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六讲第六讲 纪录片解说词创作纪录片解说词创作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纪录片解说词的基本类型及作用2,了解纪录片解说词创作的常见病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深刻理解并掌握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个性与共性。教学难点:纪录片解说词的语法特点教学难点:纪录片解说词的语法特点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使用1周2+2课时完成本节教学任务。纪录片解说词创作:纪录片解说词创作: 电视解说词的写作,从创意构思、行文撰写到表现形式,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有相通、相融、相同之处,但也有许多个性特色和与众不同之点。 电视解说词是电视节目的重要创作手段和表现元素。它为电视节目的总体构思而写,为编导要表述的主旨与创作意图而写,
2、为配合电视画面的表述功能而写。我们 我们通过与画面水乳交融又声画一体的解说词创作,让电视观众在收看电视节目时,自然而然地将听觉信息,与眼前的视觉信息连缀起来,进而顺畅地进入声画世界,领悟到声音与画面之间、画面与画面之间的逻辑关系。只有这样,我们的解说词才能达到为“看”而写,为“看”而听的目的。纪录片解说词作用:纪录片解说词作用: 在声画兼容的电视视听空间里,画面的主体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声音语言,特别是解说词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解说词在电视节目的作用可以归纳为: 纪录片解说词作用:纪录片解说词作用: 一、解说词在电视纪录片中的叙事作用 在叙事过程中,为了使观众迅速地了解事件的概括,对事件的发生
3、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进行交代。是离不开解说词的。例如:在纪录片舟舟的世界中,解说词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以舟舟对音乐的追求,舟舟是一个弱智的孩子,具有先前性的疾病。通过舟舟对音乐的追求为主线,舟舟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舟舟对音乐的热爱,能够反应一种精神,同时也能够反应一种社会的力量。如果没有解说词,像舟舟的世界这部纪录片,我们只能体会到舟舟是一个残疾人,但不能更多的知道舟舟背后的故事和舟舟的生活。纪录片解说词作用:纪录片解说词作用: 二、解说词可以弥补和补充电视纪录片的画面作用 三、解说词在电视纪录片中整合画面信息,创造明确的指示关系 (一)放大画面的信息点,强调突出关键性细节:半个世纪的爱半
4、个世纪的爱画面解说词孔罗荪先生家中门庭上悬挂的小风铃门庭上的风铃叮叮当当地响了起来。我们有些奇怪,风铃为什么要挂在那里呢?孔老告诉我们,是要挂在那儿,因为只要老伴在屋子里一走动,它就会响起来。它一响,我心里就踏实了。纪录片解说词作用:纪录片解说词作用: (二)对无序画面信息进行整合半个世纪的爱半个世纪的爱画面解说词采访京城一对老年夫妇,几个放学的小孩子从门口走过,无意中闯进了镜头胡同里的孩子放学了,蹦蹦跳跳的。也是一个小女孩,她忘记跟同学们打招呼了。当然,她不会特别关注对面院里的这一对老人,更不会想到老人也曾经蹦跳着走过和她一样的童年。四、解说词在电视纪录片中抒发情感的作用五、解说词在电视纪录
