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教育学部分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把儿童比作太阳,强调教育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洛克C.赫尔巴特D.杜威2.德国的狄尔泰等人倡导用理解与解释的方法研究教育,主张通过“陶冶”和“唤醒”来培养儿童的完整人格。这种观点属于哪种理论派别()。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批判教育学D.合作教育学3.教育的本质属性是()。A.使新生一代适应现有的生产力B.使新生一代适应现有的生产关系C.使新生一代接受现有的主流文化D.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4.在我国近代,
2、“教育救国”的口号曾不绝于耳,但“唤来唤去还是一句空话”。这是由于()。A.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B.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起决定作用C.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制约作用D.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制约作用5.马克思主义认为,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和可能的是()。A.农业生产的发展B.手工业生产的进步C.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出现D.人工智能化生产的普及6.不同性质和发展水平国家的学制,在入学年龄、学段划分等方面有较高的一致性。这说明学制建立必须依据()。A.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D.民族文化传统7.学生因为“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现象,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3、A.复杂性与创造性B.连续性与广延性C.长期性与间接性D.主体性与示范性8.下列不属于学科课程特点的是()。A.课程内容开放,主题多元,形式多样B.课程内容按知识的逻辑结构来选择和安排C.重视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D.强调教师的系统讲授9.学校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主要表现为学生()。A.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B.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C.以获得感性认识为主D.以获得实践体验为主10.在现代教学改革中,布鲁纳倡导的是()。A.掌握学习理论B.结构主义教学理论C.合作教学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11.张老师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采用摸底考试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这种评价属于()。A.诊断性评价B.形
4、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标准性评价12.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影响”德育原则是指()。A.教师教育与家长教育相结合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C.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D.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二、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13.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中小学课程设置以分科为主。14.品德评价法就是通过表扬、奖励等肯定的方式激励学生上进的德育方法。三、简答题: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5.资本主义教育较之于封建教育进行了哪些重大改革?16.简述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的基本观点。17.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知识素养?四、
5、论述题:18小题,15分。18.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下面是某语文教师对自己两次蛇与庄稼阅读课教学的反思。次我力图突出课文中语言文字的掌握。我在备课时把“教参”中所提到的字、词、句、段、篇的知识点融合在系列的问题中,然后在课堂上将这些问题一一进行详尽解说,学生们经过整整两个课时的学习,较好地掌握了课文中生字的读、写、用;能够背诵和默写指定的段落;理解蛇与庄稼、猫与苜蓿、吐痰与肺结核的关系。第二次我在强调语言文字训练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根据课文三个段落在写作手法、内容上有相似之处的特点,确立了“精讲一段,举一反三”的教学策略。在段体现“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讨论,后自
6、己试着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简言之,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自己解决问题。在课堂上学生大胆地提出了许多问题:为什么放入蛇庄稼就会丰收;什么是海啸;田鼠怎样糟蹋庄稼整个教学过程也因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而不断调整,我适时地加以点拨指导,通过展示关系图、多媒体课件演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在课堂上一一解决了学生们的问题。接着,我在归纳段的学习方法后引导他们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的第二、三段,后总结学习收获。通过两次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持有的教学理念不同,学生所获得的发展也是不一样的。问题:请你结合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这位教师的两次教学加以评析。心理学部分五、选择题:1930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
7、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9.具有音乐造诣的人听音乐时会产生相应的视觉。这种现象属于()。A.感觉B.知觉C.直觉D.联觉20.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引起的注意是()。A.随意注意B.随意后注意C.不随意注意D.不随意后注意21.注意转移比较困难的情况是()。A.事先有注意转移的信号B.后继的活动吸引力大C.先前的活动吸引力大D.后继的活动意义重大22.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防止遗忘重要的措施是()。A.过度复习B.及时复习C.分散复习D.复习方式多样化23.在抽象逻辑思维中起重要作用的是()。A.动作B.形象C.语言D.表象24.看小说时根据语言描述产生的想象活动主要是
8、()。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幻想D.无意想象25.由出乎意料、猝不及防的紧张情境引起的情绪状态是()。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26.对于做事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学生,应着重培养的意志品质是()。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韧性27.提出动机的自我效能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马斯洛B.斯金纳C.韦纳D.班杜拉28.下列关于练习和动作技能进步之问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A.总趋势是随练习次数增加,动作技能的速度和准确性提高B.练习到一定时期,会出现技能进步暂时停止的现象C.由于练习方式不同,学习同一技能的进步也不同D.所有技能在练习初期进步都是缓慢的,以后逐渐加快29.有
