合作的意识与体验,开始由被动的学
2、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学习热情高,能积极思考,有很强的创作欲望,更渴望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的方法。 2、学会调整图片的大小和位置。 3、学会调整图片的叠放次序。【过程与方法】:在帮助胡巴解决困难的学习过程中,创设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与人协作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鼓励学生敢于挑战,大胆创新,通过帮助胡巴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1、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的方法。 2
3、、学会调整图片的叠放次序。【教学难点】:如何调整图片的大小和位置。【教学策略】:四年级学生大多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强,自己动手操作的的欲望强,再加上对展示自己作品的强烈愿望,更适合运用“自学-尝试-创新”的教学思路。教学中以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尽快掌握基本操作;通过课堂讨论、主动探究、评价交流、实际操作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练习文件、评价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砸金蛋游戏,砸中后播放歌曲,学生猜出古诗的名称后出示相应图片学生认真地听,积极思考抓住学生兴趣点,激发学生求知欲,为揭
4、示课题埋下伏笔揭示课题出示图片学生再次观察引出课题自主探究获取新知提出问题自主探索任务一:“插入图片1、听故事,提问:蚕宝宝去哪儿了?1、 出示任务一:插入图片2、出示胡巴遇到的困难3、把蚕宝宝、蚕蛾图片插入幻灯片4、 引导学生观察蚕宝宝图片的位置、大小任务二:调整图片的大小和位置1、出示需解决的2个问题(1) 怎样调整图片的大小?(2) 怎样调整图片的位置?2、 学生自学教材或观看微课视频学习3、 学生尝试解决2个问题4、 学生代表演示5、 展示作品任务三:调整图片的叠放次序1、 引导学生观察方框内少了什么?2、 学生尝试调整图片的叠放次序3、 总结调整图片叠放次序的方法学生认真听,仔细观察
5、,积极思考学生口头解决第一个困难学生代表演示,其余学生观看 通过观察学生发现蚕宝宝图片的位置、大小不合适,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并合作完成2个问题 学生观看作品,互相学习 学生回忆并观察学生演示并回答学生回答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生活中的常识引入课堂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课程整合 ,困难的呈现,激发学生敢于挑战的勇气结合生活常识完成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组内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和协作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提供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 学生通过回忆和观察发现方框内的“蚕”和“蚕蛾”文字被遮住了,为调整图片的叠放次序做好铺垫巩固复习拓展延
6、伸拓展一:图形拼拼拼1、 出示景色迷人的大海图片2、 出示被垃圾污染的大海图片3、 观看视频4、 插入图片,并完成拼图,猜出艺术作品的名称拓展二:图形变变变1、 调整图片的叠放次序2、 观察图形的变化3、 将找到的图片进行组合学生仔细观察,找出两幅图中的不同学生观看视频完成拼图,猜出艺术作品的名称学生调整图片叠放次序,找到图形,通过旋转图形组合成新的图形通过两幅图的对比,学生发现大海中充满了垃圾,知道了大海已被污染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海中垃圾能制作成鞋子,知道垃圾可以再利用,对所学新知识进行巩固,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展示作品交流评价1、 小组自评2、 请
7、其他小组评价3、 小组汇报自评互评通过填写评价表,培养学生自评、互评的能力,发挥评价学习的功能课堂小结总结归纳本课的学习内容学生操作后说自己的收获对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巩固,加深理解板书设计插入图片和艺术字插入图片:“插入”“图像”“ 图片”调整大小:选定图片调整控制点调整次序:选定图片右击置于底层置于底层/下移一层课后反思:通过这节研讨课的实践尝试,自己感到要上好一节学生喜爱,适合学生对知识能力的需求和身心健康发展的课是多么的重要,多么的不易。本节课教学结构清晰,教学过程流畅,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真正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的实效性较好,而且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8、现将本节课的亮点和不足总结如下:亮点:1、小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持久,很容易被一些新奇的事物所吸引,抓住这一特点,我以“听歌猜古诗名称”的游戏形式来创设情境,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课前的小手牵大手手指操帮学生消除了紧张的心理,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学习的氛围。2、整堂课以胡巴为主人公展开,以胡巴遇到了困难来引出新知识插入图片,将蚕蛾是由什么演变的作为第一个困难,将它们相应的图片插入到方框内作为第二个困难,给学生一个小小的挑战,学生很容易地就回答出了蚕蛾是由蚕宝宝演变的,这样很自然地将课外知识引入到信息技术教学中。让一位学生演示插入蚕宝宝图片后,再让其它学生
9、通过观察,发现蚕宝宝的图片太大,位置不合适,从而引出要帮助胡巴解决困难需先解决的2个问题:怎样移动图片,怎样调整图片的大小,学生通过自己的的实践,找到解决的方法。这一环节的设置将信息技术学科和其它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了整合,让学生觉得不枯燥,愿意去学。同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同伴协作的能力。3、“图形拼拼拼”和“图形变变变”是本课的拓展内容,通过让学生观察、拼图,根据图的内容猜一个艺术作品的名称,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此环节能结合评价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每一位组员的作品进行评价,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对新知识的应用能力,也增进了学生间的友谊,同时进行了
10、保护大海及身边环境的德育渗透。4、通过任务驱动,将每一个知识点穿插起来,任务的设置层层递进,学生能主动参与到活动中,通过完成任务,获得成功的体验。5、教师的语言简练,有亲和力,板书工整,教态自然大方。6、老师的演示操作清晰、详细,师生互动较好,对学生的表现能给予评价,每一环节将一些学生的作品给予展示,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给学生提供一个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不足:1、在“听歌猜古诗名称”这一环节,学生很喜欢听歌曲,虽然名称都猜出来了,但感觉学生听歌兴趣很浓厚,觉得意犹味尽,如果能多砸几个金蛋,效果会更好。2、有个别学生操作能力相对较弱些,操作内容完成的要比别人稍慢些,老师对这部分学生关注的不够,操作过程中只是让学生和左右两边的学生互相帮助,如果能让更多完成较快的学生下座位去帮助其他学生,让他们当小老师,这样课堂气氛会更活跃。3、虽然有对学生的评价,但都是一些“你真聪明”、“你真棒”、“你说的真好”对学生的评价只是浮在表面,缺乏真情实感。4、今后,教师的应变能力和对课堂的调控能力有待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