5、片中的引力作用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要求: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要求: 解说词写作,首先要明确解说词与画面的血肉与共的整体关系。开合自如,气韵贯通,就能形成声画一体的电视节目佳构,这就是我们创作的目的。 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要求: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要求: 1、具体、形象、准确 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要求: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要求: 2、通俗易懂,顺口顺耳 1)多用口头语。 2)多用双音词。 3)注意同音异义词的使用。 4)慎重使用简称。 5)清晰响亮,声感优美 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要求: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要求: 3、清晰响亮,声感优美 1)多用响亮的字。 2)注意选用平声字和声调变化。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
6、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3)要讲究节奏感。 一是要注意音节匀称。二是要借助于一定的修辞方法。三是要注意语序的变化。 纪录片解说词创作写意风格写意风格 写实风格 无解说型写实风格政论型文学型报道型纪录片解说词创作:纪录片解说词创作: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题有题眼,这是历来文学艺术创作的经验之谈。解说词写作也自有其创作之道,重视开题、开篇、开笔是至关重要的。同样,合拢、收讫之笔也别有意味。 由上可见,文稿的开头与结尾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着重研究解说词写作的开合之道、收讫之理,即开篇与收尾的创作规律,自然就有格外重要的意义了。纪录片解说词的开篇之法:纪录片解说词的开篇之法: 古
7、人结构文章往往讲究豹头猪肚凤尾之道,或称之为突起纡行峭收。可见,凡作文者,均特别重视开头与结尾的点化作用。撰写电视解说词虽有其特殊的创作之规,但其写作之道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李渔之高论证明,写作之起势必定要笔机飞舞,最后才能完成美玉般的作品。 写解说词重视起笔与发句,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研读不同形态的纪录片解说词写作的不同的开篇之法,并一一列举如下:纪录片解说词的开篇之法:纪录片解说词的开篇之法: 撰写文章者,构思开篇之时,必定熟知历朝历代相关的名家名句,如“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 关于文章的开头写法,自古以来研究者众,我们只是借鉴诗人的名言,悟出写解说词的开头之法,要“首句标
8、其目”或是“起句当如爆竹”,才能亮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及所要传达给观众的最重要、最新鲜又最有趣的信息。如走近毛泽东的开头: 他是诗人,又是革命家;他是战士,又是统帅;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不曾开过一枪;他缔造人民共和国,自己不当大元帅。 走近毛泽东则用非常独到的视角,提纲挈领地概括介绍伟人毛泽东特立独行的个性特色。纪录片解说词的开篇之法:纪录片解说词的开篇之法:电视解说词的生动幽默,带给观众无穷的情趣与乐趣,进而会油然而生种种理趣,这就是解说词创作中的妙趣。如雕塑家刘焕章:(画面:一个满脸长着胡子的中年男子,正在奋力劈木头,凿石头)解说词: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有人说他是木匠,有人说他是
9、石匠。然而,他不做家具,也不砌墙。是啊,他从少年时代开始就同木头、石头打交道了。起初,大概是因为好玩儿,后来却成了他拆不开、放不下、棒打不回的爱好和职业了纪录片解说词的开篇之法:纪录片解说词的开篇之法: 如前所述,“首句标其目”固然是写作解说词的首选之法,但采用其他写作方法,同样会收到奇效。如烘云托月之法就是一例。创作者从写景状物开始,先创造出一种气氛、一种氛围,乃至一种境界,此时再推出全片的核心之人或中心之事,也会收到妙不可言的艺术效果。如青春与太阳一起燃烧就是成功案例:创作者写景状物时,为观众展现出一幅气象万千、大气磅礴的情境:一轮红日冉冉升起、跃出地平线时,管弦乐东方红骤然响起,此时出现