9、位心理学家在研究拔河比赛时发现,参赛人数越多,每个人出力越少。这种现象属于()。A.社会阻抑B.社会惰化C.社会助长D.去个性化30.下列适合矫正考试焦虑的方法是()。A.系统脱敏法B.厌恶疗法C.自由联想法D.宣泄疗法六、辨析题:313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31.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们根据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32.创造性思维等同于发散性思维。七、简答题:3335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33.简述心理学的研究目标。34.什么是记忆?根据记忆内容与经验的对象可将记忆划分为哪些种类?35.简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八、论述题:36小题
10、,15分。36.试述能力的含义及其个别差异。教育学部分一、选择题1.【答案】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儿童中心论”的提出者。【应试指导】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认为学校教育要“从儿童不变的本能、自发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自身的活动为教育过程的中心”。他把儿童比作太阳,认为一切的教育措施都应该围绕这个太阳转,这就是著名的“儿童中心论”。2.【答案】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文化教育学的观点。【应试指导】文化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等。文化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有:(1)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2)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3)教育研究既不能
11、采用思辨的方法,也不能采用实验的方法,而只能采用理解和解释的方法;(4)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培养完整人格;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唤醒”和“陶;台”。3.【答案】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教育的本质属性。【应试指导】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和作用,促使其发展的专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4.【答案】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和作用。【应试指导】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和作用巨大,但是不能起决定作用。实践证明,离开革命,“教育救国”的口号只能是一句空话。一个新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实现,教育的作用不能夸大到代替社会革命
12、的程度。5.【答案】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应试指导】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机器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6.【答案】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学制建立的依据。【应试指导】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因此,在制定学制时,如确定入学年龄、修业年限、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与衔接,都必须考虑他们的智力和体力发展水平。7.【答案】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的特点。【应试指导】在一定意义上,教师本身
13、的思想道德、情感意志和知识修养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都要明确地做出示范。“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教师的良好职业道德对学生品德形成起催化和激励作用的写照,说明教师劳动具有主体性和示范性。8.【答案】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学科课程的特点。【应试指导】学科课程的特点在于:它是依据知识的门类分科设置的;它是将人类活动经验加以抽象、概括、分类整理的结果;它往往是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它通常按特定知识领域内在的逻辑体系来组织。故A项排除。9.【答案】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学校教学的特点。【应试指导】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
14、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间接认识世界。10.【答案】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应试指导】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该理论指出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倡早期学习,倡导广泛应用发现法等。11.【答案】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诊断性评价。【应试指导】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题干所述的情况就属于诊断性评价。12.【答案】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马卡连柯提出的德育原则。【
15、应试指导】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影响”德育原则是指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二、辨析题13.错误。(2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阶段则以分科课程为主。(4分)14.不全面或错误。(2分)品德评价法除了运用表扬和奖励等肯定的手段外,还可采用批评和惩罚等否定的手段来对学生进行德育。(4分)三、简答题15.(1)教育目的上,出现了双重培养目标;(2)教育内容上,增加了大量自然科学的内容;(3)教学方
16、法上,出现了实验、演示、实习等新的教学方法;(4)教学组织形式上,以班级授课制代替了个别教学;(5)次提出了义务教育,并建立了相应的国民学校。【评分说明】每点2分,答对任意四点,即给满分。16.(1)个人的一切发展有赖于社会,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3分)(2)教育除社会目的外无其他目的;(3分)(3)教育的结果只能用社会效益加以衡量,看它为社会贡献了什么。(2分)17.(1)政治理论知识;(2分)(2)学科专业知识;(2分)(3)文化基础知识;(2分)(4)教育科学知识。(2分)四、论述题18.(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从不同角度回答)答案一:用“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对案
17、例进行评析 。教学过程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既相互促进和影响,又相互区别。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需要教师提供和创造。(5分)该教师次教学,未能全面遵循“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他把教学目标仅仅定位于使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结果学生虽然掌握了课文中生字的读、写、用;段落的背诵与默写;知道了蛇与庄稼、猫与苜蓿、吐痰与肺结核的关系。但是,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中,其能力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和发展。(5分)第二次教学,该教师坚持了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能力的理念,如通过“举一反三”肩发
