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龋齿与牙痛 龋齿俗称虫牙、蛀牙,是细菌性疾病,因此它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未经治疗的龋洞是不会自行愈合的,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牙齿丧失。 龋齿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表现为无机质脱矿和有机质的分解,随病程发展而从色泽改变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其特点是发病率高,分布广。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癌肿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 目前公认的龋病病因学说是四联因素学说,主要包括细菌饮食口腔环境(牙齿和唾液)时间其基本点为
2、:致龋性食物糖(特别是蔗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紧紧贴附于牙面,由涎液蛋白形成的获得性膜上,在这种由牙齿表面解剖结构和生化、生物物理特点形成的不仅得以牢固的附着于牙面,而且可以在适宜温度下,有足够的时间在菌斑深层产酸,侵袭牙齿,使之脱矿,并进而破坏有机质,产生龋洞。 临床表现 临床上可见龋齿有色、形、质的变化,而以质变为主,色、形变化是质变的结果,随着病程的发展,病变由釉进入牙本质,组织不断被破坏、崩解而逐渐形成龋洞,临床上常根据龋坏程度分为浅、中、深龋三个阶段,各自表现如下: 1.浅龋浅龋 亦称釉质龋,龋坏局限于釉质。初期于平滑面表现为脱矿所致的白垩色斑块,以后因着色而呈黄褐色,窝沟处则呈浸墨状
3、弥散,一般无明显龋洞,仅探诊时有粗糙感,后期可出现局限于釉质的浅洞,无自觉症状,探诊也无反应。 2.中龋中龋 龋坏已达牙本质浅层,临床检查有明显龋洞,可有探痛,对外界刺激(如冷、热、甜、酸和食物嵌入等)可出现疼痛反应,当刺激源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无自发性痛。 3.深龋深龋 龋坏已达牙本质深层,一般表现为大而深的龋洞,或入口小而深层有较为广泛的破坏,对外界刺激反应较中龋为重,但刺激源去除后,仍可立即止痛,无自发性痛。 4.龋坏龋坏 在X线片上呈黑色透射区,对难以确诊者(如邻面龋),可借助X线片协助诊断。 鉴别诊断 龋齿应与牙齿感觉过敏症相鉴别。 1.银汞合金充填术银汞合金充填术 2.复合树脂充填术复合树脂充填术 3.光敏复合树脂充填术光敏复合树脂充填术 4烤瓷烤瓷 预防 1.早晚刷牙、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2.少吃酸性刺激食物,临睡前不吃零食; 3.少吃含糖分高的食物,如:糖、巧克力、饼干等; 牙痛1冷热酸甜敏感 常见问题 1、牙齿磨损 颌面磨损 楔状缺损 2、牙根暴露 3、浅龋 4、隐裂 牙痛2剧烈自发痛 牙髓充血 急性牙髓炎 三叉神经痛 牙痛3咬合疼痛伴红肿,牙齿松动 急性根尖周炎 牙槽脓肿 牙周脓肿 牙痛4牙槽肿痛伴张口受限 智齿冠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