10、了竖行书写的字幕与旁白:还记得东方红里是怎么唱的吗?共产党,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如果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能象雷锋那样献出自己全部的光和热,都能让自己的青春与太阳一起燃烧,那么,我们伟大的党就永远是一轮不落的太阳!引自本片主人公的话纪录片解说词的开篇之法:纪录片解说词的开篇之法:千古流传又耳熟能详的名诗名句已深入人心,它的艺术魅力已广为人知。在撰写解说词时,如能恰如其分地借用著名诗句做开头,既能抒情写意,又能起到以一当十、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效应。 如中国民工潮的开篇气势壮阔,吞吐天地。片中画面是波涛汹涌、壮观无比的钱塘江潮和一泻千里、气吞万里如虎的黄河壶口瀑布:字幕:钱塘江潮: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
11、连山奔雪来。这是李白描写钱塘江潮的名句。字幕:黄河壶口瀑布: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奉地雷。这是诗圣赞叹黄河的诗章。大潮奔涌,一泻千里;惊涛拍岸,浪击飞石。这是何等壮观的场面!然而,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神州大地上悄然兴起的另一股大潮,来势之猛,规模之大,同样不亚于八月钱塘,奔腾黄河。这就是中国特有的民工潮。 纪录片解说词的开篇之法:纪录片解说词的开篇之法:悬念的未知性和难以预料性,是吸引观众、牵引观众的法宝。文学作品中的悬念式结构,吸引了多少追踪成瘾、欲知后事如何的读者,让他们寻根问底、欲罢不能、一追到底地阅读作品,关注作品中的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电视解说词借用这一写作
12、技巧,设置悬念,作为开头的引子,以吸引观众的眼球。如普救蟾声:现在的蒲州镇里,有个普救寺。电视机旁的诸位看官,且听小女我说说发生在这古寺里的两个传奇故事刚到此地,便发生怪事一桩看来这金蛤蟆还真的不好找。而奇怪的事又发生了纪录片解说词的开篇之法:纪录片解说词的开篇之法:情感是创作的核心,也是创作的动力。编导在拍摄与后期编辑和撰写解说词时,面对纷纭复杂的社会现实,或深深被感动,或深深被激怒,或深深地关注,或奋起而疾书。总之,情不能自抑。这里流露出来的或是激情澎湃,或是忧思深广,或是忧患重重之情。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对住宅的狭窄和生存空间的拥挤有着切肤之痛,常常寄希望于未来,又为生活在未来的子孙们的命
13、运而忧心忡忡然而,未来最大的威胁其实不是狭窄的住宅和拥挤的街道,一个更大的、更不易于解决的危险正步步向我们逼来,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准确地讲,为我们提供食物的耕地正一天天缩小。纪录片解说词的开篇之法:纪录片解说词的开篇之法:文无定法是至理名言。解说词开头的写法也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它随节目内容的变化而变通。用设问句提出问题,引人注意,引发观众极大的兴趣,调动观众的参与热情,这也是颇有实效的开篇之法。例如唠唠咱的庄户曲就是实证:你说说,俺们这疙瘩的二人转有啥出奇的,不就是一男一女搁地当腰那么一转悠嘛!可你说,它咋就这么稀罕人呢?咋还一转悠就小二百年呢?咋乡亲们一瞅见它就迈不开腿,挪不动步,
14、迷了窍,勾了魂呢?我说这里哇准有啥门道。 啥门道,咱庄稼院里土生土长的玩意儿呗!跟俺们对撇子、对心思、对味儿、对脾气儿。那正八经的是北大荒词,北大荒调,北大荒的禀性老烟炮啊!纪录片解说词的开篇之法:纪录片解说词的开篇之法:解说词写作要简洁明快,高度概括,力争精炼浓缩,才能一语中的。撰稿人下功夫创作才能别出心裁,有所创新。我们深知:“如果在一部纪录片中,解说词占了一大半,那么这部纪录片,无论是解说词还是影片,都是极不成功的”(伊文斯语)。扬州第九怪开篇打出的片头语,就精警到位,先声夺人,令人为之一震:字幕:一切奇缘、机遇、怪异等等,仅仅是成功的表象,成功的内核永远是坚韧不拔地穿越人生的撒哈拉大沙