18、学生思考,引导孩子自己提出问题,自主讨论问题,后尝试解决问题。学生在A主参与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创造性思维能力。(5分)答案二: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对案例进行评析。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统一活动过程,是教师领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5分)该教师在次教学中,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很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中,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5分)第二次教学中,该教师不仅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通过“孩子自己提出问题,自主讨论问题,后自己尝试解决
19、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学习,较好地发挥了主体作用。(5分)【评分说明】考生若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心理学部分五、选择题19.【答案】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联觉的含义。【应试指导】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联觉”现象。例如,具有音乐造诣的人听音乐时会产生相应的视觉,这种现象就属于联觉。20.【答案】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引起不随意注意的条件。【应试指导】不随意注意也称无意注意,它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是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引起的注意。21.【答案】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
20、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应试指导】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先前的活动吸引注意的程度。如果对原来事物注意紧张程度高,新的活动又不符合引起注意的条件,注意转移就困难和缓慢。反之,注意转移就比较容易和迅速。(2)新的事物的性质与意义。如果转移的对象是新的事物或活动变化的事物。而且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就容易转移。(3)事先是否具有转移注意的信号。如果事先具有转移注意的标志或信号,并有转移的准备.注意转移就比较容易。22.【答案】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防止遗忘的方法。【应试指导】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因此复习必须及时,这样的复习可以阻止在学习后立即
21、发生的急速遗忘。23.【答案】C24.【答案】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再造想象的含义。【应试指导】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的描述或根据图样、图解、符号记录等在头脑中产生新的形象的过程。例如,看小说时根据语言描述产生的想象活动主要是再造想象。25.【答案】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应激的含义。【应试指导】应激是由出乎意料、猝不及防的紧张情境引起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遇到突然出现的事件或意外发生危险时,为了应付这类瞬息万变的紧急情境,就得果断采取决定,迅速做出反应。应激正是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的内心体验。26.【答案】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意志的果断性。【应试指导】意志的果断性是一个人善于迅速地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
22、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对于做事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学生,应着重培养他们的果断性。27.【答案】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应试指导】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从社会学习的观点出发。在1982年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用以解释在特殊情景下动机产生的原因。28.【答案】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练习和动作技能进步的关系。【应试指导】练习成绩一般来说是逐步提高的,但由于练习内容的性质和难易不同,练习方法不同,练习进步的情况不尽相同,表现在练习曲线上既有共同的趋势,又有个别差异。并不是所有技能在练习初期进步都比较缓慢,以后才逐渐加快的。故D项错误。29.【答案】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社会惰化
23、。【应试指导】社会惰化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题干所述的现象就属于社会惰化。30.【答案】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系统脱敏法的应用。【应试指导】系统脱敏法是将放松训练和经典条件反射原理结合运用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它对治疗考试焦虑的情绪成分具有明显作用。六、辨析题31.错误。(2分)根据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这是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根据自己当前的需要和兴趣,有选择地对具有重要意义的刺激进行加工而忽视其他刺激。(4分)32.错误。(2分)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异的、独创的方式解决问
24、题的思维。发散性思维是指从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解决问题方案的思维。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心理成分,但创造性思维只有发散性思维的参与是不够的,还离不开集中思维,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统一。(4分)七、简答题33.(1)陈述心理现象;(2分)(2)解释心理现象;(2分)(3)预测心理现象;(2分)(4)调节与控制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2分)34.(1)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的过程。(3分)(2)种类: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5分)35.(1)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由特质构成的。他将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在同样文化形态下
25、人们所具有的一般特质,它普遍地存在于每个人身上;个人特质是个人所独有的,代表个人的行为倾向。(4分)(2)他按照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程度,将个人特质分为首要特质、主要特质和次要特质。首要特质是个人重要的特质,它主导了整个人格特征;主要特质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次要特质只在偶然情况或某种特定场合下出现,容易随环境的改变而变化。(4分)八、论述题36.(1)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特征。(3分)(2)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智力差异从高到低有许多不同的层次,存在智力超常和低能两个极端。但在人口总体中,智力分布基本上呈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4分)能力的类型差异。无论特殊能力还是一般能力,人与人之间均存在类型差异。如在知觉能力方面,有人属于综合型,即知觉具有概括性和整体性,但分析能力弱;有人属于分析型,即对事物的细节能清晰感知,但对事物整体知觉较弱;还有人属于分析综合型。(4分)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能力的早期表现称为早熟或早慧;能力的晚期表现称为大器晚成;大多数人的优势能力在中年时期表现出来。(4分)