15、漠。推出片名:扬州第九怪纪录片解说词的开篇之法:纪录片解说词的开篇之法:9、远远道来、远远道来 反差对比反差对比开门见山是常见的开篇之法,令古今中外的创作者借此法而成就美构佳篇。但从另一角度出发,远远道来也别具一格,自有其不可言状之妙。如毒祸一片,本是揭露、暴露吸毒丑恶现象的专题片,但开头一反常态,从广州城的祥和、繁荣入手:珠江潮水拍打着南中国的大门,广州城看上去一如以往的繁荣与祥和。吸毒活动在一些地方从过去单个隐蔽发展到三五成群,聚众吸食。纪录片解说词的开篇之法:纪录片解说词的开篇之法:电视专题片中画面为尊的位置是不可动摇的,但解说词之美也是绝不可忽略的。声画之间是相互连动又互相依托而相得益
16、彰的。如陈汉元先生撰稿的系列专题片话说运河第一集一撇一捺中的解说词开头,采用情境再现的手法,启迪观众的联想和思索,确乎有惊人的创意和过人的笔墨:我们从地图上粗略地看,长城跟运河所组成的图形是非常有意思的,它正好是我们中国汉字里一个最重要的字眼人,人类的人,中国人的人巍峨的长城,是我们祖先用自己的骨和肉铸造的;深沉的运河,是我们祖先用自己的血和汗灌注的阳刚的一撇是万里长城;阴柔的一捺是京杭运河,这才是一个顶天立地,有血气,有温情的中国人。纪录片解说词的开篇之法:纪录片解说词的开篇之法: 由此可见,解说词开篇的写作是因片而异、因作者而异,才能呈现出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创作态势,才能与画面珠联璧合,
17、形成最佳的声画艺术传播效应。纪录片解说词的收尾之式:纪录片解说词的收尾之式:解说词的写作开头是“首句标其目”,结尾处当然是“卒章显其志”。开篇,是突起,应响如洪钟;收尾,是峭收,应戛然而止又余音袅袅。 由此可见,结尾是文章也是解说词写作的点睛之笔。如果结尾有“凤尾”之美,那解说词就能为电视片增光添彩,让其灿然若然春花;反之,如果结尾是败笔,那解说词不仅是蛇尾之作,亦是狗尾续貂,都是失败的。研究揣摩解说词收尾的写法,可以归纳出如下最为常见又行之有效的多种表述形式: 纪录片解说词的收尾之式:纪录片解说词的收尾之式:唠唠咱的庄户曲:虽说这么个,那些个现代音乐呀,通俗歌曲呀,大伙都挺乐意听的,可俺们是
18、真稀罕二人转那股子不隔心、不隔调、不隔音的乡土味儿。是真稀罕那股子走哪转哪没拣没挑不外道的乡土情儿。你瞅瞅,都二百来年了,可它照样活灵着俺们庄户人的血脉,活灵着俺们黑土地的精气神纪录片解说词的收尾之式:纪录片解说词的收尾之式: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佼佼者,它不仅要传递信息、娱乐百姓、服务民众,而且要有明确的喉舌意识、宣传意识、导向意识、审美意识。这就需要我们在撰写解说词时,有意无意地将导向渗透到字里行间,既不显生硬与牵强,又带几分亲切感和人情味,这才能成为优秀的电视解说词。展示未来,鼓舞人心是电视专题片的重任,也是解说词要在结尾处明示或暗示观众的任务。如中国民工潮在这方面就有其独到之处:好风凭借力
19、,送我上青云。前进的道路不断拓宽,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和积极引导下,民工潮正在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一道壮观、美丽的风景线。纪录片解说词的收尾之式:纪录片解说词的收尾之式:哲理,就是对宇宙人生的原理的深刻认识。这种认识必须通过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对生活深刻的感悟、对社会人生深度的洞察,才能迸发出思想火花,并熔铸、升华出一种理性的思考与认识。解说词哲理的智慧之光,对观众认识社会、领悟人生真谛、提升思想品位有所启迪。电视解说词的结尾,能运用饱含哲理的语句,将是开启发人深省的钥匙。雕塑大师刘开渠:作品,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是他精神的寄托,是他形象的再现。雕塑大师的作品,他的理想、志向、情操,都
20、融合在其中,这就是雕塑大师的雕像。象泥土一样质朴,象石膏一样洁白,象白玉一样坚贞,象青铜一样永恒。给历史造碑的,是人,给人造碑的,是历史!纪录片解说词的收尾之式:纪录片解说词的收尾之式:清新淡雅、委婉含蓄,是诗词歌赋创作极力追求的一种技巧、一种境界,也是一种艺术追求。含蓄,即用最有限的语言去追求无限的意趣。在解说词写作上,特别是结尾收官处应用委婉含蓄的笔法,就会营造出余韵悠长、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传播效果。如庐山之“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结尾:他们仍然“不识庐山真面目”。其实,庐山美就美在看不清它的真面目。人们总是特别钟情于云中看山,雾里看花,月下饮酒,酒醉吟诗,这些朦朦胧胧迷迷幻幻的意境。庐山留给人
21、们的,正是让人品尝不尽的朦胧美。艺术创作是一脉相承又一脉相通的,解说词结尾的写作之法同样千差万别,千人千面,这才是富有个性的创作之法。 纪录片解说词的收尾之式:纪录片解说词的收尾之式:电视解说词的写作应尽量弥补画面的缺撼,在结尾处更要观照前后,气韵贯通,用首尾照应、水到渠成之法,让整部作品回转圆通,一气呵成,浑然一体,给观众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如前所述,陈汉元先生撰写的话说运河的开头是如此之精彩和美妙,到结尾处,即31回另起一行中解说词不但紧扣画面,紧扣主题,而且回应开头,首尾圆合,上下贯通,行云流水般地开掘出运河人、运河事的内在美:长城这阳刚的一撇和运河阴柔的一捺,组成了一个伟大的人字。为了
22、对得起先人,为了对得起后人,为了对得起生活在运河两岸的今人,让我们都来尊重人,维护人,都不要愧对这个顶天立地的伟人,一切都在于人。 纪录片解说词的收尾之式:纪录片解说词的收尾之式:电视解说词结尾处要概括和升华主题,要挖掘出电视画面的内在含义和节目的含金量,就必须要有点睛之笔。“尾声以结束一篇之曲,须是愈著精神,末句更得一极俊语收之,方妙。” 在创作构思解说词的结尾时,要精心策划,反复推敲,精彩落笔,才能真正写出有水平、有品位、有格调的画龙点睛之笔。如中国人的饮食世界之二的佳构妙言: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沟通、理解、信任、友谊都得到催化和升华。中国人饮食世界的凝聚力和亲和作用,才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真
23、谛和精髓。 纪录片解说词的收尾之式:纪录片解说词的收尾之式:在各类电视节目中,编导千方百计要抓住观众的视线,扣住观众的收视兴趣,必须刻苦钻研观众的收视心理和收视状态,有的放矢地在结尾处做足文章、做好文章。各种各样的收官之笔,可谓各臻其妙,独有其招,而留下悬念,结下扣子,吊起观众的收视欲望,让观众在节目进程中,一一破解其中之悬念,一一解开其中之结扣,岂不兴味盎然?这种解说词的撰稿方法不失为最佳选择之一。商战之烽烟突起:就在六大商场打得热热闹闹不可开交的时候,郑州一批中小商场、专业商场也竞相加入竞争行列。郑州商界由此陷入了全面的公关大战、价格大战、服务大战、环境大战。欲知公关大战如何?请您继续收看
24、连续报道商战。 纪录片解说词的收尾之式:纪录片解说词的收尾之式:解说词写作必须遵循准确、简洁、凝炼的原则,注意其配合性与非独立性,才能长驻视屏。在创作中,调动一切可利用因素,去挖掘画面内涵,交代画面尚未交代或不善于交代又必须传递的信息,才能真正为电视节目的精品制作服务,这是解说词的生存发展之道。电视解说词为观众提供画面之外的大量鲜活有用的信息,起到美化、扩充、延伸画面内涵,深化、升华、概括画面主旨的作用。而利用以少胜多,内涵深广又广为传诵的诗词歌赋的经典名句,作为解说词的结语,那是妙不可言的。如毒祸: 今天,中国政府销烟禁毒的决心和措施,正在续写着中国近代禁烟史的新篇章!借问瘟神欲何往,纸船明
25、烛照天烧!纪录片解说词的收尾之式:纪录片解说词的收尾之式:解说词写作要求精炼、精到,进而达到言简意赅的水平。因为解说词写作具有很强的交流性、对话性,可以说是面对面与观众进行各个层面的信息交流、情感互动。这就要求我们在撰稿时要有很强的传播意识,力避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必须亲切随和,又尊重观众,才能使信息传播链条畅通无阻地到达目的地。 如和平:使沙漠变绿洲的结语:因为两个生活在沙漠里的民族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寓言,这个寓言是他们的祖先留给他们的寓言,这就是战争能够使绿洲变成沙漠,而和平将使沙漠变成绿洲。八千里路云和月风土:热河不长,它是我国最短的河,但遗恨很长,源远流长,直到现在。纪录片解说词的收尾之
26、式:纪录片解说词的收尾之式:镜头对准人,对准普通人,是当今电视创作的指南。而解说词写作也必须对准人,对准人的生活、生存、生命,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一部活动的现实生活影像,也是一部活动的历史。电视媒介在人们心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主要一个原因,那就是:人。它写人,影响人,关注人,而且通常只有当它对人有影响时,电视屏幕才能活起来,才能立起来。我们在撰写解说词时,同样把焦点对准人,着眼写人,这其中编导的情感与思想的渗入,是至关重要的。例如长征生命的歌大别山之魂就用浓墨重彩写人,写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烈士:吴焕先走了,什么也没有留下。他没有亲人,他所有的亲人都死在那难忘的岁月。他更没有财产,因为连他自己都属
27、于人民。但是,他留下了自己的名字,留下了一条用鲜血浸透的道路和一座永存千古的大别山! 纪录片解说词的收尾之式:纪录片解说词的收尾之式: “词起结最难,而结尤难于起。结有数法:或拍合,或宕开,或醒明本旨,或转出别意,或就眼前指点,或于题外借形,不外白石诗说所云辞意俱尽,辞尽意不尽,意尽辞不尽三者而已。” 由此可见,结尾之重要,之难写。上述归纳综述不过是抛砖引玉之论。上述论证的开头与结尾之法,只是开合之道的探讨,难免挂一漏万。纪录片解说词的开篇与结尾:纪录片解说词的开篇与结尾:入乎其内,是每位创作者均需进入画面内,进入特定情境中,融入主旨里,才能写出好词佳句; 2)出乎其外,须跳出画面,走出画框,
28、才能进入创作的自由空间,才能为观众提供视听联想与声画想象的平台,才能激发观众的收视欲望,才能使节目达到最佳传播效果。解说词的开篇与结束,可谓千变万化,千姿百态,各有绝招,各有千秋。编导往往在有限的创作空间,挥洒有声语言的魅力。或是别出心裁、出奇制胜;或是不着痕迹、无招胜有招。总之,解说词写作学问之大、之深,有待我们今后继续研讨。纪录片解说词的正文创作:纪录片解说词的正文创作:解说词正文写作要讲究语言文字的技巧,要努力锤炼语言,反复推敲语句,尽力开掘语言文字的表达潜能、潜力与潜质,为电视节目服务。只有下功夫把语言学好,才能写出声画俱美的电视解说词精品之作,以飨观众。撰写电视解说词,要注重电视声画
29、语言的综合性与完整性。解说词常见病:解说词常见病:1,重复画面,重复访谈:新意不足,甚至完全重复;2,空话套话多:宣传意识直露,不讲艺术含蓄;3,指令式,结论式:缺乏民主商量的语气;4,解说词过满:可有可无的旁白堆砌,分散了人们的视听,造成视听疲劳;5,书面语言化:咬文嚼字,长句型,倒装句,造成听觉费解;6,专业技术语言过多:内容过专,深奥,不通俗;7,不适当地追求含蓄:造成视点模糊,思想朦胧,令人费解;8,该说不说,留下费解:作者明白不等于观众明白;9,解说词感情,语气的处理不当:有失亲切,自然;10,过分依赖字幕:该说的不说,长段用于字幕,既加重了视觉负担,又浪费了听觉传播功能;11,观点
30、感情,强加于人:这是一种言多必失,惟其话多才有空泛,冗长,以至观点感情,强加于人。 优秀解说词的共性:优秀解说词的共性:1,长短有无,服从整体,长短有无,服从整体:解说词的多少和有无,根据作品内容,风格形式决定。不必刻意守成规,循定例,避免刻意追求文字完整。2,陈述为主,表现为辅,陈述为主,表现为辅:解说词兼有叙述和表现功能。但叙述,说明比推理,判断来得冷静,客观。宁肯多提问题,让事实说话,少做或不做结论。3,以实为主,虚实结合,以实为主,虚实结合:解说词要服从实的大局,做好实的文章,在务实基础上,才能营造出虚实结合效果,才能有利于深化思想;4,力求具体,避免抽象:,力求具体,避免抽象:具体也
31、是务实,通俗性,形象性要求概括性,抽象性语言,少用或不用不具体不通俗的语言;5,藏露得体,藏露得体,含蓄而明确:那些直接说观点,抒感情的语句便不能轻易使用,空话,套话应摒弃;6,人称选择,人称选择:人称选择与作品形式有关,不同人称各有利弊,应根据题材内容需要,机动灵活。7,慎用数字,慎用数字:解说词中的数字应少不应多,以有利于务实为原则,那些令人费解的,需要经常换算的,折算的才能说明问题的数字,应避免使用。8,科学性,科学性:表述应力求客观,准确,科学,避免解说词片面性,不科学,导致作品信誉受损;9,巧用引语引文,巧用引语引文:好的引文,引语具有客观性,权威性,具有 以少胜多的典型性,适当的引
32、用经典,名言名句等语言文字能为解说词增色。10,语法修辞的特殊性,语法修辞的特殊性:解说词要求口语化,远离书面化,要求节奏感强的双音解说词的韵味一部成功的电视是多种因素相互配合的结果,而首要因素是解说词与画面的有机配合。好的解说词不但要有文才,也一定会给观众带来无穷的韵味。我们称之为解说词创作的四度空间:第一度空间伴随。电视解说词应该是对画面的有效解说。所以电视解说词不像报纸上的文章那样连贯、流畅、完整,而是一段段未必连贯,未必完整,甚至可以是牛头不对马嘴的文字。但是由于各段解说词是伴随着相应的画面的,所以在看完之后,却能给人以统一完整的印象。解说词的韵味第二度空间引导。电视作为视听艺术的综合
33、体,画面语言、文字语言、音响语言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解说词则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其他语言元素的走向和风格,包括对镜头的运动方式,不同景别的运用加以组合,加以引导,成为推动全片主体运行的重要因素。虽然观众通过画面,可以了解到事物的形态、方位,人物的相貌,言谈举止等具象,然而,画面也有它的局限性,如指向模糊、不明确,容易使人的理解或领悟产生歧义的弱点,这时候解说词就大有用武之地了。也就是说,画面给观众的是真实感和启发力,而解说词则具有概括力和明确的指向性,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解说词的韵味第三度空间想象;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他所谓的“神”,按他的解释就是“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
34、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好的解说词可以造就一部好的电视片,它贵在于给人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解说词的韵味第四度空间回味。电视解说词切不可太多、太满。我国古典美学就很讲究“言外之意”“文外之音”“虚实相生”等等,都是对意境的追求。电视画面已给观众提供了许多丰富的可感形象,解说词必须点到即止,留有余地。只有充分具备了空白点,解说词才能使其创造的境界千回百转。从而给观众留下思索和回味的自由天地,激活观众的想象和再创造,使之获得深沉而广泛的启迪。海明威说:“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科普节目的解说词 开头的写作 1、平铺直叙:交待事件,把事件直接地向观众叙述清楚,
35、使观众一听到节目解说的开头,就能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事件了。 2、直接点题:也就是开门见山,文章一开头就对节目的题目进行说明。 3、提问式:就是直接提出问题,给观众留下一个悬念或提示; 4、比喻(拟)式:比喻比拟式的解说写法,其实就是打比方,这种解说的开头,形象活泼,比较有情趣,容易吸引人。 专题节目的解说词一、简洁明晰,不拖泥带水二、“缝合”作用在采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与原来构思不同的场景、画面,所以在剪接的时候,经过剔除,两个画面段落之间.常常出现大跨度时空跳跃感.于是,不得不“硬接”,使场景画面的转换不流畅,不自然.如何使两个似乎不相干的大跨度的画面能平滑地从一个画面过渡到另一个画面,使这些画面有机地顺序紧密地衔接起来,就只有依靠解说词来充当“粘合剂”了.只有找出两个画面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经过解说词将其“缝合”才能削磨“硬接”的“痕迹”,使画面段落过渡得十分自然.因此,解说词在电视传播信息中,常常充当画面转换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三、超越画面、升华意境四、此时无声胜有声五、跳跃思维、形离神聚 优秀解说词的语法共性:优秀解说词的语法共性: 副词和短句型,不用复合句型和倒装句,少用形容词,副词和短句型,不用复合句型和倒装句,少用形容词,不在东此前加副词,运用不在东此前加副词,运用“不规整不规整”的句式句型,营造视的句式句型,营造视听语言的和谐效果。听语言的和谐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